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道肿瘤的中药治疗及机制研究新手段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昱初 李冉 +1 位作者 刘静 童珊珊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消化道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上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存在发病率高、复发转移率高、耐药及不良反应等问题。中药用药灵活辨证,兼容性强,显示出明显的多靶点效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为治疗消化道肿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 消化道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上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存在发病率高、复发转移率高、耐药及不良反应等问题。中药用药灵活辨证,兼容性强,显示出明显的多靶点效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为治疗消化道肿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从消化道肿瘤的中医学总体认识、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及机制研究新手段等方面对中药治疗消化道肿瘤进行阐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及后续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中药复方 消化道肿瘤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霉素在小鼠血清中的含量 被引量:9
2
作者 童珊珊 余江南 +3 位作者 徐希明 杨琴 沈玉萍 朱源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的 :对小鼠血清中阿霉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以便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及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 :建立了以α 萘酚为内标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并对用药后小鼠血清中的阿霉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血清样品用氯仿 甲醇 ( 4... 目的 :对小鼠血清中阿霉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以便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及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 :建立了以α 萘酚为内标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并对用药后小鼠血清中的阿霉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血清样品用氯仿 甲醇 ( 4∶1)混合液 1ml提取后进样。色谱柱 :Nova pakC1 8柱 ( 3 .9mm× 15 0mm) ,流动相 :甲醇 乙腈 0 .0 1mol·L- 1 NH4H2 PO4 冰HAc( 4 0∶10∶5 0∶0 .6 ) ,检测波长 :2 33nm。线性范围 :0 .1~ 10 .0 μg·ml- 1 ,r =0 .9994。结论 :该法快速、简便 ,内标价廉、易得 ,适于临床药物浓度监测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阿霉素 血清 药物动力学 含量
下载PDF
绵茵陈提取液中绿原酸的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童珊珊 徐亚萍 +1 位作者 金花 余江南 《江苏中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绵茵陈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评价不同绵茵陈提取液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能力。方法:以绵茵陈为原料,采用不同工艺提取,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DPPH·清除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酸... 目的:研究绵茵陈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评价不同绵茵陈提取液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能力。方法:以绵茵陈为原料,采用不同工艺提取,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DPPH·清除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酸性乙醇对绿原酸的提取率较高,不同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不相同。结论:除了绿原酸外,绵茵陈中还含有其他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茵陈 绿原酸 DPPH自由基
下载PDF
体内药物分析中的样品预处理技术 被引量:8
4
作者 童珊珊 余江南 +1 位作者 刘文英 安登魁 《药学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24-27,共4页
综述了国外近 5年来体内药物分析中样品预处理技术的最新应用进展 ,包括固相微萃取技术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以及这两种技术与现代分析仪器的联用 ,并展望了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 体内药物分析 样品预处理技术
下载PDF
我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疗的现状和挑战 被引量:7
5
作者 童珊珊 陈宇 +1 位作者 李田昌 曹丰 《转化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338-341,共4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年来随着诊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年来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ACS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我国依然存在诊断水平低、指南实施不理想、患者依从性不高等问题。作者就目前国内ACS诊治的现状和挑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诊疗现状
下载PDF
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童珊珊 余江南 +1 位作者 刘文英 安登魁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0年第6期360-364,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包括柱切换技术、手性色谱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以及色谱联用技术。由于这些新技术在进样方式、分离模式、检测手段等方面独特的优越性 ,从而提高了分析...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包括柱切换技术、手性色谱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以及色谱联用技术。由于这些新技术在进样方式、分离模式、检测手段等方面独特的优越性 ,从而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灵敏度和选择性 ,使色谱技术成为体内药物分析中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技术 色谱联用技术 体内药物分析 应用
下载PDF
体内药物分析学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童珊珊 沈玉萍 余江南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1期85-88,共4页
将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于体内药物分析学的教学,可以及时地丰富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师生互动交流。体内药物分析学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本科生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相应实用技术手段及最新网络资源为必要补充,以ASP.net加html构建动态平... 将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于体内药物分析学的教学,可以及时地丰富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师生互动交流。体内药物分析学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本科生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相应实用技术手段及最新网络资源为必要补充,以ASP.net加html构建动态平台,实现了教学的网络交互。课件内容包括电子教材、学习帮助、作业与考试、聊天室、系统管理、相关链接等,具有教学和资料查询的双重功能,演示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以及管理简易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网络 体内药物分析学 药学专业
下载PDF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2
8
作者 童珊珊 《高教与经济》 2006年第1期34-36,共3页
本文在叙述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聘任制未取得预期效果、考核评估仍然是改革的薄弱环节、分配制度尚存在不合理现象"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作者对于这些问题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人事制度 改革 对策
下载PDF
APJ在hESCs定向心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9
作者 童珊珊 陈宇 +5 位作者 张宁坤 高连如 程涛 王泽 雷洪涛 李春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38-1742,共5页
目的在人胚胎干细胞(h ESCs)定向心肌分化过程中,以中胚层阶段(d2)、心肌细胞起始分化阶段(d3)、心肌细胞后分化阶段(d7)为时间节点,探索APJ的表达特征。方法 h ESCs经单层培养后,应用化学成分明确的诱导分化培养基定向诱导h E... 目的在人胚胎干细胞(h ESCs)定向心肌分化过程中,以中胚层阶段(d2)、心肌细胞起始分化阶段(d3)、心肌细胞后分化阶段(d7)为时间节点,探索APJ的表达特征。方法 h ESCs经单层培养后,应用化学成分明确的诱导分化培养基定向诱导h 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再于d2、d3、d7阶段分别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rachyury T、mesp1、Nkχ2.5与APJ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种标志物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诱导d7开始出现跳动的细胞,跳动细胞数量d7~d16逐渐增加,d16达高峰。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跳动的细胞心肌特异性标志物a-Actinin、c TNNT2表达阳性,并可见到明显的肌节及润盘结构;APJ在d2、d3、d7阶段分别与阶段特异性标志物Brachyury T、mesp1、Nkχ2.5共表达。3个阶段中APJ mRNA呈持续性表达,在中胚层起始时表达最高,中胚层后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APJ与代表h ESCs心肌分化过程中的阶段特异性标志物Brachyury T、mesp1、Nkχ2.5共表达,证实APJ在人心肌细胞发育的整个过程中持续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心脏祖细胞标志物 定向心肌分化 心肌细胞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调节兔心肺转流中高血糖的胰岛磷脂酰肌醇3激酶机制
10
作者 童珊珊 闵苏 +1 位作者 魏珂 张光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FI)对兔心肺转流(CPB)中血糖的影响,探讨SFI调节兔CPB中高血糖的胰岛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均分成三组:参附组(S组)、参附+ly294002组(SL组)和单纯CPB组(C组)。采集麻醉后...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FI)对兔心肺转流(CPB)中血糖的影响,探讨SFI调节兔CPB中高血糖的胰岛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均分成三组:参附组(S组)、参附+ly294002组(SL组)和单纯CPB组(C组)。采集麻醉后即刻(T1)、主动脉阻断即刻(T2)、主动脉开放5 min(T3)、35 min(T4)和75 min(T5)动脉血液标本检测血浆血糖和胰岛素。CPB 150 min,取胰腺组织测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和PI3K p85表达。结果与T1时比较,三组T2~T5时血糖和胰岛素均增高(P<0.05);与C组比较,S组T2~T5时血糖降低,胰岛素升高(P<0.05),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和PI3K p85表达升高(P<0.05),S组和SL组胰腺MDA表达降低,GSH表达升高(P<0.05);与S组比较,SL组T2~T5时血糖升高,胰岛素降低(P<0.05),胰岛素和PI3K p85表达降低(P<0.05),胰腺MDA表达升高,GSH表达降低(P<0.05)。结论 SFI可能通过增强胰岛细胞PI3K表达而增加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调节CPB中高血糖,其机制可能与SFI改善胰腺氧化和抗氧化的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肺转流 血糖 胰岛素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新进展
11
作者 童珊珊 张宁坤 陈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7-310,共4页
目前心脏移植是终末期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供体来源短缺、免疫排斥和费用昂贵等限制,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人们看到了新的曙光。干细胞治疗,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替代治疗成为终... 目前心脏移植是终末期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供体来源短缺、免疫排斥和费用昂贵等限制,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人们看到了新的曙光。干细胞治疗,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替代治疗成为终末期IHD患者的另一有效治疗选择。MSC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内的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广泛存在于骨髓、脐带、脂肪等组织中,能够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具有组织再生、免疫调节等功能,因此,MSC在再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临床实用价值。现就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在IHD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金针菇中麦角甾醇和22,23-二氢麦角甾醇的含量 被引量:11
12
作者 易承学 童珊珊 +1 位作者 徐希明 余江南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同时测定金针菇中麦角甾醇和22,23-二氢麦角甾醇含量。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同时测定上述2种成分,流动相为甲醇,流速1.0 mL&...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同时测定金针菇中麦角甾醇和22,23-二氢麦角甾醇含量。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同时测定上述2种成分,流动相为甲醇,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2 nm,柱温25℃。结果:麦角甾醇和22,23-二氢麦角甾醇的进样量在0.025~1.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4.6%[相对标准偏差(RSD)=0.89%],103.5%(RSD=3.3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测定金针菇中麦角甾醇和22,23-二氢麦角甾醇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麦角甾醇 22 23-二氢麦角甾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行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雷红涛 阮焕钧 +4 位作者 徐洪涛 童珊珊 张宁坤 王泽 程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839-84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水平对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 目的探讨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水平对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2月-2016年2月在海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520例。根据患者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用中位数法(中位数为13%)将STEMI患者分为低RDW水平组(RDW≤13%)和高RDW水平组(RDW>13%),两组研究样本量分别为389例和131例。比较术前RDW水平对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与术后1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低RDW水平组比较,高RDW水平组STEMI患者PCI术后住院期间(4.7%vs 15.3%,P<0.001)、术后1年(9.3%vs 29%,P<0.001)MACE发生率更高。经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MACE发生率因素有年龄、血红蛋白及RDW。其中术前RDW水平在多因素分析中为独立影响因素(P<0.001)。结论术前高RDW水平的STEMI患者发生MACE的概率高,术前RDW水平对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主要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注射用水飞蓟宾脂质纳米乳中水飞蓟宾含量测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江南 童珊珊 +2 位作者 朱源 徐希明 黄艳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73-875,共3页
目的 建立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最新研制的注射用水飞蓟宾脂质纳米乳中水飞蓟宾含量的方法。方法 选用 1mol·L-1的NaOH碱溶液破乳 ,弃去以氯仿为萃取剂提取的纳米乳油相 ,水相层由纳米乳中释放出的水飞蓟宾以无水乙醇溶解 ,... 目的 建立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最新研制的注射用水飞蓟宾脂质纳米乳中水飞蓟宾含量的方法。方法 选用 1mol·L-1的NaOH碱溶液破乳 ,弃去以氯仿为萃取剂提取的纳米乳油相 ,水相层由纳米乳中释放出的水飞蓟宾以无水乙醇溶解 ,HCl中和 ,于 2 88nm处直接测定吸光度 ,计算水飞蓟宾的含量。结果 水飞蓟宾在 0 .2 970~ 1.784mg·m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 ,r =0 .9999;高、中、低 3种浓度的萃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分别为 96 .0 8%~ 98.95 %和 99.72 %~ 10 0 .5 % ,n =3;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 0 .37%和 3.6 % ,n =5。结论 建立的方法准确度高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水飞蓟宾 脂质纳米乳 水飞蓟宾 含量 测定
下载PDF
AMPK激活剂抑制PDGF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峻 郑婷 +4 位作者 童珊珊 李钰青 佘晓芬 张萌 肖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18-2322,共5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激活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糖核苷(AICAR)干预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变化,探讨PDGF对平滑肌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及激活AMPK抑制增殖机制。方法:SD大鼠主动脉...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激活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糖核苷(AICAR)干预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变化,探讨PDGF对平滑肌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及激活AMPK抑制增殖机制。方法:SD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经PDGF及AICAR干预24 h、48 h、72 h后,分为A组(AICAR)、P组(PDGF)、A+P组(AICAR+PDGF)和对照组,4个组用MTT法测量细胞的增殖情况;并检测不同AICAR作用时间下(30 min、1 h、3 h、6 h、12 h)AMPK的活化情况和mTOR的蛋白活性,以及上述各组中AMPK活化和mTOR蛋白活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PDGF干预组的MTT值显著增加(P<0.05),AMPK激活组能显著抑制PDGF诱导的MTT值的增加效应(P<0.05);(2)AICAR可诱导细胞AMPK的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AICAR的诱导效应有随药物干预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的趋势;(3)与对照组相比,AICAR干预后p-mTOR表达活性显著减弱(P<0.05),随着药物干预时间延长,p-mTOR表达也呈逐渐减弱的趋势;(4)各组干预12 h后分别检测p-AMPK表达强度,与对照组比较,P组显著减弱(P<0.01),A+P组显著增强(P<0.01),而A+P组与P组比较,A+P组强于P组(P<0.01),A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检测p-mTOR表达强度,与对照组比较,P组显著增强(P<0.05),A+P组较低(P<0.05),A+P组低于P组(P<0.05),A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GF刺激能促进VSMCs增殖,该促增殖效应可被AMPK激活剂AICAR所抑制;细胞mTOR活性下调可能参与AMPK活化诱导的抑制VSMCs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共培养时EphB4/ephrinB2表达异常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欢 李皎 +6 位作者 朱彦 陆化 童珊珊 余先球 王丽霞 汤郁 费小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研究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与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共培养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对MSC EphB4/ephrinB2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ranswell培养体系,将正常骨髓MSC分别与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细... 目的:研究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与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共培养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对MSC EphB4/ephrinB2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ranswell培养体系,将正常骨髓MSC分别与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细胞共培养7、12 d后分别应用实时定量RT-PCR和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骨髓MSC的EphB4/ephrinB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骨髓MSC与U266、RPMI8226共培养后,与对照组MSC相比,生长和形态未见明显改变,应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骨髓MSC EphB4/ephrinB2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在共培养7 d的时间点上除EphB4在RPMI8226共培养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 d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化学结果显示共培养组MSC胞膜胞浆EphB4/ephrinB2表达下降。结论: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在与正常骨髓MSC共培养后,诱导骨髓MSC EphB4/ephrinB2表达的下调,可能通过MSC成骨-破骨活动的脱耦合,参与骨髓瘤骨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骨病 间充质干细胞 EPHB4 EPHRINB2
下载PDF
脂联素与冠脉介入术后血管活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峻 佘晓芬 +4 位作者 童珊珊 张萌 李钰青 黄菲 肖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35-3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PCI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内皮功能因子、炎症因子变化特点,以及左旋氨氯地平作用对ISR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的5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基础用药,n=27例)、左旋氨氯... 目的初步探讨PCI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内皮功能因子、炎症因子变化特点,以及左旋氨氯地平作用对ISR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的5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基础用药,n=27例)、左旋氨氯地平组(基础用药+左旋氨氯地平n=31例)。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APN、Hs-CRP、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分析APN与各内皮因子间的相关性,并观察CAG结果及术后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评价不同药物治疗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结果①两组术后血TC、TG、LDL-c水平与基线相比下降(P值均为<0.05)、HDL-c相比则升高(P<0.05)。②两组术后Hs-CRP、ET-1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值均为<0.05),而NO、APN水平均较术前上升(P值均为<0.05);术后左旋氨氯地平组Hs-CRP、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值均为<0.05),而术后左旋氨氯地平组NO、APN水平高于对照组(P值均为<0.05)。③APN与TC、TG、LDL-c、Hs-CRP、ET-1呈负相关,而与HDL-c、NO呈正相关。④左旋氨氯地平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升高的APN水平与APN上升、NO升高、ET-1降低、以及Hs-CRP水平降低有关,左旋氨氯地平的干预有助于APN的提升,可能在拮抗ISR机制和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中起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脂联素 左旋氨氯地平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匙羹藤叶总皂苷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向阳 侯会绒 +3 位作者 仰榴青 姜松 童珊珊 茆广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4-846,共3页
目的:建立匙羹藤叶总皂苷快速、简便的分光光度分析方法。方法:以结构类似物甘草酸单铵盐为对照品,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混合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于545 nm 处测定匙羹藤叶总皂苷溶液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甘草酸单铵盐在40~160... 目的:建立匙羹藤叶总皂苷快速、简便的分光光度分析方法。方法:以结构类似物甘草酸单铵盐为对照品,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混合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于545 nm 处测定匙羹藤叶总皂苷溶液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甘草酸单铵盐在40~16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 A=0.0006m+0.3305(r=0.9960),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2.6%(n=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和稳定性较好,可用于缺乏匙羹藤酸对照品时匙羹藤叶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羹藤叶 总皂苷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脑红蛋白在内毒素脑室注射脑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超 孙善全 +5 位作者 胡宇 黄德胜 童珊珊 刘力 张俊芳 蒋梦笔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368-3373,共6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脑损伤大鼠模型的顶叶皮质、海马组织、脑脊液(CSF)和血浆中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用SD大鼠140只,分为1个对照组(n=20)和6个内毒素干预组(n=20)。内毒素干预组向大鼠脑池内注射内毒素... 目的探讨内毒素脑损伤大鼠模型的顶叶皮质、海马组织、脑脊液(CSF)和血浆中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用SD大鼠140只,分为1个对照组(n=20)和6个内毒素干预组(n=20)。内毒素干预组向大鼠脑池内注射内毒素0.1mg/kg体重,对照组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注射内毒素后3、6、12、24、48及72h收集血浆、CSF,并处死大鼠留取顶叶皮质和海马组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gb的表达变化;应用干燥法检测鼠脑含水量。结果注射内毒素后,鼠脑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8h达峰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顶叶皮质、海马组织、CSF和血浆中Ng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8h达峰值。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的结果和上述结果一致。结论在内毒素所致脑损伤中Ngb表达上调且与内毒素的注入时间相关,Ngb表达上调是机体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红蛋白 内毒素 脑损伤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水飞蓟宾脂质纳米粒在小鼠肝脏中的药物浓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江南 童珊珊 +3 位作者 徐希明 沈玉萍 朱源 杨琴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建立水飞蓟宾脂质纳米粒在小鼠肝脏中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小鼠肝脏匀浆液在pH8.2条件下用乙醚提取,氮气吹干,残渣以流动相溶解后进样。采用Nova—pakC18色谱柱(3.9mm×150mm,4μm),以甲醇-0.05mol&... 目的:建立水飞蓟宾脂质纳米粒在小鼠肝脏中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小鼠肝脏匀浆液在pH8.2条件下用乙醚提取,氮气吹干,残渣以流动相溶解后进样。采用Nova—pakC18色谱柱(3.9mm×150mm,4μm),以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10:11,磷酸调至pH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8nm,内标为α-萘酚。结果:水飞蓟宾的线性范围为1.60—31.8μg·g^-1(r=0.9994);S/N=3时,最低检测限为10ng;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100.8%-104.7%,日内RSD为1.6%-3.3%,日间RSD为3.2%-4.8%,n=5。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水飞蓟宾肝靶向制剂的肝脏药物浓度测定及肝脏靶向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测定 水飞蓟宾 脂质纳米粒 小鼠 肝脏药物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