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彩超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符丽荣 高静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2期96-97,共2页
目的本文对94例宫颈癌患者进行了经阴道彩超色多普勒超声明确了诊断,探讨了经阴道彩超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94例宫颈癌患者行经阴道彩超色多普勒超声,并与常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 目的本文对94例宫颈癌患者进行了经阴道彩超色多普勒超声明确了诊断,探讨了经阴道彩超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94例宫颈癌患者行经阴道彩超色多普勒超声,并与常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超声诊断94例宫颈癌患者,与手术,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符合率为93.6%。其中3例误诊为宫颈糜烂,3例误诊为子宫肌瘤。经常规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85例(90.4%),腺癌7例(7.4%),混合癌2例(2.2蚴。结论本技术可以较准确地对宫颈癌进行早期诊断,提高了患者早查早治的可能性,为宫颈癌诊治提供了指导,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穿刺术 妇科盆腔肿块 诊治
下载PDF
不同部位阻断子宫血管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指导意义
2
作者 符丽荣 索桂芬 +1 位作者 尚宏波 李志军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S1期596-599,共4页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子宫内膜癌I期、宫颈原位癌、CIN级诊断明确者等病人[1]。传统的开腹手术在宫颈内口水平钳夹、切断、缝扎子宫血管,术中一般不需分离出子宫血管,对解剖层次的要求不甚严格,当盆腔有广泛粘连时...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子宫内膜癌I期、宫颈原位癌、CIN级诊断明确者等病人[1]。传统的开腹手术在宫颈内口水平钳夹、切断、缝扎子宫血管,术中一般不需分离出子宫血管,对解剖层次的要求不甚严格,当盆腔有广泛粘连时极易损伤输尿管。腹腔镜手术因其微创而在应用中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该术缺乏触摸感觉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血管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监测胎儿脐血流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3
作者 符丽荣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5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监测 胎儿脐血 围产儿结局 脐动脉 高血压 胎儿宫内窘迫 彩色多普勒超声 妊娠期 高危妊娠 应用分析
下载PDF
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的应用
4
作者 符丽荣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宫颈疾病诊断中作用。方法:应用美国维伦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348例。结果:同一宫颈可同时有两种疾患,以慢性宫颈炎居多,占70 %。阴道镜异常图像出现的频率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宫颈癌成正比。CIN和宫颈癌的阴...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宫颈疾病诊断中作用。方法:应用美国维伦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348例。结果:同一宫颈可同时有两种疾患,以慢性宫颈炎居多,占70 %。阴道镜异常图像出现的频率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宫颈癌成正比。CIN和宫颈癌的阴道镜的异常图像中以白色上皮、点状血管为多。结论:电子阴道镜是诊断宫颈疾病尤其是CIN和早期宫颈癌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阴道镜 宫颈病变 诊断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47例整体护理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志清 符丽荣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9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整体护理 抢救成功率 精心护理 中轻度 年龄 出院 治愈
下载PDF
腹腔镜大径线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米鑫 姚书忠 +4 位作者 刘莉 符丽荣 关阿娜 赵洁 董丽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7-71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36例单发壁间肌瘤分为A、B两组。A组54例肌瘤最大径线≥7cm;B组82例肌瘤最大径线小于7cm。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36例单发壁间肌瘤分为A、B两组。A组54例肌瘤最大径线≥7cm;B组82例肌瘤最大径线小于7cm。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79.9±39.7)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51.6±3.8)min,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术中出血(92.5±68.2)mL,B组术中出血(51.1±7.3)mL,差异有显著性(P<0.001)。A、B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壁间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有一定的难度,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和镜下缝合技术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平滑肌瘤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应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许丽娟 杨洁 +2 位作者 朱翠丽 崔敏 符丽荣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3年第3期17-21,共5页
目的应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人群的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以期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产后6周到6个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筹)盆底康复门诊... 目的应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人群的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以期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产后6周到6个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筹)盆底康复门诊自愿接受盆底评估的产妇,根据生产时不同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其中阴道分娩组根据是否有侧切再分为自然分娩组和会阴侧切组,最终有121例患者纳入研究。应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人群的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患者年龄17~44岁,平均(28.7±4.5)岁,其中剖宫产组40例,阴道分娩组81例(自然分娩组54例和会阴侧切组27例),比较剖宫产组、自然分娩组、会阴侧切组三组患者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结果。结果剖宫产组前静息阶段肌肉过度活动占比及肌电值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秒持续收缩阶段,慢肌耐力下降占比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自然分娩组耐力异常占比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静息阶段会阴侧切组的肌肉过度活动占比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能合理评估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肌电情况,剖宫产术后产妇容易出现肌肉过度活动,自然分娩对盆底肌慢肌损伤明显,而会阴侧切者容易出现肌肉疲劳。可根据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结果制定合理且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从而提高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zer评估 骨盆底 剖宫产术 阴道分娩
下载PDF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特征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符丽荣 丁竹筠 《智慧健康》 2019年第7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特征,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就诊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给予对照组仅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 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特征,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就诊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给予对照组仅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治疗,给予观察组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内分泌代谢各指标以及性激素各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均更低,且HDL-C水平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治疗后LH、FSH、T水平较对照组均更低,且E2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以内分泌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临床治疗中可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该病,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对于改善患者内分泌代谢和性激素水平来说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分泌特征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二甲双胍 性激素
下载PDF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EEP术后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丁竹筠 孙云燕 +3 位作者 许丽娟 陈露婷 柴海丽 符丽荣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2年第2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行子宫颈环形电极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5至2021年5月于上海市松江区...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行子宫颈环形电极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5至2021年5月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行LEEP术后诊断为子宫颈HSIL,并于3个月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88例,围绝经期患者38例,绝经后患者50例。回顾患者年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分型、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P16表达、LEEP术中宫颈管搔刮病检、LEEP术后切缘及全子宫病理检查,统计分析HSIL患者LEEP术后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结果88例患者中,术后无病灶残留64例(73%),有病灶残留24例(27%);围绝经期病灶无残留28例(74%),残留10例(26%);绝经后无残留36例(72%),残留14例(28%),绝经前后病变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中病灶残留与无残留组,患者年龄、HR-HPV分型、TCT、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P16表达、LEEP术后切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管搔刮阳性与阴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围绝经期病灶残留与无残留组,患者年龄、HR-HPV分型、TCT、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P16表达、LEEP术后切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管搔刮阳性与阴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经后患者病灶残留与无残留组,年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P16表达、LEEP术中宫颈管搔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缘阳性与阴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管搔刮阳性为影响LEEP术后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P<0.01),绝经后切缘阳性为影响LEEP术后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EEP术中宫颈管搔刮阳性是HSIL行LEEP术后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LEEP术后切缘阳性为绝经后HSIL行LEEP术后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环形电极切除术 残留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低位产钳术在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符丽荣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低位产钳术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该院收治的4 16例进行阴道助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只要术前细致准确的阴道检查,合理掌握产钳术的指征,低位产钳术仍是阴道助产的常用手段。结论:低位产钳术值得推荐,可... 目的:探讨低位产钳术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该院收治的4 16例进行阴道助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只要术前细致准确的阴道检查,合理掌握产钳术的指征,低位产钳术仍是阴道助产的常用手段。结论:低位产钳术值得推荐,可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产钳术 产钳术指征 适应证 分娩
下载PDF
浅谈全科医师在妇产科门诊规培带教模式
11
作者 符丽荣 朱翠丽 杨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234-236,共3页
如何培养优良的和高品质的全科医生队伍,更好的为社会接纳,服务与使用,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问题和严峻的考验。而妇产科学是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和人类繁衍规律的专业学科,针对妇产科专业方面具有的特殊性,如何提高全科医... 如何培养优良的和高品质的全科医生队伍,更好的为社会接纳,服务与使用,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问题和严峻的考验。而妇产科学是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和人类繁衍规律的专业学科,针对妇产科专业方面具有的特殊性,如何提高全科医师在妇产科规培期间的医学知识、行医能力、职业素养、沟通技巧等,需要规培带教老师们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及提升带教能力,需要学生们积极主动学习及不断努力,通过临床思维训练提升识别与处理急危重患者的能力,完善培训后的评估与反馈,改进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妇产科 高危患者 能力提升
下载PDF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符丽荣 刘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76-1478,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小板情况分为4组,对妊娠期发现血小板减少者给予止血敏、糖皮质激素、补充血小板等治疗。结果:行剖宫产者41例,...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小板情况分为4组,对妊娠期发现血小板减少者给予止血敏、糖皮质激素、补充血小板等治疗。结果:行剖宫产者41例,分娩后出血发生率为7.3%;经阴道分娩者21例,分娩后出血发生率为9.5%,两种分娩方式的分娩后出血率无明显差异。62例新生儿无颅内出血、皮肤淤斑等出血症状,亦无死亡病例。结论:严密监护及积极治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前适当提高血小板水平,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以减少产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症 血小板减少症 剖宫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