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曼氏无针乌贼胚胎发育形态及发育时序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霞敏 葛晨泓 +2 位作者 童奇烈 唐少杰 王春琳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1年第2期1-7,共7页
观察了室内培育的曼氏无针乌贼自然生产的受精卵形态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成乳头状,平均卵长10mm,平均卵宽5.5mm,受精卵外被黑色坚韧而富有弹性的三级卵膜,成串聚集一起成葡萄状.胚胎发育分为12个阶段:受精卵期... 观察了室内培育的曼氏无针乌贼自然生产的受精卵形态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成乳头状,平均卵长10mm,平均卵宽5.5mm,受精卵外被黑色坚韧而富有弹性的三级卵膜,成串聚集一起成葡萄状.胚胎发育分为12个阶段: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初具形态期、腕分化期、心跳出现期、色素出现期、内骨骼形成期、尾腺出现期、缘膜形成期、孵化期.其胚胎大小从卵裂期开始增长,卵裂期胚胎长(3.40±0.12)mm,胚胎宽(3.29±0.14)mm,到孵化出膜前胚胎长达(8.17±0.33)mm,胚胎宽达(7.17±0.33)mm,增大了2倍左右.初具形态期各器官开始形成,胴部、头部、腕部开始分化.在19~21℃水温下,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历时28~30d,初孵小乌贼仍挂着梨状卵黄囊,卵黄囊均长3.70mm,均宽2.75mm,在水中游动1~10min后就自动脱落,乌贼幼体一出膜就能喷墨,同时能开口摄食动物性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胚胎发育 形态描述 参数测量
下载PDF
基于COⅠ基因研究钱塘江三角鲂亲本、放流和自然捕捞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邢艳 徐东坡 +4 位作者 张婉平 童奇烈 方弟安 周彦锋 张敏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3-611,共9页
为研究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亲本、放流和自然捕捞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运用PCR产物纯化测序的方法,测定了三角鲂2个亲本群体、3个放流群体和1个自然捕捞群体共计6个群体224尾样品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 为研究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亲本、放流和自然捕捞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运用PCR产物纯化测序的方法,测定了三角鲂2个亲本群体、3个放流群体和1个自然捕捞群体共计6个群体224尾样品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在661 bp序列中共检测到192个变异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29.05%),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5%、28.0%、29.0%和16.5%,A+T含量(54.5%)高于G+C含量(45.5%);共检测到31个单倍型,其中,6个为至少2个群体共享的单倍型,hap9和hap2为第一、二优势单倍型,分别占样本总数的48.66%和22.32%,25个为仅1个群体享有的特有单倍型(占总样本数的13.4%),这与基于单倍型的网络结构图得出的hap9为最原始单倍型的结果一致;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 d)为0.710~0.848(平均值0.705),核苷酸多样性(P i)为0.00307~0.00840(平均值0.00578),其中,景山亲本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余杭放流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 st)为-0.00934~0.19355(平均值0.09909),基因流(N m)>1;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群体内遗传变异为90.09%,群体间遗传变异为9.91%,6个群体间的Nei s遗传距离为0.003~0.009。研究表明,钱塘江三角鲂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群体间基因交流较多,部分群体间存在中等遗传分化,自然捕捞与养殖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鲂 钱塘江 COⅠ基因 群体 遗传分化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形状及纹理特征的淡水鱼种类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梁钊董 熊兴国 +4 位作者 徐东坡 陆明洲 沈明霞 张婉平 童奇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6-585,共10页
[目的]本文利用自行搭建的淡水鱼图像采集装置在淡水鱼捕捞现场采集鱼体图像,在图像数据集上提出一种实用的淡水鱼自动识别分类方法。[方法]对14类淡水鱼图像进行预处理、自模板匹配操作,分割出完整的鱼体前景图像;提取鱼体全身、去尾... [目的]本文利用自行搭建的淡水鱼图像采集装置在淡水鱼捕捞现场采集鱼体图像,在图像数据集上提出一种实用的淡水鱼自动识别分类方法。[方法]对14类淡水鱼图像进行预处理、自模板匹配操作,分割出完整的鱼体前景图像;提取鱼体全身、去尾鱼体及鱼尾的16维形状特征,利用灰度-梯度共生矩阵(GLGCM)、局部二值模式(LBP)及Gabor变换提取鱼体纹理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别筛选GLGCM纹理+形状、LBP纹理+形状和Gabor纹理+形状特征累积贡献率超过85%的特征组合。将降维前后特征集的70%和30%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朴素贝叶斯、K近邻(KNN)、线性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VM)、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7种机器学习方法训练淡水鱼品种分类器,并利用验证集数据分析对比各分类器的性能。[结果]鱼体前景图像分割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自模板匹配方法可在不建立大规模模板库的前提下,以99.79%的正确率分割鱼体图像。分类器性能验证及对比结果表明,基于GLGCM纹理+形状特征的随机森林分类器的淡水鱼识别精度最高,降维获得的5维GLGCM纹理+形状特征向量识别14种淡水鱼的正确率达到99.52%。[结论]提出的自模板匹配方法可以在不构建庞大模板库的前提下实现鱼体前景区域的分割,基于筛选得到的GLGCM纹理+形状特征的随机森林分类器可用于自动识别淡水鱼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淡水鱼分类 纹理 特征降维 随机森林
下载PDF
加强渔业资源增殖管理 促进钱塘江渔业持续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未央 张婉平 +1 位作者 童奇烈 李伦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0年第3期16-18,21,共4页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江,是浙江人民的母亲河,其横贯浙江省北部,以气势磅礴的钱江潮著称于世。钱塘江沿岸土质肥沃,江中营养物质丰富,素以盛产富春江鲥鱼、塔鳊(三角鲂)、子陵鱼久负盛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由于新安江、富春...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江,是浙江人民的母亲河,其横贯浙江省北部,以气势磅礴的钱江潮著称于世。钱塘江沿岸土质肥沃,江中营养物质丰富,素以盛产富春江鲥鱼、塔鳊(三角鲂)、子陵鱼久负盛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由于新安江、富春江两座大坝的兴建,及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渔业资源逐步衰竭,鱼类自然产卵繁殖能力日趋低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已成为恢复和稳定钱塘江渔业资源、维护钱塘江生态平衡最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增殖 钱塘江 持续发展 管理 浙江省 营养物质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下载PDF
钱塘江西湖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刘鹏飞 张婉平 +4 位作者 徐东坡 周彦锋 凡迎春 詹政军 童奇烈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535,共11页
2016—2018年对钱塘江西湖段鱼类进行分季节采样调查,共采集到鱼类31种,隶属7目9科27属,其中鲤科(Cyprinidae)鱼类最多,有21种,占总物种数的67.74%;按生态类群划分则以淡水定居性、中下层、杂食性鱼类为主;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 2016—2018年对钱塘江西湖段鱼类进行分季节采样调查,共采集到鱼类31种,隶属7目9科27属,其中鲤科(Cyprinidae)鱼类最多,有21种,占总物种数的67.74%;按生态类群划分则以淡水定居性、中下层、杂食性鱼类为主;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刀鲚(Coilia nasus)、鳙(Aristichthys nobilis)、窄体舌鳎(Cynoglossus gracilis)。与历史记录相比,鱼类资源衰退较为明显,仅江海洄游性鱼类及河口性鱼类就减少了16种,且存在资源小型化、物种单一化的问题。Jaccard相似性系数显示任意两年之间的鱼类物种组成均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ABC曲线也显示2016和2018年鱼类群落较稳定而2017年处于受干扰状态。鲢、鲫和鳙为该江段目前最主要的鱼类资源,分别占渔获物总质量的49.65%、20.14%和16.19%,其中鲢和鳙完全依靠增殖放流补充。绝大多数钱塘江传统土著经济鱼类虽有长期增殖放流的补充,但未在该江段形成优势种群。鱼类多样性指数虽有一定的季节及年际波动,但其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则与鱼类自身生活习性及水域内水文地理特征均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建议对钱塘江河口段持续开展全面的鱼类群落及鱼类生境调查,为制定细化的鱼类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西湖段 鱼类群落结构 鱼类资源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