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啶脲对甜菜夜蛾生长繁殖的亚致死效应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天澍 章巧利 +3 位作者 习育艺 袁永达 滕海媛 王冬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以LC_(10)、LC_(20)、LC_(20)和LC_(40)系列亚致死浓度的氟啶脲处理甜菜夜蛾2龄幼虫,研究其对甜菜夜蛾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啶脲对幼虫化蛹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氟啶脲浓度升高化蛹率降低,LC_(40)处理后的化蛹率仅为对照组的37.4... 以LC_(10)、LC_(20)、LC_(20)和LC_(40)系列亚致死浓度的氟啶脲处理甜菜夜蛾2龄幼虫,研究其对甜菜夜蛾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啶脲对幼虫化蛹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氟啶脲浓度升高化蛹率降低,LC_(40)处理后的化蛹率仅为对照组的37.44%;亚致死浓度的氟啶脲可导致畸蛹率和成虫畸形率增加;亚致死浓度的氟啶脲对幼虫历期、蛹重、蛹期和羽化率等指标的影响不显著,并且性别间无明显差异。在繁殖性能方面,产卵前期随氟啶脲亚致死浓度升高而延长,LC_(40)处理组产卵前期为2.75 d;总产卵量随氟啶脲亚致死浓度升高而减少,LC_(40)处理组的总产卵量仅为对照组的42.78%;卵的孵化率随氟啶脲亚致死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无显著差异;产卵天数也随着亚致死浓度升高而缩短,对照组和LC_(20)、LC_(30)、LC_(40)处理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氟啶脲 亚致死效应
下载PDF
上海地区烟粉虱生物型的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史苹香 王冬生 +4 位作者 滕海媛 章巧利 张天澍 袁永达 王建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6-281,共6页
烟粉虱是一种由许多生物型组成的复合种,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不同生物型的烟粉虱在寄主范围、传毒能力、抗药性等许多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差异。利用mtDNA COI基因作标记对上海地区的烟粉虱生物型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所测上... 烟粉虱是一种由许多生物型组成的复合种,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不同生物型的烟粉虱在寄主范围、传毒能力、抗药性等许多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差异。利用mtDNA COI基因作标记对上海地区的烟粉虱生物型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所测上海10个代表性地区中,闵行区只检测到B型烟粉虱,嘉定、青浦和徐汇区只检测到Q型烟粉虱,其余各地区B型和Q型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共存。所测上海地区共45个种群中,有31个种群为Q型,占所测种群的68.9%,14个种群为B型,占31.1%。而且,大棚采集种群多为Q型(Q型占87.0%)。结果说明Q型烟粉虱已在上海地区广泛存在、大量发生,并有取代B型烟粉虱成为上海地区烟粉虱主要危害类型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生物型 鉴定
下载PDF
不同性信息素产品对上海蔬菜夜蛾诱捕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滕海媛 王冬生 +5 位作者 章巧利 袁永达 张天澍 常晓丽 赵胜荣 卢会祥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1期40-43,共4页
在田间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性信息素产品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诱捕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诱芯产品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具有良好的专一性和明显的引诱效果。试验期间斜纹夜蛾所有诱芯共诱集到8 557头,诱蛾总量... 在田间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性信息素产品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诱捕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诱芯产品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具有良好的专一性和明显的引诱效果。试验期间斜纹夜蛾所有诱芯共诱集到8 557头,诱蛾总量所占的百分比中1号诱芯显著高于其他4种诱芯,依次为1号>4号>5号>2号>3号。1号、2号、4号、5号速效性相似,3号速效性较差。1号、4号、5号诱芯持效期均达到70 d,1号诱芯诱集数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诱芯。性价比依次为4号>5号>1号>2号>3号。甜菜夜蛾所有诱芯共诱集到12 930头,诱蛾量所占的百分比中Ⅲ号和V号诱芯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芯,依次为Ⅲ号>V号>Ⅰ号>Ⅱ号>Ⅳ号。5种诱芯速效性相似,差异不显著。Ⅲ号和V号诱芯持效期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芯。性价比依次为Ⅲ号>V号>Ⅰ号>Ⅱ号>Ⅳ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甜菜夜蛾 性信息素 诱捕效果
下载PDF
氟啶脲对甜菜夜蛾蛋白质和糖类代谢的影响
4
作者 张天澍 常晓丽 +3 位作者 滕海媛 章巧利 袁永达 王冬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5期87-91,共5页
研究了亚致死浓度氟啶脲处理甜菜夜蛾幼虫,分析其对幼虫体内蛋白质和糖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氟啶脲处理甜菜夜蛾幼虫后,能显著增加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而且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处理结束后48 h,各处理组血淋... 研究了亚致死浓度氟啶脲处理甜菜夜蛾幼虫,分析其对幼虫体内蛋白质和糖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氟啶脲处理甜菜夜蛾幼虫后,能显著增加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而且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处理结束后48 h,各处理组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持续增加,LC_(10)、LC_(20)处理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54 mg/mL,19.55 mg/mL,为对照组含量的3.5倍和3.7倍。96 h时高浓度处理组LC_(30)、LC_(40)和对照组的蛋白量显著增加,96 h时对照组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各处理组。同时蛋白质SDS-PAGE结果也进一步表明,亚致死浓度氟啶脲处理甜菜夜蛾结束后48 h,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继续增加;而96 h后则表现出下降趋势。血淋巴中总糖含量的研究表明,不同亚致死浓度氟啶脲处理甜菜夜蛾后,幼虫血淋巴中糖含量比对照组有一定程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在处理结束后48 h、96 h时,各处理组的糖含量要高于对照组,其中LC_(30)处理组的总糖含量最高,在48 h、96 h时其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4和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氟啶脲 亚致死浓度 蛋白质 糖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