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2014年顺德区艾滋病哨点吸毒人群血清学及行为学特征统计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富鹏 马健强 +2 位作者 谭覃 童珑 区洁霞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30期4269-4271,共3页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血清学及行为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顺德区2010年—2014年艾滋病吸毒者哨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年—2014年共监测2 054例吸毒者,以男性、已婚/同居、广东户籍、汉族、文化...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血清学及行为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顺德区2010年—2014年艾滋病吸毒者哨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年—2014年共监测2 054例吸毒者,以男性、已婚/同居、广东户籍、汉族、文化程度不高的劳动力人群为主,并且总体来看监测吸毒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在不断提高;仍以吸食传统毒品为主,且多数吸毒者存在注射行为史,5年注射吸毒比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注射吸毒比例总体来看有下降趋势;吸毒者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比例总体低于50%,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比例低,也说明吸毒人群仍是艾滋病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桥梁;吸毒者在5年间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阳性感染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IV阳性感染者与HIV阴性者在艾滋病知识知晓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德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疫情渐趋平缓,但吸毒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仍较高,除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有效宣传,还需要大力提高行为学干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人群 哨点监测 血清学 行为学 特征分析
下载PDF
2012—2014年顺德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现况分析
2
作者 曹富鹏 马健强 +2 位作者 谭覃 区洁霞 童珑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6期185-186,189,共3页
目的了解顺德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人群现状,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到顺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的相关资料整理分析。结果求询者中男女比例约为3:1;20~39岁的人群占73.... 目的了解顺德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人群现状,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到顺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的相关资料整理分析。结果求询者中男女比例约为3:1;20~39岁的人群占73.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占33.6%;HIV初筛阳性率为9.1%。结论 VCT在发现感染者和HIV知识宣教上发挥重要作用,今后应加大宣传,提高服务,有效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自愿咨询监测(VCT) 筛查阳性率
下载PDF
佛山市顺德区2016年HIV感染者晚发现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卓斌 童珑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0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佛山市顺德区2016年HIV感染者晚发现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2016年1~12月新报告的300例HIV感染者,调查其基本信息、感染途径、样本来源等,分析导致HIV感染者的晚发现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研究对象当中,109... 目的探讨佛山市顺德区2016年HIV感染者晚发现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2016年1~12月新报告的300例HIV感染者,调查其基本信息、感染途径、样本来源等,分析导致HIV感染者的晚发现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研究对象当中,109例属于晚发现者(36.3%);HIV感染者晚发现的样本多数来源于检测咨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较高者、异性传播以及经性病门诊发现HIV感染者的晚发现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佛山市顺德区2016年HIV感染者晚发现率较高,应不断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扩大检测,以提高HIV感染者的早发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晚发现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CD8^+比值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4
作者 童珑 马健强 +2 位作者 谭覃 曹富鹏 何倩红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891-893,共3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治疗前后CD4^+/CD8^+比值变化情况及治疗前CD4^+/CD8^+比值对治疗时机选择的影响。方法对2006-2015年在顺德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治疗前后CD4^+/CD8^+比值及治疗前CD4^+/CD8^+比值与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治疗前后CD4^+/CD8^+比值变化情况及治疗前CD4^+/CD8^+比值对治疗时机选择的影响。方法对2006-2015年在顺德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治疗前后CD4^+/CD8^+比值及治疗前CD4^+/CD8^+比值与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变化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CD4^+/CD8^+比值表现为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大,但增幅在减小;初始治疗年龄以及性别不影响CD4^+/CD8^+比值的变化(P>0.05);治疗前CD4^+/CD8^+比值<0.2与≥0.3的艾滋病患者相比,其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增长更明显。结论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提高CD4^+/CD8^+比值,但需保证治疗依从性;早期治疗效果更好,对于治疗前CD4^+/CD8^+比值<0.2的艾滋病患者应积极动员其开始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CD4^+/CD8^+比值
原文传递
顺德区新报告艾滋病病例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童珑 马健强 +5 位作者 谭覃 陈璇 吴碧霞 简庆芬 何倩红 李文萌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297-1300,1320,共5页
目的分析顺德区新报告艾滋病病例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艾滋病防控工作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设计问卷对2017-2018年顺德区新报告艾滋病病例进行调查,对问卷内容进行有效性整理后进行卡方检验、非条件Logistics等统计学... 目的分析顺德区新报告艾滋病病例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艾滋病防控工作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设计问卷对2017-2018年顺德区新报告艾滋病病例进行调查,对问卷内容进行有效性整理后进行卡方检验、非条件Logistics等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385例HIV/AIDS纳入调查对象,其中男330例,女55例,男女比例为6:1;发现感染时年龄最小16岁,最大88岁,平均发现感染年龄(39.26±13.67)岁;民族以汉族为主,占88.8%;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51.7%;初中文化为主,占40%;外地户籍为主,占77.7%;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56.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户籍、是否主动检测意识、既往有无艾滋病相关临床症状和是否知晓艾滋病相关信息间晚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晚发现率存在随发现年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曾经有过艾滋病相关症状要比没有艾滋病相关症状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高(OR=2.363);知晓检测机构相比不知晓晚发现风险要低(OR=0.621);相比未婚或同居HIV/AIDS,已婚和离异或丧偶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要高(OR=2.257、2.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德区今后要加强高年龄、已婚和离异或丧偶、本地户籍HIV/AIDS的随访管理,强化检测宣传,特别是本地检测机构的宣传,同时加强医疗机构主动提供HIV咨询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例 晚发现 新报告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应用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预测化学物质急性毒性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曾丽海 赵敏 +5 位作者 杨杏芬 谭剑斌 杨颖 黄俊明 谭小华 童珑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评价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预测急性毒性的能力,探讨其替代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可行性。方法依据体外替代方法跨部门协调委员会(US ICCVAM)发布的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检测50种化学物质的细胞毒性,将IC50结果与急性经... 目的评价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预测急性毒性的能力,探讨其替代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可行性。方法依据体外替代方法跨部门协调委员会(US ICCVAM)发布的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检测50种化学物质的细胞毒性,将IC50结果与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大鼠LD50值进行分析比较;IC50值代入RC预测模型获得急性毒性LD50预测值,并进行GHS急性毒性分级,将分级结果与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分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IC50值与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值存在相关性(Pearson r=0.802,P<0.01);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分级结果与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分级结果具有等级相关性(Spearman r=0.793,P<0.01;Gamma=0.909,P<0.01)和一致性(Kappa=0.545,P<0.01),两者的分级一致率为72.0%(McNemar-Bowker W=5,P=0.082)。结论 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可较好地预测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是一种有效的体外快速筛查急性毒性的方法;可作为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起始剂量的参考,可望用于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的初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细胞毒性 替代方法 中性红摄取试验
原文传递
佛山市顺德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曹富鹏 马健强 +2 位作者 谭覃 童珑 何倩红 《慢性病学杂志》 2016年第6期659-660,665,共3页
目的探讨佛山市顺德区定点治疗医院治疗且依从性好的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底前开始抗病毒治疗的98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抗病毒治疗方案分别为依非韦伦(EFV)+拉米夫定(3TC)+齐多夫定(AZT)、EFV+3TC+替诺福韦(T... 目的探讨佛山市顺德区定点治疗医院治疗且依从性好的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底前开始抗病毒治疗的98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抗病毒治疗方案分别为依非韦伦(EFV)+拉米夫定(3TC)+齐多夫定(AZT)、EFV+3TC+替诺福韦(TDF)、EFV+AZT+TDF、EFV+司坦夫定(D4T)+3TC、EFV+奈韦拉平(NVP)+TDF、NVP+AZT+3TC、NVP+D4T+3TC、克力芝+3TC+TDF,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V-1 RNA病毒载量。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98例艾滋病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CD4+T淋巴细胞数有明显增长,治疗前后比较,t=9.80,P<0.05;8种治疗方案治疗6个月后对病毒的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9,P<0.05);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数(χ2=5.22,P=0.073)和初始治疗年龄(χ2=1.48,P=0.476)不会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治疗6个月后77.56%达到病毒完全抑制,97.96%达到病毒基本抑制。结论顺德区抗病毒治疗效果较理想,在保证治疗依从性的前提下,多数患者可达到病毒完全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CD4+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化学物眼刺激性测试策略研究进展
8
作者 童珑 杨杏芬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3-486,共4页
传统急性眼刺激试验是美国药理学家John Draize于20世纪40年代建立,后来研究者渐将这种用于眼刺激的评价方法称作Draize兔眼刺激试验(Draize eyetest)[1]。该试验作为经典方法采用多年来给人类贡献很大,然而其方法上渐现的缺点再加上... 传统急性眼刺激试验是美国药理学家John Draize于20世纪40年代建立,后来研究者渐将这种用于眼刺激的评价方法称作Draize兔眼刺激试验(Draize eyetest)[1]。该试验作为经典方法采用多年来给人类贡献很大,然而其方法上渐现的缺点再加上动物保护、动物福利等理念的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刺激性 体外替代 测试策略
原文传递
379例海洛因成瘾者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钟瑞建 高菁 +4 位作者 吴磊 伏新艳 方欣 潘蕾 童珑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了解阿片类依赖使用者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美沙酮不良反应/事件调查表》对入选的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点收治的海洛因成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美沙酮治疗者中以青年男性,无业,同居,文化低者... 目的:了解阿片类依赖使用者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美沙酮不良反应/事件调查表》对入选的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点收治的海洛因成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美沙酮治疗者中以青年男性,无业,同居,文化低者为多。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有便秘、嗜睡、口干多见,其次记忆力下降、性欲下降、过度睡眠、失眠、排尿困难、恶心呕吐等;治疗期间便秘发生率与既往海洛因滥用量有关(χ2=8.258,P=0.041),并且随用药时间、维持剂量增加以及治疗期间继续滥用药物而增加;既往海洛因滥用量与美沙酮维持治疗首日剂量(r=0.117,P<0.05)及维持剂量(r=0.245,P<0.01)存在正相关。结论:美沙酮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以便秘、嗜睡、口干、女性月经不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成瘾 美沙酮口服液 药物维持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