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勇 童希忠 +4 位作者 梁应平 赵红 涂静 胡衍辉 徐国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8-911,共4页
目的评价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12~15周龄,体重300~3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CLP组)和颈交感神经干离断+脓毒症组(TCS... 目的评价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12~15周龄,体重300~3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CLP组)和颈交感神经干离断+脓毒症组(TCST组),每组24例。CLP组和TCST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TCST组于CLP前行右侧TCST。分别于CLP前即刻(T0)、CLP后2h(T1)、4h(T2)和6h(T3)时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浆TNF-α、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水平和Plt计数。结果 与T0和S组比较,T1~T3时CLP组和T2、T3时TCST组PT、APTT明显延长,血浆Fib及ATⅢ水平明显降低,血浆TNF-α、t-PA、PAI-1和D-D水平明显升高,Plt计数明显减少(P〈0.05)。与CLP组比较,T1~T3时TCST组PT、APTT明显缩短,血浆Fib及ATⅢ水平明显升高,血浆TNF-α、t-PA、PAI-1和D-D水平明显降低,Plt计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 TCST可改善脓毒症大鼠凝血和纤溶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浆TNF-α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 交感 交感神经切断术 脓毒症 凝血功能 纤溶功能
下载PDF
高危型HPV载量与分型检测对宫颈高级别病变预测价值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凌 李隆玉 +3 位作者 杨起楠 徐小玲 童希忠 王利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76-380,共5页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载量和分型检测在中国农村地区妇女人群中预测宫颈鳞状上皮高级别病变发生的价值。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以农村妇女人群为基础选取江西省兴国县、靖安县和...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载量和分型检测在中国农村地区妇女人群中预测宫颈鳞状上皮高级别病变发生的价值。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以农村妇女人群为基础选取江西省兴国县、靖安县和玉山县2 257例,年龄35~64岁纳入本前瞻性队列研究。同时采用HC-2(hybrid capture-2)和导流杂交技术(HybriMax)两种方法分别检测hrHPV载量和亚型,两种方法中任一亚型阳性者行阴道镜及活检检查,并将HC-2检测阳性结果中病毒载量〈10.0 RLU/CO认定为低病毒载量,病毒载量≥10.0 RLU/CO为高病毒载量。对hrHPV结果阴性或病理诊断为CIN1的2 211例妇女行24个月无干预随访。根据随访分别评价hrHPV载量和HybriMax分型两种检测方法预测宫颈鳞状上皮高级别病变(CIN grade 2 or worse,CIN2+)的效果。结果:纳入基线、随访数据完整的女性共1 636例。2年内采用HC-2检测的132例基线高病毒载量妇女中CIN2+的发生率为3.03%(4/132),其相对危险度(RR)值为42.24(95%CI为4.76~375.2);采用HybriMax分型检测的159例基线分型HPV16或18型阳性妇女中CIN2+的发生率为2.51%(4/159),RR值为33.06(95%CI为3.72~293.9)。对2年内HC-2检测中高病毒载量例数和HybriMax分型检测中HPV16/18型别阳性例数进行比较,CIN2+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高载量和HPV16/18型别阳性妇女人群进展为CIN2+的风险均较高。在不具有持续监测hrHPV条件的农村地区,HC-2检测的病毒载量≥10.0 RLU/CO阈值设定,与HybriMax分型检测HPV16/18型别均对hrHPV初筛有分流作用,并对CIN2+发生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载量 病毒亚型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癌前病变 农村地区
下载PDF
鞘内注射Staurosporine对骨癌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勇 杜晓红 +4 位作者 应俊 童希忠 梁应平 胡衍辉 徐国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对胫骨骨癌痛大鼠机械痛行为和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20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24只。除C组外,其他四组均制备胫骨骨癌痛模...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对胫骨骨癌痛大鼠机械痛行为和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20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24只。除C组外,其他四组均制备胫骨骨癌痛模型。模型制备后第10-12天,N组、S组和SP组分别于鞘内注入生理盐水、二甲基亚砜(DMSO)或Staurosporine 10μl,每天1次,连续3d。M组鞘内不给予任何药物。记录鞘内给药前(T0)、给药后1d(T1)、3d(T2)、5d(T3)、7d(T1)、10d(T5)、14d(T6)和21d(T1)的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缩足热潜伏期(WTL)。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特异表达补体C3受体(OX-42)及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M组、N组、S组及SP组MWT明显降低,WTL明显缩短(P〈0.05)。与M组比较,S组和SP组MWT明显升高,WTL明显延长(P〈0.05)。与S组比较,SP组MwT明显升高,wTL明显延长(P〈0.05)。C组脊髓背角OX-42及Iba〉1染色较浅,未发现小胶质细胞。T0和T7时M组、N组、s组和sP组OX-42和Iba-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1~T5时M组、N组、S组和SP组大鼠脊髓背角OX-42、Iba-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T1~T6时s组和SP组大鼠脊髓背角OX-42和Iba-1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T1~T5时SP组脊髓背角OX-42和Iba-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鞘内注射Stauros—porine可抑制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从而减轻骨癌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抑制剂 骨肿瘤 小神经胶质细胞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糖尿病大鼠体液免疫及补体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童希忠 陈勇 +4 位作者 郎海丽 胡小兰 余树春 胡衍辉 徐国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4-565,共2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糖尿病大鼠体液免疫及补体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30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24):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M组)和右美托咪定+糖尿病组(DEX组)。DM组和DEX组以链脲佐菌素(STZ)...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糖尿病大鼠体液免疫及补体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30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24):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M组)和右美托咪定+糖尿病组(DEX组)。DM组和DEX组以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于模型稳定后4 w时3组大鼠均实施剖腹探查术,手术时间30 min。DEX组于手术开始前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随后以5μg·kg^(-1)·h^(-1)(容量1 ml/h)的速率维持4 h,C组和DM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和72 h(T3)时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采集血样,测定血糖,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 G、Ig A及Ig M和补体CH50、C3及C4浓度;分别于T0~T3时采血结束后处死大鼠,处死前称重,解剖分离脾脏组织称重,计算脾脏指数。结果与C组比较,DM组和DEX组T0~T3时血清Ig G、Ig M浓度及脾脏指数降低,Ig A、CH50、C3及C4浓度升高(P<0.05);与DM组比较,DEX组T1~T3时血清Ig G、Ig M浓度及脾脏指数升高,Ig A、CH50、C3及C4浓度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围术期体液免疫及补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糖尿病 免疫球蛋白 补体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大鼠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杜晓红 陈勇 +2 位作者 童希忠 胡衍辉 徐国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9-692,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大鼠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SD 大鼠48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 组)、右美托咪定5μg/kg 组(D5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 组...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大鼠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SD 大鼠48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 组)、右美托咪定5μg/kg 组(D5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 组(D10组)和右美托咪定15μg/kg 组(D15组)。以肢体Ⅱ导联监测 ECG,股动脉置管监测 MAP,股静脉置管给药。D5、D10、D15组分别于布比卡因给药前15 min 时经股静脉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5、10和15μg/kg,C 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四组大鼠均泵注0.75%布比卡因2 mg·kg-1·min-1。分别记录大鼠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及心脏停搏的时间和布比卡因的用量,并测定心肌组织布比卡因含量。结果与C 组比较, D5、D10和 D15组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和心脏停搏的时间明显延长(P 〈0.05),布比卡因的用量及心肌布比卡因含量明显增加(P 〈0.05);与 D5组比较,D10和 D15组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和心脏停搏的时间明显延长,布比卡因的用量及心肌布比卡因含量明显增加(P 〈0.05);D10与 D15组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和心脏停搏的时间、布比卡因的用量及心肌布比卡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内预先给予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提高布比卡因中毒剂量阈值,延迟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发生时间,减轻大鼠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反应,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布比卡因 心脏毒性 预先给药
下载PDF
磷酸铝凝胶联合兰索拉唑对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hs-CRP 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童希忠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14期1995-1996,共2页
目的研究磷酸铝凝胶联合兰索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9月我院诊治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 目的研究磷酸铝凝胶联合兰索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9月我院诊治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hs-CRP、MMP-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MMP-9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胃溃疡患者采用磷酸铝凝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的疗效确切,能够促进胃溃疡愈合,降低血清hs-CRP、MMP-9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阳性胃溃疡 磷酸铝凝胶 兰索拉唑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龄大鼠术后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勇 童希忠 +4 位作者 胡衍辉 蔡可庆 梁孟秋 余树春 徐国海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 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龄大鼠术后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 健康老龄雄性SD大鼠72只,20~ 22月龄,体重550~ 6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24):对照组(C组)、手术组(O组)和SGB+手术组(SGB组).SGB... 目的 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龄大鼠术后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 健康老龄雄性SD大鼠72只,20~ 22月龄,体重550~ 6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24):对照组(C组)、手术组(O组)和SGB+手术组(SGB组).SGB组于右侧星状神经节处注射0.25%布比卡因0.15 ml行SGB.操作结束15 min时,O组和SGB组进行剖腹探查术,手术时间30 min.于术后1d时,随机取6只大鼠,采用Y型迷宫测试认知功能,记录达标训练次数和达标时间;分别于术后1、3和7d时,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海马CA3区组织,电镜下进行观察,测量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突触活性区长度和突触界面曲率.结果 与C组比较,O组和SGB组达标时间延长,达标训练次数增加,O组术后1、3和7d时海马CA3区突触间隙增宽,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变薄,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5),SGB组突触结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比较,SGB组达标时间缩短,达标训练次数减少,术后1、3和7d时海马CA3区突触间隙减小,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增厚,突触活性区长度延长,突触界面曲率增大(P<0.05).结论 SGB改善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CA3区突触结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 神经传导阻滞 老年人 海马 突触
原文传递
农村地区以人群为基础的子宫颈癌筛查中HPV初筛不同分流方法效果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郑子雯 李凌 +7 位作者 李隆玉 徐小玲 童希忠 陈爱菊 肖剑 彭金香 程翠萍 樊芬莲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8-511,共4页
目的评价农村地区妇女以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为初筛的宫颈癌筛查中不同分流方式的效果,探索适合中国农村地区成本效益的HPV初筛阳性后的分流方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7个农村现场进行... 目的评价农村地区妇女以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为初筛的宫颈癌筛查中不同分流方式的效果,探索适合中国农村地区成本效益的HPV初筛阳性后的分流方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7个农村现场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HPV检测宫颈癌筛查,HPV初筛阳性者分别采用液基细胞学(LBC)、巴氏涂片、HPV16/18分型,HPV载量(VL)或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检查(VIA/VILI)作为分流方法。以最终的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5种分流方法的效果。结果筛查数据完整并纳入研究共17 782例,HPV感染率13.56%(2 412/17 782)。5种分流方式中HPV16/18分型和HPV载量的灵敏度(86.8%和72.1%)和特异度(85.8%和71.4%)较高,ROC工作曲线(0.863和0.717)优于其他3种分流方式,获得最终病理确诊平均时间较短(平均9.2 d和9.2 d)(P 〈0.05)。结论在农村地区HPV为初筛后采用HPV16/18和HPV载量分流方式因其灵敏度、特异度较好,仅需一次召回,获得病理诊断时间短等优势,是目前较适宜的分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癌前病变 分流 农村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