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复型少年司法的本土化改造--基于枫桥经验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童飞霜 刘园芝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8年第5期20-28,共9页
修复型少年司法主张少年司法应当吸纳罪错少年、被害人及社区广泛参与,以恢复社会关系和社区关系,这为我国少年审判改革提供了第三条道路,然而该理论的引入和运用面临着本土化的诸多难题。枫桥经验与修复型少年司法理论基础暗合、价值... 修复型少年司法主张少年司法应当吸纳罪错少年、被害人及社区广泛参与,以恢复社会关系和社区关系,这为我国少年审判改革提供了第三条道路,然而该理论的引入和运用面临着本土化的诸多难题。枫桥经验与修复型少年司法理论基础暗合、价值目标趋同、实践样态互补,这为修复型少年司法本土化改造提供了路径选择:以枫桥经验为依托,促进司法理念再转变、规范依据再转型、制度设计再完善;实现行为矫正与心理矫正的动态融合、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元互动、立法规定与配套措施的双重规制。此外,大数据时代的修复型少年司法,还可以充分挖掘大数据的治理潜力,实现大数据时代枫桥式修复型少年司法的创新和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型少年司法 本土化 枫桥经验 大数据
下载PDF
工伤认定中“48小时条款”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之探析
2
作者 童飞霜 《中国审判》 2021年第16期94-97,共4页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L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以下简称“48小时条款”)。适用该条规定应同时具备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而司法实践中往往只判断是否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以...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L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以下简称“48小时条款”)。适用该条规定应同时具备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而司法实践中往往只判断是否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以及从发病到死亡之间是否超过48小时两个形式要件,而忽略了发病、抢救、死亡为一连续完整不间断的过程这一实质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要件 形式要件 工作岗位 突发疾病 视同工伤 工伤认定 司法实践 《工伤保险条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