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岭霉素生物学活性及其产生菌特性的研究Ⅱ梅岭霉素对畜禽消化道线虫驱虫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余炉善 涂国全 +3 位作者 高勇生 章平肇 谢晓琴 欧阳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4-41,共8页
为了探讨梅岭霉素对畜禽消化道线虫的驱虫活性,采用质量分数0.1%梅岭霉素散剂,按照0.3~0.8g/kg(有效成份0.3~0.8mg/kg)体重的剂量一次性混饲,对猪、水牛、绵羊、警犬和鸡进行驱虫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梅... 为了探讨梅岭霉素对畜禽消化道线虫的驱虫活性,采用质量分数0.1%梅岭霉素散剂,按照0.3~0.8g/kg(有效成份0.3~0.8mg/kg)体重的剂量一次性混饲,对猪、水牛、绵羊、警犬和鸡进行驱虫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梅岭霉素对畜禽消化道线虫有一分显著的驱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岭霉素 生物学活性 驱虫 抗生素 线虫
下载PDF
南昌霉素A发酵中间代谢产物之间数学模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涂国全 章平肇 +1 位作者 詹棣 陶益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55-64,共10页
本文根据南昌霉素A在200L不锈钢罐中发酵的测定数据在IBM/PC微机上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1)南昌霉素A在发酵液中的累积,菌丝体DNA量的增长,糖、磷的消长变化分别与发酵时间X的函数关系为Y=a+blnX。(2)菌丝体DNA量的增长变化,糖、磷的... 本文根据南昌霉素A在200L不锈钢罐中发酵的测定数据在IBM/PC微机上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1)南昌霉素A在发酵液中的累积,菌丝体DNA量的增长,糖、磷的消长变化分别与发酵时间X的函数关系为Y=a+blnX。(2)菌丝体DNA量的增长变化,糖、磷的消耗分别与南昌霉素A在发酵液中的累积y的函数关系为Y=ae^(bX)。(3)南昌霉素A的累积与还原糖的浓度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a+bX)/X。(4)南昌霉素A比生产速率Q_p(在单位时间内单位菌体重量合成南昌霉素A速度)分别与发酵液中菌丝体DNA浓度、NH_3-N浓度、还原糖的浓度、总糖和溶磷消耗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为Q_p=aXe^(bx)(b<0)。初步揭示了南昌霉素A发酵中间代谢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抗生素 南昌霉素A 发酵
下载PDF
梅岭霉素生物学活性及其产生菌特性研究──Ⅲ.南昌链霉菌生长、发酵过程中形态学的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宇晖 涂国全 +2 位作者 章平肇 曹黎明 饶志明 《江西科学》 1996年第1期22-29,共8页
通过对南昌链霉菌在培养条件下菌丝形态变化及其生活史的连续观察,发现该菌在固体和液体培养条件下均产生一种特异的菌丝形态──菌丝枝端膨大,是辣椒状或茄状。这种枝端膨大在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下或直接伸长为粗菌丝,或由膨大前端缢... 通过对南昌链霉菌在培养条件下菌丝形态变化及其生活史的连续观察,发现该菌在固体和液体培养条件下均产生一种特异的菌丝形态──菌丝枝端膨大,是辣椒状或茄状。这种枝端膨大在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下或直接伸长为粗菌丝,或由膨大前端缢缩形成杆状菌体,少数枝端膨大形成液囊,内含有染色不均匀的内含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生物学 梅岭霉素 发酵 南昌霉素 形态学
下载PDF
南昌霉素 A 发酵中间代谢产物之间数学模型的初步探讨
4
作者 涂国全 章平肇 +1 位作者 詹棣 陶益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4期120-129,共10页
本文根据南昌霉素 A 在200L 不锈钢罐中发酵的测定数据在 IBM/PC 微机上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1)南昌霉素 A 在发酵液中的累积,菌丝体 DNA 量的增长,糖、磷的消长变化分别与发酵时间 X 的函数关系为 Y=a+blnX。(2)菌丝体 DNA 量的增... 本文根据南昌霉素 A 在200L 不锈钢罐中发酵的测定数据在 IBM/PC 微机上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1)南昌霉素 A 在发酵液中的累积,菌丝体 DNA 量的增长,糖、磷的消长变化分别与发酵时间 X 的函数关系为 Y=a+blnX。(2)菌丝体 DNA 量的增长变化,糖、磷的消耗分别与南昌霉素 A 在发酵液中的累积 y 的函数关系为 Y=ae^(bx).(3)南昌霉素 A 的累积与还原糖的浓度 X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y=(a+bX)/X。(4)南昌霉素 A 比生产速率 Q。(在单位时间内单位菌体重量合成南昌霉素 A 速度)分别与发酵液中菌丝体 DNA 浓度、NH_3-N 浓度、还原糖的浓度、总糖和溶磷消耗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Q_p=aXe^(bx)(b<0)。初步揭示了南昌霉素 A 发酵中间代谢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抗生素 南昌霉素 A 发酵
下载PDF
南昌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Ⅰ 影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因素
5
作者 章平肇 涂国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4期143-147,共5页
本文研究了影响南昌链霉菌 NMUA-1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等因素,得出影响原生质体形成的主因素是酶解时间,其次是菌丝体培养时间,再次是酶浓度.原生质体在高渗 RM_2和非高渗 PM_1再生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但在 RM_2再生培养基上再生菌落... 本文研究了影响南昌链霉菌 NMUA-1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等因素,得出影响原生质体形成的主因素是酶解时间,其次是菌丝体培养时间,再次是酶浓度.原生质体在高渗 RM_2和非高渗 PM_1再生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但在 RM_2再生培养基上再生菌落不仅在数量上多于在PM_1上再生菌落数,而且菌落较大.原生质体存活试验表明:该原生质体在4℃冰箱保存24h,48h,72h 相对于0h,其再生率分别下降了25.9%,73.1%,96.6%,说明该菌株原生质体相对于其它敏感菌株的原生质体有较长的存活期.对 NMUA-1、NMUA-51和 LINS-111原生质体进行裂解试验表明:蒸馏水对 NMUA-1和 NMUA-51几乎无裂解作用,但对 LINS-111菌株有明显裂解作用,为96.9%,而0.1%SDS 溶液对三菌株原生质体都有明显裂解作用,均在90%以上,说明不同菌株制备的原生质体对低渗蒸馏水有不同敏感性,而对 SDS 均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链霉菌 原生质体
下载PDF
南昌链霉菌新种及其产生的两种杀虫抗生素 被引量:22
6
作者 欧阳谅 涂国全 +2 位作者 高勇生 章平肇 谢晓琴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4期148-153,共6页
杀虫抗生素是抗生素科学中有光辉前景的新领域,国内外有研究新成果报道。江西农业大学微生物研究室自1978年以来一直从事杀虫抗生素的开发研究,本文报道其研究概况。1 产杀虫抗生素的链霉菌新种—南昌链霉菌的发现1978年,江西农业大学... 杀虫抗生素是抗生素科学中有光辉前景的新领域,国内外有研究新成果报道。江西农业大学微生物研究室自1978年以来一直从事杀虫抗生素的开发研究,本文报道其研究概况。1 产杀虫抗生素的链霉菌新种—南昌链霉菌的发现1978年,江西农业大学微生物研究室开始新的杀虫抗生素的筛选,经过一年多的工作,从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采集土样225份,分离出各类放线菌349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抗生素 链霉菌 南昌霉素 江西农业大学 成果报道 杀虫活性物质 微生物农药 鸡球虫病 开发研究 抗生素生产
下载PDF
南昌霉素A发酵工艺研究和药效试验
7
作者 涂国全 高勇生 +2 位作者 章平肇 谢晓琴 欧阳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4期130-142,共13页
通过对南昌霉素 A(Nanchangmycin A)产生菌南昌链霉素菌(Streptomycesnanchangensis)的菌种选育,发酵工艺研究,南昌霉素 A 产品制剂对防治鸡虫病的试验研究。选育的菌株 NMUA-1比原出发菌株产素能力提高了四倍多.探索到发酵工艺条件在20... 通过对南昌霉素 A(Nanchangmycin A)产生菌南昌链霉素菌(Streptomycesnanchangensis)的菌种选育,发酵工艺研究,南昌霉素 A 产品制剂对防治鸡虫病的试验研究。选育的菌株 NMUA-1比原出发菌株产素能力提高了四倍多.探索到发酵工艺条件在200L 不锈钢瓶罐中成功地进行21罐批次发酵,平均效价为1314μg/mL,其中中间补料10罐批次,平均效价为1543μg/mL,最高达1774μg/mL,比不补料处理平均效价提高60%左右,产品的提取达80%左右。经多年、多点的药效试验证明:20ppm 南昌霉素 A 发酵产品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来防治蛋鸡和肉鸡的球虫病,疗效非常显著,抗球虫指数优于进口的盐霉素并与40ppm 莫能霉素效果相当。舍饲试验防治效果达99.17%并使鸡增重63.63%。证明本品是较为理想的抗鸡球虫病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霉素 A 发酵工艺 药效试验
下载PDF
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的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昌媛 章平肇 +3 位作者 张福仁 刘杰 田洪青 余龙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59-661,共3页
目的研究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的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基因突变。方法采用 DNA双向测序法直接检测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中患者及其父母、同胞、子女的ECM1基因。结果直接测序检测出本家系新的突变位点,患者为遗传复合体,ECM1的两... 目的研究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的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基因突变。方法采用 DNA双向测序法直接检测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中患者及其父母、同胞、子女的ECM1基因。结果直接测序检测出本家系新的突变位点,患者为遗传复合体,ECM1的两个等位基因分别存在错义突变 (C220G)和无义突变(R476X)。在50个正常汉族人的ECM1基因中未发现有突变。患者父亲为突变 C220G的携带者,而母亲为突变R476X的携带者。患者的子女、同胞及同胞子女中大部分为突变C220G 或R476X的携带者。结论本类脂质蛋白沉积症家系存在新的ECM1基因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脂蛋白累积病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突变 基因突变检测 蛋白沉积症 家系 脂质 基因突变位点 细胞外基质蛋白 M1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