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肝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衰竭1例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希菊 郭维博 +2 位作者 章家常 鲁亚静 杨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26-1528,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5岁,因"尿黄2个月,极度乏力、呕吐、腹胀20d"于2017年3月1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诱因出现尿黄,逐渐加深,呈浓茶样,伴有多汗、心悸、易激怒,未引起重视。20 d内出现极度乏力、纳差、腹胀、上腹隐痛,恶心、...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5岁,因"尿黄2个月,极度乏力、呕吐、腹胀20d"于2017年3月1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诱因出现尿黄,逐渐加深,呈浓茶样,伴有多汗、心悸、易激怒,未引起重视。20 d内出现极度乏力、纳差、腹胀、上腹隐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呕血、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人工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三种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疗效及对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希菊 魏云华 +3 位作者 郭维博 章家常 徐娟 廖明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PE+DPMAS)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肝衰竭的最理想方案。方法:选择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26例,将其分为非人工肝...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PE+DPMAS)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肝衰竭的最理想方案。方法:选择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26例,将其分为非人工肝组和人工肝组。人工肝组包括DPMAS、PE及PE+DPMAS三组。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凝血功能、肝功能、血常规、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的变化。结果:PE+DPMAS组治疗有效率75.8%,高于DPMAS组46.7%、PE组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人工肝组有效率与非人工肝组有效率(25.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人工肝组均可有效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肝功能及炎症指标,提高肝衰竭患者救治成功率,而PE+DPMAS组能显著降低肝衰竭病死率,是治疗肝衰竭的最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慢加急肝衰竭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联合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临床研究
3
作者 郭希菊 章家常 +1 位作者 鲁亚静 杨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0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人工肝治疗对肝功能ALT、AST、TBIL、DBIL、ALB及凝血功能PT、PTA、INR等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65例肝衰竭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人工肝治疗对肝功能ALT、AST、TBIL、DBIL、ALB及凝血功能PT、PTA、INR等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65例肝衰竭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保肝、退黄、降酶等内科处理,治疗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接受人工肝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9%,对照组总有效率40.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肝衰竭 肝功能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基于“里昂共识”对胃食管反流病阻抗-pH 监测参数的分析和比较
4
作者 张静 王智凤 +5 位作者 柯美云 方秀才 李晓青 章家常 舒柯 孙晓红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3期380-383,共4页
目的 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pH和阻抗-pH监测反流参数的结果按照“里昂共识”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传统DeMeester评分(DMS)和酸暴露时间(AET)参数。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胃肠动力中心接受24 h食管pH... 目的 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pH和阻抗-pH监测反流参数的结果按照“里昂共识”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传统DeMeester评分(DMS)和酸暴露时间(AET)参数。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胃肠动力中心接受24 h食管pH监测或阻抗-pH监测的GERD患者共1 023例,分别采用DMS和AET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重新分析及比较。结果 (1)根据“里昂共识”AET标准,AET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9.0%,DMS的灵敏度为98.1%,特异度为97.2%,DMS较AET灵敏度高,而AET的特异度高于DMS。2种方法监测结果比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2)在AET 4%~6%的105例患者中,DMS阳性和DMS阴性2组间酸反流次数、>5 min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和卧位pH<4的百分比(卧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有必要对AET以外的参数进行考量和分析。(3)105例AET 4%~6%的患者中,有超过50%的患者仍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病理性反流。结论 “里昂共识”AET标准和DMS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能对食管酸暴露提供有力的支持证据,AET的灵敏度低于DMS,而特异度高于DMS。如果将AET>4%定为酸反流阳性,则可提高AET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PH监测 DeMeester评分 酸暴露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