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允卫 章舒心 《科技创业月刊》 2011年第7期19-21,共3页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来自于三个方面,即民营企业家的心理障碍、民营企业的能力障碍和法律与政策环境障碍。针对影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各种障碍,需要从根本上创造有利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为民营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供...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来自于三个方面,即民营企业家的心理障碍、民营企业的能力障碍和法律与政策环境障碍。针对影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各种障碍,需要从根本上创造有利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为民营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供各种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自主创新 动力机制 障碍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小学生视屏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
作者 章舒心 谭恺韫 +3 位作者 黄思哲 陈赵 梁景宏 陈亚军 《中国学校卫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8-1151,1155,共5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小学生网课及视屏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视屏行为干预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广州市、湛江市、中山市共5266名6~12岁小学生家长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小学生网课及视屏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视屏行为干预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广州市、湛江市、中山市共5266名6~12岁小学生家长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比较各年级学生网课和视屏行为现状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小学生学习日和周末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检出率分别为42.2%和55.2%;与非疫情的学期相比,娱乐型视屏时间在学习日和周末分别增长了40.31和33.07 min/d。各年级小学生平均单节网课时长为(26.07±9.62)min,单日网课时长为(110.41±51.98)min。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因素是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影响因素;与父母陪伴运动锻炼频率较高的儿童相比,父母陪伴运动锻炼频率中等(学习日:OR=1.27,周末:OR=1.40)和较低(学习日:OR=1.86,周末:OR=1.84)儿童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较高(P值均<0.05);相较于父母限制视屏行为频率较高的儿童,父母限制视屏行为频率中等和较低儿童学习日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较高(OR值分别为1.61,1.32,P值均<0.05);父母娱乐型视屏时间≥2 h/d较<2 h/d易使儿童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增加(学习日:OR=3.09,周末:OR=2.81,P值均<0.05);儿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1 h/d(学习日:OR=1.31)相较于≥1 h/d,用电子设备学习时间1~2 h/d(学习日:OR=2.65,周末:OR=2.65)、≥2 h/d(学习日:OR=4.05,周末:OR=5.24)相较于<1 h/d也增加了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P值均<0.05)。结论疫情期间,广东省儿童视屏时间水平较高,需加强恢复学校教学秩序后儿童的行为监测以及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属 注视 行为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广州市小学生静态行为与视力关系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宇靖 陈亚军 +5 位作者 桂曌环 鲍文文 张婧姝 谭恺韫 章舒心 蔡莉 《中国学校卫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探究小学生静态行为与视力变化的关联性,为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抽取广州市5所小学,纳入一至四年级学生4969名,并于2年后进行随访。采用经信、效度检验的《广州市小学生体质... 目的探究小学生静态行为与视力变化的关联性,为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抽取广州市5所小学,纳入一至四年级学生4969名,并于2年后进行随访。采用经信、效度检验的《广州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系统问卷》收集小学生基线放学后做作业、看电视、用电脑/玩游戏、往返交通等静态行为时间。使用5 m标准对数视力表分别测量基线和随访的视力。分别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小学生静态行为与视力变化值以及视力不良的关联性。结果2年期间,一至四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的累积发病率为48.74%。放学后做作业时间与左眼视力变化值呈负相关(β=-0.012,95%CI=-0.023~-0.002)。放学后做作业时长与视力不良的发生正性相关(OR=1.16,95%CI=1.05~1.27)。静态行为总时长、视屏时间、往返交通时间与视力变化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静态行为中的放学后做作业时间增加与小学生视力降低相关,合理减轻课业负担有利于视力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视力 队列研究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中小学生家长肥胖知信行与子女腹型肥胖发生风险的关联 被引量:5
4
作者 黄闪 桂曌环 +4 位作者 章舒心 姜楠 黄绍逸 普雪娅 陈亚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13-1617,共5页
目的 了解中国7省市中小学生腹型肥胖与家长肥胖相关知识、信念、行为的关联性,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9月从中国7省市抽取17 307名正常腰围学生,进行9个月的随访,... 目的 了解中国7省市中小学生腹型肥胖与家长肥胖相关知识、信念、行为的关联性,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9月从中国7省市抽取17 307名正常腰围学生,进行9个月的随访,最终14 118名6~18岁儿童青少年纳入分析。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收集家长肥胖相关知信行情况,测量学生基线和随访腰围指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家长知信行与子女腰围变化值以及腹型肥胖发生风险的关联性。结果 6~18岁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前期和腹型肥胖的9个月累积发病率分别为6.67%,0.85%,不同性别、年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家长的知识、信念、行为得分率分别为80.17%,78.17%,50.50%。校正混杂因素后,家长信念得分与学生腰围变化值(β=-0.18,95%CI=-0.26~-0.10)及腹型肥胖前期/腹型肥胖发生风险均呈负相关(OR=0.90,95%CI=0.82~0.98)(P值均<0.05)。结论 家长对子女肥胖持积极正确的信念与子女腹型肥胖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家长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预防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法定监护人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中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5
作者 阿尔孜古丽·喀喀尔 章舒心 +4 位作者 黄思哲 陈赵 谭恺韫 梁景宏 陈亚军 《中国学校卫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9-1134,共6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情绪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3—4月,方便选取广州市、湛江市和中山市7755名中小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定情绪行...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情绪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3—4月,方便选取广州市、湛江市和中山市7755名中小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定情绪行为问题,使用自编生活行为方式调查问卷收集中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情绪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学段中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情绪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结果广东省6~17岁中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4.8%,其中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1.0%,14.4%,7.3%和10.1%。男生心身问题、多动指数检出率(3.4%,4.1%)高于女生(2.3%,2.5%),焦虑检出率(2.8%)低于女生(4.9%)(χ2值分别为8.08,14.40,25.38,P值均<0.05)。不同学段学生情绪行为问题各因子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8.88,228.00,28.28,85.19,15.66,39.33,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存在心身问题(OR=1.37,95%CI=1.04~1.82)、多动指数(OR=1.58,95%CI=1.21~2.06)异常的风险高于女生,发生焦虑(OR=0.50,95%CI=0.39~0.64)风险低于女生;学段是情绪行为问题各因子异常的影响因素。视屏时间过长、睡眠时长不达标的学生更易出现情绪行为问题。结论广东省中小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性别、学段、视屏时间和睡眠是中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应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属 情绪 行为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儿童血浆鸢尾素与肥胖关系的队列研究
6
作者 吴生池 陈亚军 +5 位作者 谈敏怡 鲍文文 陈宇靖 梁景宏 章舒心 蔡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36-1539,1543,共5页
目的探究儿童血浆鸢尾素(Irisin)与肥胖相关指标变化值和新发肥胖的纵向关联,以及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和静态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是否存在调节作用,为儿童肥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 目的探究儿童血浆鸢尾素(Irisin)与肥胖相关指标变化值和新发肥胖的纵向关联,以及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和静态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是否存在调节作用,为儿童肥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在广州市随机抽取5所小学521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于2019年随访。根据基线问卷的PA和SB信息筛选符合标准(SB≥同年龄、性别P75或<同年龄、性别P25;且中高等强度PA≥60 min/d或<150 min/周)的儿童进行血浆Irisin测量。分别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儿童2年内肥胖、超重及肥胖、中心性肥胖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2.82%,6.57%,6.81%。儿童血浆Irisin与肥胖相关指标变化值、新发超重肥胖或中心性肥胖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PA水平分层后,低PA组中Irisin水平与体重变化值呈正相关(B=0.229,P=0.03);以SB水平分层后,低SB组中Irisin水平与身高变化值呈正相关(B=0.210,P<0.05)。PA和SB均对Irisin与体重变化值有调节作用(PPA调节=0.01,PSB调节=0.05)。结论PA和SB对儿童血浆Irisin与体重增加值具有调节作用,未发现Irisin与儿童新发超重或肥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血浆 肥胖症 队列研究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