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眼FLO/LFY同源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 被引量:8
1
作者 郑丽霞 林晓东 +4 位作者 朱芳德 肖洁凝 符同浩 钟伟 黄上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60-64,共5页
根据不同植物FLO LFY同源基因3′端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运用RT_PCR技术在龙眼花芽总RNA中扩增得到长度为408bp的cDNA片段,命名为lonFLO。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金鱼草FLO、苹果AFL2、AFL1、拟南芥LFY有较高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达98 ... 根据不同植物FLO LFY同源基因3′端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运用RT_PCR技术在龙眼花芽总RNA中扩增得到长度为408bp的cDNA片段,命名为lonFLO。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金鱼草FLO、苹果AFL2、AFL1、拟南芥LFY有较高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达98 8%,81 6%,81 1%和76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FLOLFY 克隆
下载PDF
聚乙二醇胁迫对假俭草谷胱甘肽转硫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志华 曾富华 +2 位作者 符同浩 马生健 卢向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194,共3页
为探明谷胱甘肽转硫酶(GST)在水分胁迫中的作用,分别用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处理假俭草不同时间后,测定假俭草植株的质膜电解质渗透率,GST活性,H2O2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PEG胁迫使幼苗H2O2积累,质膜电解质渗透率增加,GS... 为探明谷胱甘肽转硫酶(GST)在水分胁迫中的作用,分别用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处理假俭草不同时间后,测定假俭草植株的质膜电解质渗透率,GST活性,H2O2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PEG胁迫使幼苗H2O2积累,质膜电解质渗透率增加,GSH含量升高;胁迫处理后幼苗中GS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在4d内,随着水分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GST活性逐渐升高.GST活性与H2O2的含量相关,表明GST不但能清除H2O2引起的有害物质,同时还很可能受H2O2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聚乙二醇胁迫 谷胱甘肽转硫酶 双氧水 还原型谷胱甘肽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苏南山肚痛丸中芍药苷的含量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海宏 杨桂玲 +2 位作者 符同浩 王洪皓 杨立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建立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快速测定苏南山肚痛丸中芍药苷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15:85)为流动相,流速0.21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进样体积2μL,采集频... 目的:建立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快速测定苏南山肚痛丸中芍药苷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15:85)为流动相,流速0.21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进样体积2μL,采集频率20 Hz。利用Acquity Waters system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样品中芍药苷在4.5 min内完全分离并对其进行了含量测定,芍药苷进样量在0.026~0.2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n=6)为102.2%(RSD=0.4%)。结论:UPLC法在不影响分离效果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芍药苷分析速度,同时减少了溶剂消耗。该研究表明UPLC法可作为传统HPLC法的一种更为方便、可行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 苏南山肚痛丸 芍药苷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木芙蓉叶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锦锋 曾超贤 符同浩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025-1026,共2页
目的:建立木芙蓉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TLC)法对木芙蓉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中有效成分芦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木芙蓉叶显微特征明显;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芦丁进样量在0.0188~0.9412μg(r... 目的:建立木芙蓉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TLC)法对木芙蓉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中有效成分芦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木芙蓉叶显微特征明显;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芦丁进样量在0.0188~0.9412μg(r=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7%,RSD=1.97%(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木芙蓉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芙蓉叶 芦丁 质量控制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