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细菌耐药性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杜晓露 周华 +2 位作者 符一骐 杨青 周建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细菌耐药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37例确诊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多重耐药(MDR)菌株感染相关因素。根据28 d...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细菌耐药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37例确诊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多重耐药(MDR)菌株感染相关因素。根据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40例)和生存组(9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137例患者,28 d病死率29.2%。单因素分析显示外科手术、动静脉置管、导尿管留置、高白细胞计数、低白蛋白血症、起病时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与MDR菌株感染有关(P值分别为0.023、0.015、0.019、0.013、0.005、0.0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时高APACHEⅡ评分(OR=1.167,P=0.025)、低白蛋白血症(OR=0.785,P=0.004)、感染性休克(OR=5.434,P=0.036)是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DR菌株血流感染患者抗菌治疗方案中,含有多黏菌素B的治疗组28 d病死率与不含多黏菌素B的治疗组28 d病死率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病死率高,起病时高APACHEⅡ评分、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感染性休克提示预后差。多黏菌素B治疗MDR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有待大样本临床数据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血流感染 多重耐药 多黏菌素B
下载PDF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邓银灿 周华 +1 位作者 符一骐 周建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72-1375,1385,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在判断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预后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并存疾病、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在判断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预后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并存疾病、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和病原菌分布情况,对两组患者PCT、CRP、D-dimer的初始值和峰值进行比较,分析PCT、CRP及D-dimer升高趋势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CRP及D-dimer初始值和峰值预测死亡的效能。结果死亡组患者PCT、CRP和D-dimer的初始值和峰值均高于存活组,除D-dimer初始值外,其余数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CRP和D-dimer的升高与患者死亡相关,OR(95%CI)分别为3.5(1.4~8.6)、6.9(2.6~18.2)和11.5(3.1~43.2)(P〈0.01)。PCT峰值、APACHEⅡ评分、CRP峰值和D-dimer峰值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86、0.81和0.79。结论 PCT、CRP及D-dimer可以反映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PCT、CRP及D-dimer较前升高提示预后不良。PCT、峰值是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预后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尹章勇 周华 +3 位作者 符一骐 杨青 黄金伟 周建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8-395,共8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4 d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收集基础疾病、...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4 d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收集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发病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11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14 d病死率46.8%(52/111)。慢性肺病(OR=3.271,95%CI:1.158~9.235,P=0.025)、合并感染性休克(OR=3.033,95%CI:1.089~8.449,P=0.034)、其他来源(神经系统、肛周脓肿合并右股部脓肿、右膝关节)(OR=10.480,95%CI:1.066~103.059,P=0.044)、SOFA评分≥10.5分(OR=10.491,95%CI:3.049~36.100,P<0.001)为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流感染前住院时间长(OR=0.986,95%CI:0.974~0.998,P=0.019)为保护性因素。抗感染治疗方案中,含替加环素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组最终病死率(85.0%)高于不含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CRKP血流感染的病死率高。慢性肺病、合并感染性休克、其他来源、发病时SOFA评分≥10.5分提示预后差,血流感染前住院时间长的患者预后好。含替加环素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可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假阴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邹兴武 周华 +1 位作者 符一骐 周建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假阴性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23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根据T-SPOT.TB结果分为假阴性组和阳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假阴性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23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根据T-SPOT.TB结果分为假阴性组和阳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T-SPOT.TB假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年龄分层分析后中年组(40~59岁)[OR=7.203,95%CI(2.056,25.237),P=0.002];老年组(≥60岁)[OR=6.412,95%CI(1.794,22.914),P=0.004]、T-SPOT.TB检查前给予胸腔抽液检查[OR=2.527,95%CI(1.036,6.165),P=0.042]、合并肺外结核[OR=3.786,95%CI(1.274,11.262),P=0.017]、抗结核治疗[OR=4.650,95%CI(1.288,16.783),P=0.019]是T-SPOT.TB假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OR=0.324,95%CI(0.105,0.999),P=0.050]是T-SPOT.TB假阴性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慎重对待T-SPOT.TB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结核性胸膜炎可能,尤其遇到高龄、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T-SPOT.TB检查前给予胸腔抽液检查、多部位肺外结核和抗结核治疗的胸膜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T细胞斑点试验 假阴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免疫缺陷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小燕 周华 +2 位作者 符一骐 陆明 周建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总结免疫缺陷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征,加深临床医师对IPA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01例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粒细胞缺乏组、实体器官移植组、慢性阻塞... 目的总结免疫缺陷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征,加深临床医师对IPA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01例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粒细胞缺乏组、实体器官移植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结缔组织病组、慢性肾病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结果粒细胞缺乏组有发热症状的患者比例多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中咯痰、气促的患者比例多于其他各组。CT影像晕征在粒细胞缺乏组多见。结论免疫缺陷患者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基础疾病相关,影像学特点表现为结节团块影及晕征,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 侵袭性肺曲霉病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耐药性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赵顺金 符一骐 +5 位作者 祝茂仙 周华 徐敏 严润兰 水跃翔 周建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2496-2500,共5页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耐药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兰溪分院(兰溪市人民医院)139例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体外药敏试...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耐药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兰溪分院(兰溪市人民医院)139例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采用纸片扩散表型确证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单因素分析产ESBLs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139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率为42.4%,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7%。医院获得性感染产ESBL比例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7%比40.0%,P:0.350)。入院后≥15d发生的血流感染、胆道来源的血流感染中产ESBLs菌株比例分别为76.9%、68.0%,均分别显著高于入院后〈15d发生的血流感染、非胆道来源的血流感染的ESBLs比例(34.6%、36.8%)(P=0.013、0.004)。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总体病死率为13.7%(19/1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OR=1.39,P〈0.001)、头孢他啶非敏感(OR=4.44,P=0.018)和合并肝硬化(OR=13.55,P=0.001)为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中产ESBLs比例较高,预后影响因素包括SOFA评分高、头孢他啶非敏感和伴有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感染 抗药性 预后
原文传递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9
7
作者 章淑梦 周华 +2 位作者 符一骐 沈毅弘 周建英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2-373,共2页
近年来γ-干扰素释放试验被广泛应用于快速诊断MTB感染,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多个国家已制定出相关指南,而在我国仍缺乏大样本的研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是2008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一种新的吖一... 近年来γ-干扰素释放试验被广泛应用于快速诊断MTB感染,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多个国家已制定出相关指南,而在我国仍缺乏大样本的研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是2008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一种新的吖一干扰素释放试验方法,该方法以早期分泌抗原靶-6(early secretory antigenic target-6,ESAT-6)和培养滤过蛋白-10(culture filtrate protein-10,CFP-10)作为MTB特异性刺激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释放试验 结核病诊断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临床价值 活动性 MTB感染 分泌抗原
原文传递
肺放线菌病30例临床特点及诊断剖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葛敏捷 符一骐 +2 位作者 周华 王杰 周建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6期3617-3621,共5页
目的总结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剖析其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0年间(2007年1月一2017年11月)收治的30例肺放线菌患者的临床症状、基础疾病、影像特征、初步诊断、确诊方法、治疗及预后等特点。结果30例肺... 目的总结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剖析其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0年间(2007年1月一2017年11月)收治的30例肺放线菌患者的临床症状、基础疾病、影像特征、初步诊断、确诊方法、治疗及预后等特点。结果30例肺放线菌患者,年龄(59.5±7.8)岁(范围:47~81岁),病程5 d^48个月,中位病程1.5个月;18例(60.0%)合并基础疾病,10例(33.3%)有吸烟史,10例(33.3%)有嗜酒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29例(96.7%),其次是咳痰22例(73.3%)、略血20例(66.7%)、发热12例(40.0%)、胸痛5例(16.7%)和胸闷气短3例(10.0%)。影像学可表现为团块、结节、实变、不张,病灶中可有低密度坏死灶,空洞或空泡形成。25例(83.3%)行支气管镜检查,14例镜下表现异常者中5例表现为管腔内息肉样新生物,9例表现为管腔黏膜炎性改变,其中2例存在支气管异物,1例支气管内结石。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明确诊断。经支气管镜活检明确9例(30.0%);2例(6.7%)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8例(60.0%)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灶、1例(3.3%)经胸壁肿块穿刺明确。足量足疗程青霉素治疗有效。外科手术切除病灶辅以2~4周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肺放线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取得阳性病理标本是诊断本病的关键,首选支气管镜及经皮肺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病 疾病特征 诊断
原文传递
DiversiLab系统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分型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曲燕燕 王文飞 +2 位作者 周华 符一骐 俞云松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 应用DiversiLab系统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基因分型,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对2005年全国15个城市医院临床分离的58株鲍曼不动杆菌,应用以rep-PCR为原理的DiversiLab系统分型技术进行分型,并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 目的 应用DiversiLab系统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基因分型,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对2005年全国15个城市医院临床分离的58株鲍曼不动杆菌,应用以rep-PCR为原理的DiversiLab系统分型技术进行分型,并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结果进行比较;计算Simpson相关系数(Simpson's index of diversity)比较3种方法的分辨力.结果 DiversiLab系统将58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5簇流行克隆和25个散发克隆;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将其分为35个序列型,并归为一个克隆复合体CC22(Clone Complex 22)和35个单一体(singleton);PFGE将其分成5个流行脉冲型和34个散发克隆.DiversiLab系统、MLST和PFGE的Simp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76、0.944和0.961.结论 DiversiLab系统的操作简单、快速,可重复性好,可以作为大量菌株首选分型方法,但分辨力低于PFGE和MLST两种分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重复序列 核酸 电泳 凝胶 脉冲场 细菌分型技术 可重复性 结果
原文传递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肺脓肿临床特征及菌株微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潇清 符一骐 +4 位作者 徐敏 周华 周建英 鲁海燕 朱建俊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8-444,共7页
目的研究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肺脓肿的临床特征及菌株微生物学特征,并与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 Klebsiella pneumoniae,cKP)肺脓肿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 目的研究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肺脓肿的临床特征及菌株微生物学特征,并与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 Klebsiella pneumoniae,cKP)肺脓肿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例微生物学诊断明确的肺炎克雷伯菌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菌株拉丝实验阳性患者纳入hvKP组,阴性患者纳入cKP组;收集患者的基础疾病、症状、实验室检查等临床特征。菌株微生物学特征包括:VITEK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PCR检测菌株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单因素分析hvKP组和cKP组的临床特征及菌株微生物学特征差异。结果18例肺炎克雷伯菌肺脓肿患者中hvKP组12例,以男性为主(10例),中位年龄59.0岁;hvKP组中起病时间≤2周者8例,中位发病时间为10.5 d,患有糖尿病(12例)、合并肺外脓肿(11例)明显多于cKP组(均P<0.001)。hvKP组肺外脓肿以肝脓肿为主(10例),多部位(≥3个)脓肿占4例。cKP组中留置导管及感染前侵袭性操作例数多于hvKP组(均P=0.025)。肺炎克雷伯菌肺脓肿影像学以胸膜下、脓肿大小<10 cm为主,hvKP组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多发脓肿的患者(9例)多于cKP组(P=0.009),通过影像学发现肺脓肿与肺外脓肿的中位时间间隔为1.0 d。hvKP组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低于cKP组。结论hvKP肺脓肿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肺部影像学表现为胸膜下多发脓肿,符合血源播散特点;多数病例同时存在肝脓肿,提示为血源播散的来源。hvKP肺脓肿主要毒力基因为aero,对于hvKP肺脓肿患者,应注意寻找隐匿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菌 肺脓肿 毒力 细菌荚膜
原文传递
3种常见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嘉晟 周华 +1 位作者 符一骐 周建英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64-767,共4页
目的比较3种常见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慢性肺炎、肺结核,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65例3种常见肺部慢性感染性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慢性... 目的比较3种常见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慢性肺炎、肺结核,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65例3种常见肺部慢性感染性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慢性肺炎,25例肺结核,17例肺隐球菌病,比较分析上述3种常见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肺结核患者就诊时病程较长,超过3个月的比例为32.0%,与其他两种疾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于上叶的分布率为68%,高于慢性肺炎的30.4%及肺隐球菌病的41.2%(P<0.05),影像学特征中毛刺的发生率为32.0%,高于慢性肺炎的8.6%及肺隐球菌病的4.0%(P<0.05)。慢性肺炎的病灶大小[(4.30±2.02)cm]略大于肺结核[(3.68±1.47)cm]及肺隐球菌病[(2.86±1.79)cm](P<0.05),病灶于下叶的分布率为69.6%,显著高于肺结核的20.0%(P<0.01),影像学特征中支气管充气征的发生率为47.8%,显著高于肺隐球菌病的5.9%及肺结核的4.0%(P<0.01)。肺隐球菌病患者就诊时大多无临床症状,占58.8%,与其他两种疾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特征中晕征发生率为47.1%,高于慢性肺炎的26.1%及肺结核的4.0%(P<0.01)。结论在3种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中,慢性肺炎的在CT影像上多见支气管充气征,而肺结核患者病程较长,CT影像上可出现毛刺,肺隐球菌病患者就诊时大多无症状,晕征是其主要CT影像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炎 肺结核 肺隐球菌病 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 CT影像
原文传递
浙江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青 周志慧 +3 位作者 符一骐 周华 陈衍 俞云松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浙江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浙江省11个地区11家三级医院2009年和2010年临床分离的302株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碳青... 目的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浙江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浙江省11个地区11家三级医院2009年和2010年临床分离的302株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应用eBURST软件对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进行分析;应用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多位点序列分型将302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17个sT型。eBURST分析发现其中11个sT型均属于克隆复合体92(CC92),其遗传背景对应欧洲克隆Ⅱ谱系。CC92是浙江省最主要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克隆,占所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94.4%(285/302),且在所研究的11家医院均有分布。97.4%(294/302)的菌株bla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C92在浙江省内多家医院流行播散。blaoxa-23是浙江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最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中华捡验医学杂岳,2013,36:303-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卡巴配能类 抗药性 细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