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循证教学: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8
1
作者 童文昭 王后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72,共10页
促进知识结构化是新课程改革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优化知识教学、促进深度学习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当前的知识结构化教学研究因存在较为严重的经验化倾向,使得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欠佳、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循证教... 促进知识结构化是新课程改革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优化知识教学、促进深度学习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当前的知识结构化教学研究因存在较为严重的经验化倾向,使得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欠佳、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循证教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由于认识论视角下指向深度学习的知识结构化是知识的本体结构、认知结构和实践结构“三位一体”的表征结果,因此促进课程知识结构化的循证教学需重点围绕这三个维度的结构化进行设计和实施。具体而言,在教学设计层面,根据循证医学的“5A”框架,从提出问题、获取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评估证据等五个环节依次展开基于证据的“教学评一体化”干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施层面,结合教育行动研究方法,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式掘进方式展开基于证据的知识结构化教学,并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知识结构化等3个维度、15个观察要点对影响学生知识结构化的因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观察和评价,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化的同时,为新一轮循证教学提供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教学 知识结构化 深度学习 教学改进
下载PDF
指向知识结构化的循证实践:意义、向度与路径 被引量:6
2
作者 童文昭 王后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2,128,共8页
知识结构化是课程内容结构化核心要义,也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知识结构化为目标的循证实践,将“最佳教学证据”与“教师个体经验”相结合,有助于实现基于证据的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促进学科知识向学科素养的转... 知识结构化是课程内容结构化核心要义,也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知识结构化为目标的循证实践,将“最佳教学证据”与“教师个体经验”相结合,有助于实现基于证据的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促进学科知识向学科素养的转化、提升以知识内化为目标的课堂效率。为全面认识知识结构化的特征、性质和样态,基于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对知识结构化的内涵和要求进行分析,从知识的本体结构化、认知结构化和实践结构化三个结构向度厘清知识结构化循证实践的研究内容,以便从多结构视角探查和评估知识结构化问题并获得相关证据,进而实施基于“证据+经验”的有效教学干预,促进学生形成组织有序、逻辑清晰、功能完整的知识结构。面对当前知识结构化研究证据数量不足,科学性、可靠性、解释力不佳的现状,将循证实践“5A”框架与德金教育行动研究模式进行整合,构建了循证知识结构化的实践框架,并针对证据的获取、应用和评估等方面的设计和实施提出相应对策,为一线教师的实践操作提供更为清晰的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实践 知识结构化 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 教学改进
下载PDF
基于认识思路结构化的化学教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童文昭 王后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2-56,共5页
作为化学学科知识向学科素养转化的三种结构化形式之一,“认识思路的结构化”内涵着知识的方法论系统、认识的逻辑统一、知识的学科实践等三个方面的认识发展要求。基于认识思路结构化的化学教学设计,应结合具体知识深度解析这三个重要... 作为化学学科知识向学科素养转化的三种结构化形式之一,“认识思路的结构化”内涵着知识的方法论系统、认识的逻辑统一、知识的学科实践等三个方面的认识发展要求。基于认识思路结构化的化学教学设计,应结合具体知识深度解析这三个重要内涵,从认识对象、认识方法、认识路线、认识活动等四个方面展开。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重视知识本体、认知思维及认知实践模型在学生认识思路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产生追根溯源,从学科本原的角度去寻找和发现这些学科知识的认识方向、路线、方法和方案,实现认识过程的“程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知识结构化 认识思路
下载PDF
发现证据—应用证据—评价证据:循证教学的行动框架
4
作者 童文昭 王后雄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24年第5期41-46,共6页
循证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最佳有效证据应用于教学决策和实践,使教学转向证据驱动的精准教学、科学化教学。循证教学围绕证据的发现、应用和评价三个环节展开,发现证据—应用证据—评价证据是其行动框架。具体而言,教师要先基于教学实践... 循证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最佳有效证据应用于教学决策和实践,使教学转向证据驱动的精准教学、科学化教学。循证教学围绕证据的发现、应用和评价三个环节展开,发现证据—应用证据—评价证据是其行动框架。具体而言,教师要先基于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收集、筛选和评估证据,然后依据证据设计制订教学干预方案并实施教学干预,再分析实施教学干预后获得的数据、评价证据的质量,获得基于真实学情的最佳有效证据,从而为新一轮循证教学的改进提供相关证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教学 教学证据 教学改进
下载PDF
基于单元知识结构化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5
作者 刘腾琳 童文昭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33,共5页
群文阅读教学是单元整体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应用形式,其目标之一是促进语文知识的结构化,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理解水平和运用能力,落实语文阅读素养的培育要求。基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内化到外显的过程,知识的结构化过... 群文阅读教学是单元整体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应用形式,其目标之一是促进语文知识的结构化,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理解水平和运用能力,落实语文阅读素养的培育要求。基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内化到外显的过程,知识的结构化过程也可据此划分为本体结构化、认知结构化和实践结构化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结构化过程中,知识从客体化向主体化、素养化逐步进阶,最终完成由知识到素养的转化。为有效促进这三个阶段的结构化,根据群文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本文从议题设置、文本组织和集体建构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结构化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单元教学 知识结构化 群文阅读 阅读教学
下载PDF
凸显高阶思维的化学教学:内涵、必要性和实践策略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季冬 王后雄 童文昭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7-40,共4页
高阶思维是一系列复杂思维的集合体,它对于学生高中学习以及后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是必要的。进行情境、活动和问题解决的整体设计是高阶思维培养的有效实践策略,具体包括:创设真实情境,精心预设... 高阶思维是一系列复杂思维的集合体,它对于学生高中学习以及后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是必要的。进行情境、活动和问题解决的整体设计是高阶思维培养的有效实践策略,具体包括:创设真实情境,精心预设问题;营造宽松环境,鼓励学生交流;小组分工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学 高阶思维 低阶思维 实践策略
下载PDF
基于学习进阶视角的化学核心概念的界定——以“物质结构”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童文昭 邹国华 杨季冬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共5页
学习进阶中的核心概念是介于学科观念与基本概念之间的一种中位概念,基于国内课程体系的特点,提出学习进阶视角下的化学核心概念的内涵及界定思路。以"物质结构"为例,通过"自上往下"的观念建构分析和"自下往上... 学习进阶中的核心概念是介于学科观念与基本概念之间的一种中位概念,基于国内课程体系的特点,提出学习进阶视角下的化学核心概念的内涵及界定思路。以"物质结构"为例,通过"自上往下"的观念建构分析和"自下往上"的基本概念认识结构分析,得出"物质结构"的核心概念包括"结构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微粒的空间分布""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进阶 中学化学 核心概念 物质结构
下载PDF
循证教学的内涵理解和实践要点——基于化学学科视角
8
作者 邹国华 童文昭 杨梓生 《福建教育》 2024年第2期12-15,共4页
循证教学要求教学实践中基于证据,融合个人经验和智慧,制订最优的教学方案。分析循证教学的内涵、实践要点以及与课标的关联,能让教|师清晰理解循证教学。在此基础上,文章以盐类水解原理的教学为例,介绍循证教学的一般样态。
关键词 循证教学 课程标准 化学教学
下载PDF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测评框架的构建——基于PISA及高考评价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9
9
作者 童文昭 杨季冬 王后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79,共6页
基于PISA测评框架的理解,从测评目标、测评内容、测评路径等三个角度阐述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框架的构建思路,结合"高考评价体系"的解读,界定以必备知识为基础、以关键能力为重心的测评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宏观辨识与微... 基于PISA测评框架的理解,从测评目标、测评内容、测评路径等三个角度阐述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框架的构建思路,结合"高考评价体系"的解读,界定以必备知识为基础、以关键能力为重心的测评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要求,从情境、知识、能力等三个维度厘清测评内容,构建价值、情境、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测评路径,并制订"宏微结合"素养的相关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测评框架 PISA 高考评价体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下载PDF
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的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6
10
作者 童文昭 邹国华 王后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69-71,共3页
基于学习进阶视角下核心概念与核心素养关系及对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分析了素养为本的核心概念教学内涵。以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核心概念"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为例,从知识框架分解、思维框架提炼、素养目标确定、教学... 基于学习进阶视角下核心概念与核心素养关系及对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分析了素养为本的核心概念教学内涵。以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核心概念"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为例,从知识框架分解、思维框架提炼、素养目标确定、教学路径设计等方面构想教学思路,并从教学评一体化角度提出相应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为本 核心概念 学习进阶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标准的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 被引量:9
11
作者 童文昭 王后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55,共3页
实施"素养为本"的教学前提是基于教学的视角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与学科观念、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这三对关系是理解核心素养教学内涵的关键。鉴于教学与评价的互促共生关系,素养评价既是引导... 实施"素养为本"的教学前提是基于教学的视角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与学科观念、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这三对关系是理解核心素养教学内涵的关键。鉴于教学与评价的互促共生关系,素养评价既是引导也是促进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基石,根据新高考评价体系突出素养评价目标的要求,以近两年高考试题的特点为例,从知识、问题及情境等方面分析了评价观照下的核心素养教学导向,进而从实践角度提出"知识单元化与情境化""问题解决与支架教学""科学探究与逻辑推理""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等核心素养教学的落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 化学核心素养 教学理解 素养评价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维目标 学科知识 学科观念
下载PDF
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维度核心素养培育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邹国华 童文昭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28,共5页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组成之一,深入分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内涵及新课标对其的进阶建构,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模型,探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培育策略,为"宏观辨识与...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组成之一,深入分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内涵及新课标对其的进阶建构,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模型,探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培育策略,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在课堂中落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PDF
基于标准的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 被引量:8
13
作者 童文昭 邹国华 杨季冬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0年第1期66-69,共4页
实施"素养为本"的教学前提是基于教学的视角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与学科观念、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这三对关系又是理解核心素养教学内涵的关键。鉴于教学与评价的互促共生关系,素养评价既是引... 实施"素养为本"的教学前提是基于教学的视角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与学科观念、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这三对关系又是理解核心素养教学内涵的关键。鉴于教学与评价的互促共生关系,素养评价既是引导也是促进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基石,根据新高考评价体系突出素养评价目标的要求,以近两年高考试题的特点为例,从知识、问题及情境等方面分析了评价观照下的核心素养教学导向,进而从实践角度提出"知识单元化与情境化""问题解决与支架教学""科学探究与逻辑推理""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等核心素养教学的落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 核心素养 教学理解 素养评价
下载PDF
学习进阶本土化研究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 被引量:14
14
作者 童文昭 王后雄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共5页
基于学习进阶(LPS)在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结合我国科学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进展与反思,阐述了学习进阶的本土化研究,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的教学与评价、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修订完善、科学素养的培... 基于学习进阶(LPS)在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结合我国科学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进展与反思,阐述了学习进阶的本土化研究,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的教学与评价、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修订完善、科学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的意义,分析了学习进阶的“本土化”研究过程中,在融入国内课程与教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等方面所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进阶 本土化研究 科学教育 化学教育
下载PDF
全国卷化学实验能力考查特点分析——基于SOLO与LPs融合的视角 被引量:5
15
作者 童文昭 邹国华 王后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4,共6页
以“回归”全国卷后的2015-2017年全国I卷第26题化学实验题为样本,结合SOLO分类理论及学习进阶(LPs)理论,从SOLO层级、LPs层级、SOLO-LPs融合难度值等三个角度,对试题的能力结构进行分析,并从考查范围与侧重点、考查方式与创新等方面... 以“回归”全国卷后的2015-2017年全国I卷第26题化学实验题为样本,结合SOLO分类理论及学习进阶(LPs)理论,从SOLO层级、LPs层级、SOLO-LPs融合难度值等三个角度,对试题的能力结构进行分析,并从考查范围与侧重点、考查方式与创新等方面对全国卷化学实验能力考查特点进行了归纳梳理,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卷 化学实验 能力结构 SOLO 学习进阶
下载PDF
让深度学习发生:知识结构的视域 被引量:4
16
作者 邹国华 童文昭 杨梓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0,共6页
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可以从内在结构、关联结构和发展结构三个维度进行剖析,结构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知识发展为素养。从知识结构的视域看,深度学习的目标就是要促进知识在三个维度上都向高水平方向发展。因此,促进学生知识内在结... 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可以从内在结构、关联结构和发展结构三个维度进行剖析,结构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知识发展为素养。从知识结构的视域看,深度学习的目标就是要促进知识在三个维度上都向高水平方向发展。因此,促进学生知识内在结构、关联结构和发展结构的高层次发展,是知识结构视域下实现深度学习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结构 深度学习 途径
下载PDF
促进空间能力进阶发展的物质结构空间模型教学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邹国华 童文昭 韩闽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2-56,共5页
物质结构模块是从微观层次逐步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联系,学生要理解多种类型的微观模型,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能力,而各类微观模型是分段学习的。对各阶段涉及的空间模型进行学习进阶分析,并探索在此基础上整体规划教学:以物质结构空间... 物质结构模块是从微观层次逐步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联系,学生要理解多种类型的微观模型,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能力,而各类微观模型是分段学习的。对各阶段涉及的空间模型进行学习进阶分析,并探索在此基础上整体规划教学:以物质结构空间模型为主题,以促进学生空间能力发展为目标,科学设计教学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结构 空间能力 学习进阶 教学单元设计
下载PDF
关注模型建构发展模型认知——新旧必修教材(鲁科版)中模型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国华 童文昭 杨梓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28,共5页
新课程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理念,“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之一。研究高中新旧必修教材中模型的类型、功能及表征,统计、分析其共性与差异,为新课程的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 教材 模型 模型认知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对活化能相关模型的反思——基于科学模型的教学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国华 童文昭 杨梓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96,共6页
模型与建模在科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以活化能相关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活化能相关模型教学中存在未正确理解模型内涵,导致迷思概念以及固守已有模型形成思维定势等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对活化能相关的模型教学进行反思,为科学... 模型与建模在科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以活化能相关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活化能相关模型教学中存在未正确理解模型内涵,导致迷思概念以及固守已有模型形成思维定势等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对活化能相关的模型教学进行反思,为科学模型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模型 活化能 模型教学
下载PDF
文化视角下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 被引量:3
20
作者 童文昭 王后雄 《现代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9-43,共5页
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的高中化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载体。文化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应以文化为立足点,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文化要素。通过STSE教育、科学史教育、审美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科学与人文交融的情境中认识... 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的高中化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载体。文化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应以文化为立足点,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文化要素。通过STSE教育、科学史教育、审美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科学与人文交融的情境中认识科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视角 科学素养 化学 中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