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瘤三维CT血管造影术与MRA、DSA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关俊宏 潘蔚然 +5 位作者 王成林 赵崇智 王朋 刘贵军 田边纯嘉 端和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6-198,共3页
颅内动脉瘤三维CT血管造影术与MRA、DSA的对照观察关俊宏潘蔚然王成林赵崇智王朋1刘贵军2田边纯嘉3端和夫3(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外科,沈阳110001)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三维CT血管造影术;磁共振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颅内动脉瘤三维CT血管造影术与MRA、DSA的对照观察关俊宏潘蔚然王成林赵崇智王朋1刘贵军2田边纯嘉3端和夫3(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外科,沈阳110001)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三维CT血管造影术;磁共振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三维CT血管造影术(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CT 血管造影术 CT MRA DSA
下载PDF
三维CT对颈内动脉硬膜环附近动脉瘤的诊断 被引量:13
2
作者 于宏伟 关俊宏 +3 位作者 王成林 唐广海 田邉纯嘉 端和夫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颈内动脉硬膜环附近动脉瘤(juxta-dural ring aneurysm, JDRAn)的诊断经验。方法分析23例该部位动脉瘤患者的26个动脉瘤与海绵静脉窦及硬脑膜的位置关系,评价3D-CTA在判定动脉瘤是否向硬膜内突出... 目的总结应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颈内动脉硬膜环附近动脉瘤(juxta-dural ring aneurysm, JDRAn)的诊断经验。方法分析23例该部位动脉瘤患者的26个动脉瘤与海绵静脉窦及硬脑膜的位置关系,评价3D-CTA在判定动脉瘤是否向硬膜内突出上的作用。结果3D-CTA诊断出26个JDRAn中的25个,诊断率为96%。仅在高CT值表面遮盖显示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处理影像上显示的6个动脉瘤均位于硬膜外;6个颈内动脉窦部动脉瘤(carotid cave aneurysm, CCAn)中3个位于硬膜内,1个位于硬膜外,另2个颈部的一部分突出于硬膜内。低CT值处理影像上显示的其它13个非CCAn均突出于硬膜内。结论3D-CTA可以有效地诊断JDRAn,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 颈内动脉硬膜环附近动脉瘤 诊断 海绵静脉窦
原文传递
三维CT血管造影在脑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关俊宏 赵崇智 +2 位作者 徐凤桐 田边纯嘉 端和夫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0-202,共3页
应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6例颅内动脉瘤(共9个)、3例脑动静脉畸形、2例颈内动脉狭窄和4例脑膜瘤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D-CTA不仅能清楚地显示这些病变的立体结构,而且能准确了解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 应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6例颅内动脉瘤(共9个)、3例脑动静脉畸形、2例颈内动脉狭窄和4例脑膜瘤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D-CTA不仅能清楚地显示这些病变的立体结构,而且能准确了解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有利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科 神经外科手术 CT 血管照影 诊断
原文传递
三维造影磁共振血管扫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于宏伟 王成林 +1 位作者 田边纯嘉 端和夫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维造影磁共振血管扫描 ( 3DMRA)对脑动静脉畸形 (AVM)的诊断作用及在AVM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6名不同部位脑AVM病例 (运动区近旁AVM 2例 ,运动性语言中枢近旁、感觉性语言中枢近旁、颞叶、枕叶AVM各 1例 )采用GESi... 目的 探讨三维造影磁共振血管扫描 ( 3DMRA)对脑动静脉畸形 (AVM)的诊断作用及在AVM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6名不同部位脑AVM病例 (运动区近旁AVM 2例 ,运动性语言中枢近旁、感觉性语言中枢近旁、颞叶、枕叶AVM各 1例 )采用GESignaHorizon 1 5T核磁共振扫描机 ,应用对比剂Gd DTPA进行三维SPGR摄影。将制作出的 3DMRA图像与脑血管造影 (DSA)及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 ,判断该方法和制作出的影像在脑AVM诊断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6例脑AVM患者的 3DMRA图像均较清楚地显示出脑表面供血动脉、病灶及引流静脉与脑组织的相互位置关系 ,并可以显示出供血动脉进入脑组织和引流静脉流出脑表面的位置。影像所见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  3DMRA可直观地显示AVM的供血动脉、病灶及引流静脉与脑组织的关系 ,为AVM的微创手术治疗提供有益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造影磁共振血管扫描 脑动静脉畸形 诊断 手术治疗 脑血管畸形
原文传递
伊文氏蓝染色对大鼠脑内肿瘤生物学标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朴浩哲 八卷稔明 +1 位作者 伊林至洋 端和夫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研究在大鼠脑内肿瘤模型中生物学染色标记脑内肿瘤的方法。方法选择F344大鼠,移植体外培养的RG2胶质瘤细胞制作脑内肿瘤模型,移植18d后经大腿静脉注射伊文氏蓝(Evans blue,EB)染色肿瘤组织,探讨生物学染色对脑内肿瘤的标示作用和手... 目的研究在大鼠脑内肿瘤模型中生物学染色标记脑内肿瘤的方法。方法选择F344大鼠,移植体外培养的RG2胶质瘤细胞制作脑内肿瘤模型,移植18d后经大腿静脉注射伊文氏蓝(Evans blue,EB)染色肿瘤组织,探讨生物学染色对脑内肿瘤的标示作用和手术中对肿瘤和周围正常脑组织鉴别的意义。结果EB浓度在100mg/kg时,肿瘤组织染色成鲜明蓝色,同时大鼠的皮肤和所有器官都被染色成蓝色;当浓度低于10mg/kg时,仅染色肿瘤组织而皮肤和其他器官不被染色;肉眼可鉴别的最低静注浓度为1.25mg/kg。肿瘤组织的染色效果持续到静注后96h。血清中EB浓度在静注后3h内迅速减少,之后呈缓慢代谢过程,静注后24h减少到静注浓度的38%,静注后24h EB在血清和肿瘤组织中的浓度差达到最大值。染色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操作较未染色对照组明显容易,手术后切片组织学观察肿瘤被完全切除。结论EB生物学染色标记脑内肿瘤效果可靠,手术中作为肿瘤的标示鉴别肿瘤和周围正常脑组织的界限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文氏蓝 胶质瘤 大鼠 肿瘤标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