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步态稳定性及FAC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春节 刘继红 +2 位作者 张玲俐 唐爱群 童燕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步态稳定性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16例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步态稳定性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16例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疗法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步态时空参数、FAC评分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步频、步幅、患侧支持相及患侧摆动相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步频、步幅、患侧支持相及患侧摆动相分别为(1.24±0.06)步/s、(0.45±0.04)m、(0.37±0.05)s、(0.66±0.05)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1.15±0.06)步/s、(0.39±0.05)m、(0.31±0.06)s、(0.55±0.04)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FAC评分为(4.31±0.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65±0.55)分],CSI评分为(6.55±1.9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17±2.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疗法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步态稳定性及肌张力,有利于患者步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型足下垂 功能性电刺激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疗法 步态稳定性
下载PDF
电脑康复治疗仪联合超早期强化运动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疗效
2
作者 张玲俐 刘继红 +1 位作者 韩春节 童燕娜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电脑康复治疗仪联合超早期强化运动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74例)。对照组实施电脑康复治疗仪... 目的探讨电脑康复治疗仪联合超早期强化运动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74例)。对照组实施电脑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早期强化运动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改良阿什沃思量表评分、Brunnstrom分级、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血常规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75.63±10.84)高于对照组(47.29±8.75)(P<0.05);改良阿什沃思量表评分(0.57±0.13)低于对照组(1.82±0.25)(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Ⅰ级、Ⅱ级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级、Ⅳ级、Ⅴ级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为(73.21±4.9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37±5.22)分(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PTA、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PT和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电脑康复治疗仪联合超早期强化运动康复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电脑康复治疗仪 认知功能 功能结局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童燕娜 程哲 +3 位作者 段洪连 肖淑英 张伟东 杜会山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将微信作为辅助教学方法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探讨其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神经内科轮转的住院医师22名,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轮转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实践考... 目的将微信作为辅助教学方法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探讨其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神经内科轮转的住院医师22名,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轮转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实践考核以及问卷调查,将其成绩与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科轮转的19名住院医师(仅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2组的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病例分析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主观评价教学法是否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文献查阅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扩大知识面、团队合作、教学满意度、锻炼临床思维、提高临床操作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移动学习 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培训 教学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伴多发脑梗死的临床分析三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童燕娜 郭薇 +7 位作者 高忠明 程哲 段洪连 韩臻臻 杜明艳 孟繁花 杜会山 张伟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8-200,共3页
患者1男,60岁,主因腹泻16 d,四肢乏力10 d于2015年6月10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以下简称潞河医院)。入院前16 d患者出现腹泻,50~100 ml/次,2~3次/d,无发热、腹痛;入院前10 d出现四肢乏力;入院前3 d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压... 患者1男,60岁,主因腹泻16 d,四肢乏力10 d于2015年6月10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以下简称潞河医院)。入院前16 d患者出现腹泻,50~100 ml/次,2~3次/d,无发热、腹痛;入院前10 d出现四肢乏力;入院前3 d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压94/62 mmH g,血常规示白细胞29.07×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10.36%,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 血栓形成 脑梗死
下载PDF
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梗死临床进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童燕娜 程哲 +5 位作者 段洪连 宋兆慧 张伟东 杜明艳 孟繁花 耿晓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4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的可能机制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2月经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13例经CT或MRI证实的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后的病情变化,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进展... 目的探讨进展性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的可能机制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2月经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13例经CT或MRI证实的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后的病情变化,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进展性脑卒中组(49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6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危险因素的采集,完善血管评估,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血管情况进行比较,探索脑卒中进展的可能原因及机制,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预后。结果进展性脑卒中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即"三高")的患者明显多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P=0.039)。进展性脑卒中组患有冠心病或房颤等心脏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P=0.027)。进展性脑卒中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P<0.05)。进展性脑卒中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且6个月后预后差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P<0.05)。结论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易出现临床进展,其临床进展与"三高"、心脏疾病、颈动脉斑块及狭窄有关。进展性脑卒中组患者预后较非进展性脑卒中组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前动脉 脑梗死 进展 预后
下载PDF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童燕娜 韩臻臻 +2 位作者 段洪连 孟繁花 杜会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2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99例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就诊的轻型脑卒中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目的探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99例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就诊的轻型脑卒中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根据是否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将所有病人分为溶栓组(168例)和未溶栓组(131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出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3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住院期间颅内出血、死亡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溶栓组比较,溶栓组病人出院时NIHSS评分显著降低,3个月后良好预后率显著增加,两组病人均未发生症状性出血及死亡。结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轻型脑卒中病人预后,并且不会增加颅内出血及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治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预后 安全性
下载PDF
微信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童燕娜 肖淑英 +1 位作者 段洪连 张伟东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第15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微信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神经内科见习生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信结合PBL教学法和传统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实... 目的探讨微信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神经内科见习生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信结合PBL教学法和传统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病例分析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成绩优于对照组;在教学法是否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文献查阅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以及扩大知识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满意度、锻炼临床思维等方面,实验组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微信结合PBL教学法较传统PBL教学法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PBL教学法 微信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3
8
作者 肖淑英 童燕娜 +4 位作者 孟繁花 杜会山 张芹 奥婷 张瑞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有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151例,预后终点为发病3个月后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其中0~2分(预后良好组)77例,≥3分(预后不良组)74例。比较...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有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151例,预后终点为发病3个月后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其中0~2分(预后良好组)77例,≥3分(预后不良组)74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溶栓时间窗、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前脑卒中分型、早期症状改善、溶栓后脑出血等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溶栓前血糖、C反应蛋白、溶栓前NIHSS评分≥9分、心房颤动、溶栓后脑出血等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OR=1.262,95%CI:1.075~1.482,P=0.005)、OCSP(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OR=0.203,95%CI:0.066~0.628,P=0.006)、溶栓前血糖(OR=1.264,95%CI:1.042~1.532,P=0.017)、溶栓后24h症状改善(OR=25.764,95%CI:5.131~129.361,P=0.000)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溶栓前NIHSS评分、OCSP分型、溶栓前血糖及溶栓后24h症状改善等因素是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C反应蛋白质 脑出血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肖淑英 童燕娜 +4 位作者 孟繁花 杜会山 张芹 奥婷 张瑞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预后终点为发病3个月后mRS评分,0~2分为临床预后良好组,≥3分为临床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预后终点为发病3个月后mRS评分,0~2分为临床预后良好组,≥3分为临床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房颤史、溶栓时间窗、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卒中分型、溶栓前血压、血小板、血糖、血脂、TSH、C反应蛋白、凝血指标、早期症状改善(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改善≥40%或0~1分)、溶栓后脑出血等因素,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以上因素与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211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预后良好者117例(55.5%),预后不良者94例(44.5%)。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溶栓前血糖、TSH、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溶栓前NIHSS分级、溶栓后24小时病情改善、溶栓后脑出血、TOAST分型、OCSP分型、房颤史,差异有显著性(P<0.05),是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OR=1.064,95%CI:1.001~1.131,P=0.045)、溶栓前NIHSS分级(OR=4.126,95%CI:1.739~9.791,P=0.001)、溶栓前血糖(OR=1.210,95%CI:1.041~1.406,P=0.013)、OCSP分型(OR=0.210,95%CI:0.077~0.526,P=0.001)、溶栓后24小时病情改善(OR=25.834,95%CI:6.566~101.637,P=0.000)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OCSP分型等基线资料及溶栓后24小时病情改善等因素可独立预测溶栓3个月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静脉溶栓 临床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联合传统教学法在5年制临床医学实习医师脑血管病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0
作者 车锋丽 赵性泉 +3 位作者 杜会山 魏建朝 张伟东 童燕娜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联合传统教学模式在脑血管病5年制临床医学实习医师带教中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教学组5年制临床医学实习医师60... 目的探讨分析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联合传统教学模式在脑血管病5年制临床医学实习医师带教中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教学组5年制临床医学实习医师60例作为教学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入传统教学模式组、CBL联合传统教学模式组。教学结束后以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实践考核(包括查体及病例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的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无显著性差异;CBL联合传统教学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及病例分析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89.10±2.99)分vs(86.60±3.41)分,P=0.015];CBL联合传统教学组学生在自我评价是否增加了学习兴趣、学习主动能力、文献查阅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满意度及系统诊断能力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CBL联合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实习医师掌握脑血管病临床诊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学 病例为基础的教学 脑血管病 临床实习医师
下载PDF
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静脉溶栓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洪连 杜会山 +2 位作者 孟繁花 童燕娜 王艳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6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临床特点及静脉溶栓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MRI-DWI证实的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根据病情是否出现波动,分为进展组及非进展组,分析其临床特点、加重因素、应用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目的探讨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临床特点及静脉溶栓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MRI-DWI证实的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根据病情是否出现波动,分为进展组及非进展组,分析其临床特点、加重因素、应用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效果及90 d预后。结果 23例病人均于发病4.5 h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非进展组6例经治疗后症状好转/无进展,进展组17例病人在发病最初3 d内出现症状波动,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更容易出现病情进展。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入院时及溶栓1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院时NIHSS评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更重。进展组与非进展组90 dmR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进展组病人预后良好占88.2%,非进展组的病人90 d全部预后良好。结论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梗死多以运动受累为主要表现,73.9%的病人在发病最初3 d内有症状波动,但经溶栓治疗,病人90 d预后良好,仍应积极进行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脉络膜前动脉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静脉溶栓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情感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艳芳 谈晓牧 +2 位作者 童燕娜 张伟东 杜会山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0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ES)治疗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有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治疗组加用NES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症状自...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ES)治疗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有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治疗组加用NES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经过平均2个疗程的分组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SCL-90中躯体化(23.65±9.28)分vs(33.45±10.61)分、强迫症状(18.56±6.25)分vs(27.73±8.17)分、人际关系敏感(20.27±8.12)分vs(24.61±8.27)分、抑郁(28.50±10.95)分vs(34.02±12.71)分、焦虑(21.50±7.37)分vs(28.68±8.23)分、敌对(12.18±5.64)分vs(16.91±5.35)分、精神病性(14.98±3.15)分vs(24.88±9.35)分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评分等改善明显(P<0.05或<0.01)。结论 NES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情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电刺激 情绪障碍
下载PDF
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淑英 杜会山 +4 位作者 孟繁花 封靖 耿晓坤 童燕娜 程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和颈动脉支架术(CA... 目的探讨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和颈动脉支架术(CAS),观察组患者行分期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同期介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随访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总并发症发生率(10.3%)明显低于对照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支架内狭窄、血管闭塞、心肌梗死以及脑梗死的发生率(0,0,2.6%,5.1%)明显低于对照组(7.7%,10.3%,12.8%,17.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术前术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分期先行PCI术后再行CAS术治疗,不仅疗效显著,合并症发生率低,且同时长期随访效果好,安全可靠,是临床上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冠心病 分期介入治疗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艳芳 王雪梅 +3 位作者 谈晓牧 童燕娜 张伟东 杜会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08-2710,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梗死患者126例,均有吞咽障碍,分为研究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研究组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自尊及人际行为评定量表、情... 目的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梗死患者126例,均有吞咽障碍,分为研究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研究组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自尊及人际行为评定量表、情绪状态量表检测。结果经过平均2个疗程的治疗,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自尊及人际行为评定量表中的个性、价值观、表现/社会接纳程度、恢复能力/稳定性、竞争性、自主性、存在价值评分及总分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情绪状态量表中紧张-焦虑、愤怒-敌对、疲劳-无力、精力充沛-能动性疲劳-无力评分及总分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合常规药物及吞咽训练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梗死 心理障碍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用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杰 童燕娜 +3 位作者 杨靖 覃远静 刘丽平 李洪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观察评估血清CEA、CA199、CA125、CY21-1水平的检测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20例,根据其是否发生脑转移分为... 目的观察评估血清CEA、CA199、CA125、CY21-1水平的检测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20例,根据其是否发生脑转移分为脑转移组(45例)和未发生脑转移组(75例)。检测并比较不同分期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CY21-1水平的差异,分析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转移组患者的血清CEA、CA199、CA125、CY21-1水平分别为(25.78±5.36)ng/ml、(36.49±8.17)μg/ml、(58.86±10.36)μg/ml、(8.18±1.13)ng/ml,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Ⅲ+Ⅳ期患者的CEA、CA199、CA125、CY21-1水平明显高于Ⅱ期患者(P <0.05);转移组患者上述指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EA、CA199、CA125、CY21-1联合检测对NSCLC脑转移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查。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血清CEA、CA199、CA125、CY21-1水平较高,且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5例克-雅氏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念 王平平 童燕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3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克-雅氏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11诊断为克-雅氏病5例,对其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5例病人均有智能障碍及锥体束受损体征,肌阵挛及言语障碍4例,小脑症状3例,癫及精神行为障碍2例。5例头... 目的探讨克-雅氏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11诊断为克-雅氏病5例,对其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5例病人均有智能障碍及锥体束受损体征,肌阵挛及言语障碍4例,小脑症状3例,癫及精神行为障碍2例。5例头颅MRI及脑电图明显异常,2例脑脊液14-3-3蛋白阳性,基因检测均未发现异常。结论克-雅氏病的首发症状可不相同,但痴呆和锥体束受损是其共同的临床特征,可借助头颅MRI、脑电图、脑脊液14-3-3蛋白以及基因检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雅氏病 临床特征 临床诊断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脑卒中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丽朋 童燕娜 +1 位作者 肖淑英 杜会山 《科教导刊》 2017年第4X期87-88,90,共3页
目的:探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脑卒中临床实习中的效果。方法:将我校临床医学系实习的48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PBL教学法)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每组24名,通过理论知识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方... 目的:探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脑卒中临床实习中的效果。方法:将我校临床医学系实习的48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PBL教学法)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每组24名,通过理论知识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问卷调查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进一步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进一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学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在脑卒中临床实习中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显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见习 PBL教学法
下载PDF
标准化患者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哲 童燕娜 +1 位作者 段红莲 高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第13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9—12月在本院实习的123名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41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PBL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9—12月在本院实习的123名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41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PBL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PBL教学法,实验组在PBL组的基础上加用标准化患者教学法,自制调查问卷,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理论和技能考核、调查问卷的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BL组,实验组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临床思维、提高自我学习兴趣、提高知识掌握程度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和PBL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患者结合PBL教学法可提高神经内科学临床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患者 PBL教学法 神经内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森林脑炎康复治疗1例报道
19
作者 杨宇琦 张通 +6 位作者 刘丽旭 何静杰 杨凌宇 公维军 孙新亭 童燕娜 柳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1期1076-1077,共2页
报道1例33岁男性患者,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后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下降。通过个体化的康复治疗策略,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 森林脑炎 康复 病例报道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1
20
作者 韩臻臻 童燕娜 +1 位作者 段洪连 张伟东 《西部医学》 2019年第4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静滴rt-pA0.9mg/kg(≦50mg),于1h内滴注完,运用美国的NIHSS及Barthel指数(BI)分别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7d、1个月时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记录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后两组同一时间点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变长,NIHSS评分逐渐下降;治疗前,两组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同一时间点,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χ~2=8.107,P=0.00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9,P=0.64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治疗前NIHSS评分、心脏疾病及糖尿病、营养状况等因素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P<0.05);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表示,治疗前NIHSS评分、心脏病及糖尿病史、营养状况及治疗方式均是影响患者预后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ACI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更具安全性,可更好地保障患者的预后,并且对于栓塞的治疗越早越好,患者的预后与病情轻重、年龄及糖尿病、心脏疾病和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预后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