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淋巴细胞亚群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王慧雯 周阮萍 +2 位作者 孙玮 霍佳慧 童学成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1期18486-18491,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病情分为非重症组肺炎42例,重症组肺...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病情分为非重症组肺炎42例,重症组肺炎40例。入院时行血常规分析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重症组与非重症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 > 0.05)。外周血中重症肺炎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非重症组(P 0.05)。绘制ROC曲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预测重症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阈值为228个/ul,敏感度为81%,特异度为70%。结论:T淋巴细胞对CAP病情监测、治疗指导有临床意义,动态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可对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 淋巴细胞计数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童学成 姚玲娣 徐天敏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593-595,共3页
目的了解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构成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本院住院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送检腹水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 目的了解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构成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本院住院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送检腹水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结果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38株(70.4%),革兰氏阳性菌16株(29.6%)。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及肠球菌属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的抗菌活性较好,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敏感,对其他常用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最常见。临床应根据腹水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输入性恶性疟疾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童学成 黄和冲 徐天敏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8期72-73,共2页
疟疾是疟原虫经蚊叮咬而传播的疾病,本病在全球致死的寄生虫病中居第一位,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劳务输出、旅游等人群来往频繁,国内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增加。2010年4~5月,我科收治了8例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经积极治... 疟疾是疟原虫经蚊叮咬而传播的疾病,本病在全球致死的寄生虫病中居第一位,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劳务输出、旅游等人群来往频繁,国内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增加。2010年4~5月,我科收治了8例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经积极治疗,全部临床治愈。现将相关资料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恶性疟疾 临床分析 积极治疗 输入性疟疾 寄生虫病 对外开放 劳务输出 疟疾患者
下载PDF
血清CA125浓度与肝硬化患者腹水量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童学成 郑中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9期86-87,共2页
癌抗原125(CA125)是一种大分子聚合糖蛋白,主要存在于卵巢肿瘤的上皮细胞内,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但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
关键词 血清CA125 肝硬化患者 临床研究 腹水量 浓度 卵巢肿瘤 疗效观察 糖蛋白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童学成 蒋道荣 姚登福 《交通医学》 2008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表达水平及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相关性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5例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5例健康体...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表达水平及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相关性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5例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瘦素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HA、PCⅢ、CⅣ、LN。结果:(1)血清瘦素水平在慢乙肝、肝硬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2)在对照组、慢乙肝组及肝硬化组中女性瘦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1)。(3)血清瘦素与PCⅢ、LN、CⅣ、HA呈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随病情加重趋于升高;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存在性别差异;测定血清瘦素并分析其与PCⅢ、LN、CⅣ、HA的相关性,可对肝纤维化程度做出较合理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瘦素 肝纤维化标志
下载PDF
12例破伤风临床救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童学成 王慧雯 徐天敏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破伤风的临床资料,总结重症破伤风的救治经验,降低破伤风的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破伤风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 目的分析破伤风的临床资料,总结重症破伤风的救治经验,降低破伤风的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破伤风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57.4±14.8)岁,潜伏期3~60d,中位数11d。职业构成以农民和工人为主(10例)。有明确外伤史者8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张口受限、腰背疼痛、肢体抽搐、呼吸困难;重症病例9例,患者入院后经伤口处理、中和毒素、抗感染、控制痉挛、呼吸支持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10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成人破伤风易出现重症,早诊断,尽早综合治疗,可减轻病情,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人感染H7N9禽流感六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7
作者 童学成 张燕萍 徐天敏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2270-2273,共4页
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平均(51±15.27)岁,3... 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平均(51±15.27)岁,3例(50%)存在基础疾病;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活禽接触史或活禽市场逗留史;临床以发热、咳嗽、咯痰、胸闷、肌肉酸痛、腹泻为主要表现,3例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和心肌酶升高为特点,胸部CT表现为双肺磨玻璃样渗出性病变,病灶迅速进展,出现广泛肺实变;经积极抗病毒、对症等治疗,6例患者中5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容易出现重症肺炎,早期诊断,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病情,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PD-1和PD-L1的影响及其与血清HBV-DNA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申红玉 杭双熊 +2 位作者 童学成 曹琪 朱珉之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给药方案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面PD-1及其主要配体PD-L1的影响,以及其与血清HBV-DNA的关系。方法71例慢性HBV感染者按HBV-DNA载量不同分为<3 lgIU/mL、3~6 lgIU/mL和>6 lgIU/mL 3组,进入疗程... 目的:探讨两种给药方案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面PD-1及其主要配体PD-L1的影响,以及其与血清HBV-DNA的关系。方法71例慢性HBV感染者按HBV-DNA载量不同分为<3 lgIU/mL、3~6 lgIU/mL和>6 lgIU/mL 3组,进入疗程后按照给药不同分为:拉米夫定组(LAM组)23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组(LAM+ADV组)48例,分别于治疗的0、12和24周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γ-干扰素( IFN-γ)的表达,同时检测HBV-DNA、肝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等,并设立正常对照组26例。结果不同HBV-DNA载量患者的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且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而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抗病毒治疗后,两种治疗方案组患者的PD-1、PD-L1表达均有明显下降,除LAM组的CD4+PD-L1+外其他CD4+和CD8+T细胞表面的PD-1、PD-L1在治疗前与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LAM+ADV组在降低的速度和幅度上均明显优于LAM组(P<0.05);IFN-γ的表达逐渐升高,至治疗24周时升至(24.55&#177;5.81)pg/mL,明显高于治疗前(13.97&#177;4.13)pg/mL(P<0.05),但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抑制HBV的复制可以有效地降低负性调控因子PD-1、PD-L1的表达;LAM+ADV联合治疗方案对PD-1、PD-L1降低的速度和幅度明显优于LAM的单一用药,更易提高T淋巴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者 抗病毒治疗 程序性死亡因子1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联合普萘洛尔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郑中伟 童学成 +1 位作者 郑剑 陈定贵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31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下硬化剂注射联合口服普萘洛尔与单纯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止血成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方法:入选有效随访患者115例,其中59例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56例采用硬化剂注射联合口服普萘洛... 目的:观察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下硬化剂注射联合口服普萘洛尔与单纯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止血成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方法:入选有效随访患者115例,其中59例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56例采用硬化剂注射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全部患者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间的止血成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硬化剂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各级别构成及Child-Pugh评分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化剂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再出血发生率,联合治疗组较硬化剂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硬化剂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均有较高止血成功率,联合治疗组可显著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 普萘洛尔
下载PDF
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天敏 童学成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06-507,共2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2例),分别应用干扰素α-2b单药治疗或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2例),分别应用干扰素α-2b单药治疗或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结果在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ALT复常率为85.7%,HBVDNA阴转率为71.4%,HBeAg转阴率为61.9%,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45.2%,均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分别为60.0%、45.0%、37.5%、25.0%,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药治疗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Α-2B 阿德福韦酯 HBEAG阳性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17在不同程度HBV感染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BV-DNA和ALT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红玉 钱梅云 +1 位作者 杭双熊 童学成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732-1734,共3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不同程度HBV感染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BV-DNA和ALT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6例HBV感染者(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例,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16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14例)...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不同程度HBV感染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BV-DNA和ALT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6例HBV感染者(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例,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16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14例)和22例健康者外周血中Th17占CD4+T细胞的比例、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同时检测ALT及HBV-DNA水平。结果不同程度HBV感染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和IL-17、AL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度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及IL-17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HBV相关性肝硬化组、HBV相关性肝癌组(P<0.05),但中度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相关性肝硬化组患者的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及IL-17的表达水平亦显著低于HBV相关性肝癌组(P<0.05)。不同程度HBV感染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与HBV-DNA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ALT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程度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IL-17表达失调,增多的Th17细胞可能促进了肝细胞的损伤及炎症,并与HBV感染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癌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17 乙型肝炎病毒DNA 丙转氨酶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早、中期肝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国春 童学成 巢为农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600-601,615,共3页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早、中期肝衰竭的疗效.方法 62例肝衰竭早、中期患者随机分为内科治疗组(对照组)和激素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保肝、退黄、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氧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早、中期肝衰竭的疗效.方法 62例肝衰竭早、中期患者随机分为内科治疗组(对照组)和激素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保肝、退黄、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氧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学指标及激素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激素治疗没有增加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早、中期肝衰竭患者具有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明显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糖皮质激素 治疗
下载PDF
肝小静脉闭塞病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菁 童学成 徐天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HVOD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彩超、CT、病理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28例HVOD多由服用土三七引起(20例,占71.4%),临床表现以腹胀、黄疸、肝肿大、...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HVOD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彩超、CT、病理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28例HVOD多由服用土三七引起(20例,占71.4%),临床表现以腹胀、黄疸、肝肿大、腹水为其主要特征,超声造影检查显示肝实质持续不规则低灌注,呈"荒芜"症;CT增强扫描表现为全肝弥漫性密度不均匀改变,静脉期表现为特征性的"地图状"、斑片状强化和低密度区,肝静脉显示不清或未显示;病理提示中央静脉周围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变性、坏死,中央静脉周围轻度纤维化,未见明确炎症。28例患者治疗后好转15例(53.6%),其余均因病情加重自动出院或死亡。结论:对有中药"土三七"服用史或长期服用中药泡酒者,出现腹胀、腹水、黄疸,要高度怀疑HVOD,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HVOD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小静脉闭塞病 土三七/副作用 诊断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主动替换拉米夫定对维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持续阴转的96周随访
14
作者 柳龙根 叶春艳 童学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研究在病毒学发生突破之前以阿德福韦酯主动替换拉米夫定抗病毒后能否继续保持HBV DNA的持续阴转,减少拉米夫定耐药的发生。方法将拉米夫定治疗36周已经实现了HBV DNA阴转和生化学复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研究在病毒学发生突破之前以阿德福韦酯主动替换拉米夫定抗病毒后能否继续保持HBV DNA的持续阴转,减少拉米夫定耐药的发生。方法将拉米夫定治疗36周已经实现了HBV DNA阴转和生化学复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12周后停用拉米夫定、继续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对照组继续单用拉米夫定直到病毒学突破后再加用阿德福韦酯。观察两组在抗病毒治疗48、72、96周时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情况。结果在抗病毒治疗48、72、96周时HBV DNA持续阴转率:观察组为100%(31/31)、100%(31/31)、96.8%(30/31),对照组为90.0%(27/30)、80.0%(24/30)、73.3%(22/30),两组72、96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化学复常率观察组均为100%(31/31),对照组为93.3%(28/30)、90.0%(27/30)、80.0%(24/30),两组在96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的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在病毒学突破之前主动替换拉米夫定后能够继续保持HBV DNA高阴转率和生化学复常率,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差的CHB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DNA 病毒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下载PDF
MELD评分联合血浆内毒素、D-Dimer浓度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判断
15
作者 郑中伟 童学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370-2374,共5页
目的:探讨MELD评分联合血浆内毒素、D-Dimer浓度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139例,分别根据随访6mo、12mo及18mo的生存、死亡情况分组,通过测定相关指标计算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MELD分值... 目的:探讨MELD评分联合血浆内毒素、D-Dimer浓度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139例,分别根据随访6mo、12mo及18mo的生存、死亡情况分组,通过测定相关指标计算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MELD分值,测定血浆内毒素、D-Dimer浓度,探求MELD分值联合血浆内毒素、D-Dimer浓度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随访6mo,患者19例死亡;随访12mo患者42例死亡;随访18mo,患者78例死亡,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MELD分值、内毒素、血浆D-Dimer浓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判定MELD评分、血浆内毒素、血浆D-Dimer浓度对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死亡有很大应用价值.MELD分值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28,MELD分值增高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血浆D-Dimer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1.2mg/L,血浆内毒素预测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11ng/L,血浆D-Dimer和内毒素浓度增高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结论:MELD分值联合血浆内毒素、D-Dime浓度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有较高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内毒素 D-二聚体 终末期肝病模型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包作伟 童学成 张伟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11期14-16,共3页
目的 评估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组)6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45例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25例,利用VTQ技术测定右肝感兴趣区肝脏... 目的 评估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组)6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45例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25例,利用VTQ技术测定右肝感兴趣区肝脏横向剪切波速度(SWV);慢性肝炎患者同期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分析SWV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VTQ技术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结果 健康对照组、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肝脏SWV分别为(2.0±0.2)m/s、(2.3±0.4)m/s 和(3.1±0.5)m/s,3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深,肝脏SWV增高,SWV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P〈0.05);诊断≥S2及≥S3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92,诊断的临界值为1.36m/s、1.69m/s,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0.88、0.88,0.92、0.76.结论 VTQ技术对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肝纤维化
下载PDF
登革热6例临床诊治分析
17
作者 张婷 崔曼曼 +1 位作者 童学成 徐天敏 《常州实用医学》 2020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分析6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资料,以提高对登革热的认识。方法对2013年-2017年本院收治的6例登革热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有前往广西、南亚、东南亚地区旅游史,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关节肌... 目的分析6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资料,以提高对登革热的认识。方法对2013年-2017年本院收治的6例登革热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有前往广西、南亚、东南亚地区旅游史,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所有病例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轻型登革热,均行对症处理,所有患者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回升或正常,无1例进展至重症登革热。结论轻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典型,采取防蚊隔离、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临床诊治 分析
下载PDF
常州市2006~2015年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盛媛姬 童学成 徐天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9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本地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5年我科收治的631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8年以后本地区麻疹流行强度减弱,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冬春季,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个... 目的探讨本地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5年我科收治的631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8年以后本地区麻疹流行强度减弱,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冬春季,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个月~<4岁和20~<30岁;发病人群以外来流动人口和散居儿童为主;209例(33.1%)患者发病前有麻疹接触史,接种过麻疹疫苗者85例(13.5%);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均出现皮疹,体温峰值>39℃患者536例(84.9%);麻疹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和心肌损害,麻疹病毒抗体IgM阳性率高;治疗以抗病毒及对症、支持为主,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近年本地区麻疹的发病强度、年龄分布、临床特征等方面均出现一些新变化,加强免疫接种,积极隔离及治疗患者,对控制和消除麻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44
19
作者 童学成 陈国春 +1 位作者 濮翔科 徐天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632-3634,共3页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利于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选取45例合并肺结核的艾滋病患者(研究组)及30例未感染肺结核的艾滋病患者(对照组)行T-SPOT.TB检测,并同时行结核菌素纯...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利于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选取45例合并肺结核的艾滋病患者(研究组)及30例未感染肺结核的艾滋病患者(对照组)行T-SPOT.TB检测,并同时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结果研究组T-SPOT.TB阳性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13.3%(χ2=32.14,P<0.01),PPD试验在两组间的阳性率分别为13.3%和6.7%;研究组CD4+T细胞计数≥200/μl及<200/μl的患者中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6.7%和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POT.TB检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76.7%,阳性似然比6.0,阴性似然比0.1;在PPD试验中分别为13.3%、93.3%、2.0、0.9。结论 T-SPOT.TB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 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 艾滋病 肺结核
原文传递
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童学成 徐天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813-3814,3817,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治疗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的病例为研究组,并取同期住院的无真菌感染的重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相关资料进行统...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治疗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的病例为研究组,并取同期住院的无真菌感染的重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白色假丝本酵母菌最为常见占50.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及肠道为主,分别占80.8%、23.1%;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激素、侵入性诊疗措施、病情严重程度与真菌感染发生密切相关(P<0.05);重型感染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病死率高,为61.5%。结论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病死率较高,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和治疗,可提高重型肝炎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真菌感染 治疗转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