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控弹簧圈结合普通弹簧圈栓塞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开窗支架腔内修复术后内漏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昭 金怡 +10 位作者 唐涛 童垣皓 刘晨 乔彤 周敏 于同 王炜 张明 冉峰 刘长建 李晓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0-564,共5页
目的 评价应用可控弹簧圈结合普通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开窗支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fTEVAR)后内漏的有效性.方法 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16例fTEVAR术后内漏患者均接受可控结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为(6... 目的 评价应用可控弹簧圈结合普通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开窗支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fTEVAR)后内漏的有效性.方法 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16例fTEVAR术后内漏患者均接受可控结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为(61.6±14.0)岁.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通过CT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患者可控弹簧圈结合普通弹簧圈栓塞手术均获成功.其中Ⅰa型内漏14例,Ⅱ型内漏2例.术后随访(5.01±2.81)(2~10)个月,无脑梗死、截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无死亡;3例随访时仍见假腔内有对比剂充盈,予二次栓塞手术,术后随访假腔内出现完全血栓形成.结论 可控弹簧圈结合普通弹簧圈栓塞技术手术创伤小,技术简单易行,是治疗fTEVAR术后内漏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漏 弹簧圈栓塞 开窗技术 胸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改良Y形髂动脉分支支架在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保留髂内动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昭 赵子赫 +11 位作者 李文东 童垣皓 金怡 于同 刘澄 王炜 张明 冉峰 乔彤 刘长建 李晓强 刘晨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Y形髂动脉分支支架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保留髂内动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21例使用改良Y形髂动脉分支支架行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的累及髂总动脉的腹主动脉瘤或夹层动... 目的探讨改良Y形髂动脉分支支架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保留髂内动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21例使用改良Y形髂动脉分支支架行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的累及髂总动脉的腹主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患者资料。患者术前经增强CT评估,术中结合造影情况由操作者制备Y形髂动脉分支支架行全腔内修复。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中位时间220 min,共重建髂内动脉21根,使用覆膜支架23枚。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8.9±3.4)个月,患者均未见动脉瘤腔增大,未见内漏及支架移位,无发生死亡。结论改良Y形髂动脉分支支架是一种有效的全腔内手术方法,方便快捷且适应证广,早中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髂内动脉 分支支架 腔内治疗
下载PDF
四联活菌制剂Bornlisy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童垣皓 蒙龙锡宇 +3 位作者 赵亚蓉 沈苏南 赵树立 窦环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2,共8页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乙醇灌胃的方法建立急、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四联活菌试剂Bornlisy(BO)及其上清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BO可显著提高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生存率(p<0.05),BO上清则无上述效果;在慢性酒...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乙醇灌胃的方法建立急、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四联活菌试剂Bornlisy(BO)及其上清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BO可显著提高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生存率(p<0.05),BO上清则无上述效果;在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中,BO可有效降低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引起的肝脏指数升高(p<0.05),改善肝组织脂肪性病变和脂滴蓄存,血清中ALT和TG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SOD活力显著上升了43.30%(p<0.05),GSH-Px活力明显上升了281.44%(p<0.01),BO上清则无明确疗效;进一步分析脂肪酸代谢信号通路,发现BO可显著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过氧化物酶酰基辅酶A氧化酶(ACOX1)和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m RNA水平的降低(p<0.05),而BO上清对于PPARα、ACOX1的m RNA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对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通路检测,结果显示BO和BO上清均对SREBP-1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m RNA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影响。因此,BO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应激、选择性增强PPARα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复方制剂 酒精性肝损伤 脂代谢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3D打印引导下采用开窗或分支支架治疗胸腹主动脉疾病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昭 童垣皓 +9 位作者 于同 周敏捷 冉峰 王炜 张明 刘晨 周敏 蒋青 刘长建 李晓强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3D打印引导下采取预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完全血管腔内治疗胸腹主动脉病变的经验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我科收治胸腹主动脉病变患者22例,包括主动脉夹层9例和主动脉瘤13例,平均年龄(60±13)岁男19例,女... 目的总结应用3D打印引导下采取预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完全血管腔内治疗胸腹主动脉病变的经验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我科收治胸腹主动脉病变患者22例,包括主动脉夹层9例和主动脉瘤13例,平均年龄(60±13)岁男19例,女3例于.术前,根据CT制作3D打印模型导板,然后在3D导板的引导下,在手术中采用了预开窗技术、分支支架技术等完全腔内的方法行腔内修复,共行开窗/分支支架72条结果所有手术均一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1±1.35)h,术后无肾功能不全和截瘫,1例患者术中损失分支动脉1条(1.4%),1例患者死亡(4.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引导开窗技术治疗累及分支的胸腹主动脉病变较传统测量定位准确,近期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支架 3D打印
原文传递
三维打印引导预束径支架开窗技术在全腔内主动脉弓和三分支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昭 童垣皓 +7 位作者 周敏 于同 王炜 张明 冉峰 刘晨 李晓强 刘长建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总结应用三维(3D)打印技术引导预束径支架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三分支重建),完全血管腔内修复主动脉弓部病变的经验及效果。方法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收治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12例,其中主动... 目的总结应用三维(3D)打印技术引导预束径支架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三分支重建),完全血管腔内修复主动脉弓部病变的经验及效果。方法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收治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12例,其中主动脉弓动脉瘤4例,主动脉弓部夹层8例,年龄(60.17±13.32)岁;男性10例,女性2例。术前根据CT制作3D打印模型导板,然后在3D导板的引导下,采用预束径支架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三分支重建)等完全腔内的方法行腔内修复,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随访。结果所有手术一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12例患者中手术成功11例,1例因术中支架扭转窗口无法对准,改行烟囱和原位开窗术治疗,技术成功率91.67%(11/12);手术时间(4.38±1.67)h,无手术死亡。11例手术成功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期内无脑梗死、截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CTA提示所有患者主动脉弓三分支动脉均通畅,其中1例无名动脉支架桥接处有少量内漏,予以观察。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引导预束径支架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三分支重建)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为完全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定位准确、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中短期效果安全可靠,但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主动脉弓 开窗技术 血管腔内治疗
原文传递
3D打印指导下预开窗和内分支技术应用于弓上三分支重建及其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昭 付东生 +8 位作者 金怡 赵子赫 李文东 刘晨 童垣皓 张明 乔彤 刘长建 李晓强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总结应用3D打印技术采取预束径支架开窗技术和内分支支架技术,完全血管腔内修复主动脉弓部病变并重建弓上三分支的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在3D打印指导下行主动脉弓上... 目的总结应用3D打印技术采取预束径支架开窗技术和内分支支架技术,完全血管腔内修复主动脉弓部病变并重建弓上三分支的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在3D打印指导下行主动脉弓上三分支重建的40例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主动脉弓动脉瘤13例,主动脉弓部夹层27例。根据CT制作3D打印模型导板,然后在导板的引导下,采用预束径技术、开窗支架技术、内分支技术全血管腔内方法修复病变并重建弓上三分支,术后随访。结果所有手术一期完成弓上分支重建,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7±1.42)h,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2.5%)。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3.40±10.51)个月,随访期内逆撕A型夹层1例(2.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指导下重建弓上三分支,为全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方法,定位准确,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中短期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主动脉弓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原文传递
复合支架技术全腔内修复胸腹主动脉瘤及三年随访一例
7
作者 刘昭 韩潜 +5 位作者 于同 周敏 童垣皓 刘晨 李晓强 刘长建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43-245,共3页
患者男性,51岁。主诉“腰背部疼痛3d,加重8h”。查体:血压140/81mmHg(1mmHg=0.133kPa)。腹平软。未触及明显搏动性包块。2015年7月在我院行主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胸腹主动脉瘤,最大... 患者男性,51岁。主诉“腰背部疼痛3d,加重8h”。查体:血压140/81mmHg(1mmHg=0.133kPa)。腹平软。未触及明显搏动性包块。2015年7月在我院行主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胸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6.6cm(见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 支架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随访 复合 腰背部疼痛 搏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