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凌草甲素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病变的免疫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郑配国 魏高辉 +5 位作者 符含笑 魏忠伟 孙晓旭 张磊 孟宪春 明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9-1092,1096,共5页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OR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EAE小鼠发病前给予ORI治疗,以PBS为阴性对照,观察各组小鼠发病情况。通过对EAE小鼠临床评分和脊髓病灶病理学检测判断ORI的预防效果;通过5,6...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OR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EAE小鼠发病前给予ORI治疗,以PBS为阴性对照,观察各组小鼠发病情况。通过对EAE小鼠临床评分和脊髓病灶病理学检测判断ORI的预防效果;通过5,6-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检测CD4+T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阳性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γ干扰素(IFN-γ)阳性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ELISA检测IL-1β水平。结果 ORI能显著改善EAE的临床评分、减少脊髓病变部位炎性细胞浸润;ORI能抑制EAE小鼠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反应性T细胞增殖;与PBS组相比,ORI组IFN-γ+CD4+T细胞和IL-17+CD4+T细胞减少;ORI抑制脾脏肿大、淋巴细胞增殖和IL-1β分泌。结论 ORI能减轻EAE严重程度,与减少IL-1β水平、抑制T细胞增殖及辅助T细胞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7 IL-1Β 小鼠
下载PDF
可溶性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免疫耐受的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配国 马攀红 +2 位作者 符含笑 董锐 杨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4-420,共7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将EAE小鼠随机分为MOG肽治疗组、卵清蛋白(OVA)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于EAE诱导的第6~16天腹腔注射MOG肽、OVA肽和同等剂量的PBS,...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将EAE小鼠随机分为MOG肽治疗组、卵清蛋白(OVA)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于EAE诱导的第6~16天腹腔注射MOG肽、OVA肽和同等剂量的PBS,通过比较各组小鼠临床评分,脾脏(SP)大小,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脑和脊髓浸润淋巴细胞数,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表型及其功能,探讨T细胞迁移在可溶性MOG肽诱导的EAE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CNS浸润CD11b+抗原提呈细胞(APC)的成熟,免疫荧光技术分析成熟APC与效应性CD4+T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成熟APC在T细胞迁移中的作用。结果腹腔注射可溶性MOG肽可抑制脾脏内的效应性T细胞向CNS迁移,并诱导脾脏APC成熟,抑制CNS浸润APC成熟;MOG肽诱导的成熟APC可与MOG反应性CD4+T细胞相互作用并聚集在一起,进而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迁移。结论可溶性MOG肽通过诱导脾脏APC成熟,成熟APC与MOG-T细胞相互作用,抑制脾脏MOG-T细胞向CNS迁移,诱导EAE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 抗原提呈细胞(APC) 免疫耐受
下载PDF
可溶性MOG35-55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配国 马攀红 +3 位作者 董锐 魏忠伟 符含笑 明亮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35-55)预防和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机制。方法通过临床评分、免疫组化、细胞计数等方法,评价腹腔注射可溶性MOG35-55的治疗效果,卵清白蛋白(OVA)作为对照;运用过继转...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35-55)预防和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机制。方法通过临床评分、免疫组化、细胞计数等方法,评价腹腔注射可溶性MOG35-55的治疗效果,卵清白蛋白(OVA)作为对照;运用过继转移试验、Transwell试验、流式细胞术,分析体内、体外MOG35-55、OVA对MOG-T细胞迁移、脾脏抗原提呈细胞(APCs)活化的作用。结果MOG35-55抑制中枢神经系统(CNS)淋巴细胞浸润,预防EAE;MOG35-55抑制MOG-T细胞向CNS迁移,抑制外周淋巴器官萎缩;MOG35-55诱导脾脏APCs活化,活化APCs可招募MOG-T细胞、影响MOG-T细胞迁移。结论MOG35-55通过诱导脾脏APCs活化、APC-T相互作用,抑制MOG-T细胞向CNS迁移,预防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免疫耐受 抗原提呈细胞 细胞迁移
原文传递
EAE诱导过程中脾脏及CNS浸润Treg/Teff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符含笑 马攀红 +3 位作者 魏高辉 魏忠伟 董锐 郑配国 《现代免疫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7-322,共6页
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诱导过程中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CD4+CD25+Foxp3+Treg、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Teff)的变化及作用。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 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诱导过程中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CD4+CD25+Foxp3+Treg、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Teff)的变化及作用。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35-55)免疫C57BL/6小鼠诱导EAE;用流式细胞仪分析EAE发病初期及高峰期脾脏和CNS浸润Treg、Th1和Th17的变化。MOG35-55肽诱导产生典型的EAE症状,脊髓可见大量的单个核细胞浸润;EAE发病前,脾脏Treg、Th1、Th17数量增加,随着EAE临床症状的出现,脾脏Treg、Teff均减少;EAE发病前既有少量Teff迁移至CNS,主要为Th17;EAE发病高峰期,CNS内Th17比例降低,Th1比例及数量显著增加;EAE发病前CNS可见少量Treg存在,发病后大量Treg迁移至CNS,但不能抑制CNS的炎症反应。以上结果提示,Th17可能参与了CNS免疫损伤的启动,而CNS浸润的Thl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EAE发病高峰期脾脏Treg伴随着Teff大量迁移至CNS,但不能控制EAE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调节性T细胞 效应T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辅助筛查前列腺癌患者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魏高辉 孟宪春 +3 位作者 宋倩倩 符含笑 郑配国 明亮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25-30,共6页
目的:评估PLR和NLR在PCa和BPH初诊患者中筛查PCa患者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至2015年PCa和BPH住院患者96人;分析两组患者初诊PLR,NLR差异性,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PCa患者的PLR中位数为103.6(IQR,88.1~120.7),BPH患者的PLR... 目的:评估PLR和NLR在PCa和BPH初诊患者中筛查PCa患者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至2015年PCa和BPH住院患者96人;分析两组患者初诊PLR,NLR差异性,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PCa患者的PLR中位数为103.6(IQR,88.1~120.7),BPH患者的PLR中位数为127.2(IQR,91.0~183.8),PCa初诊患者的PLR明显低于BPH初诊患者(P=0.011);PCa患者NLR中位数1.95(IQR,1.4~2.8),BPH患者NLR中位数2.6(IQR,1.7~4.5), PCa初诊患者NLR明显低于BPH初诊患者(P=0.008);应用ROC曲线分析,PLR的曲线下面积为0.664(95%CI,0.554~0.773),NLR的曲线下面积为0.643(95%CI,0.536~0.750),两指标均具有诊断价值;ROC曲线计算PLR和NLR的最佳cutoff值,PLR小于145,NLR小于2.55作为在PCa和BPH初诊患者中筛查PCa患者的依据,PLR小于145作为诊断标准的敏感度高达92.9%。结论 PLR,NLR可作为有价值指标在PCa和BPH初诊患者中筛查PCa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原文传递
CD4+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升高提示免疫应答而非移植耐受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潇 郑欣怡 +2 位作者 马攀红 符含笑 郑配国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目的 探讨诱导CD4+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表达的机制及其在移植耐受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构建新生移植耐受小鼠动物模型,分析移植耐受与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Tregs表达及嵌合体的关系;运用过继转移实验、... 目的 探讨诱导CD4+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表达的机制及其在移植耐受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构建新生移植耐受小鼠动物模型,分析移植耐受与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Tregs表达及嵌合体的关系;运用过继转移实验、EGFP转基因小鼠,研究移植排斥过程中Tregs表达及抗原特异性。结果 新生耐受小鼠形成嵌合体,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被克隆清除,但Tregs表达与初始小鼠相同;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识别抗原诱导免疫反应,Tregs在移植排斥反应中表达升高,且不仅同种异体反应性Tregs表达升高,非同种异体反应性Tregs表达也升高。结论 Tregs在移植排斥中非特异性诱导产生,可能为一种负反馈免疫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耐受 CD4+Foxp3+T细胞 移植排斥 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