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25(OH)D、叶酸水平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赵婷婷 童光磊 李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9期104-107,共4页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血清25(OH)D、叶酸水平,分析其与患儿病情及发育情况的关系,以期为ASD患儿提供全新的药物治疗思路。方法: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就诊的114例ASD患儿为ASD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00...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血清25(OH)D、叶酸水平,分析其与患儿病情及发育情况的关系,以期为ASD患儿提供全新的药物治疗思路。方法: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就诊的114例ASD患儿为ASD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组,比较两组血清25(OH)D、叶酸水平,同时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ASD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格里菲斯发育评估量表-中文版(GDS-C)评估ASD患儿的发育水平,并将血清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发育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SD组血清25(OH)D、叶酸水平分别为(33.28±11.05)、(14.74±4.84)ng/mL,均低于正常组的(44.71±6.32)、(23.17±6.16)ng/mL(P<0.05)。ASD组CARS评分为(33.11±2.01)分,GDS-C评分为(58.49±10.70)分。ASD组的血清25(OH)D、叶酸水平与CAR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与GDS-C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ASD患儿血清25(OH)D、叶酸水平较正常儿童降低,且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发育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25羟维生素D 叶酸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格里菲斯发育评估量表-中文版
下载PDF
医院内强化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童光磊 李红 +1 位作者 张敏 吴建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研究医院内强化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1例脑瘫患儿分为强化康复训练组50例,常规康复训练组51例,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对两组患儿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 目的研究医院内强化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1例脑瘫患儿分为强化康复训练组50例,常规康复训练组51例,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对两组患儿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提高;3个月内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差异不大(P>0.05),6个月后强化康复训练组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 医院内强化康复训练能促进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强化训练 康复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童光磊 李宇清 +2 位作者 鲍劲松 李司南 周陶成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3期230-231,共2页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为一线的广谱抗癫痫药,通过增加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含量来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起稳定神经元膜的作用,由于VPA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个体差异较大,导致其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较...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为一线的广谱抗癫痫药,通过增加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含量来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起稳定神经元膜的作用,由于VPA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个体差异较大,导致其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差,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剂量难以掌握。因此,监测其血药浓度是进行抗癫痫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治疗 血药浓度 监测结果 丙戊酸钠 儿童癫痫 valproate 广谱抗癫痫药 抑制性神经递质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脑性瘫痪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童光磊 周陶成 +1 位作者 徐学翠 周书芹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在脑性瘫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意大利MYTO便携式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89例脑性瘫痪患儿的BAEP,并将检测结果与其发育商及出生时有无窒息做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在脑性瘫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意大利MYTO便携式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89例脑性瘫痪患儿的BAEP,并将检测结果与其发育商及出生时有无窒息做比较分析。【结果】脑性瘫痪患儿的BAEP异常率为53.92%,以轻、中度异常为主,与患儿的发育商及出生时有无窒息无相关关系。【结论】脑性瘫痪患儿的听觉传导通路损害以脑干性损伤和双侧损伤多见,BAEP不仅可用于脑性瘫痪患儿的听力损害检测,对其判断脑瘫患儿的大脑损害程度及疾病的预后均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诱发电位 窒息 发育商 儿童
下载PDF
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血清唾液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童光磊 李林 +1 位作者 王卉晓 倪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6期512-513,共2页
测定8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唾液酸(SA)水平,并与30例正常儿童对照,发现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血清SA水平均不同程度的高于正常对照组;16例患儿治疗后SA水平明显下降;SA水平与血常规中白细胞数无相关关系。对... 测定8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唾液酸(SA)水平,并与30例正常儿童对照,发现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血清SA水平均不同程度的高于正常对照组;16例患儿治疗后SA水平明显下降;SA水平与血常规中白细胞数无相关关系。对血清SA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道疾病 血液 唾液酸 儿童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童光磊 倪虹 吴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 SIL-2R 儿童
下载PDF
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童光磊 李司南 +1 位作者 鲍劲松 周陶成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2-23,36,共3页
目的:评价托吡酯(TPM)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2例儿童癫痫采用病例自身对照临床实验。进行个体用药观察。TPM的起始剂量为0.5-1.0mg/(kg.d),加量1次/5-7天,剂量为0.5-1.0mg/(kg.d),目标剂量... 目的:评价托吡酯(TPM)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2例儿童癫痫采用病例自身对照临床实验。进行个体用药观察。TPM的起始剂量为0.5-1.0mg/(kg.d),加量1次/5-7天,剂量为0.5-1.0mg/(kg.d),目标剂量为4-8mg/(kg.d)。结果:TPM添加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75.00%;6个月总有效率为83.33%;12个月总有效率为84.72%。结论:TPM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痫有效率较高,是一种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儿童 癫痫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电解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童光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8期563-564,共2页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电解质 新生儿
下载PDF
维生素B_1缺乏症的诊治体会——附138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童光磊 倪虹 陆文燕 《工企医刊》 1997年第5期19-21,共3页
维生素B_1缺乏症又称脚气病,目前在我国虽不多见,但由于受生活习俗的影响,本病仍时有发生,我们从1975~1995年共收治138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8例中,男82例,女56例,男:女=1.46:1。年龄分布以1~9月龄的婴儿为主。
关键词 维生素B1缺乏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229例脑瘫患儿贫血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红 童光磊 +2 位作者 张敏 赵媚 吴建贤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12期1110-1111,共2页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贫血原因,早期预防,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经小儿神经康复科确诊的脑瘫患儿229例,检测其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记录并分析贫血状况。结果229例患...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贫血原因,早期预防,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经小儿神经康复科确诊的脑瘫患儿229例,检测其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记录并分析贫血状况。结果229例患儿中贫血115例,发生率为50.3%,缺铁性贫血51例。结论脑瘫患儿普遍存在贫血,主要以缺铁性贫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并发症 贫血
下载PDF
503例小儿脑性瘫痪高危因素与干预措施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红 童光磊 +1 位作者 张敏 吴建贤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发病高危因素,探索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的相关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康复科住院503例脑瘫患儿,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3例脑瘫的高危因素按发生频度,排在前6... 目的了解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发病高危因素,探索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的相关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康复科住院503例脑瘫患儿,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3例脑瘫的高危因素按发生频度,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早产、窒息、低出生体质量、双胎或多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黄疸。结论脑瘫的高危因素主要集中在孕期和围产期,应该积极预防和消除各种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高危因素,不断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加强地区性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建设,提高新生儿急救水平和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达到降低脑瘫发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高危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8例的临床与CT诊断探讨
12
作者 童光磊 《工企医刊》 1998年第6期11-12,共2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缺氧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及造成各种后遗症的常见疾病。本文总结1994年10月~1997年9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HIE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与CT诊断探讨
13
作者 童光磊 《中原医刊》 1998年第7期33-34,共2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与CT诊断探讨童光磊安徽省立儿童医院(23005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缺氧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及造成各种后遗症的常见疾病。本文总结199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与CT诊断探讨童光磊安徽省立儿童医院(23005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缺氧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及造成各种后遗症的常见疾病。本文总结1994年10月~1997年9月我院新生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诊断 新生儿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与综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红 童光磊 +2 位作者 张敏 易昕 蔡云飞 《安徽医学》 2013年第8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75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运动疗法;研究组37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75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运动疗法;研究组37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快速降低肌张力,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A型肉毒毒素 运动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
下载PDF
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陶成 李飞 +3 位作者 童光磊 张敏 李司南 李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予以运动训练治疗,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DS)、粗大运动功能测定(GMFM)和Ashwo...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予以运动训练治疗,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DS)、粗大运动功能测定(GMFM)和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GDS、GMFM和MAS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DS、MAS和GMFM评分均有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GDS及MAS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较单一运动训练治疗有更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运动训练 针刺 康复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婴幼儿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萍 童光磊 +3 位作者 周陶成 李红 曹鸿垚 马其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痉挛型脑瘫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初次住院诊断为痉挛型脑瘫的33例患儿为研究组,与之年龄配对的33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颅MRI平扫和DTI检查,测量弥散各向异性(F...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痉挛型脑瘫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初次住院诊断为痉挛型脑瘫的33例患儿为研究组,与之年龄配对的33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颅MRI平扫和DTI检查,测量弥散各向异性(FA),研究组在我院行综合康复治疗一年后复查上述两项检查。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髓鞘发育存在一定规律,前者各部位FA值低于后者。研究组治疗后FA值较治疗前有增长。除了胼胝体膝部其余部位低年龄组FA值增长幅度大于高年龄组。结论:DTI能客观反应婴幼儿白质纤维束发育情况及髓鞘化规律,动态监测FA值为患儿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各向异性
下载PDF
小儿复数菌败血症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都鹏飞 童光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8-209,共2页
本文报道小儿复数菌败血症23例,占同期住院总人数1.58‰,占同期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病儿的8.1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其它细菌感染17例。本症临床表现多变,发热22例,20例有合并症,其中肺炎16例;脓气胸9例;中毒性心肌炎13例;感染性休克... 本文报道小儿复数菌败血症23例,占同期住院总人数1.58‰,占同期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病儿的8.1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其它细菌感染17例。本症临床表现多变,发热22例,20例有合并症,其中肺炎16例;脓气胸9例;中毒性心肌炎13例;感染性休克6例;化脑5例。本症治疗关键在于选择有效抗生素,药敏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症发病和滥用抗生素导致二重感染和医护人员诊疗操作消毒不严,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数菌败血症 败血症 儿童
下载PDF
不同时间和频次的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15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陶成 李飞 +4 位作者 童光磊 张敏 李司南 李红 鲍劲松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和频次的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1例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分别给予熏蒸治疗。治疗1组每天1次,每次15min;治疗2组每天1次,每次30min;治疗3组每天2次,每次15min;治疗4...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和频次的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1例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分别给予熏蒸治疗。治疗1组每天1次,每次15min;治疗2组每天1次,每次30min;治疗3组每天2次,每次15min;治疗4组每天2次,每次30min。4组患儿每次熏蒸后1h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康复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APROM),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儿痉挛情况,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中的D区及E区评定患儿的站立和步行能力。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治疗4组患儿的APROM、MAS及GMFM评分均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而治疗2组和治疗3组之间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4组能更好的缓解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的踝跖屈肌群痉挛并提高其运动能力,较治疗1、2、3组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时间和频次 脑性瘫痪 痉挛型 肌张力
下载PDF
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能力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司南 童光磊 +1 位作者 张敏 周陶成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8期737-738,共2页
目的:观察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疗效。方法:选择48名痉挛型脑瘫患儿,将其分为试验组28例和普通治疗组20例,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添加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连续4周。治疗前后均... 目的:观察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疗效。方法:选择48名痉挛型脑瘫患儿,将其分为试验组28例和普通治疗组20例,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添加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连续4周。治疗前后均采用下列评估:①临床痉挛指数(CSI);②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中站(D区)和走跑跳(E区)2项;③行走速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的CSI评分、GMFM中D、E区分值及行走速度,都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相比,治疗后的CSI评分、GMFM中D、E区分值及行走速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运动功能 神经肌肉电刺激 易化区 临床痉挛指数 粗大运动功能 行走速度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移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司南 童光磊 +1 位作者 张敏 周陶成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6期513-514,共2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对于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移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39例(月龄36~60个月)具备独立行走而且踝关节足背屈角偏小的双下肢瘫脑瘫患儿,分为试验组(2l例)和常规治疗组(18例)。试验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并添...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对于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移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39例(月龄36~60个月)具备独立行走而且踝关节足背屈角偏小的双下肢瘫脑瘫患儿,分为试验组(2l例)和常规治疗组(18例)。试验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并添加电刺激小脑顶核;常规治疗组则只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共4周,并在治疗前后予以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评估、踝关节活动度(ROM)测量以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CSI分值降低,GM-FM中站(D区)和走跑跳(E区)评分上升,与治疗前相比较,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踝关节活动度比治疗前明显增大,亦有明显性差异(P<0.01)。试验组的CSI、踝关节活动度和GMFM各项数据表现都比常规治疗组要好,具有明显性差异(P<0.01)。结论: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有利于痉挛型脑瘫患儿移动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小脑顶核 脑性瘫痪 痉挛 移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