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复发正相关 被引量:8
1
作者 梁丽冰 陈静娟 +4 位作者 章成国 王玉凯 罗柏桂 周天恩 王晓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7-322,共6页
目的 探究在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及复发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11例确诊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Lp-PLA2浓度,对纳入研究的... 目的 探究在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及复发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11例确诊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Lp-PLA2浓度,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根据头颅CT/MR证实脑梗死复发而分为复发组(35例)和非复发组(176例),根据高血压分级分为3组,分别为1级高血压组(60例,复发5例)、2级高血压组(76例,复发11例)、3级高血压组(75例,复发19例)。单因素分析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Lp-PLA2浓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趋势性分析、平滑曲线拟合分析血清Lp-PLA2浓度与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复发风险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对不同高血压分级伴AIS中Lp-PLA2浓度与复发风险进行预测效能评价。结果与非复发组对比,复发组中血清Lp-PLA2浓度、年龄、入院时NHISS评分、7 d时mRS评分、HCY、吸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当调整混杂因素后,与Lp-PLA2最低三分位组相比,Lp-PLA2最高三分位组的复发风险增加了4.13倍(OR=5.13,95%CI:1.35~19.40),而当Lp-PLA2作为连续变量时,Lp-PLA2每增加1 ng/mL,伴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增加1%(OR=1.01 95%CI:1.01~1.02)。平滑曲线显示Lp-PLA2浓度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复发风险呈正相关。Lp-PLA2浓度预测3级高血压伴AIS患者复发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特异度为0.893,敏感度为0.737。结论 血清Lp-PLA2浓度是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能是3级高血压伴AIS复发风险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伴高血压的脑梗死 复发 脑梗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与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40
2
作者 章成国 邵燕 +1 位作者 张虹桥 孙炽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95-297,共3页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与消化道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对270 例脑出血患者,按脑出血部位、血肿量、有无脑室积血和中线结构移位,分别比较消化道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 合并消化道出血66 例(24...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与消化道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对270 例脑出血患者,按脑出血部位、血肿量、有无脑室积血和中线结构移位,分别比较消化道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 合并消化道出血66 例(24.4% ),死亡56 例(20.7% )。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室积血组37.0% 、蛛网膜下腔出血组36.7% 、脑干出血组30.4% 、脑叶出血组25.4% 、小脑出血组17.6% 和局限脑基底节区出血组11.5% ;病死率分别为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室积血组35.2% 、蛛网膜下腔出血组30.0% 、脑叶出血组25.4% 、脑干出血组21.7% 、小脑出血组11.8% 和局限脑基底节区出血组6.9% 。并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48.5% ,无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11.8% 。结论 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出血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血肿量大等因素有关,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重要标志,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消化道出血 高血压 病理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章成国 邵燕 胡学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 FD法测定 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 80例对照者血浆Hcy浓度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空腹血浆Hcy浓度 [(15 .2 8± 4 .33) μmol/L]较对照组...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 FD法测定 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 80例对照者血浆Hcy浓度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空腹血浆Hcy浓度 [(15 .2 8± 4 .33) μmol/L]较对照组 [(11.32± 3.86 ) μmol/L]高 (P <0 0 0 1) ;高Hcy血症与脑梗死相关 ,相对危险度OR为 9.10 3(95 %CI2 .4 9~ 33.2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高效液相色谱仪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与其临床亚型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章成国 邵燕 胡学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3期22-24,共3页
目的 :检测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浓度 ,探讨其与患者脑梗死临床亚型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Waters公司Baseline 81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 -FD法测定 87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和 80例对照者血浆HCY浓度 ,入院... 目的 :检测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浓度 ,探讨其与患者脑梗死临床亚型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Waters公司Baseline 81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 -FD法测定 87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和 80例对照者血浆HCY浓度 ,入院 3d内病情稳定后完成脑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按OCSP(OxfordCommunityStrokeProject)完成脑梗死临床分型。结果 :病例组空腹血浆HCY浓度 (15 .2 8± 4 .33umol/L)较对照组 (11.32± 3.86umol/L)高 (P <0 .0 0 1) ,两组中血浆HCY升高者分别为 31% (2 7/ 87)和 6 .3% (5 / 80 ) (P <0 .0 0 1) ;病例组 87例 ,按 0CSP脑梗死临床分型法分为TACⅠ 10例、PACI 5 6例、POCI 9例和LACI 12例 ,血浆HCY浓度各为 13.39± 2 .0 9、15 .16± 4 .5 6、16 .16± 3.86和 16 .77± 4 .6 4umol/L(F =1.2 6 3,P =0 .2 93) ;按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将病例组患者分为轻型 4 3例、中型 36例和重型 8例 ,血浆HCY浓度各为 15 .6 3± 4 .4 8、14 .90± 4 .33和 15 .11± 3.76umol/L(F =0 .2 77,P=0 .75 8)。结论 :高HCY血症是脑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未显示血浆Hcy浓度与脑梗死临床分型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临床分型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下载PDF
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血清皮质醇胃泌素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章成国 张虹桥 邵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56-57,共2页
目的 :观察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血清皮质醇及胃泌素的动态变化 ,探讨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 :分析 2 70例脑出血患者的脑出血量 ,出血部位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 ,放免检测血皮质醇、胃泌素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含量。结... 目的 :观察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血清皮质醇及胃泌素的动态变化 ,探讨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 :分析 2 70例脑出血患者的脑出血量 ,出血部位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 ,放免检测血皮质醇、胃泌素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含量。结果 :2 70例脑出血有 6 6例并消化道出血 (2 4.4% ) ,死亡 5 6例 (2 0 .7% ) ,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出血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出血量大及意识障碍等因素有关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皮质醇、胃泌素均明显增高。结论 :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标志 ,血皮质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消化道出血 皮质醇 胃泌素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灶面积与餐后血糖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章成国 李国德 +4 位作者 黄淑云 曾桄伦 张国华 罗韶辉 彭伟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灶面积与餐后血糖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的管理、降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入选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灶面积与餐后血糖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的管理、降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入选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86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对患者进行头颅MR检查。按最大梗死灶平面直径分为3组,各组均有患者62例(≥5.0 cm、2.1-5.0 cm、0.5-2 cm),比较各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1周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sugar,PBS1)、2周餐后血糖(PBS2)的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各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病、LDL-c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餐后血糖(PBS1和PBS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面积脑卒中患者年龄高、餐后高血糖明显,且应激状态过后仍存在餐后高血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餐后血糖 梗死灶面积
下载PDF
应用PDCA缩短平均住院日 被引量:9
7
作者 章成国 曾勇 +4 位作者 王跃建 陈国强 刘冬生 张华 蒋向玲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8年第3期1-3,共3页
通过PDCA循环改善了平均住院日较长的问题。分析了平均住院日不达标的原因,利用数据分析找出要因,从添置辅助检查设备、成立日间手术中心、招聘人才、托管下级医院、设立奖项、扩建手术室等方面进行整改。使平均住院日从2012年的9.88天... 通过PDCA循环改善了平均住院日较长的问题。分析了平均住院日不达标的原因,利用数据分析找出要因,从添置辅助检查设备、成立日间手术中心、招聘人才、托管下级医院、设立奖项、扩建手术室等方面进行整改。使平均住院日从2012年的9.88天缩短为2016年的8.45天,医院运行效率提高,医疗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医院 平均住院日 效益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章成国 邵燕 +1 位作者 谭咏韶 廖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0期1886-1887,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方法:应用HPLC-FD法测定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80例对照者血浆HCY浓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左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方法:应用HPLC-FD法测定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80例对照者血浆HCY浓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左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arteryintimal-medialwallthickness,IMT)。结果:病例组空腹血浆Hcy浓度(15.28±4.33)μmol/L较对照组(11.32±3.86)μumol/L高(t=6.28,P<0.001),两组中血浆Hcy升高者分别为31.0%(27/87)和6.3%(5/8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4.966,P<0.001);病例组55例、对照组66例行颈动脉B超检测,左、右颈总动脉IMT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647,4.118,P<0.001),颈AS斑块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145,P=0.013),而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62,P=0.803)。结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B超检测的颈AS与脑梗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浆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测定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体会(附38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章成国 张国华 +2 位作者 曾桄伦 周立新 誉铁欧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54-756,共3页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危象抢救方案。方法对近15年在我科住院的38例患者共65例次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治疗过程中是否气管切开、是否使用激素及是否应用干涸疗法来分组,...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危象抢救方案。方法对近15年在我科住院的38例患者共65例次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治疗过程中是否气管切开、是否使用激素及是否应用干涸疗法来分组,比较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危象得到缓解,死亡率为3.1%,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早期气管切开、激素治疗以及干涸疗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干涸疗法的有效率高达100.0%。结论合理联合应用气管切开、激素治疗及干涸疗法可明显提高危象抢救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危象 抢救措施 气管切开 免疫抑制治疗 干涸疗法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体会(附国内资料196例报告) 被引量:7
10
作者 章成国 陈理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93-94,共2页
重症肌无力危象(MGC),系指MG患者吞咽和呼吸肌的进行性无力以至不能排出分泌物和维持足够的换气功能,是临床最紧急状态之一,若不及时抢救和/或方法不当,常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复习国内有关MGC的文献,比较各种抢救措施,寻求最佳的救治方法。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危象 急救
下载PDF
隔日顿服强的松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章成国 陈理娥 刘卫彬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40-241,共2页
目的 探讨隔日顿服强的松治疗重症肌无力 ( MG)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116例MG患者的临床及副作用表现进行跟踪观察。结果 初诊 MG患者隔日顿服渐增法 ,显效率 91.4 % ;MG危象患者 ,危象控制后强的松渐减法 ,均取得成功。... 目的 探讨隔日顿服强的松治疗重症肌无力 ( MG)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116例MG患者的临床及副作用表现进行跟踪观察。结果 初诊 MG患者隔日顿服渐增法 ,显效率 91.4 % ;MG危象患者 ,危象控制后强的松渐减法 ,均取得成功。未发现肌无力加重现象 ,副作用发生率 16.4 %。结论 强的松可作为治疗 MG的第一线药物 ,采用隔日顿服法临床疗效明显 ,避免初期肌无力加重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强的松 治疗
下载PDF
噻氯匹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短期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章成国 邵燕 张虹桥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89-690,共2页
目的:本文观察应用噻氯匹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短期不良反应,以了解噻氯匹定的安全性。方法:对1994年9月~2001年9月用噻氯匹定治疗的513例和用阿司匹林的3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短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本文观察应用噻氯匹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短期不良反应,以了解噻氯匹定的安全性。方法:对1994年9月~2001年9月用噻氯匹定治疗的513例和用阿司匹林的3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短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噻氯匹定组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为44.1%,与阿司匹林组4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腹泻最常见13.6%,其次是粒细胞减少症9.2%和肝功能异常6.0%,噻氯匹定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脑卒中类型无关。结论:噻氯匹定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药物,但要注意用药的安全性,预防其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及时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并进行定期复查以预防粒细胞减少症,对不良反应及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氯匹定 药物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短期不良反应 安全性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下载PDF
成功治愈上状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成国 李国德 孙炽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7-57,共1页
患者女性,27岁,因产后11天,头痛3天,右侧肢体抽搐后无力9小时,于1996年8月21日入院。患者11天前足月顺产一女婴,3天前出现头痛,9小时前睡醒时突然神志丧失,头部右转,双眼凝视右上方,牙关紧闭,右上肢屈曲,... 患者女性,27岁,因产后11天,头痛3天,右侧肢体抽搐后无力9小时,于1996年8月21日入院。患者11天前足月顺产一女婴,3天前出现头痛,9小时前睡醒时突然神志丧失,头部右转,双眼凝视右上方,牙关紧闭,右上肢屈曲,下肢强直样抽搐,5分钟后清醒,对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状窦 脑血栓形成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I型患者单纤维肌电图及呼吸肌功能的研究
14
作者 章成国 陈理娥 朱敏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152-154,共3页
通过对18例确诊的MGI型患者SFEMG和呼吸肌功能的测定,发现I型患者SFEMG(Jitter)阳性率38.9%(7/18),未见Jitter阻滞;66.7%(12/1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肌功能损害。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单纤维 肌电图 呼吸肌
下载PDF
ⅡA-B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肌功能的研究
15
作者 章成国 陈理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3-165,共3页
ⅡA-B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肌功能的研究章成国,陈理娥近十多年来有关呼吸肌功能及其疲劳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呼吸肌生理功能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l’·’1.但对重症肌无力(MG)及其它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及... ⅡA-B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肌功能的研究章成国,陈理娥近十多年来有关呼吸肌功能及其疲劳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呼吸肌生理功能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l’·’1.但对重症肌无力(MG)及其它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及疲劳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文献报告,本文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呼吸肌功能 诊断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单纤维肌电图测定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章成国 陈理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5期278-280,共3页
对45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进行单纤维肌电图(SFEMG)测定,其中Ⅰ型18例,ⅡA型和ⅡB型27例,结果Jitter(MCD)均值:Ⅱ型(86.708±34.728μsec)明显延长于Ⅰ型(30.889±... 对45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进行单纤维肌电图(SFEMG)测定,其中Ⅰ型18例,ⅡA型和ⅡB型27例,结果Jitter(MCD)均值:Ⅱ型(86.708±34.728μsec)明显延长于Ⅰ型(30.889±7.408μsec);Ⅱ型阳性率88.9%(24/27),Ⅰ型阳性率38.9%(7/18);Ⅱ型Jiter阻滞率44.4%,Ⅰ型未见阻滞电位。结合文献复习,认为SFEMG是目前诊断MG最敏感的电生理检查方法,SFEMG可帮助判断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单纤维肌电图 测定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动脉血气变化的研究
17
作者 章成国 陈理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6期356-356,共1页
重症肌无力患者动脉血气变化的研究章成国,陈理娥相当比例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肌功能损害,本文在排除肺部疾病换气功能异常时,探讨临床上无明显呼吸困难的MG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重症肌无力患者动脉血气变化的研究章成国,陈理娥相当比例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肌功能损害,本文在排除肺部疾病换气功能异常时,探讨临床上无明显呼吸困难的MG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确诊的MG患者42例,其中I型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动脉 血气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25
18
作者 谢坚 张虹桥 +3 位作者 章成国 王玉凯 邵燕 曾桄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在标准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片20 mg/d,治疗6个月。...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在标准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片20 mg/d,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血脂、hsCRP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6个月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6个月时,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均P<0.05)。3组间治疗前内-中膜厚度(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6个月时IMT及低回声斑块比率显著降低,高回声斑块率显著增高(均P<0.05)。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患者第6个月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3组间NIHSS评分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瑞舒伐他汀的降脂及抗炎作用比阿托伐他汀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他汀类药物 疗效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邵燕 章成国 +2 位作者 曾桄伦 孙炽津 张虹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10 1例脑血栓形成患者、2 9例TIA患者及 4 7例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组...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10 1例脑血栓形成患者、2 9例TIA患者及 4 7例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间收缩压以及左、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脑血栓形成组与对照组间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粥样硬化斑块常见于颈总动脉近分叉处 ,且易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及与脑部病灶同侧的颈动脉 ;年龄、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脑血栓形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微栓子信号监测评估抗小板聚集药和他汀类药物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坚 王玉凯 +2 位作者 章成国 张虹桥 邵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应用微栓子信号(MES)监测评估抗血小板聚集药和他汀类药物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联治疗组(30例,采用氯比格雷加阿司匹林治疗)和瑞舒伐他汀组(32例,采用氯比格雷、阿司匹林... 目的应用微栓子信号(MES)监测评估抗血小板聚集药和他汀类药物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联治疗组(30例,采用氯比格雷加阿司匹林治疗)和瑞舒伐他汀组(32例,采用氯比格雷、阿司匹林及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d、第7 d和第14 d采用TCD监测MES。比较两组MES监测结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第3 d、第7 d和第14 d的MES数量均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后第3 d、第7 d和第14 d,瑞舒伐他汀组MES数量较两联治疗组明显下降(均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第3 d、第7 d和第14 d的MES下降率均明显高于两联治疗组(均P<0.05)。结论两联抗血小板聚集药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较于单用两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栓子信号 缺血性脑卒中 抗血小板聚集药 他汀类药物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