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及其动态分析 被引量:46
1
作者 刘洋洋 任涵玉 +4 位作者 周荣磊 巴桑参木决 张伟 章钊颖 温仲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22-1532,共11页
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气象和社会统计数据,构建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对2000—2016年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物生产、营养物质循环、土壤保持、固碳释氧及涵养水源等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平... 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气象和社会统计数据,构建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对2000—2016年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物生产、营养物质循环、土壤保持、固碳释氧及涵养水源等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平均总价值为13815.65亿元·a^(-1),平均单位面积总价值为41.24万元·km^(-2)·a^(-1),草地水源涵养价值所占比例较高(28.95%),而营养物质循环价值较低(9.98%);草地生态总价值高值区集中在云南、广西和四川西部;高山亚高山草甸生态服务总价值最高(4156.88亿元·a^(-1)),而平原草地和坡面草地较低(1388.61亿元·a^(-1)和1449.98亿元·a^(-1));宁夏、内蒙古、陕西、西藏及云南的草地水源涵养价值最为突出,青海、甘肃和山西草地的有机物质生产价值最为突出;17年间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0.22万元·km^(-2));54.69%的地区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在青海省南部及其与西藏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资源 生态服务 遥感监测 定量评估体系
下载PDF
中国草地覆盖度时空动态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洋洋 任涵玉 +5 位作者 章钊颖 张伟 张志新 巴桑·参木决 王亦波 温仲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1-230,242,共11页
为了探究近几十年来中国草地覆盖度的动态变化,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模拟分析了1982—2016年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动态格局,并从植被类型、地形要素、气候区及气候变化等角度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5 a间中国草... 为了探究近几十年来中国草地覆盖度的动态变化,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模拟分析了1982—2016年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动态格局,并从植被类型、地形要素、气候区及气候变化等角度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5 a间中国草地覆盖度平均值为36.21%,呈极显著增加趋势(0.12%/a)。高山亚高山草甸、坡面草地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草地覆盖度的增加对于中国草地恢复具有重要贡献。草地覆盖度随海拔的升高呈降低趋势,DEM<500 m及3500 m<DEM两个梯度上的草地覆盖度增长率较高。年际变化上,东南坡、西北坡和西南坡草地覆盖度增加率较高。空间上,草地覆盖度与气温呈现显著正相关的区域集中在新疆中部、西藏西部及青海省南部,而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的区域集中在新疆中部和北部、西藏南部及内蒙古中东部地带。高山亚高山草甸、坡面草地及高山亚高山草地植被覆盖度的增加主要受气温控制,而平原草地、荒漠草地和草甸覆盖度的增加主要依赖于降水。干旱区草地覆盖度的限制因子为降水,而湿润地区草地覆盖度受气温控制。中国低海拔地区草地覆盖度对气温、降水依赖性均较强,这种依赖性随海拔升高减弱,中海拔地区草地生长主要依赖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覆盖度 不同气候区 气候变化 海拔梯度 坡向梯度
下载PDF
中国草地NDVI时空动态对多尺度干旱的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洋洋 任涵玉 +6 位作者 呼天明 杨培志 巴桑参木决 张伟 张志新 温仲明 章钊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3-161,168,共10页
草地对干旱的响应较其他植被类型更为敏感,且不同草地类型在不同气候区干旱的响应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分气候区探究不同草地类型对干旱的响应机制对草地资源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植被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草... 草地对干旱的响应较其他植被类型更为敏感,且不同草地类型在不同气候区干旱的响应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分气候区探究不同草地类型对干旱的响应机制对草地资源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植被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草地覆被及标准化蒸散指数(SPEI)数据,分析1982—2015年中国不同气候区不同草地类型植被NDVI的时空动态及其与SPEI的关系,并确定NDVI与SPEI指标最大相关系数所对应的干旱时间尺度,结合气象数据探究气温、降水及水平衡因素对草地干旱响应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中国草地NDVI呈现出极显著增加趋势(0.004/a)。草地NDVI呈显著增加的比例为15.62%,集中在华北平原地区、四川、云南、广西及西藏的东南部地区。草地SPEI值呈不显著增加趋势(0.05/10 a),其中显著变干的区域集中在内蒙古中部和宁夏地区。草地NDVI与SPEI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的区域集中在内蒙古、青海省南部及新疆北部地带。内蒙古、新疆、青海省北部及西藏南部地区的草地NDVI对干旱响应的时间尺度较短,而青海东南部及西藏中部草地NDVI对干旱响应的时间尺度较长。高山亚高山草甸和草甸区域植被NDVI与SPEI的相关性最强,且对干旱的响应时间尺度较长,而荒漠草地对干旱的响应时间尺度较短;与湿润区域相比,干旱区域草地NDVI与SPEI的相关性更强,且对干旱响应的时间尺度更短。降水是草地响应干旱的最主要因素,水平衡次之,而气温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间尺度 SPEI指数 最大相关系数 干旱响应尺度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Sentinel-1A SAR数据草原地区降水量反演 被引量:1
4
作者 章钊颖 鲁奕岑 +1 位作者 吴国周 王永利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6-160,共5页
水资源对草原地区牧草生长至关重要,准确获取降水量信息对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降水过程前后土壤含水量变化引起的介电常数变化,会导致后向散射系数变化这一事实,提出了基于多时相SAR数据反演降水量的方法。以二... 水资源对草原地区牧草生长至关重要,准确获取降水量信息对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降水过程前后土壤含水量变化引起的介电常数变化,会导致后向散射系数变化这一事实,提出了基于多时相SAR数据反演降水量的方法。以二连浩特和锡林浩特2个观测站点为例,利用降水过程前后Sentinel-1A SAR数据和降水量数据进行研究及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降水过程前后后向散射系数差值与降水量的回归关系较好;采用该方法可以获得植被覆盖度较低地区真实的降水量空间分布;二连浩特地区2015年9月21日的降水量空间分布与考虑影像获取时间和大气运动后的MODIS大气可降水量产品数据空间分布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A SAR 后向散射系数 多时相 降水量
下载PDF
标准化变换对高光谱影像波段选择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章钊颖 鲁奕岑 祝善友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6,共8页
针对高光谱影像波段选择方法常采用方差大小度量波段信息量、忽略了地物不同波段光谱响应差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标准化变换的波段选择方法。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2009年9月7号的Hyperion影像为例,系统比较了影像标准化变换对3个经典波段... 针对高光谱影像波段选择方法常采用方差大小度量波段信息量、忽略了地物不同波段光谱响应差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标准化变换的波段选择方法。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2009年9月7号的Hyperion影像为例,系统比较了影像标准化变换对3个经典波段选择指数(OIF、SI和CI指数)的影响以及3个指数各自最优波段组合对影像分类结果的影响,同时考虑了波段个数(3、4和5)对分类精度的影响。得出结论:标准化变换提高了OIF和SI指数对应最优波段组合的分类精度;OIF指数随着波段个数的增加表现力下降;CI指数表现最稳定,在波段个数为5时,分类结果达到最好,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0.06%,Kappa系数为0.871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影像 波段选择 标准化变换 协方差矩阵 相关系数矩阵
下载PDF
2000-2013年中国植被碳利用效率(CUE)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洋洋 王倩 +4 位作者 杨悦 同琳静 李建龙 章钊颖 王振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8-286,2,共10页
植被碳利用效率(CUE)是评估陆地碳循环的重要指标,探讨其动态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基于MOD17数据计算中国植被CUE,辅以地统计学理论,利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 植被碳利用效率(CUE)是评估陆地碳循环的重要指标,探讨其动态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基于MOD17数据计算中国植被CUE,辅以地统计学理论,利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00—2013年中国植被CUE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要素数据剖析植被CUE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全国植被年CUE在研究年限内总体上表现为轻微的增长趋势,具体表现为在2000—2007年以0.000 6的变化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而2007—2013年植被CUE呈现显著上升的变化趋势,该变化特征可归因于2007年气温及降水格局的改变;植被CUE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大体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状态。CUE增加较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台湾岛。而CUE呈减少趋势的区域分布范围较广,其中减少趋势较为明显的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及华北华中的大部分地区,另江南地区及新疆部分地区也有零星分布。草地及森林区域植被CUE波动变化较小,表明该部分地区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不同植被类型的CUE均值表现为:草地(0.21)>农田(0.14)>森林(0.09)>灌丛(0.06)。全国大多数地区植被CUE与降水呈正相关,而与气温则呈负相关,而这种相关性会随着区域气候格局及植被类型的变化而变化。总体上,全国植被CUE的增加主要归因于降水量的增加,而气温的升高则造成植被CUE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动态 碳利用效率(CUE) 气候变化 趋势分析 变异系数
下载PDF
定量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草地变化的相对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同琳静 刘洋洋 +3 位作者 章钊颖 李晓宇 王倩 李建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210,共9页
为了定量区分气候和人为因素在草地动态过程中的相对贡献,基于遥感数据和人为因素数据,结合CASA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5年,西北地... 为了定量区分气候和人为因素在草地动态过程中的相对贡献,基于遥感数据和人为因素数据,结合CASA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5年,西北地区83.2%的草地呈现恢复状态,而仅有16.8%的草地呈现退化趋势。NPP的增加量为18645.56 Tg C,NPP损失量为428.16 Tg C。(2)人类活动是草地恢复的主要成因,其主导恢复的草地面积和NPP总量分别为1.11×106 km 2和10478.4 Tg C。而草地退化主要由气候变化引起,气候变化主导的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9.97%,造成的NPP损失量341.76 Tg C。(3)西北地区草地恢复主要归因于草地保护政策实施,而干旱的缓解是草地呈现恢复的主要气候原因。草地退化主要由区域水热状况不均衡和不合理人类活动(人口增加、过度放牧和草地开垦等)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草地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基于3D建筑物数据的天空开阔度估算及其城市热岛应用研究——以Adelaide为例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海龙 祝善友 +2 位作者 王明江 章钊颖 张桂欣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907,共9页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UHI)越来越受关注,城市冠层之间的辐射传输和交换受到周围建筑物阻挡,是城市热岛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天空开阔度是描述天空被建筑物阻挡程度的形态学参数,经常被用于城市热岛现象研究中。以澳大利...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UHI)越来越受关注,城市冠层之间的辐射传输和交换受到周围建筑物阻挡,是城市热岛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天空开阔度是描述天空被建筑物阻挡程度的形态学参数,经常被用于城市热岛现象研究中。以澳大利亚Adelaide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的3D建筑物数据计算天空开阔度(SVFs),并与鱼眼技术方法计算的SVFfish-eye值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时刻的SVFs与城市热岛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SVFs与SVFfish-eye非常吻合,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SVF和UHII(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在无雨天气下的夜间都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在夏季、秋季和冬季的中午附近,两者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而在春季的中午附近,两者的线性正相关不明显;对于晴天、阴天和雨天3种天气来说,SVF和UHII在夜晚的负相关性差别不大;在白天,晴天的正相关性大于阴天和雨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laide 天空开阔度 3D建筑物数据 城市热岛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遥感反演及碳循环应用进展 被引量:41
9
作者 章钊颖 王松寒 +2 位作者 邱博 宋练 张永光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52,共16页
在植被遥感领域,遥感植被指数在过去30年极大地促进了从宏观尺度上来理解和认识地球生物圈,但是以"绿度"观测为主的植被指数仅表征植被"潜在光合作用",而不能直接量化"实际光合作用"。植被叶绿素荧光在... 在植被遥感领域,遥感植被指数在过去30年极大地促进了从宏观尺度上来理解和认识地球生物圈,但是以"绿度"观测为主的植被指数仅表征植被"潜在光合作用",而不能直接量化"实际光合作用"。植被叶绿素荧光在光合作用探测上具有优势,是"实际光合作用"的直接探测方法。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遥感是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遥感技术,尤其是2011年实现全球尺度卫星反演以来,在反演算法、植被监测和碳循环应用等方面发展迅速,是近10年来植被遥感领域最具突破性的研究前沿。本文阐述了现阶段(2011年以来)SIF遥感反演及其在碳循环应用方面的进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卫星SIF遥感的发展及其反演算法现状;然后重点剖析了其在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估算、全球碳循环监测、物候和植被胁迫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特点;最后从卫星SIF反演算法优化、SIF-GPP关系机理、SIF多尺度综合观测和全球碳循环监测等方面对今后植被SIF遥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GPP模拟 碳循环监测 植被物候监测 植被胁迫监测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10
作者 刘洋洋 王倩 +4 位作者 杨悦 刚成诚 章钊颖 同琳静 李建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09-2319,共11页
利用光能利用效率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模拟2000-2015年黄土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黄土高原草地NPP的时空动态、NPP变化稳定性和持续性特征,从植被类型、地形因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4个方面探讨黄土... 利用光能利用效率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模拟2000-2015年黄土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黄土高原草地NPP的时空动态、NPP变化稳定性和持续性特征,从植被类型、地形因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4个方面探讨黄土高原草地NPP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草地NPP的平均值为202.93 g C·m^-2·a^-1,其年际变化特征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平均年增加速率为2.43 g C·m^-2·a^-1;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大体呈南高北低的状态.黄土高原草地NPP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占总草地面积的91.2%,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甘肃陇东及陇中地区和青海等地.草地NPP变化较为稳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的南部地区、陕北地区和甘肃等地.大部分地区草地NPP未来的变化趋势与过去一致,且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甘肃省的陇中及陇东地区的草地NPP将呈现持续显著增加的趋势.坡面草地的平均NPP值最高,为703.37 g C·m^-2·a^-1;而高山亚高山草地NPP平均值最低,为57.28 g C·m^-2·a^-1.高海拔地区的草地NPP较高,而平原及丘陵地带草地NPP相对较低.研究期间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增加对草地NPP的增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类活动诸如过度放牧状况的改善以及退耕还草等政策的实施对黄土高原草地NPP的增加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A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NPP) 时空动态 HURST指数 人类活动 黄土高原
原文传递
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3
11
作者 刘洋洋 章钊颖 +4 位作者 同琳静 王倩 周伟 王振乾 李建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9-363,共15页
基于光能利用效率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结合MODIS系列遥感数据、植被数据和气象数据等,对2000—2015年中国草地的NPP进行估算,运用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及Hurst指数法对中国草地NPP时空动态、稳定性及持续性进... 基于光能利用效率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结合MODIS系列遥感数据、植被数据和气象数据等,对2000—2015年中国草地的NPP进行估算,运用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及Hurst指数法对中国草地NPP时空动态、稳定性及持续性进行分析,并对中国草地NPP变化的主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中国草地NPP呈现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平均变化率为1.53 g C·m-2·a-1,NPP变化趋势在2011年之后发生了突变,增加趋势更为明显。(2)空间上,草地NPP呈现西北低而东南高的分布格局,NPP低值区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中部。草地NPP增加的区域占草地总面积的81.2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和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草地NPP变化稳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甘肃省甘南地区和青海省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而不稳定区域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的中部地区和呼伦贝尔等地。Hurst指数分析表明,新疆北部、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草地NPP将持续增加或减少,而青海省南部、内蒙古中部和黑龙江省等地的草地NPP未来变化具有反持续性。(3)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均值有很大差异,其中高山亚高山草甸及草甸的平均NPP值较高,分别为578.8和565.31 g C·m-2·a-1,而荒漠草地的NPP平均值最低,仅为122.61 g C·m-2·a-1。(4)中国大多数地区草地NPP的增加主要受降水控制,而气温的升高对草地NPP具有一定的抑制。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状况的改善以及退耕还草的实施对于近年来草地NPP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格局 气候变化 HURST指数 变异系数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植被冠层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塔基自动观测方法及系统介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朝晖 张永光 +3 位作者 张乾 吴云飞 张小康 章钊颖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2-1168,共17页
植物光合作用所提供的物质和能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Sun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副产品,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深入研究SIF将对于更加深入理解光合作用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 植物光合作用所提供的物质和能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Sun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副产品,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深入研究SIF将对于更加深入理解光合作用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近地面植被冠层SIF遥感观测发展迅速,但不同SIF观测系统间差异较大。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塔基SIF观测系统及其特征,归纳了塔基SIF观测方式和方法,提出了塔基SIF观测技术规范。塔基SIF观测主要有两台光谱仪和一台光谱仪结合光路切换开关的观测方法,可以采取双半球和半球—锥体两种观测方式。SIFprism系统是一种新的基于光学棱镜的SIF自动观测系统,本文介绍了SIFprism系统软硬件组成和光谱数据采集流程,并以SIFprism系统为例阐述了塔基观测系统光谱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SIF反演过程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最后对近地面SIF观测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 塔基SIF观测 SIFprism系统 观测规范 数据采集流程
原文传递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辐射传输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詹春晖 章钊颖 张永光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45-957,共13页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是指示植被光合作用过程的无损探针,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被进行SIF的观测可以反映植被的实际光合作用及生理状态。然而在观测、分析和利用SIF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SIF的发生具有较为复杂的机理,从...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是指示植被光合作用过程的无损探针,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被进行SIF的观测可以反映植被的实际光合作用及生理状态。然而在观测、分析和利用SIF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SIF的发生具有较为复杂的机理,从机理出发理解SIF与植被结构的相互作用,并分析影响SIF激发的主要因素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SIF与光合作用以及生物量的内在联系。因此,植被SIF辐射传输模型在解释和利用SIF遥感信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植被SIF信号相对较弱,且受环境、植被和生理等多种因子的影响,需要定量化描述,这为SIF辐射传输模型的构建带来挑战。近年来,大量学者已经发展一系列SIF辐射传输模型,为SIF遥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回顾了叶片、冠层和生态系统尺度的SIF模型,从建模机理出发,对比模型优劣势,并对未来SIF模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叶绿素荧光模型 辐射传输模型 植被结构 多次散射
原文传递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遥感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霖升 张永光 +2 位作者 章钊颖 张小康 吴云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67-1199,共33页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植被遥感技术,可以弥补以“绿度”为基础的植被指数等传统光学遥感观测的不足,为大尺度植被光合作用监测提供了新方法。随着塔基、无人机、机载和星载SIF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SIF机...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植被遥感技术,可以弥补以“绿度”为基础的植被指数等传统光学遥感观测的不足,为大尺度植被光合作用监测提供了新方法。随着塔基、无人机、机载和星载SIF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SIF机理研究的推进,SIF遥感为陆地生态系统生理生化参数和生产力反演、非生物胁迫早期探测、光合物候提取和植被蒸腾作用监测等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该文首先系统阐述了SIF遥感的基本原理、观测技术和反演算法,进而回顾了SIF遥感在陆地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天空地一体化SIF观测、SIF机理研究、新兴生态学应用等领域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陆地生态系统 光合作用 非生物胁迫 物候 蒸腾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