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文化词典收词的科学性原则 被引量:8
1
作者 章黎平 解海江 《辞书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35-44,共10页
世界汉语教学需要一部汉语文化词典。汉语中哪些词属于文化词?文化词语就是义位中包含民族文化语义成分的词语,包括不对应词、背景词、文化伴随意义词。在科学性原则指导下,采用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运用编码度理论和词汇背景理论能够确定... 世界汉语教学需要一部汉语文化词典。汉语中哪些词属于文化词?文化词语就是义位中包含民族文化语义成分的词语,包括不对应词、背景词、文化伴随意义词。在科学性原则指导下,采用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运用编码度理论和词汇背景理论能够确定汉语中的文化词语。运用编码度能发现不同语言间义位的对应和差异的情况——完全不对应、部分对应、完全对应。运用词汇背景理论能确定汉语中的背景词和文化伴随意义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文化词典 收词原则 文化词
下载PDF
论汉语词汇共时和历时比较研究的意义
2
作者 章黎平 解海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24,共9页
文章认为汉语词汇纵横两向综合比较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必然趋势,可以解决以下目标:1.扩展研究范围,深化对汉语词汇学的理论探讨;2.可以探讨方言学的一些问题,如汉语方言词汇的共性和差异,方言词汇的历史传承及其反映出的历史层次,汉... 文章认为汉语词汇纵横两向综合比较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必然趋势,可以解决以下目标:1.扩展研究范围,深化对汉语词汇学的理论探讨;2.可以探讨方言学的一些问题,如汉语方言词汇的共性和差异,方言词汇的历史传承及其反映出的历史层次,汉语方言词汇的区域类型特征和方言分区等;3.加强语义学问题的研究;4.探讨汉语词汇史的问题;5.宏观词汇学:汉语方言词汇区域类型特征与历时类型特征的联系,研究词汇演变中语言接触等关系;6.了解普通话词汇的来源及方言分布、方言与普通话的相似度等问题,为方言区推广普通话服务。作者认为进行汉语词汇比较要坚持几个基本观点,即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观点、系统观点、宏观语言学观点等,应从基本范畴层次词汇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词汇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3
作者 章黎平 《国际汉语学报》 2016年第2期58-66,共9页
词汇性的性范畴是词汇语义系统中的一种范畴性语义特征--性别语义范畴,是对词义系统中的性别语义特征的抽象概括.这种对立区别特征一方面来源于客观事物的两性范畴对立,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人们主观认识和语义的系统对立.汉语中词汇性的性... 词汇性的性范畴是词汇语义系统中的一种范畴性语义特征--性别语义范畴,是对词义系统中的性别语义特征的抽象概括.这种对立区别特征一方面来源于客观事物的两性范畴对立,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人们主观认识和语义的系统对立.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的存在形态和标记有语素标记、语义标记和分布标记.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层级系统.义位组合的同素规则要求带有词汇性性范畴的义位的性别语义特征协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词汇 语义 特征 性别
下载PDF
汉语方言义位的义域差异
4
作者 章黎平 解海江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9-71,84,共4页
汉语方言义位差异是受社会(含社会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生活、劳动、风俗、习惯)、思维、认知、语言等条件决定的,这种差异在义位义域方面主要表现为:(1)义域含元大小不同,(2)义域含元多少不同,(3)使用范围不同,(4)义域有交叉。
关键词 方言 义位 义域
下载PDF
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语言学概论”与“汉语史”课程教学探索
5
作者 章黎平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8年第8期42-43,共2页
我们尝试把"语言学概论"和"汉语史"这两门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讲授,并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认识到"理论来源于实际,又服务实际",理论是从语言事实中总结出来的,而理论又可以用来研究和分析、解释语言现象,... 我们尝试把"语言学概论"和"汉语史"这两门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讲授,并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认识到"理论来源于实际,又服务实际",理论是从语言事实中总结出来的,而理论又可以用来研究和分析、解释语言现象,语言事实的认识与研究方法的了解同样重要,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可以培养职业语言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语言学概论 汉语史
下载PDF
词典编纂理念的二度转向 被引量:16
6
作者 解海江 章黎平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41,共15页
词典编纂理念经历了两次转向:第一次由规定主义转向描写主义,第二次由描写主义转向以读者为中心的实用主义。第二次转向的特点是:以读者为中心,摒弃规定主义和描写主义的弊端,吸取二者之长。具体来说,收词范围更加广泛,注意百科词语、... 词典编纂理念经历了两次转向:第一次由规定主义转向描写主义,第二次由描写主义转向以读者为中心的实用主义。第二次转向的特点是:以读者为中心,摒弃规定主义和描写主义的弊端,吸取二者之长。具体来说,收词范围更加广泛,注意百科词语、新词新义、各种英语变体及口语词的收录;词条简洁、明了;释义更加实用和贴近读者,普遍采用词汇控制理论,以短语型释义为主,逐渐采用自然语句释义,为读者提供详细的语法信息、语用信息和搭配信息;例证选择和使用,既讲究原汁原味,又讲究典型性和规范性;按使用频率排列义项,设立"语义检索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编纂 理念 转向
下载PDF
英汉烹饪语义场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解海江 章黎平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4-89,共6页
语义场具有较强的民族个性。对比具有典型特征的英汉烹饪语义场 ,可以发现 ,英汉烹饪语义场为部分对应语义场 ,各有为对方所没有的文化局限语义场和文化局限义位 ,而且相对应义位为部分对应义位 ,说明烹饪语义场及其义位具有民族个性 ,... 语义场具有较强的民族个性。对比具有典型特征的英汉烹饪语义场 ,可以发现 ,英汉烹饪语义场为部分对应语义场 ,各有为对方所没有的文化局限语义场和文化局限义位 ,而且相对应义位为部分对应义位 ,说明烹饪语义场及其义位具有民族个性 ,这种个性既与中西方农牧业结构特点和民族饮食结构、饮食习惯有关 ,又与中西文化特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对比 义位 语义场 烹饪
下载PDF
面部语义场词典释义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2
8
作者 解海江 章黎平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5-68,共4页
本文用现代词汇语义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汉语面部语义场词典释义的发展特点,认为汉语词典释义发展具有以下几条规律:释义根据由以“据形立训”为主、文献书证为辅发展到据文献书证立训;词典释义逐步与词义系统发展相适应;词典释义发展... 本文用现代词汇语义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汉语面部语义场词典释义的发展特点,认为汉语词典释义发展具有以下几条规律:释义根据由以“据形立训”为主、文献书证为辅发展到据文献书证立训;词典释义逐步与词义系统发展相适应;词典释义发展与语言文字研究水平密切相关;词典释义发展与词典编纂者所处时代的学术背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 语义场 词位 义位
下载PDF
编码度——跨语言词义对比研究的理论模式 被引量:2
9
作者 解海江 章黎平 《国际汉语学报》 2015年第2期73-82,共10页
编码度本来是为证明语言相对论而概括不同语言词汇差异的术语,本文把它改造为跨语言词义对比研究的理论模式。编码度就是语义场切分的精细程度。本文在语言结构和系统观基础上,吸收认知语言学的成果,建立词语编码模型,说明不同语言编码... 编码度本来是为证明语言相对论而概括不同语言词汇差异的术语,本文把它改造为跨语言词义对比研究的理论模式。编码度就是语义场切分的精细程度。本文在语言结构和系统观基础上,吸收认知语言学的成果,建立词语编码模型,说明不同语言编码度差异的成因。编码度研究应该应用对比的研究方法、义素分析法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编码度理论可以用来探讨下列问题:不同语言间语义场及义位共性和差异的模式与类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与词化有关的一些问题,编码度与理据饱和度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度 词义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实用角度下多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章黎平 《汉字文化》 2018年第1X期15-17,共3页
从实用的角度看,不少学科的本科教育阶段,应该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现代汉语课程本身也应该为应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职业要求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并且针对不同学科的实用性需要,应用型现代汉语教材的编写工作以及教师的科... 从实用的角度看,不少学科的本科教育阶段,应该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现代汉语课程本身也应该为应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职业要求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并且针对不同学科的实用性需要,应用型现代汉语教材的编写工作以及教师的科研也应该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角度 多专业 现代汉语 课程教学 思考
原文传递
汉语义位“腿”“脚”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解海江 章黎平 《南开语言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87-94,182-183,共10页
文章采用普方古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考察汉语普通话及42个方言点之间相对应的义位"腿""脚"的代表性词位的共时差异和历史演变。这种共时差异在区域类型特征上表现在义位"腿""脚"的代表性词位... 文章采用普方古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考察汉语普通话及42个方言点之间相对应的义位"腿""脚"的代表性词位的共时差异和历史演变。这种共时差异在区域类型特征上表现在义位"腿""脚"的代表性词位是否一致上,而且"脚"和"腿"义位所用词位在不同方言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和类型特征与其历时层次和源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对应关系。词位"腿"的产生及"脚"由同时指称"大腿""小腿"和"踝下"到专门指"踝下"均发生在宋代的北方话中。所以官话方言及受官话方言影响的一些南方方言"腿""脚"分工明确,而粤、客、赣、湘、吴等方言在指称与普通话相对应的"脚"和"腿"时只用"脚"不用"腿",保留了"脚"在中古时期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汉语史 “腿” “脚” 比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