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智能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坚 招渝 +11 位作者 刘长江 马宏伟 邢增林 周观根 肖海鹏 彭林苗 任达 陈原 童华炜 戚玉亮 杨勤鹏 张专涛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通过建立计算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PSRC)梁抗剪承载力的智能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精度与适用性。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影响PSRC梁抗剪承载力的相关参数进行梳理,选取14个主要影响参数作为输入层,以试算法确定隐含层节... 通过建立计算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PSRC)梁抗剪承载力的智能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精度与适用性。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影响PSRC梁抗剪承载力的相关参数进行梳理,选取14个主要影响参数作为输入层,以试算法确定隐含层节点数为5,初步构建了3层结构人工神经网络系统;以收集的76组试验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对构建的神经网络系统进行训练,建立了对PSRC梁及SRC梁抗剪承载力计算的N14-5-1智能模型。使用智能模型对6个PSRC梁构件及6个SRC梁构件进行抗剪承载力计算,并通过与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智能模型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及较好的泛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运用Garson算法对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箍筋间距、型钢屈服强度、箍筋屈服强度、型钢腹板含钢率对抗剪承载力影响较大。随着研究试验的开展,在收集更多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数据以扩充学习样本后,可对智能模型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梁 BP人工神经网络 抗剪承载力 智能模型
下载PDF
外伸端板半刚性钢结构连接节点的弯矩-转角智能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坚 肖海鹏 +9 位作者 刘长江 张专涛 王飞程 马宏伟 戚玉亮 招渝 彭林苗 任达 陈原 童华炜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0,共8页
为了寻找一种耗费人力更少、预测效果更好的外伸端板半刚性钢结构连接节点的弯矩-转角(M-θr)关系模型,提出将智能模型引入对该种半刚性连接节点M-θr曲线的预测。首先对现有钢结构梁柱半刚性连接节点M-θr关系经典模型进行了评述,采用... 为了寻找一种耗费人力更少、预测效果更好的外伸端板半刚性钢结构连接节点的弯矩-转角(M-θr)关系模型,提出将智能模型引入对该种半刚性连接节点M-θr曲线的预测。首先对现有钢结构梁柱半刚性连接节点M-θr关系经典模型进行了评述,采用其中的幂函数模型对一组试验做了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外伸端板半刚性钢结构连接节点进行了计算,并把分析所得M-θr曲线与试验曲线做了比较分析;基于大量试验数据,研究确定了对该种半刚性连接节点M-θr性能影响较大的11个主要参数,并用MATLAB数值计算软件建立了智能模型,对外伸端板半刚性钢结构连接节点的M-θr关系进行了预测,将预测结果与试验值对比。最后发现智能模型不论是定性的曲线变化趋势、还是定量的数值大小,都优于现有幂函数模型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实用性。所得结论,可为该类半刚性钢结构连接节点M-θr关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模型 弯矩-转角曲线 半刚性节点 幂函数模型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智能模型研究
3
作者 刘坚 彭林苗 +9 位作者 马宏伟 刘长江 张专涛 陈原 任达 招渝 肖海鹏 杨勤鹏 戚玉亮 童华炜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20,共9页
为研究超出规范范围材料强度的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承载力在规范范围外拓展应用的相关问题,搜集61组试验及有限元数据,利用神经网络智能技术研究了在不同的截面尺寸、高强材料、含钢率、偏心率和长细比等影响因素下的高强钢管高强混... 为研究超出规范范围材料强度的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承载力在规范范围外拓展应用的相关问题,搜集61组试验及有限元数据,利用神经网络智能技术研究了在不同的截面尺寸、高强材料、含钢率、偏心率和长细比等影响因素下的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及荷载-位移曲线,将承载力预测结果与规范EC4、规范ACI及规范GJB 4142—2000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预测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对各阶段各模型的切线刚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述规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延伸使用,而神经网络智能模型不仅与试验数据吻合度较高、精确度高,还考虑了规范没有考虑的约束效应减弱及两种材料强度匹配程度对承载力的影响,承载力会随着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强度的提高而减缓增强速度;神经网络智能模型非常适合用于预测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承载力,可以为实际工程和规范延伸拓展提供设计参考;神经网络智能模型相比于现有组合构件应力-应变理论公式会更加简便准确,以切线刚度的对比结果可知,其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和再现轴压作用下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荷载-位移曲线的特征,对构件的力学性能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管 钢管高强混凝土 荷载-位移曲线 神经网络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岗位胜任力视域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路径探索
4
作者 刘辉 童华炜 +1 位作者 高钰祺 郑君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5期138-141,146,共5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通过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辩论赛和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充分利用高校学生对趣味性案例、角色扮演等的好奇心,做到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技能、专业知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通过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辩论赛和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充分利用高校学生对趣味性案例、角色扮演等的好奇心,做到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融合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该文主要从课程思政建设出发,整理专业课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衔接,对接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精神融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有效地实现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发挥育人作用,提高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岗位胜任力 工程项目管理 思政路径 教育改革
下载PDF
动力排水固结法在广州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童华炜 周龙翔 +2 位作者 邓祎文 冯涛 曹家强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58,98,共4页
通过分析广州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地基综合处理的要求,结合现场动力排水固结试验和效果比较,探讨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松砂双层软弱地基的原理,研究动力排水固结法在处理软土-松砂双层软弱地基时设计施工参数的选取要求。研究表明正确... 通过分析广州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地基综合处理的要求,结合现场动力排水固结试验和效果比较,探讨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松砂双层软弱地基的原理,研究动力排水固结法在处理软土-松砂双层软弱地基时设计施工参数的选取要求。研究表明正确选择动力排水固结法的设计施工参数,可有效加固软土和其下的松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动力排水固结法 软土-松砂双层软弱地基 施工参数
下载PDF
基坑土钉支护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童华炜 周龙翔 钟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5-491,共7页
尝试着将系统科学中的突变理论引入到土钉支护的理论分析当中来,从传统的研究事物连续、光滑、不间断的变化转入到研究事物不连续变化的工作中来.研究中使用了突变理论中最常见的折叠型突变和尖点突变,分别对土钉支护体系中的土体和土... 尝试着将系统科学中的突变理论引入到土钉支护的理论分析当中来,从传统的研究事物连续、光滑、不间断的变化转入到研究事物不连续变化的工作中来.研究中使用了突变理论中最常见的折叠型突变和尖点突变,分别对土钉支护体系中的土体和土钉与土体之间的粘结摩擦力进行分析,以势函数为响应变量,以基坑侧向位移为主要的控制变量,求解出了基坑发生突变时的临界位移,并通过临界位移,对开挖中的基坑进行安全性的评价.通过具体工程的分析,计算出了土钉支护体系发生突变的两种主要破坏方式的临界位移,对比两种临界位移,判断土钉支护体系的破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土钉支护 折叠突变 尖点突变 临界位移
下载PDF
以专业评估促进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建设 被引量:12
7
作者 童华炜 张朝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以专业评估为导向促进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快速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执业注册工程师培养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专业评估,把握专业评估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是以评促建的关键。本文结合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建设的经验,... 以专业评估为导向促进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快速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执业注册工程师培养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专业评估,把握专业评估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是以评促建的关键。本文结合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建设的经验,就地方院校如何以专业评估促进专业建设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评估 专业建设 地方院校 土建类专业
下载PDF
含水量对珠三角软土时效变形特性影响试验分析与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童华炜 方晓填 +1 位作者 刘柱辉 袁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6,共9页
软土时效变形特性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室内直剪蠕变试验,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完成了5组不同含水量及不同应力水平试样时效变形特性的测试,获得了试样含水量与时效变形特性的关系,研究含水量对珠三角软土时效变形特性的影响... 软土时效变形特性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室内直剪蠕变试验,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完成了5组不同含水量及不同应力水平试样时效变形特性的测试,获得了试样含水量与时效变形特性的关系,研究含水量对珠三角软土时效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软土变形时效特性明显,含水量是影响软土时效变形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五元件Kelvin模型和西原正夫模型对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分析,两个模型在不同含水量、不同应力水平组合下的拟合与试验结果都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两个模型拟合效果具有互补性.引入邓肯-张模型非线性E-v模型,使西原正夫模型在低含水量低荷载时的拟合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软土 时效变形 直剪蠕变 含水量 模型分析
下载PDF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高校教学质量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童华炜 彭岩 《高等建筑教育》 2006年第2期22-26,共5页
高等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也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新理念,建立有效的内部、外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使其真正发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质量评估 教育管理 评价机制 教学质量
下载PDF
软土基坑采用复合土钉支护的现场测试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童华炜 周龙翔 +2 位作者 邓祎文 冯涛 曹家强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49,共4页
针对某软土基坑采用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对基坑变形、土钉受力等进行现场测试与分析,比较全面地得到了在软土基坑中采用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时基坑变形与土钉受力的变化规律,其规律与一般土钉支护不同。
关键词 复合土钉 基坑支护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土体K_0固结-卸荷剪切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童华炜 邓袆文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6,共4页
根据基坑开挖的特点,改进常规三轴试验仪器的控制程序。并以此为基础,利用三轴仪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K_0固结-侧向卸荷过程进行模拟,同时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侧向卸荷过程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产生的影响。试验... 根据基坑开挖的特点,改进常规三轴试验仪器的控制程序。并以此为基础,利用三轴仪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K_0固结-侧向卸荷过程进行模拟,同时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侧向卸荷过程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侧向卸荷过程的土样抗剪强度指标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明显不同,特别对于深层土,抗剪强度指标下降急剧,说明卸荷过程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卸荷 抗剪强度 三轴试验
下载PDF
土钉支护突变稳定分析中能量方程的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童华炜 周龙翔 钟声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68-71,共4页
突变理论是系统科学中研究系统变化的一种方法,能够阐述系统中某些变量如何从连续逐渐变化导致系统的突然变化的问题,对于研究系统临界状态有着独特的作用.突变理论的核心问题在于是否能够找到一个能够描述系统状态变化的力学方程.针对... 突变理论是系统科学中研究系统变化的一种方法,能够阐述系统中某些变量如何从连续逐渐变化导致系统的突然变化的问题,对于研究系统临界状态有着独特的作用.突变理论的核心问题在于是否能够找到一个能够描述系统状态变化的力学方程.针对在基坑开挖中的土钉支护体系,以岩土塑性力学原理对单根土钉及其周围维护土体进行能量变化分析,分别得出了土体能量方程和土体与土钉之间的粘结摩擦能量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钉支护 岩土塑性力学 突变理论 能量方程
下载PDF
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深入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童华炜 彭岩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7年第1期147-148,155,共3页
高等教育评估是现代教育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高等教育评估也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新理念,建立完善和有效的内部和外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使其真正发挥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的作用,是需要... 高等教育评估是现代教育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高等教育评估也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新理念,建立完善和有效的内部和外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使其真正发挥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的作用,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质量评估 高等教育管理
下载PDF
微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在软土基坑中的应用
14
作者 童华炜 周龙翔 +1 位作者 邓祎文 冯涛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105,共3页
结合广州某软土基坑支护工程,介绍了微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应用。微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在软土基坑中可以较好控制基坑侧向变形,对土钉施加预应力,通过腰梁与搅拌桩锚固,使土钉前端首先参与工作,可以有效控制搅拌桩与土层的侧向位移... 结合广州某软土基坑支护工程,介绍了微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应用。微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在软土基坑中可以较好控制基坑侧向变形,对土钉施加预应力,通过腰梁与搅拌桩锚固,使土钉前端首先参与工作,可以有效控制搅拌桩与土层的侧向位移;严格控制关键工序,对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支护 软土地基 复合土钉 微预应力 监测
下载PDF
黄土动剪模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童华炜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60-64,共5页
利用共振柱对黄土动剪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增湿及土的固有各向异性对黄土动剪模量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黄土 动剪模量 增湿 固有各向异性 动力性质
下载PDF
考虑渗流作用的非止水支护土压力计算
16
作者 童华炜 陈海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09-211,共3页
为了得出渗流作用下基坑中采用非止水支护结构土压力计算新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侧向圆弧渗流对土压力的影响,得到土压力的渗流等效系数,并采用算例结果分析的方法对土压力进行验证。研究结论表明,对于现行设计规范的土压力计算中没有考虑... 为了得出渗流作用下基坑中采用非止水支护结构土压力计算新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侧向圆弧渗流对土压力的影响,得到土压力的渗流等效系数,并采用算例结果分析的方法对土压力进行验证。研究结论表明,对于现行设计规范的土压力计算中没有考虑渗流的作用而又相似的基坑工程提供了可参考的土压力计算,并有助于新土压力计算理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渗流 土压力
下载PDF
场地浸水后对地面地震反应的影响
17
作者 童华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场地土浸水增湿后,由于场地条件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到场地土的地震反应。本文利用集中质量法,对某场地在天然状态及浸水增湿状态下的地面地震反应进行分析,探讨了场地土增湿对地面地震反应的影响,并提出在建筑抗震设计中考虑这种影响... 场地土浸水增湿后,由于场地条件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到场地土的地震反应。本文利用集中质量法,对某场地在天然状态及浸水增湿状态下的地面地震反应进行分析,探讨了场地土增湿对地面地震反应的影响,并提出在建筑抗震设计中考虑这种影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 浸水 地震反应 抗震设计 弹性地基
下载PDF
广州软土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周龙翔 童华炜 +1 位作者 王梦恕 张顶立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对大量广州软土的试验资料分析,总结出广州软土的工程特性并与上海软土进行对比.广州软土具有厚度变化大、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夹有较多的粉细砂、与其它地区软土相比固结速度快的特点.针对广州软土的工程... 通过对大量广州软土的试验资料分析,总结出广州软土的工程特性并与上海软土进行对比.广州软土具有厚度变化大、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夹有较多的粉细砂、与其它地区软土相比固结速度快的特点.针对广州软土的工程特性并结合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软土地基试验工程的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提出,广州软土地基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效果良好;采用深层搅拌桩处理后,沉降量减小为原地基沉降量的20%左右,且沉降在加载后120 d已基本完成,深层搅拌桩法为快速处理广州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软土 工程特性 地基处理方法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季超 童华炜 +2 位作者 张春梅 王可怡 陈小宝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584-586,590,共4页
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讨论,对如何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了研讨,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教学环节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下载PDF
复合地基土拱效应与桩土应力比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周龙翔 王梦恕 +2 位作者 张顶立 童华炜 田守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9,共7页
现场试验表明,在填土荷载作用下,桩体复合地基中桩与桩间土之间产生差异沉降,引起其上填土不均匀位移并调动自身强度以抵抗荷载而自然形成土拱。土拱将其上填土荷载传递至桩体,土拱下土体不承担拱上填土荷载,从而使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 现场试验表明,在填土荷载作用下,桩体复合地基中桩与桩间土之间产生差异沉降,引起其上填土不均匀位移并调动自身强度以抵抗荷载而自然形成土拱。土拱将其上填土荷载传递至桩体,土拱下土体不承担拱上填土荷载,从而使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沉降减小。在顶面水平的填土荷载作用下,填土中土拱由拱脚支承在相邻桩桩顶的主拱与搭接于主拱上的次拱组成,拱轴线均为悬链线。通过对主、次拱的静力平衡分析得出主拱轴向应力的计算公式,根据主拱拱脚处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的条件求得主、次拱的拱高及主拱对桩顶的压应力,由此导出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计算公式经工程实例验证,可用于复合地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土拱效应 桩土应力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