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率市场化、表外杠杆与银行脆弱性 被引量:6
1
作者 章容洲 李程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1-69,共9页
利用2013—2019年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及表外业务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脆弱性具有正向影响;表外业务发展对银行脆弱性具有二重作用,表外杠杆加剧银行脆弱性,而表外流动性创造则抑制银行脆弱性;以... 利用2013—2019年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及表外业务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脆弱性具有正向影响;表外业务发展对银行脆弱性具有二重作用,表外杠杆加剧银行脆弱性,而表外流动性创造则抑制银行脆弱性;以表外流动性创造作为门槛变量,表外杠杆对于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表外流动性创造的提高,表外杠杆对脆弱性的加剧作用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利率市场化 表外业务 杠杆率 银行监管
下载PDF
极端高温与城市居民失业
2
作者 程贵 刘宇哲 章容洲 《西北人口》 2024年第6期87-99,共13页
随着全球变暖问题加剧,极端高温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温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极端高温可能引发的失业现象,以及通过何种路径缓解其负向冲击显... 随着全球变暖问题加剧,极端高温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温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极端高温可能引发的失业现象,以及通过何种路径缓解其负向冲击显得至关重要。基于2010~2020年230个地级市极端高温天数与城市失业率数据,探讨了极端高温对城市失业情况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机制和应用绿色政策可能产生的调节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极端高温天数增加会显著增加城市失业率,且经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极端高温天数增多会提升劳动力成本,进而致使企业岗位数量减少,最终造成城市失业率上升。绿色政策应用的调节效应显示,以绿色信贷为代表的绿色金融政策和以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及环保处罚件数为代表的环境规制政策的应用,均对极端高温所导致的失业问题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说明绿色政策具备稳就业效应。最后,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东部地区城市的失业情况受极端高温影响尤为显著。基于此,建议应更为关注气候变化影响,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企业应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展绿色转型,创造“绿色就业岗位”。同时,政府应加强绿色政策的政策惠及面及支持力度,不断丰富绿色政策工具箱,充分发挥绿色发展所具有“稳就业”的效应,为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目标提供重要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 劳动力需求 稳就业 绿色政策工具
下载PDF
量化宽松溢出与通货膨胀的回溢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宗良 章容洲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59,共8页
本文通过构建TVP-SV-VAR模型,分析量化宽松政策溢出背景下中国物价变动的回溢效应。研究发现,中国通货膨胀对美国通胀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量化宽松政策向中国输出的通货膨胀会通过国际贸易价格传递回美国,回溢强度存在时变差异。对汇率... 本文通过构建TVP-SV-VAR模型,分析量化宽松政策溢出背景下中国物价变动的回溢效应。研究发现,中国通货膨胀对美国通胀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量化宽松政策向中国输出的通货膨胀会通过国际贸易价格传递回美国,回溢强度存在时变差异。对汇率因素在回溢渠道中的作用以及CPI和PPI回溢效应的非对称性、不同行业PPI回溢效应的异质性的研究表明:任何单边的、以邻为壑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可能导致“损人不利己”的双输局面,开展多边合作是未来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宽松 通货膨胀 回溢效应 汇率
原文传递
碳减排与绿色信贷:基于国际经验的发展路径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施懿宸 章容洲 杨晨辉 《国际金融》 2021年第7期12-16,共5页
绿色信贷是支持实体经济实现碳减排、碳达峰的重要措施,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是当前银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在分析国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掣肘因素的基础上,参考并总结海外赤道银行绿色信贷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我国... 绿色信贷是支持实体经济实现碳减排、碳达峰的重要措施,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是当前银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在分析国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掣肘因素的基础上,参考并总结海外赤道银行绿色信贷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我国银行业开拓、创新绿色信贷业务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碳减排 国际经验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全球数字银行发展的时代特征与中国机遇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津含 章容洲 《国际金融》 2022年第12期75-80,共6页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普及和传统银行转型升级的需要,金融与科技交融逐渐成为金融行业发展创新的新赛道。其中,数字银行已然成为全球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典型形式。2010年以来,全球数字银行悄然崛起。多元化、高效性、普惠性、跨国性等特征...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普及和传统银行转型升级的需要,金融与科技交融逐渐成为金融行业发展创新的新赛道。其中,数字银行已然成为全球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典型形式。2010年以来,全球数字银行悄然崛起。多元化、高效性、普惠性、跨国性等特征彰显了数字银行的时代基因。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亟待构建高效的数字银行体系,给予经济有力且可靠的金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银行 中国机遇 金融科技 普惠金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