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树人工林土壤呼吸昼夜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
作者 竹万宽 王志超 +1 位作者 黄润霞 许宇星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32-38,共7页
以雷州半岛地区尾叶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I-815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连续测定其土壤呼吸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昼夜变化规律,分析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旨在为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估算提供数据... 以雷州半岛地区尾叶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I-815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连续测定其土壤呼吸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昼夜变化规律,分析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旨在为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估算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尾叶桉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为双峰趋势,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在4:00和16:00取得,分别为3.95μmol·m^(-2)·s^(-1)和3.29μmol·m^(-2)·s^(-1),日均值为3.61μmol·m^(-2)·s^(-1)。从昼夜变化来看,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从月变化来看,土壤呼吸与土壤温、湿度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日碳排放量为2.59~4.56 g·m^(-2)。可见,对人工林土壤碳排放进行估算时应考虑不同时间尺度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方向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土壤呼吸 昼夜变化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桉树人工林单木生物量预估模型
2
作者 宋杰 赵俊 +3 位作者 何普林 成雅君 黄润霞 竹万宽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单木生物量模型是估测森林生物量的基础。通过标准木法实测雷州半岛地区90株桉树单株生物量数据,随机划分60个样本数据作为训练集,30个样本数据作为验证集。以林龄、树高和胸径为自变量,单木生物量为因变量,使用岭回归模型、异速生长模... 单木生物量模型是估测森林生物量的基础。通过标准木法实测雷州半岛地区90株桉树单株生物量数据,随机划分60个样本数据作为训练集,30个样本数据作为验证集。以林龄、树高和胸径为自变量,单木生物量为因变量,使用岭回归模型、异速生长模型和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的R~2、RMSE和MAE无论在训练集还是验证集均高于岭回归模型和异速生长模型。由随机森林模型的因子重要值可知,胸径是影响单木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引入林龄因子后的随机森林模型可以提高单木生物量的预测精度,为碳汇计量提供基础数据和模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单木生物量 岭回归模型 异速生长模型 随机森林算法
下载PDF
尾巨桉人工林土壤呼吸对林下植被管理措施的响应
3
作者 竹万宽 许宇星 +1 位作者 王志超 杜阿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5,共12页
【目的】探究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对雷州半岛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为准确评估桉树人工林土壤碳循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实施物理和化学(施用除草剂)... 【目的】探究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对雷州半岛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为准确评估桉树人工林土壤碳循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实施物理和化学(施用除草剂)方式去除林下植被,并以未去除为对照。采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对土壤总呼吸及其组分速率、土壤温度和湿度(5 cm深处)进行为期1 a的连续监测。【结果】物理和化学去除林下植被极显著降低了土壤总呼吸及其组分(化学去除的根系呼吸除外)(P<0.01),且物理去除的土壤总呼吸速率(3.45μmol·m^(−2)·s^(−1))显著低于化学去除(4.15μmol·m^(−2)·s^(−1))(P<0.01)。2种方式的矿质土壤呼吸速率和凋落物层呼吸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根系呼吸速率表现为物理去除(1.02μmol·m^(−2)·s^(−1))显著低于化学去除(1.37μmol·m^(−2)·s^(−1))(P<0.05)。凋落物层呼吸、矿质土壤呼吸、根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率分别为36.45%~39.40%、26.34%~31.29%、30.10%~39.40%。土壤总呼吸速率及其组分最高值出现在雨季(4—10月),根系呼吸速率最低值出现在7—8月。土壤总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湿度双因子拟合模型最优,能解释土壤总呼吸速率变异的75.1%(物理去除)、60.9%(化学去除)、57.1%(对照);凋落物呼吸速率时间变异主要由土壤湿度调控;根系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无显著相关性,与土壤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从大到小依次为物理去除(2.12)、化学去除(1.95)、对照(1.93)。【结论】林下植被去除通过改变林内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于土壤呼吸,且物理去除林下植被相比于化学去除能更大程度降低桉树人工林土壤总呼吸速率,降低森林土壤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植被去除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尾巨桉人工林
下载PDF
雷州半岛尾巨桉人工林水分利用来源的旱雨季差异
4
作者 王志超 许宇星 +1 位作者 竹万宽 杜阿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0-559,共10页
【目的】探讨桉树人工林适应季节性干旱的水分利用来源策略,为桉树产业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雷州半岛分布面积最大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旱雨季典型月... 【目的】探讨桉树人工林适应季节性干旱的水分利用来源策略,为桉树产业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雷州半岛分布面积最大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旱雨季典型月份尾巨桉木质部水、各土层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氢稳定同位素值(δD)和氧稳定同位素值(δ^(18)O),并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量化尾巨桉旱雨季对各土层土壤水或地下水的利用比例,深入探讨了尾巨桉旱雨季水分利用来源的差异。【结果】当地大气降水存在明显的蒸发富集现象,且其δ^(18)O呈明显的雨季偏负,旱季偏正的季节变化规律;各月土壤含水量均随深度的加深而增加最后趋于稳定,旱季土壤含水量显著(P<0.05)小于雨季,且越接近地表差异越大。尾巨桉在雨季主要利用0~40和40~1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利用比例分别为28.0%和24.3%,而旱季主要利用150~200 cm土层的土壤水和地下水,利用比例分别为29.9%和22.6%。旱季大量降水后,土壤水分尤其是浅层土壤水得到大量补充,尾巨桉对0~40和40~100 cm土层土壤水的利用比例分别提高了111.4%和10.3%,对100~150、150~200 cm土层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利用比例分别降低了3.1%、40.1%和15.9%。【结论】尾巨桉面对环境可利用水资源的变化,具有灵活多变的水分利用来源策略,这表明尾巨桉对季节性干旱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图5表1参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水分利用来源 MixSIAR模型 旱雨季 尾巨桉
下载PDF
桉树、相思、湿地松生物量估算系数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华 杜阿朋 +3 位作者 许宇星 王志超 黄润霞 竹万宽 《桉树科技》 2023年第4期9-16,共8页
对已出版或发表的我国不同地点的桉树(主要包括尾巨桉、巨尾桉、尾叶桉和尾细桉等)、相思(主要包括马占相思、黑木相思、大叶相思、台湾相思和肯氏相思等)和湿地松生物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筛选,分析不同人工林生物量3个常见估算系数... 对已出版或发表的我国不同地点的桉树(主要包括尾巨桉、巨尾桉、尾叶桉和尾细桉等)、相思(主要包括马占相思、黑木相思、大叶相思、台湾相思和肯氏相思等)和湿地松生物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筛选,分析不同人工林生物量3个常见估算系数(生物量转换与扩展系数BCEF、生物量扩展系数BEF和根茎比R)的差异特征以及与林分结构特征(林龄、胸径、树高、林分密度、林分蓄积量)、气候因子(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和地形因子(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桉树、相思、湿地松人工林的BCEF平均值分别为0.66 Mg·m^(-3)、0.98 Mg·m^(-3)、0.69 Mg·m^(-3),BCEF平均值分别为1.26、1.61、1.66,R平均值分别为0.19、0.23、0.22。桉树林生物量估算系数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树高和林分密度,相思林生物量估算系数主要受胸径和蓄积量影响。湿地松林生物量估算系数受林分结构特征影响不大,主要受到气候因子(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和地形因子(海拔)影响。因此,在估算区域尺度人工林生物量时应考虑林分结构特征及气候和地形因子引起的生物量估算系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相思 湿地松 生物量估算系数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5
6
作者 竹万宽 陈少雄 +3 位作者 王志超 许宇星 张利丽 杜阿朋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为正确认识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凋落物和土壤C、N、P时空分配格局及两者间的关系,对5个林龄尾巨桉林分凋落物及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物的C含量均显著大于土壤,且不同林龄间凋落物C含量无显... 为正确认识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凋落物和土壤C、N、P时空分配格局及两者间的关系,对5个林龄尾巨桉林分凋落物及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物的C含量均显著大于土壤,且不同林龄间凋落物C含量无显著差异,1年生人工林土壤表层(0~20 cm)的C含量显著小于3~7年生,其他土层C含量在不同林龄间差异不显著。凋落物的N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壤,且1年生人工林显著大于其他林龄的,而土壤表层的N含量以7年生人工林最大,1年生的最小。凋落物的P含量除1年生人工林显著大于3年生外,其他林龄间均无显著差异,土壤的P含量在不同林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凋落物C∶N随林龄呈逐渐增大趋势,且显著大于土壤层。凋落物的C∶P和N∶P在不同林龄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大于土壤层。凋落物的N含量与表层土壤的C、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凋落物的C∶N与表层土壤的C∶P,N∶P呈显著正相关,表层土壤C、N积累受到凋落物N的制约。因此,在桉树人工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降低凋落物分解的N限制性、提高养分传递效率及合理施肥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人工林 凋落物 土壤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不同种桉树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时空动态及其影响要素 被引量:7
7
作者 竹万宽 陈少雄 +3 位作者 Roger ARNOLD 王志超 许宇星 杜阿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2-421,共10页
为研究不同种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要素,估算桉树人工林土壤碳排放通量,测定2016年3月-2017年2月时段内5个不同种桉树林及1个湿加松Pinus elliottii×caribaea林土壤呼吸速率,分析桉树人工林土壤... 为研究不同种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要素,估算桉树人工林土壤碳排放通量,测定2016年3月-2017年2月时段内5个不同种桉树林及1个湿加松Pinus elliottii×caribaea林土壤呼吸速率,分析桉树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时空变化及其与影响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6个林分土壤呼吸速率时间变化明显,均呈单峰曲线格局;土壤呼吸速率与表层土壤温度符合指数模型,与平均体积含水率符合二次多项式模型(P<0.001),土壤呼吸速率时间变化受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共同驱动,温、湿度双因素模型可以解释土壤呼吸速率44.8%~83.9%的变异。土壤呼吸速率的空间变异主要受表层土壤容重、叶面积指数、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的影响,相关性均为极显著(P<0.01);土壤表面二氧化碳累积通量还受到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影响,相关性显著(P<0.05)。尾叶桉E.urophylla林和托里桉E.torelliana林的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及土壤表面碳排放年累积通量均显著大于其他林分(P<0.05),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学 桉树 土壤呼吸 时空变化 土壤温湿度 土壤容重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不同林龄尾巨桉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差异 被引量:10
8
作者 竹万宽 陈少雄 +2 位作者 张利丽 王志超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15年第4期5-9,共5页
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林龄(1 a、2 a、3 a、5 a、7 a)尾巨桉林地0~60 cm土壤和枯落物的碳含量及碳储量,测算了不同林龄桉树林地叶面积指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生物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 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林龄(1 a、2 a、3 a、5 a、7 a)尾巨桉林地0~60 cm土壤和枯落物的碳含量及碳储量,测算了不同林龄桉树林地叶面积指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生物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呈降低趋势,不同林龄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林龄相同土层之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不显著;枯落物碳储量差异显著,大小顺序为:5 a(4.83 t·hm^(-2))>7 a(3.89 t·hm^(-2))>3 a(2.66 t·hm^(-2))>2 a(2.43 t·hm^(-2))>1 a(1.56 t·hm^(-2));0~6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与叶面积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与林龄、乔木层生物量、灌木层生物量、草本层生物量、枯落物层生物量之间呈正相关性,但相关性都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尾巨桉林 土壤有机碳碳储量 相关性
下载PDF
雷州半岛尾巨桉人工林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
9
作者 竹万宽 王志超 +1 位作者 许宇星 杜阿朋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6-354,共9页
为探讨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采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对雷州半岛北部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尾巨桉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 为探讨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采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对雷州半岛北部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尾巨桉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表现为单峰曲线型变化趋势,2016年5月和翌年2月分别达到最高值[(3.17±0.12)μmol m–2s–1]和最低值[(1.18±0.16)μmol m–2s–1],年均值为(2.34±0.70)μmol m–2s–1。根据相关系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因子以土壤温度>气温>气压>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汽压差>土壤湿度。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光合有效辐射等引起的热能量变异和土壤湿度等引起的水分变异是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回归分析表明,气象因子综合模型能解释土壤呼吸速率94.0%的变异情况,模型可靠性较高。尾巨桉林土壤表面全年CO2通量为893.31 g C m–2a–1。气象因子的综合作用能更全面地解释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人工林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温度 气象因子
下载PDF
不同桉树人工林土壤呼吸旱雨季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竹万宽 王志超 +1 位作者 许宇星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17年第4期27-32,共6页
以雷州半岛气候背景条件下具有良好培育前景的5种桉树人工林(湿加松林为对照)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各个林分土壤呼吸速率在旱季和雨季的差异,以揭示其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在旱季表现为先减后增变化趋势,在雨... 以雷州半岛气候背景条件下具有良好培育前景的5种桉树人工林(湿加松林为对照)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各个林分土壤呼吸速率在旱季和雨季的差异,以揭示其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在旱季表现为先减后增变化趋势,在雨季表现为先增后减或逐渐减小变化趋势,旱、雨季变化特征明显。6个林分旱、雨季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1.63~3.32μmol·m-2·s-1和2.55~4.36μmol·m-2·s-1。旱季土壤温、湿度共同促进土壤呼吸作用,雨季土壤温度促进土壤呼吸,土壤湿度抑制土壤呼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下载PDF
不同品种桉树林生活叶-凋落物-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许宇星 王志超 +1 位作者 竹万宽 杜阿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100,110,共8页
【目的】了解雷州半岛不同品种桉树(Eucalyptus spp.)速生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氮、磷分配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为其科学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雷州半岛赤桉(E.camaldulensis)、粗皮桉(E.pellida)、托里桉(E.torelliana)、尾叶桉(E.... 【目的】了解雷州半岛不同品种桉树(Eucalyptus spp.)速生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氮、磷分配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为其科学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雷州半岛赤桉(E.camaldulensis)、粗皮桉(E.pellida)、托里桉(E.torelliana)、尾叶桉(E.urophyll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湿加松(P.elliottii×P.oaribaea)人工林为对照,对各桉树人工林生活叶、凋落物及土壤(0~20cm)的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各桉树林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生活叶>凋落物>土壤,且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桉树品种生活叶全氮含量显著高于湿加松,有机碳含量均显著低于湿加松;托里桉凋落物全氮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桉树品种,与湿加松无显著差异;湿加松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各品种桉树土壤;不同品种桉树人工林凋落物C/N为39.43~63.35,表明研究区人工林凋落物分解速率较慢,氮元素成为限制凋落物分解的主要元素;8a生赤桉和10a生粗皮桉土壤C/N显著高于10a生托里桉、高于15a生尾叶桉和湿加松,说明10a生托里桉及15a生尾叶桉和湿加松表层土壤具有较快的矿化速率;相关性分析表明,生态系统内部碳、氮、磷元素已在植物、凋落物与土壤之间实现了运输和转换。【结论】雷州半岛不同品种桉树及湿加松人工林下凋落物分解速率较慢,氮元素是限制分解的主要元素;相比各桉树品种,湿加松具有较高的植物营养利用效率及固碳能力;不同桉树品种及湿加松生长限制性元素有所不同,建议在雷州半岛人工林种植过程中,及时补充多元素复合肥,充分发挥氮、磷、钾等元素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湿加松 生活叶 凋落物 土壤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雷州半岛3种速生人工林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许宇星 王志超 +1 位作者 竹万宽 杜阿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2,共8页
为探讨雷州半岛3种常见人工林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林,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林及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inus caribaea林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 为探讨雷州半岛3种常见人工林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林,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林及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inus caribaea林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在雷州半岛内,选取8年生尾巨桉林、8年生赤桉林和15年生湿加松林,分别在各林分内设置3块样地,采用5点法分层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并计算不同元素之间的计量比。结果显示:3种人工林0~6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未产生显著差异;赤桉林下土壤全磷质量分数显著低于湿加松林,但尾巨桉林下土壤全磷质量分数与湿加松林未产生显著差异;全钾质量分数表现为湿加松林>赤桉林>尾巨桉林,桉树林下土壤全钾质量分数显著低于湿加松林(P<0.05),导致林下土壤碳钾比、氮钾比、磷钾比均显著高于湿加松林。3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及全氮质量分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碳磷比、碳钾比、氮磷比、氮钾比均对土层深度呈降低趋势,且表层土壤(0~20 cm)比值均显著高于下2层土壤(P<0.05),但碳氮比、磷钾比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没有一致规律;3种人工林下土壤碳磷比均小于200.00,且氮磷比低于全国平均值,说明研究区内氮质量分数相对缺乏。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达0.925,土壤全磷和全钾及全氮相关性不显著(P>0.05)。该试验区内3种人工林生长均受氮元素限制。建议雷州半岛桉树林及松树林培育过程中,注意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平衡施肥,防止地力衰退问题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学 人工林 桉树 湿加松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尾巨桉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许宇星 王志超 +2 位作者 张丽丽 竹万宽 杜阿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8-174,共7页
[目的]为了解雷州半岛尾巨桉速生人工林生态系统的C、N、P分配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方法]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方法,选取雷州半岛4种不同林龄(1、3、5、7 a)的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尾巨桉叶片、凋落物及土壤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 [目的]为了解雷州半岛尾巨桉速生人工林生态系统的C、N、P分配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方法]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方法,选取雷州半岛4种不同林龄(1、3、5、7 a)的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尾巨桉叶片、凋落物及土壤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C、N含量表现为叶片>凋落物>土壤,P含量表现为叶片>土壤>凋落物,且3个库间差异显著;土壤的C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N、P含量差异不显著,土壤C∶N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逐渐下降;凋落物的C∶N为54. 07 92. 18 (> 25),表明尾巨桉林下凋落物分解速率较慢,N元素成为主要限制凋落物分解的元素,凋落物的C∶N随林龄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凋落物分解速度先降低后升高;叶片的N∶P为10. 80 12. 98,说明中幼林龄尾巨桉受N限制较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凋落物养分元素含量受叶片限制,土壤养分含量受凋落物限制,表明生态系统内部C、N、P元素在植物、凋落物与土壤之间实现了运输和转换。[结论]雷州半岛尾巨桉中、幼林龄时期土壤有机质及凋落物分解速率较慢;随林龄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凋落物分解速率下降,N元素成为其主要分解限制性元素,林分生长受N限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人工林 叶片 凋落物 土壤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分配格局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利丽 王志超 +2 位作者 陈少雄 竹万宽 杜阿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68,共8页
【目的】对雷州半岛5个不同林龄(1,2,3,5,7年生)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及林下植被的生物量进行研究,分析各林分生物量组成、分配特征及不同林龄间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为分析桉树林碳汇功能随林龄的变化规律提供依据。... 【目的】对雷州半岛5个不同林龄(1,2,3,5,7年生)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及林下植被的生物量进行研究,分析各林分生物量组成、分配特征及不同林龄间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为分析桉树林碳汇功能随林龄的变化规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解析木分析法测定乔木层生物量,利用15株不同年龄和径阶的样木数据,建立以胸径(D)为自变量的叶、枝、干、根、皮等各器官生物量方程,然后估算各林分乔木层及各器官生物量;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生物量采用样方收集法测定。【结果】尾巨桉林分总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总生物量变化于15.11~301.80t/hm^2。各林龄中乔木层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例均最大,为36.07%~90.49%,且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基本随林龄增加而减小,分别占4.62%~18.73%,1.55%~24.09%和2.83%~21.11%。乔木层中树干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为24.91%~66.79%,在1~3年生尾巨桉林分中其比例呈增长趋势,在3~5年生林分中呈下降趋势,在5~7年生林分中又逐渐增加;叶、枝、根、皮生物量分别占乔木层总生物量的2.37%~23.63%,8.90%~20.70%,17.34%~30.49%和4.55%~8.08%。【结论】1~7年生的5个林龄尾巨桉林分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表现各异;5~7年生尾巨桉林分生物量较其他树种人工林林分高,是生长较快、碳汇潜力巨大的优良造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人工林 生物量 林龄 雷州半岛
下载PDF
雷州半岛尾巨桉人工林树干液流对台风天气的响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志超 许宇星 +1 位作者 竹万宽 杜阿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9-684,共6页
[目的]为正确认识台风对桉树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对尾巨桉树干液流在台风前后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其对台风天气的响应,并同步测定林分气象条件,分析台风过程中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台风... [目的]为正确认识台风对桉树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对尾巨桉树干液流在台风前后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其对台风天气的响应,并同步测定林分气象条件,分析台风过程中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台风当天,树干液流密度与台风登陆前后(单峰)不同,呈不规律多峰型曲线,树干日均液流密度(2.89 mL·h^(-1)·cm^(-2))较台风前减少53%,夜间液流波动较大;日间最大峰值(7.76 mL·h^(-1)·cm^(-2))出现在下午,峰值较台风前降低55%,树干液流日通量极显著小于台风登陆前后;台风登陆前树干液流密度峰值(17.4 mL·h^(-1)·cm^(-2))及平均液流密度(6.15 mL·h^(-1)·cm^(-2))分别是台风登陆过后的1.24倍和1.14倍,台风后树干液流日通量较台风前均有所下降;台风当天,影响液流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风速、大气温度、空气湿度、水汽压亏缺和降雨量,液流与风速的相关系数较台风前增大52%,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是台风前的2.6倍,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较台风前均下降了50%左右,而台风登陆前后之间的主要影响因子差异不大。[结论]台风当天的日均液流密度、白天的平均液流密度和日通量均极显著小于台风前后,而夜间液流显著大于台风前后;台风前后的日均液流密度差异不显著,夜间液流台风前显著大于台风后;台风过程中风速成为影响液流的关键因子,与太阳辐射相关性不显著,其他影响因子与台风前后相同,但相关系数除风速和降雨量外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台风 树干液流 热扩散式探针法
下载PDF
尾巨桉旱雨两季树干液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志超 竹万宽 杜阿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9-325,共7页
为正确认识桉树的耗水规律,为桉树栽培及抚育提供指导,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德国,SF-G)对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其旱雨两季特征差异,并同步测定林分气象条件,分析旱雨两季树干液流与气象因... 为正确认识桉树的耗水规律,为桉树栽培及抚育提供指导,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德国,SF-G)对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其旱雨两季特征差异,并同步测定林分气象条件,分析旱雨两季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旱雨两季树干液流日变化均呈典型单峰曲线,雨季启动时间和达到峰值的时间(7:15,11:30)均早于旱季(7:45,13:00),雨季峰值是旱季的1.3倍,维持峰值的时间雨季大于旱季;夜间液流密度及变化幅度旱雨两季均是前半夜大于后半夜,且雨季夜间液流变化幅度和液流密度均大于旱季;平均日通量和平均月通量雨季(3.99 kg·d^(-1),122.40 kg·月^(-1))大于旱季(2.64 kg·d^(-1),80.00 kg·月^(-1))。旱雨两季影响尾巨桉树干液流密度的主要气象因子相同,均为水汽压亏缺、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湿度和大气温度,但雨季树干液流密度与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旱季与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尾巨桉 树干液流 旱雨两季 热扩散式探针法
下载PDF
4个尾巨桉幼林林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治军 李慧 +3 位作者 王志超 竹万宽 陈少雄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14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4个尾巨桉幼林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C、全N、全P、全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土壤有机C和全N降幅较大,全P和全K降幅较小。4个林地土壤C/N比变化范围为7.95-21.78,平... 以4个尾巨桉幼林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C、全N、全P、全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土壤有机C和全N降幅较大,全P和全K降幅较小。4个林地土壤C/N比变化范围为7.95-21.78,平均值为12.36;土壤C/P比变化范围为23.85-57.52,平均值为40.85;土壤C/K比变化范围为3.61-13.09,平均值为9.05;土壤N/P比变化范围为1.24-7.36,平均值为4.30;土壤N/K比变化范围为0.18-2.37,平均值为1.05;土壤N/P比变化范围为0.16-0.35,平均值为0.25;土壤有机C与养分全量的N、P、K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与全K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林地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桉树多代连栽引起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共现性网络特征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宇星 王志超 +1 位作者 竹万宽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随着桉树人工林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不合理经营措施导致的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下降问题受到种植农户、科研群体和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本研究应用IlluminaMiseq PE300测序平台及共现性网络分析方法,对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网络特... 随着桉树人工林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不合理经营措施导致的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下降问题受到种植农户、科研群体和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本研究应用IlluminaMiseq PE300测序平台及共现性网络分析方法,对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网络特征、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组成及其环境驱动因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多代连栽模式对不同代次林分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未产生显著影响(除细菌丰富度),但集约化经营引起细菌群落结构的显著变化,细菌共现性网络的复杂性和凝聚性均随代次增加明显下降,多代连栽模式引起Acidobacteria丰度显著增加,而Actinobacteria和Patescibacteria的丰度显著下降。土壤硝态氮、有机质含量和容重作为关键环境因子驱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栽代次 共现性网络 土壤细菌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下载PDF
雷州半岛2种速生人工林内外PM2.5与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宇星 王志超 +1 位作者 竹万宽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16年第3期7-11,共5页
以雷州半岛2种速生人工林(湿加松和尾巨桉)为研究对象,对林内外PM2.5与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研究不同天气状况下人工林内外PM2.5与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林分林内外空气负离子浓度在11:00—13:00较低,傍晚... 以雷州半岛2种速生人工林(湿加松和尾巨桉)为研究对象,对林内外PM2.5与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研究不同天气状况下人工林内外PM2.5与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林分林内外空气负离子浓度在11:00—13:00较低,傍晚17:00较高;PM2.5同空气负离子特征相反,最高值出现在中午,最低值出现在傍晚;PM2.5同空气负离子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M2.5随着空气负离子浓度增加而降低;PM2.5受天气变化影响显著,3种天气状况下的PM2.5由低到高依次为:雨后晴天>晴天>阴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人工林 空气负离子浓度 PM2.5质量浓度 日变化
下载PDF
尾巨桉树干茎流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志超 魏国余 +1 位作者 竹万宽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15年第4期10-14,共5页
为了准确认识桉树的生态水文功能,本文通过野外实测法,对尾巨桉不同径级下的树干茎流量进行连续观测,并配合降雨量及树体自身特征对茎流量的影响因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尾巨桉树干茎流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线性模型,且产生茎... 为了准确认识桉树的生态水文功能,本文通过野外实测法,对尾巨桉不同径级下的树干茎流量进行连续观测,并配合降雨量及树体自身特征对茎流量的影响因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尾巨桉树干茎流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线性模型,且产生茎流的降水临界值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增大;尾巨桉树干茎流与胸径和冠幅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71和0.573,也与树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树干茎流 降雨量 树体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