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ω-3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对全胃切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童宜欣 陈清贵 +4 位作者 卞毅 徐丰 王桂华 邓豫 胡俊波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探讨含ω-3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PN)支持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营养、肝肾功能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影响。方法将8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在术后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两组均给予普通脂肪乳,治疗组加用ω-3鱼... 目的探讨含ω-3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PN)支持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营养、肝肾功能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影响。方法将8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在术后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两组均给予普通脂肪乳,治疗组加用ω-3鱼油脂肪乳。于手术前1 d和术后第6天分别测定患者的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F)、血清总胆固醇(TC)以评价营养状况;测定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肌酐(Cr)等以评价肝肾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术后6 d的肠外营养治疗,两组之间的营养状况、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使用普通脂肪乳与使用含ω-3鱼油脂肪乳作为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术后肠外营养支持,对其营养状况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别,而使用含ω-3鱼油脂肪乳的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鱼油脂肪乳 全胃切除术 营养 肝肾功能 并发症 感染性
下载PDF
胃肠机械吻合与传统吻合术后并发症的比较(附932例报告) 被引量:7
2
作者 童宜欣 胡俊波 +1 位作者 杨传永 龚建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比较胃肠机械吻合与传统手工吻合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探讨机械吻合的安全性问题。方法 对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932例行BillrothⅡ式胃肠吻合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了解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目的 比较胃肠机械吻合与传统手工吻合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探讨机械吻合的安全性问题。方法 对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932例行BillrothⅡ式胃肠吻合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了解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行机械吻合的 392例中出现术后并发症 8例 (吻合口漏 7例 ,梗阻 1例 ) ,其发生率为 2 .0 4 % ;而使用传统手工吻合的 5 4 0例中出现术后并发症 4 4例 (吻合口漏 2 8例 ,出血 4例 ,梗阻12例 ) ,其发生率为 8.15 % ,明显高于前者 (P<0 .0 1)。结论 胃肠机械吻合较传统手工吻合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吻合 术后并发症 手工吻合 吻合口漏 胃肠机 吻合术 梗阻 传统 结论 目的
下载PDF
穿膜融合多肽TAT-N24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桂华 邓豫 +9 位作者 杨锐 曹小年 来森艳 罗学来 李小兰 肖徽 陶德定 童宜欣 胡俊波 龚建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66-768,共3页
目的观察穿膜融合多肽TAT-24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观察TAT-N24对HT29细胞内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T29细胞周期进程,应用BrdU掺入的方法检测TAT-N24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证实TAT-N24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Western blot结... 目的观察穿膜融合多肽TAT-24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观察TAT-N24对HT29细胞内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T29细胞周期进程,应用BrdU掺入的方法检测TAT-N24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证实TAT-N24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T-N24能够有效进入细胞内,TAT-N24处理的细胞内Rb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变化,但可见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BrdU/PI双掺入法检测细胞DNA合成结果显示,对照组BrdU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的比例为(52.2±1.88)%,而TAT-N24组BrdU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的比例为(29.9±2.1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T29细胞中G0/G1期细胞为(55.27±2.48)%,S期和G2/M期细胞数分别为(26.97±0.94)%和(17.76±1.77)%,而TAT-N24组HT29细胞G0/G1期细胞减少到(65.10±1.79)%,S期和G2/M期细胞分别为(18.49±0.68)%和(16.40±1.51)%,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合多肽TAT-24能有效抑制Rb蛋白磷酸化,阻滞结肠癌HT29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DNA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结肠癌 BRDU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下载PDF
术后胃瘫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0
4
作者 史俊涛 邹游 +3 位作者 童宜欣 吴剑宏 胡俊波 龚建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8年第3期206-208,共3页
关键词 术后胃轻瘫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的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邹声泉 童宜欣 +2 位作者 陈汝福 王欣 丁志强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 分析 B超、CT等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方法及病理类型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根据病情术前对 48例肝门部胆管癌分别经 B超、CT、经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等方法进行探... 目的 分析 B超、CT等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方法及病理类型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根据病情术前对 48例肝门部胆管癌分别经 B超、CT、经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等方法进行探查 ,并结合肝功能、血清癌胚抗原等检查 ,评估肿瘤的生长状况。根据肿瘤的部位和浸润转移的情况 ,分别采用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标本皆经病理学检查。结果  1B超对肝门部胆管癌诊断的准确率达 93.8%。2肝门部胆管癌中 ,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所占的比例较高 ,为 6 5 .8% (2 5 /38)。3低分化腺癌发生肝转移和周围淋巴结、神经及血管浸润转移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 ,平均生存期较高分化腺癌短。 4手术切除率为 36 .8% ,高分化腺癌切除组患者的生存期高于非手术治疗组。结论  B超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肝门部胆管癌病理类型与预后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 胆管癌 B超 早期诊断 CT
下载PDF
0.45%乳酸钠溶液在十二指肠残端瘘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史俊涛 吴剑宏 +3 位作者 童宜欣 高纯 胡俊波 龚建平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乳酸钠 十二指肠残端瘘 应用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治疗的疾病进展和治疗策略(附385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剑宏 江旭林 +6 位作者 来森艳 徐丰 刘鹭 童宜欣 罗学来 高纯 胡俊波 《腹部外科》 2015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了解胃肠间质瘤治疗的疾病进展特点及相应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4年9月至2013年12月之间纳入胃肠间质瘤援助项目数据库的病人共385例,重点收集肿瘤基本情况、初始治疗、疾病进展、再次治疗策略、基因突变、疗效评估等信息... 目的了解胃肠间质瘤治疗的疾病进展特点及相应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4年9月至2013年12月之间纳入胃肠间质瘤援助项目数据库的病人共385例,重点收集肿瘤基本情况、初始治疗、疾病进展、再次治疗策略、基因突变、疗效评估等信息,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胃肠间质瘤有较高的疾病进展率,疾病进展率受危险度、肿瘤部位、是否破裂、基因突变类型影响较大(P均〈0.05)。不同治疗策略临床获益率不同。结论个体化、精细化的治疗策略对于胃肠间质瘤疾病进展后的治疗十分重要,应积极推荐所有胃肠问质瘤病人进行基因突变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疾病进展 治疗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伊马替尼停药后复发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与KIT/PDGFR基因突变分析
8
作者 来森艳 王桂华 +6 位作者 李川 李兆明 金源 曹小年 童宜欣 胡俊波 王晶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过程中,停药与复发的关系,以及KIT第11外显子突变的患者复发后,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研究和预后监测。方法对GIST患者复发前后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目的探讨转移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过程中,停药与复发的关系,以及KIT第11外显子突变的患者复发后,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研究和预后监测。方法对GIST患者复发前后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辅助诊断和分析复发前后CD117,CD34等GIST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情况;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进行KIT/PD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GIST患者术后,规范伊马替尼治疗3年,停药后1年余腹部包块证实为GIST复发;患者KIT基因第11外显子检测出有缺失突变:c.1667_1672delAGTGGA,提示该患者仍然对伊马替尼敏感;对于诊断GIST,DOG1比CD34更敏感。结论伊马替尼的连续用药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及延缓GIST复发,DOG1具有比CD34更好的敏感性,更加适合作为GIST的诊断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胃肠道间质肿瘤 KIT基因突变 外显子11 功能未知蛋白
下载PDF
改良的自动化吻合在肠道重建中的应用(附146例报告)
9
作者 盛芳 殷杰 +3 位作者 吴慧娟 童宜欣 覃吉超 龚建平 《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第9期646-647,共2页
消化道重建是胃肠道手术过程中最基本的操作步骤之一,传统的消化道重建通常由手术者手工完成,既延长了手术的时间,其质量也由于手术者经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近年来自动化吻合器械在消化道重建中得到广泛应用,既缩短了手术的时间... 消化道重建是胃肠道手术过程中最基本的操作步骤之一,传统的消化道重建通常由手术者手工完成,既延长了手术的时间,其质量也由于手术者经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近年来自动化吻合器械在消化道重建中得到广泛应用,既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又保证了重建的质量。但在使用自动化吻合器进行肠道重建的过程中,由于步骤繁琐,器械的耗费较多,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我院在实践过程中,对传统的自动化吻合方式进行了改良,既简化了操作,又减少了器械的消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吻合 肠道重建
下载PDF
膜解剖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莫波 王佩 +3 位作者 童宜欣 何志军 梁俊 郝志楠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9期835-838,共4页
目的 探讨膜解剖在胃癌根治术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8年8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的胃癌病人146例,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病人分为膜解剖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膜解剖组在膜解剖理论指导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血管导... 目的 探讨膜解剖在胃癌根治术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8年8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的胃癌病人146例,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病人分为膜解剖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膜解剖组在膜解剖理论指导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血管导向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转期预后。结果 膜解剖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解剖组术后7天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解剖组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解剖组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截止时膜解剖组的复发率、死亡率分别为为16.4%、8.2%,对照组分别为31.5%和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应用膜解剖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创伤,促进病人康复,也能有效缓解疼痛与抑制hMGB-1的释放,降低复发率、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解剖 胃癌 腹腔镜下根治术 并发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疼痛 复发
下载PDF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治疗结直肠癌术后低血容量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作者 童宜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34-0036,共3页
探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治疗结直肠癌术后低血容量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21年01月-2023年01月的220例结直肠癌术后低血容量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 探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治疗结直肠癌术后低血容量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21年01月-2023年01月的220例结直肠癌术后低血容量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接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分析两组患者预后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血乳酸改善水平较对照组更优(P<0.05),血压上升速率、血乳酸清除率更高(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45%、7.27%,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结直肠癌术后低血容量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具有更优的临床价值,推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 低血容量 平均动脉压 心率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穿膜融合多肽TAT-N24对结肠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童宜欣 王桂华 +6 位作者 孙黎 邓豫 曹小年 来森艳 李小兰 胡俊波 龚建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83-1484,共2页
目的 观察穿膜融合多肽TAT-24对结肠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结肠癌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静脉系统给予TAT-N24或TAT-N24m(无关肽对照)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比较肿瘤重量变化,应用BrdU掺入的方法检测TAT-N24对细胞DNA合... 目的 观察穿膜融合多肽TAT-24对结肠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结肠癌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静脉系统给予TAT-N24或TAT-N24m(无关肽对照)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比较肿瘤重量变化,应用BrdU掺入的方法检测TAT-N24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体内实验证实TAT-N24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TAT-N24及对照肽TAT-N24m组均看到HAtag的阳性表达,提示融合多肽体内能够有效进入肿瘤细胞 TAT-N24组肿瘤生长明显减慢,各组肿瘤重量分别为:称量各组肿瘤平均重量,Blank组:(0.34±0.09)g TAT-N24m组:(0.27±0.06)g TAT-N24组:(0.12±0.02)g,提示TAT-N24能够抑制HT29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P<0.05).BrdU掺入显示TAT-N24组BrdU阳性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融合多肽TAT-24能有效抑制结肠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肿瘤内细胞DNA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结肠癌 BRDU 磷酸肌醇-3-激酶
原文传递
右半结肠癌D3+CME关键技术 被引量:17
13
作者 童宜欣 龚建平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280-283,共4页
右半结肠肿瘤的D3和CME术式已经被国内外文献证实能够取得良好的肿瘤学效果,但二者孰优孰劣,一直纷争不断。我们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膜解剖"理论的D3+CME术式,与传统的D3和CME手术相比,D3+CME术式有出血少,淋巴结... 右半结肠肿瘤的D3和CME术式已经被国内外文献证实能够取得良好的肿瘤学效果,但二者孰优孰劣,一直纷争不断。我们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膜解剖"理论的D3+CME术式,与传统的D3和CME手术相比,D3+CME术式有出血少,淋巴结清扫彻底,系膜切除完整的特点。本文根据笔者的经验,探讨D3和CME术式的优劣,介绍D3+CME术式的操作要点,供有一定手术经验的结直肠外科医生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膜解剖 D3+CME
原文传递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胆管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效应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汝福 孙宏武 +1 位作者 童宜欣 邹声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 (ODN)抑制胆管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基因表达的效应。 方法 将 4种不同修饰的反义VEGFODN分别加入胆管癌细胞中 ,用RT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胆管癌... 目的 探讨不同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 (ODN)抑制胆管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基因表达的效应。 方法 将 4种不同修饰的反义VEGFODN分别加入胆管癌细胞中 ,用RT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胆管癌细胞中VEGFmRNA及蛋白表达 ,同时测定各上清液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受抑情况。结果 反义VEGFODN明显抑制胆管癌细胞VE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其中以硫代修饰的ODN3抑制作用最强 ,在 10、2 0 μmol/LODN作用下 ,其抑制增殖效应为(0 .690± 0 .0 16) ,(0 .688±0 .0 10 )。结论 反义VEGFODN有望成为胆管癌基因治疗的较理想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反义寡核苷酸 VEGF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15
作者 刘梅 徐湖波 +3 位作者 夏丽敏 晏维 童宜欣 田德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09-1311,共3页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人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探讨激活或抑制PPARγ在肝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PPA脚的表达,Western ...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人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探讨激活或抑制PPARγ在肝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PPA脚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2种肝癌和1种正常肝细胞株中PPARγ表达;PPAR叮激动剂15dPGJ2和拮抗剂T0070907分别干预培养的2种肝癌细胞株,噻唑蓝(MTF)检测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肝癌组织中PPARl表达高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P〈0.05),PPA脚主要在肝癌细胞质中表达;肝癌细胞株PPARγ表达比正常肝细胞株高(P〈0.05);15dPG—J2抑制肝细胞增殖而T0070907则促进肝癌细胞增殖(P〈0.05)。15dPG-J2可使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由(42.5±0.9)%和(49.0±3.8)%增高至(61.0±2.0)%和(67.5±2.2)%,(P〈0.05),S期由(30.5±0.3)%和(43.0±2.5)%降低至(6.6±1.1)%和(25.1±2.0)%(P〈0.05)。而且,15dPG-J2可明显促进两种肝癌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增加约24.4%和22.4%,并可增强细胞Caspase-3活性(P〈0.05);Caspase抑制剂Z—VAD—FMK则可逆转15dPG—J2对肝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论PPA脚在肝癌细胞中表达升高,其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中,为无活性状态。PPARγ激动剂可活化PPA脚和Caspase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肝癌 CASPASE-3 凋亡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骨形态发生蛋白7逆转缺氧诱导的肝癌细胞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16
作者 王伟 田德安 +3 位作者 晏维 夏雨佳 童宜欣 刘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23-1926,共4页
目的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缺氧诱导的肝癌细胞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及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增强的调控作用,探讨逆转肝癌EMT,降低其转移潜能的途径。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正常和缺氧状态... 目的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缺氧诱导的肝癌细胞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及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增强的调控作用,探讨逆转肝癌EMT,降低其转移潜能的途径。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正常和缺氧状态(O2浓度1%)下1种肝癌SMMC-721细胞的3种上皮/基质表型标志物黏附蛋白(E-cadherin)、Snail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凝胶成像系统MUVB-20对RT—PCR和Westem blot结果行半定量分析,Transwell侵袭小室测定细胞跨膜侵袭能力。同样方法观察BMP-7(50μg/L)对细胞上皮/基质表型标志物表达,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SMMC-721细胞缺氧培养后E-cadhefinmRNA表达减少而Snail和Vimentin表达增加,呈时间依赖性(P〈0.05),24h后前者相对表达量由1.299±0.095降至0.542±0.092(尸〈0.05);后两者则分别由0.189±0.021和0.182±0.046增加至0.715±0.053和0.773±0.064。相应的,E—cadhefin蛋白相对表达量由0.806±0.093降至0.456±0.074,Vimentin由0.471±0.091增至0.831±0.057。此外,缺氧培养后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呈时间依赖关系(P〈0.05),24h后穿过Transwell小室滤膜的细胞数由32.33±3.22增加至76.67±7.09。BMP-7处理24h后,与对照组比较,E—cadbefin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高,而且,BMP-7和Vimentin的表达则均减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BMP-7处理后细胞跨膜细胞数明显减少,由75.43±7.76下降至33.34±5.86(P〈0.05)。结论BMP-7可逆转缺氧诱导的肝癌细胞EMT,降低其体外侵袭能力,可能作为抑制肝癌转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7 缺氧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阴道瘘1例报告
17
作者 殷茜 童宜欣 胡元龙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直肠阴道瘘 十二指肠 FOLEY导尿管 阴道后穹隆 阴道排液 妇科检查 反跳痛 经阴道 压痛 瘘口
原文传递
下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CT仿真内镜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石珍 廖家智 +3 位作者 程斌 胡道予 童宜欣 万婕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5-488,共4页
目的 观察下消化道问叶源性肿瘤(GIMTs)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对照研究其与CT仿真内镜(CTVE)诊断之间的关系,评价CTVE在下消化道GIM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74例下消化道GIMTs患者的手术病理标本,采用光镜观察其病理特点及良恶性状... 目的 观察下消化道问叶源性肿瘤(GIMTs)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对照研究其与CT仿真内镜(CTVE)诊断之间的关系,评价CTVE在下消化道GIM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74例下消化道GIMTs患者的手术病理标本,采用光镜观察其病理特点及良恶性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其CD117、CD34、α-平滑肌抗体(SMA)及S-100蛋白的表达,并与术前CTVE判定的病变部位及良恶性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40例(54.1%)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其中恶性间质瘤16例(40%);33例(44.6%)诊断为平滑肌瘤;1例(1.4%)诊断为神经鞘瘤.发病部位位于空肠33例,回肠21例,大肠20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38例,占51.4%;CD34阳性27例,占36.5%;SMA阳性46例,占62.2%,S-100阳性1例(1.4%).CTVE对病变部位准确定位69例(93.2%).其中大肠准确定位18例,符合率90.0%;空回肠准确定位51例,符合率94.4%.CTVE判断良恶性GIST的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85.7%.结论 GIST是下消化道最常见的GIMTs,发病部位以小肠居多.CTVE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可术前准确定位GIMTs,对其良恶性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术前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和治疗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叶瘤 免疫组织化学 胃肠道间质瘤 下消化道 CT仿真内镜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D3+CME)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建辉 童宜欣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28,共1页
目前,右半结肠癌根治的手术理念有两种,分别是日本学者提出的D3根治和欧美学者提出的完整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D3根治强调淋巴结清扫,却忽视了结肠系膜及其系膜床的完整性。而CME原则的核心是在融合筋膜... 目前,右半结肠癌根治的手术理念有两种,分别是日本学者提出的D3根治和欧美学者提出的完整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D3根治强调淋巴结清扫,却忽视了结肠系膜及其系膜床的完整性。而CME原则的核心是在融合筋膜之间进行分离以完整切除结肠系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切除术 右半结肠癌 腹腔镜辅助 结肠系膜 淋巴结清扫 完整切除 CME 学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