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童巧文 朱英标 +4 位作者 姚苏琴 郦铮铮 夏念格 韩钊 郑荣远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标准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的效能。方法:应用MOG35-55多肽加完全福氏佐剂乳化后免疫20只C57BL/6小鼠,复制EAE小鼠模型,并使用3种不同的评分标准(Kono’s5分法、Hooper... 目的:比较不同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标准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的效能。方法:应用MOG35-55多肽加完全福氏佐剂乳化后免疫20只C57BL/6小鼠,复制EAE小鼠模型,并使用3种不同的评分标准(Kono’s5分法、Hooper’s7分法、Weaver’s15分法)观察和评估实验动物的发病情况,对实验小鼠在发病初期、高峰期的神经功能障碍进行定量的功能损伤评价。结果:3种评分标准比较,在发病初期,15分法和7分法评估神经损伤症状的敏感性相当,比5分法高;高峰期,以症状评分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程度来比较3种评分法的效度,15分法效度最高,7分法次之。结论:Weaver’s15分法评价EAE模型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具有明显的优势,推荐作为今后EAE研究的首选评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动物模型 评分标准
下载PDF
安理申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童巧文 冯梅 王耀光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29期10-11,共2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早期予安理申治疗,评估安理申对VCI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将6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安理申5mg/d,两组均辅...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早期予安理申治疗,评估安理申对VCI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将6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安理申5mg/d,两组均辅以原发疾病的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12周与治疗后12、24周进行MMSE量表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理申对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效,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理申 血管性认知障碍 疗效
下载PDF
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测定对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厉向 童巧文 +4 位作者 柯建明 叶莉萍 戚飞腾 万真 夏君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74-197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检测对视神经脊髓炎(NMO)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48例NMO、33例脊髓炎(TM)[包括26例长节段脊髓炎(LETM)和7... 目的:探讨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检测对视神经脊髓炎(NMO)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48例NMO、33例脊髓炎(TM)[包括26例长节段脊髓炎(LETM)和7例复发性脊髓炎(r LETM)]、30例视神经炎(ON)[包括25例双眼视神经炎(BON)和5例复发性视神经炎(RION)]、52例多发性硬化(MS)及16例其它神经系统疾病(OND)的患者血清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QP4抗体。分析各组患者血清AQP4抗体的阳性率及抗体滴度,比较AQP4抗体阳性NMO患者与AQP4抗体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AQP4对NMO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血清AQP4抗体阳性患者进展为NMO的累计概率。结果:NMO组AQP4抗体阳性率最高(87.50%),其后依次为r LETM组(85.71%)、RION组(80.00%)、LETM组(30.70%)、BON组(8.00%)和MS组(3.85%),OND组抗体检测为阴性。NMO组中血清AQP4抗体阳性患者在性别构成比、确诊为NMO时间及伴有严重神经炎的比例等方面,与抗体阴性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血清AQP4抗体对诊断NMO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5.4%。KaplanMeier曲线提示AQP4抗体阳性患者进展为NMO的累积概率明显高于抗体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血清AQP4抗体检测对诊断NMO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且有助于NMO预后和转归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水通道蛋白4抗体 多发性硬化
下载PDF
甲苯咪唑的研发、市场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殷为勇 郑荣远 +2 位作者 朱振国 杨学志 童巧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1-302,305,共3页
目的了解甲苯咪唑的研发、市场情况和临床应用。方法检索搜索引擎及国外内各医药网站。结果甲苯咪唑合成于1971年,同年投入临床,销售数量在抗寄生虫药市场排名在3~6位,适用于驱除肠道寄生虫感染。结论具有广谱、高效和低毒的特点,... 目的了解甲苯咪唑的研发、市场情况和临床应用。方法检索搜索引擎及国外内各医药网站。结果甲苯咪唑合成于1971年,同年投入临床,销售数量在抗寄生虫药市场排名在3~6位,适用于驱除肠道寄生虫感染。结论具有广谱、高效和低毒的特点,价格便宜,人群需求量大,还属当前驱除肠道寄生虫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咪唑 市场信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SD大鼠和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发病情况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朱英标 李晓莉 +4 位作者 童巧文 夏念格 姚苏琴 郦铮铮 郑荣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66-171,F0003,共7页
目的比较Wistar大鼠和Sprague-Dawley(SD)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情况。方法注射以豚鼠脊髓匀浆-完全福氏佐剂制备的完全抗原,辅以百日咳疫苗加强诱导,复制Wistar大鼠和SD大鼠EAE模型,比较两组大鼠EAE的神经症状及中枢... 目的比较Wistar大鼠和Sprague-Dawley(SD)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情况。方法注射以豚鼠脊髓匀浆-完全福氏佐剂制备的完全抗原,辅以百日咳疫苗加强诱导,复制Wistar大鼠和SD大鼠EAE模型,比较两组大鼠EAE的神经症状及中枢神经不同部位病理学改变。结果Wistar大鼠组发病数、潜伏期、发病达峰时间以及神经症状最高评分分别为9/12、12.33±1.37、15.17±3.19、1.33±0.41;SD大鼠组分别为11/12、15.88±0.64、18.63±1.52、3.13±1.89;两组大鼠相比,SD大鼠EAE潜伏期延长(P<0.01),达峰时间相应推迟(P<0.05),但神经症状较Wistar大鼠严重(P<0.05);病理结果显示,两组大鼠CNS均以脑干病理改变最为严重,而大脑病变最轻,SD大鼠总体中枢系统炎症改变较Wistar大鼠严重(标准评分P<0.01,血管套计数P<0.05)。结论SD大鼠EAE与Wistar大鼠EAE比较,发病过程很相似:发病率接近,中枢炎症病理改变相仿,两者均以脑干炎症变化最严重;略有不同点是:SD大鼠EAE发病潜伏期较长(P<0.01),神经症状较严重(P<0.05),总体中枢炎症改变较为严重。故SD大鼠也是制备EAE模型的理想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动物模型 SD大鼠 WISTAR大鼠
下载PDF
甲苯咪唑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殷为勇 郑荣远 +2 位作者 杨学志 朱振国 童巧文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综述甲苯咪唑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为甲苯咪唑的临床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1994~2004年国内外医药文献中甲苯咪唑引发的不良反应资料。应用流行病学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甲笨咪唑AD... 目的:综述甲苯咪唑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为甲苯咪唑的临床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1994~2004年国内外医药文献中甲苯咪唑引发的不良反应资料。应用流行病学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甲笨咪唑ADR分布广泛,涉及多个系统器官,儿童、中老年是主要受害者,潜伏期长短取决于ADR的种类,ADR类型多样化。结论:甲苯咪唑存在一定的药物安全性隐患。因此需加强甲苯咪唑的规范化用药及上市后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咪唑 药物不良反应 驱虫药 文献分析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微颗粒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童巧文 林萍 +3 位作者 郑丽芬 张荷慧 冯梅 王耀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278-1280,共3页
辩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血清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 PMP)和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PAG)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 辩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血清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 PMP)和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PAG)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67.8I±5.68)岁。AIS组62例,对照组为40例。结景AIS组PMP[(6.11±1.54)%vs(2.31±0.83)%,P=0.000]和PAG[(81.66±7.15)%VS(57.36±7.98)%,P=0.000]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AIS组治疗2周后PMP[(4.28±1.31j%7)S(6.11±1.54)%,P=0.000]和PAG[(68.78±7.49)%"US(81.66±7.15)%,P=0.00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IS组患者PMP与PA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63,P=0.037)。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PMP、PAG、TC、空腹血糖与AIs预后相关。结论PMP和PAG可作为检测判断AIS治疗效果及脑梗死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糖蛋白GPⅡ b-Ⅲa复合物 血栓形成
下载PDF
血小板微颗粒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童巧文 童郁 +3 位作者 张荷慧 郑丽芬 杨晓凯 王耀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3822-38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颗粒(PM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PMP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87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颗粒(PM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PMP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87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组(n=52)、IMT增厚组(n=70)和颈动脉硬化斑块组(n=65)。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PMP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组性别、吸烟比例、PL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收缩压(SBP)、FPG、TC、FG、PMP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87,95%CI(1.195,1.610)〕、FPG〔OR=5.597,95%CI(1.695,18.469)〕、TC〔OR=10.241,95%CI(2.727,38.455)〕、PMP〔OR=14.918,95%CI(3.145,70.765)〕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MP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微颗粒
下载PDF
咪唑啉2受体配体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行为学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9
作者 童巧文 朱英标 郑荣远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观察咪唑啉2受体配体(2BF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行为、病理和脑脊髓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免疫C57BL/6小鼠制作EAE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药物干预组(EAE+2BF... 目的观察咪唑啉2受体配体(2BF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行为、病理和脑脊髓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免疫C57BL/6小鼠制作EAE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药物干预组(EAE+2BFI 5 mg·kg^(-1)组、EAE+2BFI 10 mg·kg^(-1)组、EAE+2BFI 20 mg·kg^(-1)组)、阳性对照组(EAE+NS组)、正常对照组(完全福氏佐剂+NS组),观察比较各组行为学和病理组织学的变化,通过RT-PCR技术测定大脑和脊髓MMP-9 mRNA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2BFI对大脑组织MMP-9阳性表达的影响。结果与EAE+NS组比,2BFI 10、20 mg·kg^(-1)药物干预组的最高行为学评分和病理变化均有减轻;而且三种不同剂量2BFI干预组大脑和脊髓组织MMP-9mRNA水平和大脑组织中MMP-9阳性表达均较EAE+NS组明显降低。结论 2BFI对EAE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抑制MMP-9,保护血脑屏障,减少炎症细胞通过血脑屏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2受体配体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童巧文 陈杨芳 +4 位作者 吴森翔 郑丽芬 陈依依 冯梅 叶华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085-1090,共6页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HC组),各30例。对PD组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hn&...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HC组),各30例。对PD组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hn&Yahr分级量表(H-Y分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Wexner便秘评分等评估。采集两组对象血液、粪便样本,通过16S-rDNA测序确定微生物种类并进行微生物分类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比PD组和HC组之间的差异菌群,并对PD组患者菌群丰度和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D组和HC组菌群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患者粪便中门水平疣微菌门、黏胶球形菌、异常球菌的丰度高于HC组,属水平毛螺旋菌属、链球菌属、克雷伯菌属、伯劳特菌属丰度低于HC组,埃希菌属、瘤胃球菌属、巨单胞菌属、阿克曼菌属、巨型球菌属、颤杆菌属、伯克菌属、埃森博格拉菌属、异味杆菌属、丹毒丝菌科未命名属、脱硫弧菌属、普雷沃菌属、单胞菌属、脱硫弧菌科未命名属、嗜胨菌属丰度高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PDRSⅢ与脱硫弧菌呈正相关(rho=0.482,P<0.05)。HAMA、HAMD与巨型球菌属呈正相关(rho=0.524、0.429,P<0.05)。SCOPA-AUT与普雷沃菌属呈负相关(rho=-0.558,P<0.05)。MMSE与埃森博格拉菌属呈负相关(rho=-0.547,P<0.05)。结论PD组和HC组的菌群结构在门、属水平上均有明显的差异。PD组患者肠道菌群中条件致病菌的增多及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减少。帕金森病菌群变化与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 临床特征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童巧文 陈杨芳 +2 位作者 林建萍 冯梅 叶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4期12-15,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原发性PD患者30例和同期30例正常体检者。入组后搜集一般资料,采集血液、粪便样本,通过16S-rRNA测...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原发性PD患者30例和同期30例正常体检者。入组后搜集一般资料,采集血液、粪便样本,通过16S-rRNA测序确定微生物种类并进行微生物的分类分析,并检测血清脂多糖(LP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PD差异菌群丰度和血清炎症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从属水平上看,HC组相对于PD组,毛螺旋菌、链球菌属、克雷伯菌属、伯劳特菌属4种属显著增加(P<0.05)。PD组相对于HC组,有埃希氏菌属、瘤胃球菌属、巨单胞菌属、阿克曼氏菌属、巨型球菌属、颤杆菌克属、伯克氏菌属、埃森博格拉属、异味杆菌属、丹毒丝菌科未命名属、脱硫弧菌属、普雷沃氏菌科、单胞菌属、脱硫弧菌科、嗜胨菌属明显增加(P<0.05)。PD组血清TNF-α水平为101.56(46.30,200.62),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83.53(37.72,19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6,LP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LPS与脱硫化弧菌属(Desulfovibrio)有正相关(P<0.05),IL-6、LPS与丹毒丝菌科未命名属(Erysipelotrichaceae incertae sedis)有正相关(P<0.05),IL-6、LPS与伯劳特菌属(Blautia)有正相关(相关系数为P<0.05)。结论帕金森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菌群结构存在有差异。PD肠道菌群中条件致病菌增多,并与细胞因子有一定相关。这些改变可能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 炎症因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自我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晓凯 叶华 +1 位作者 童巧文 金哲如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比较一种新的自我复位方法和传统诊室复位包括Epley法和Barbecue翻滚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将55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自我复位组和诊室复位组,比较分析治疗半小时和一周时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 目的比较一种新的自我复位方法和传统诊室复位包括Epley法和Barbecue翻滚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将55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自我复位组和诊室复位组,比较分析治疗半小时和一周时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半小时后自我复位组有效率为92.9%(26/28),诊室复位组有效率为88.89%(24/27);治疗一周后自我复位组有效率为89.3%(25/28),诊室复位组有效率为85.2%(23/27),两组间临床疗效和治疗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新复位法用作自我复位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治疗 自我复位 疗效
下载PDF
丁苯酞胶囊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荷慧 张庆元 +1 位作者 童巧文 石晓聪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12期1594-1595,共2页
目的评价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NIDDM周围神经病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硫辛酸和甲钴胺,观察组在对... 目的评价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NIDDM周围神经病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硫辛酸和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丁苯酞胶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SOD活力、MDA含量以及成本-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各项观察值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血清SOD活力高于对照组(P <0.05),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5);比对照组更具成本-效果。结论丁苯酞胶囊联合硫辛酸和甲钴胺治疗NIDDM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显著,改善病变神经功能,提高SOD活力以及降低MDA水平,更具成本-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胶囊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神经传导速度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步态障碍特征分析
14
作者 吴森翔 童巧文 +4 位作者 金萍萍 叶华 金哲如 郑丽芬 张庆元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9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步态特点,了解其步态规律,指导临床治疗及康复。方法收集AD患者40例,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采用RS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进行生物力学数据采集,获得足底压力动态参数。结果AD组左步长、右步长均短于对照组...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步态特点,了解其步态规律,指导临床治疗及康复。方法收集AD患者40例,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采用RS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进行生物力学数据采集,获得足底压力动态参数。结果AD组左步长、右步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左足M5区城压力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在右足HM、HL区域压力小于对照组,右足MF区域压力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在左足M3、M5区域冲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在右足HM、HL区域冲量小于对照组。右足MF区城冲量大于对照组,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在在左支撑相前期、左支撑相中期持续时间大于对照组,右首次触地期、左支撑相末期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存在步长减小,步态不稳等步态障碍特征。足底压力测定有利于医师定量分析患者步态障碍的特点和程度,进而针对性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步态 足底压力
下载PDF
新复位法与Barbecue翻滚法治疗HC-BPPV的疗效比较
15
作者 郑丽芬 林萍 +3 位作者 杨晓凯 张庆元 冯梅 童巧文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5期653-655,共3页
目的 比较新复位法与Barbecue翻滚法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确诊的HC-BPPV患者41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使用新复位法,对照组使用Barbecue... 目的 比较新复位法与Barbecue翻滚法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确诊的HC-BPPV患者41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使用新复位法,对照组使用Barbecue翻滚法,反复操作不>4次,在复位过程中进行观察,制定疗效评价,比较两组复位法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组复位有效20例、复位无效1例.对照组复位有效17例、复位无效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复位法与Barbecue翻滚法治疗效果相当,且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复位法 BARBECUE翻滚法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
下载PDF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中枢病理损伤与Th1、Th17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姚苏琴 郑荣远 +5 位作者 郦铮铮 李晓莉 朱英标 童巧文 陈国钱 陈江帆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9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病理损伤与Th1、Th17细胞分泌的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EAE致病的分子免疫学机制。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MOG35-55)免疫诱导野生型C57BL/6小鼠制作EAE模型,记录小鼠...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病理损伤与Th1、Th17细胞分泌的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EAE致病的分子免疫学机制。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MOG35-55)免疫诱导野生型C57BL/6小鼠制作EAE模型,记录小鼠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CNS病理损害,RT-PCR法检测中枢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17细胞因子IL-17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MOG诱导的EAE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的EAE行为及病理学表现,大脑组织中INF-γ、IL-17和IL-6mRNA表达水平均较CFA对照组有明显升高。结论:在EAE炎症反应的过程中,Th1细胞和Th17细胞激活,各自分泌的炎症细胞因子(INF-γ、IL-6、IL-17)增加,它们可能参与了EAE发病的重要免疫病理机制。EAE的致病并不是单一Th1或者Th17细胞作用的结果,而是两类细胞因子都参与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辅助性T细胞 γ-干扰素 白介素17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分水岭脑梗死病因诊断及其治疗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梅 张旭 +2 位作者 童巧文 杨晓凯 柯将琼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I)的病因、诊断及急性期治疗的优化方案,为CWI对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60例CWI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和14天进行NIHSS评分。并根据颈部B超、头颅MRI、MRA及DSA...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I)的病因、诊断及急性期治疗的优化方案,为CWI对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60例CWI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和14天进行NIHSS评分。并根据颈部B超、头颅MRI、MRA及DSA分析评估CWI患者的颅内外血管狭窄情况进行病因分型。结果 CWI患者伴有相应部位颅内外血管狭窄(>50%)53/60例(88.3%),在病因分型上绝大部分CWI属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WI与颅内外血管狭窄明显相关。根据病因分型,大部分CWI属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尤瑞克林对急性期CWI治疗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 尤瑞克林 分水岭脑梗死
原文传递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5
18
作者 赵宏 汪立松 童巧文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8期1345-1347,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观察组79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63例给...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观察组79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s量表(mRS)]、炎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R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s-CRP、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hs-CRP、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SOD、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5%(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神经功能 炎症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帕罗西汀片联合普拉克索片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郑丽芬 林萍 +2 位作者 张旭 冯梅 童巧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819-1821,共3页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片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普拉克索治疗,第1周每次0.125 mg,tid,口服,第2周每次0.25 mg,tid,口服,第3~8周每...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片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普拉克索治疗,第1周每次0.125 mg,tid,口服,第2周每次0.25 mg,tid,口服,第3~8周每次0.5 mg,ti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帕罗西汀每次20 mg,q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45例/48例)和72.92%(35例/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7.11±0.79)和(9.17±1.34)分,UPDRS评分分别为(33.15±2.89)和(41.15±5.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头部不适、恶心和嗜睡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83%和1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克索片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片 普拉克索片 帕金森病 抑郁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丽芬 林萍 +2 位作者 张庆元 冯梅 童巧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根据NIHSS评分标准分为轻度脑梗死组106例、中度脑梗死组98例和重度脑梗死组96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86例为正常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测定血常...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根据NIHSS评分标准分为轻度脑梗死组106例、中度脑梗死组98例和重度脑梗死组96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86例为正常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测定血常规、血糖、血脂、肾功能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血压比率、糖尿病比率、冠心病比率、吸烟史比率、收缩压、舒张压、BMI、PLT、PLR、FBG、LDL-C、TC和尿酸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LC低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2.271(95%CI:1.968~3.571,P<0.05);重度脑梗死患者PLR高于中度脑梗死和轻度脑梗死患者(136.49±23.92vs123.57±18.95vs97.16±16.25,P<0.05),且中度脑梗死患者PLR高于轻度脑梗死患者。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PLR升高,PLR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急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