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闽台方言的发展与变迁
1
作者 竺家宁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77-81,共5页
台澎地区的设治与早期移民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其后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闽方言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四批移民的凝聚与交融,孕育了丰富的闽文化。闽方言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型。在不同的时候,一批批的移民来到台湾... 台澎地区的设治与早期移民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其后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闽方言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四批移民的凝聚与交融,孕育了丰富的闽文化。闽方言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型。在不同的时候,一批批的移民来到台湾地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口音,于是台湾地区变成了南腔北调的一个“移民型态的多语社会”。早期台湾地区的移民史中,由于缺乏共同语的沟通,使得不同口音的人们形成隔阂,甚至发生对立与冲突,这就是早期移民史中不断发生的“械斗”。前车之鉴,值得我们记取。语言的包容与融合是我们应该共同重视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移民史 闽南方言的形成 移民型态的多语社会
下载PDF
“两岸语文问题比较研究”计划简介 被引量:4
2
作者 竺家宁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40-41,共2页
“两岸语文问题比较研究”计划简介(台湾)竺家宁海峡两岸将近半个世纪的隔绝,使语言和文字方面产生了相当的差异,对两岸的交流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不便。有鉴於此,台湾于1994年规划了一个两岸语文比较的重点研究方案。希望先从比... “两岸语文问题比较研究”计划简介(台湾)竺家宁海峡两岸将近半个世纪的隔绝,使语言和文字方面产生了相当的差异,对两岸的交流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不便。有鉴於此,台湾于1994年规划了一个两岸语文比较的重点研究方案。希望先从比较研究开始,以作为未来统一规范的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少数民族语言 标准字体 语文 《新华字典》 部首 社会用字 方言 文字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
下载PDF
语言风格学之观念与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竺家宁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9-34,共6页
语言风格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它是语言学和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换句话说 ,它是利用语言学的观念与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的一条新途径。原本广义的语言风格学包含了一切语言形式的风格 ,既涵盖口头语言 ,也涵盖书面语言 ,既处理文学语言 ,... 语言风格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它是语言学和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换句话说 ,它是利用语言学的观念与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的一条新途径。原本广义的语言风格学包含了一切语言形式的风格 ,既涵盖口头语言 ,也涵盖书面语言 ,既处理文学语言 ,也处理非文学语言 ,而“风格”也包含了体裁风格 (或文体风格 )、时代风格、地域风格、个人风格诸方面。目前对于语言风格学的探讨 ,多半采狭义的 ,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文学作品的个人风格上。每个文学家、每个诗人造语言、驱遣语言的方式不尽相同 ,这就是个人风格之所在 ,语言学者正是由此而具体地说出作品的语言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风格学 修辞学 体裁 韵律
下载PDF
中古佛经的"所"字构词 被引量:2
4
作者 竺家宁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3,共6页
"所"字在传统训诂学者的观念里。是一个不具实质意义的虚词。但是不具词汇意义并不表示它没有语法意义。因此,当训诂学引进了现代语法学的观念和方法,应该如何精确的描述这个"所"字的功能,就受到了学者的注意。以&q... "所"字在传统训诂学者的观念里。是一个不具实质意义的虚词。但是不具词汇意义并不表示它没有语法意义。因此,当训诂学引进了现代语法学的观念和方法,应该如何精确的描述这个"所"字的功能,就受到了学者的注意。以"所"字为专题的论文也就变得多起来。不过,一般的讨论多半倾向于先秦古书中的语法现象,取材于中古语料的很少,探索佛经语言的更少。佛经是汉语言巨大的语料库。它反映了当时的实际语言。"所"字作为后缀,笔者曾经探索"有所"、"无所"的问题。本文再进一步探索其他几个"所"字作为一个成分的构词现象。包含:"何所"、"纳所"、"能所"、"宝所"、"少所"、"多所"、"我所"、"我我所"、"方所"、"心所"、"心心所"、"一切所"等。看看其中有哪些是后缀,哪些是其他情况。希望藉此对中古汉语双音化造词的规律能提供一些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词 后缀 中古汉语 训诂学 语法学 造词 词汇意义 学者 佛经 先秦
下载PDF
12世纪至19世纪汉语声母的演化规律与方向——论零声母的扩大与演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竺家宁 《励耘语言学刊》 2005年第2期1-23,共23页
12世纪至19世纪相当于北宋末年至清代末年,前后有八百年的时光.这个阶段正好上接中古音,下开现代音,是汉语音韵演化的重要关键.声母问题又是汉语演变最为复杂的部分.我们希望在前人的基础上,能更进一步厘清这八百年声母变迁的趋势,以期... 12世纪至19世纪相当于北宋末年至清代末年,前后有八百年的时光.这个阶段正好上接中古音,下开现代音,是汉语音韵演化的重要关键.声母问题又是汉语演变最为复杂的部分.我们希望在前人的基础上,能更进一步厘清这八百年声母变迁的趋势,以期对汉语音韵史的了解有所帮助,对现代方言的研究也能提供一些参考.我们把声母的演化类型分为五类:1、轻唇化的发展,2、知照系字与卷舌音的问题,3、零声母的扩大,4、浊音清化,5、见系和精系的颚化.因为篇幅的关系,本文把重点放在“零声母的扩大”一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声母 近代音 声母演化 汉语音韵
下载PDF
论两岸语音差异的形成背景
6
作者 竺家宁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32-40,共9页
语音的发展是很有规律的,而这种规律的作用又受到一定的时间、地域、条件的限制,使同一个要素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发展方向。语言中的差异,是语言史研究的基础。没有差异就不会有比较,没有比较也就看不出语言的发... 语音的发展是很有规律的,而这种规律的作用又受到一定的时间、地域、条件的限制,使同一个要素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发展方向。语言中的差异,是语言史研究的基础。没有差异就不会有比较,没有比较也就看不出语言的发展。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某些读音上的差异,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会逐步得到自然选择,最终一致起来。同时,消除两岸语音差异,仅仅依靠语言的自然选择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两岸学者之间充分开展学术交流,共商对策。通过与中古《广韵》的对照,我们可以将两岸语音的差异作成规律性的描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语音 字型类化音变 多音字 入声演化 全球华语 平声分阴阳
下载PDF
章黄學派的特色及在臺灣的發展
7
作者 竺家寧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27-40,共14页
黄季剛先生是章黄學派的核心,學派的發揚光大,由黄季剛先生奠定了基礎,對後世學術界的影響十分巨大,直到今天,在海峽兩岸,都有衆多的門生後人,在這個學派的基礎上,發揚光大。如果我們觀察一下從章太炎到黄季剛,他們的學術表現,並不是如... 黄季剛先生是章黄學派的核心,學派的發揚光大,由黄季剛先生奠定了基礎,對後世學術界的影響十分巨大,直到今天,在海峽兩岸,都有衆多的門生後人,在這個學派的基礎上,發揚光大。如果我們觀察一下從章太炎到黄季剛,他們的學術表現,並不是如一般想象的這樣停滯與保守,相反的,章黄之學具有不斷創新的精神,學生可以改變老師的説法,自己的研究也不斷地在革新,晚年不同於早年,黄季剛先生改章太炎的古韻部二分法爲三分法,改章太炎的古韻23部爲28部,章黄的精神以今日之我,勇於批判昨日之我,這樣學術才能欣欣向榮,充滿旺盛的生機,不致枯竭消亡。從這裹我們看到了章黄學派的精神所在,就是不斷的更新,不斷的創造,不斷的發展,這才是章黄學派的重要特色。臺灣地區章黄弟子衆多,但是對章黄精神的理解狀况未必相同,本文嘗試把臺灣這方面的重要傳承與發展,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特别是林景伊先生、高仲華先生、潘石襌先生、陳伯元先生,幾位前辈大師對章黄學説的闡揚,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我們紀念黄季剛先生的會議中,希望藉本文來瞭解這幾位先輩在黄季剛先生學術成就上的傳承,也希望藉本文來表達對這幾位先輩的追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季剛 林景伊 高仲華 潘石禪 陳伯元 章黄學派
下载PDF
台湾的语言与方言及其形成之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术论坛”2013年3月11日演讲稿
8
作者 竺家宁 《励耘语言学刊》 2013年第2期9-28,共20页
台湾的语言面貌,在中国各省中,算是相当特殊的.台湾并没有本土的语言,所有台湾现存的语言都是外来移民汇聚而成的.即使目前一般称为“原住民”的南岛族系,也是较早的时候,从中国大陆南方和南洋群岛迁移过来的.词汇是社会文化的最直接反... 台湾的语言面貌,在中国各省中,算是相当特殊的.台湾并没有本土的语言,所有台湾现存的语言都是外来移民汇聚而成的.即使目前一般称为“原住民”的南岛族系,也是较早的时候,从中国大陆南方和南洋群岛迁移过来的.词汇是社会文化的最直接反映,新词的产生总是取决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因此,透过这些新词,我们可以看到两岸不同的社会面貌.在两岸开放来往之后,也同时兴起了两岸词汇的比较研究.这些比较研究为词汇学提供了很好的一个活样本,让我们了解语言中的词汇是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之下产生怎样的变迁,这些变迁又如何在相互的交往中产生互动与融合.我们对于两岸同形异义词应该做深入的研究.这一类词语最容易造成两岸交流中的误解与困扰.也就是表面看起来是用同一个词,实际上那个词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同形异义的现象,值得词汇学者的注意与研究,其重要性超过两岸词汇中意义相同而用词不同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方言 新词 两岸词汇比较 族后缀 同形异义词
下载PDF
中古汉语的“儿”后缀 被引量:10
9
作者 竺家宁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6-354,共9页
王力《汉语史稿》论及"语法的发展"认为词尾"儿"是从唐代才开始产生的。本文依据佛经语料,发现"儿"后缀早在东汉就已经出现,六朝时代某些带后缀"儿"的派生词已经十分通行,普遍使用于口语当中... 王力《汉语史稿》论及"语法的发展"认为词尾"儿"是从唐代才开始产生的。本文依据佛经语料,发现"儿"后缀早在东汉就已经出现,六朝时代某些带后缀"儿"的派生词已经十分通行,普遍使用于口语当中。其产生的时代应比过去的看法提前许多。在本文中,我们透过较细的断代分析,观察"儿"词尾在历时中的演化状况。就其语法功能而言,曾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儿"词尾的发展历史很长,但是每个时代的语义功能都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汉语 “儿” 后缀 语法 词尾 派生词 语义功能 构词法
原文传递
试论重纽的语音 被引量:3
10
作者 竺家宁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8-305,共8页
音韵史的研究证明东汉有大量的 Cl-复声母,那么它一定不会在六朝隋唐就消失得干干净净。反切的重组现象正是企图反映这类语音结构较为特殊的字,使得反切上、下字看起来都属于同类,实际上却又不同音。因为这个-1-成分既不是起首辅音(用... 音韵史的研究证明东汉有大量的 Cl-复声母,那么它一定不会在六朝隋唐就消失得干干净净。反切的重组现象正是企图反映这类语音结构较为特殊的字,使得反切上、下字看起来都属于同类,实际上却又不同音。因为这个-1-成分既不是起首辅音(用反切上字表示),又不是韵母(用反切下字表示),"重纽反切"就这样形成了。唐代的韵图依据反切和当时还残留于方言中的 Cl-型复声母,把这些字在三等和四等位置上分开排列。本文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并一一寻求答案:为什么 B 类字总和 l、r 接触?为什么重纽只出现在唇牙喉音中?为什么朝鲜语、闽南语、《中原音韵》、《韵会》中的 A、B 类对立,总是 B 类在声母后多一音素?为什么慧琳、朱翺、陆德明、颜师古、玄应等资料中总是上字为 A 则切 A,上字为 B 则切 B?为什么 B 类字经常用来母字作反切下字?为什么 B 类字经常用知庄系字作反切下字?为什么 B 类字总是对译梵文带 r 的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纽 复声母 反切下字 反切上字 语音结构 中原音韵 喉音 来母 广韵 颜师古
原文传递
近年来台湾校园新词语的发展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竺家宁 《中国社会语言学》 2013年第1期1-15,共15页
本文重点讨论了以下3个问题:(1)校园新词研究的价值与研究方法。在台湾地区,普通话(国语)词汇的新陈代谢在对外华语教学上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年轻人最富创造力,目前台湾的新生词汇有很大的比例是来自校园。笔者访问了三所大学(政大、... 本文重点讨论了以下3个问题:(1)校园新词研究的价值与研究方法。在台湾地区,普通话(国语)词汇的新陈代谢在对外华语教学上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年轻人最富创造力,目前台湾的新生词汇有很大的比例是来自校园。笔者访问了三所大学(政大、中正、东吴)的200位大学生与研究生,记录了他们日常言谈与网络交谈的用词,作为研究的基础材料。此外又访问了几位中小学语文教师,以了解这些新词透过各种传播媒介,为社会大众所熟悉之后,在教学上如何因应,会产生哪些困难。(2)校园新词的滋生方式与旧结构的突破。本文搜集的材料中,有一些词语与旧日的词汇结构很不一样。这些词数量很大,通行度很广,不合于传统的构词模型,是不是会正式成为汉语构词的新方式,还是只是暂时的现象,值得我们的注意和研究。(3)校园新词对共同语及语言教学的影响。随着传播媒体与通信工具的发达,校园新词经由节目主持人、记者、报纸杂志、社团活动种种管道的扩散,对共同语及语言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与影响,这也是我们要讨论的。综观台湾新词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循着怎样的规律,如何的运行,笔者提出个人的一些归纳与看法,作为本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新词 国语 字母词 词汇结构
原文传递
论上古音与《诗经》的无韵诗
12
作者 竺家宁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4,共6页
我们都知道,诗与乐不分家。诗经是当时人民随口唱出的民歌,当然并没有什么统一规定的、严密的韵律。但声音的协和美和自然美,是它的特征。陈第说:"《毛诗》之韵,动乎天机,不费雕刻。"(明陈第《读诗拙言》)江永说:"《诗... 我们都知道,诗与乐不分家。诗经是当时人民随口唱出的民歌,当然并没有什么统一规定的、严密的韵律。但声音的协和美和自然美,是它的特征。陈第说:"《毛诗》之韵,动乎天机,不费雕刻。"(明陈第《读诗拙言》)江永说:"《诗经》俚谚童谣,矢口成韵,古岂有韵书哉?"(江永《古韵标准例言》)他们这些话,正反映了诗经的本质。在《诗经》自然和谐的歌声中,实际蕴含着某些有规律性的东西。上古音的知识正是启开其中韵律奥秘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音 《诗经》 无韵诗 句中韵
原文传递
論上古歌謠的韻律問題——《詩經》聲母的和諧現象
13
作者 竺家寧 《新国学》 2015年第1期1-18,共18页
傳統的《詩經》賞析往往是從文學的角度切入。現代語言學在語法、詞彙、語音幾個層面的結構上,有了更精密的分析技術與方法,這種知識的革新,正如一千年前佛教的傳入一樣,帶動了中國語言學、文學的發展。語言風格學正是這樣背景下的產物... 傳統的《詩經》賞析往往是從文學的角度切入。現代語言學在語法、詞彙、語音幾個層面的結構上,有了更精密的分析技術與方法,這種知識的革新,正如一千年前佛教的傳入一樣,帶動了中國語言學、文學的發展。語言風格學正是這樣背景下的產物。《詩經》是一部古老的文學作品,歷來研究的著作很多,分别從不同的層面來分析《詩經》、探索《詩經》。我們更可以借助上古音的研究基礎,擬構出《詩經》的具體音讀,還原當時的語音,透過音值的擬定,可以重現當時琅琅上口的歌謠面貌。過去由於上古音研究的不完備,很難看出《詩經》內含的這些韻律節奏,最多只能談談它的押韻而已。我們現在借重韻律風格學和上古音的知識,就可以進一步說出這些內含的韻律節奏,這對於《詩經》的賞析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詩經》韻律 上古歌謠 頭韻 語言風格學 聲韻學
原文传递
论两岸同形词的色彩意义
14
作者 竺家宁 《语言规划学研究》 2015年第1期57-66,共10页
两岸同形词的色彩意义主要表现在同形异义词之间,其语义差异有广狭、轻重、褒贬、雅俗之分,对此以往学界研究颇少。本文拟从此类同形异义词的产生方面梳理分析两岸词语的色彩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岸词汇差异及变迁研究的新思考。
关键词 同形词 两岸词汇比较 色彩意义 词汇变迁 台湾新词
原文传递
从音韵学角度看唐诗的声母韵律
15
作者 竺家宁 《语言历史论丛》 2015年第1期37-52,共16页
唐诗历来多半从文学角度去赏析,而传统文学家对其语言上的创造性也一直停留在对偶、押韵、双声叠韵、平仄之上。音韵学的发展,改变以往的赏析视角,转向从声韵的不同角度来观察唐诗的语言特色,这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作品完整的样貌。“... 唐诗历来多半从文学角度去赏析,而传统文学家对其语言上的创造性也一直停留在对偶、押韵、双声叠韵、平仄之上。音韵学的发展,改变以往的赏析视角,转向从声韵的不同角度来观察唐诗的语言特色,这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作品完整的样貌。“头韵”是一种古老传统的独特语音修辞手段,是一种押声的手法,它可以和韵一样,利用同声母的反复出现,营造出韵律效果。押声与押韵在唐诗中各有不同的音乐效果,两者都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音韵学 声母韵律 头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