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56在小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诊断的作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云径平 向锦 +2 位作者 侯景辉 田秋红 符珈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40-1143,共4页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癌(smallcellcarcinoma,SCC)是恶性度及死亡率高的少见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目前常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触突素(synaptophysin,SYN),嗜铬蛋白(chromograninA,CgA)标记协助诊断,本项目拟研究...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癌(smallcellcarcinoma,SCC)是恶性度及死亡率高的少见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目前常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触突素(synaptophysin,SYN),嗜铬蛋白(chromograninA,CgA)标记协助诊断,本项目拟研究CD56在小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把CD56作为临床病理诊断小细胞癌的标记分子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小细胞癌病例标本共80例,包括肺原发病例42例,其中伴淋巴结转移20例;食管原发病例21例,结直肠原发病例17例。另外随机选取肺非小细胞癌38例作为对照(肺鳞癌26例,肺腺111癌12例),其中淋巴结转移28例。所有标本用CD56,NSE,Syn,CgA,CK和EMA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D56在肺小细胞癌肿瘤组织及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阳性率显著高于在肺非小细胞癌中阳性率,其在肺小细胞癌原发灶阳性率为90.5%(38/42),转移灶为90.0%(18/20),其在肺非小细胞癌原发灶阳性率为7.8%(3/38),转移灶为3.5%(1/28)(H=85.731,P<0.001),它在小细胞癌肿瘤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NSE,CgA,CK与EMA的阳性率,其阳性率分别为:CD5686.3%(69/80),Syn78.8%(63/80),CgA73.8%(59/80),EMA66.3%(53/80),CK61.3%(49/80),NSE56.3%(45/80)(H=38.871,P<0.001)。CD56在肺、食管及结直肠小细胞癌中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其阳性率分别为肺90.5%(38/42),食管81.0%(17/21),结直肠82.4%(14/17)(H=1.651,P=0.438)。结论:CD56在小细胞癌组织中无论是原发灶还是淋巴结转移灶的阳性率均高,且无器官特异性;CD56可作为临床病理诊断小细胞癌的阳性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6 小细胞性 肺肿瘤 食管肿瘤 结肠肿瘤 免疫组化 肿瘤标记物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p53和p21^(WAF/CIP1)及MDM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梅芳 云径平 +4 位作者 苏曙光 张志毅 符珈 侯景辉 杨宇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探讨p53、p21WAF/CIP1及MDM2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115例HCC及其相应的癌旁肝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p21WAF/CIP1及MDM2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p53、p21WAF/CIP1及MDM2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115例HCC及其相应的癌旁肝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p21WAF/CIP1及MDM2蛋白的表达,采用统计学分析它们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p53、p21WAF/CIP1及MDM2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5%(96/115)、36.5%(42/115)和48.7%(56/115),同癌旁组织相比,p53、p21WAF/CIP1及MDM2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两两相关分析比较,p53表达分别与p21WAF/CIP1和MDM2表达有关;p53、p21WAF/CIP1及MDM2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量、HB-sAg、病理分级、血清AFP浓度和患者生存时间均无关,P均>0.05。结论:p53、p21WAF/CIP1及MDM2在HCC组织中呈增高表达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它们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病理学 肝肿瘤 基因P53 基因p21 蛋白质MDM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25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梅芳 符珈 +1 位作者 蔡木炎 吴秋良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69-1170,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5例IMPC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对该组病例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22例(22/25,88%),平均淋巴结转移率为46.8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5例IMPC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对该组病例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22例(22/25,88%),平均淋巴结转移率为46.82%;肿瘤组织中IMPC成分>50%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IMPC成分<50%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肿瘤最大径≥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最大径<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ER、PR、cerbB2、Ki67、P53的表达情况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和生存预后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IMPC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增殖、高转移潜能的浸润性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放线菌素D引起HEP G_2细胞的核仁蛋白移位 被引量:4
4
作者 苏曙光 云径平 +4 位作者 符珈 肖建勇 张梅芳 张志毅 杨宇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观察放线菌素D作用下HEP G2细胞中与增殖相关的核仁蛋白B23(nucleophosmin or NPM,numatrin,NO38)定位和表达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和意义。方法:应用低浓度的放线菌素D处理HEP G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免疫印迹、免疫... 目的:观察放线菌素D作用下HEP G2细胞中与增殖相关的核仁蛋白B23(nucleophosmin or NPM,numatrin,NO38)定位和表达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和意义。方法:应用低浓度的放线菌素D处理HEP G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双向电泳及免疫共沉淀等实验方法检测HEP G2生长周期、B23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定位、B23的等电点及磷酸化状态变化。结果:放线菌素D处理后,HEP G2细胞出现生长抑制,细胞周期阻滞于S/G2期;B23蛋白表达量没有变化,但定位改变,即从核仁移位到核浆,撤药后,B23又从核浆回到核仁上;B23在加药前后未检测到等电点和磷酸化状态改变。结论:低浓度放线菌素D抑制HEP G2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在S/G2期并引起可逆性的B23蛋白移位,而B23蛋白的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没有改变,这些实验结果对肿瘤药物治疗及分子肿瘤学研究可提供参考的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ophosmin/B23 放线菌素D 细胞周期 磷酸化
下载PDF
广州地区Burkitt’s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EB病毒感染状况(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黄雨华 吴秋良 +5 位作者 宗永生 冯沿芬 梁建中 侯景辉 邵琼 符珈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05-812,共8页
背景与目的:散发性Burkitt's淋巴瘤(sporadic Burkitt's lymphoma,sBL)少见,中国sBL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状况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广州地区sBL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EBV的感染状况。方法:分析总... 背景与目的:散发性Burkitt's淋巴瘤(sporadic Burkitt's lymphoma,sBL)少见,中国sBL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状况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广州地区sBL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EBV的感染状况。方法:分析总结21例sB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一系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免疫表型,EBV编码的小RNA(EBV-encoded small RNAs,EBERs)原位杂交检测EBV感染情况。结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0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4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明确诊断21例sBL(0.87%)。男女之比为4.25:1(17/4);中位年龄23岁。21例患者中,19例(90.48%)有淋巴结侵犯;16例(76.19%)多部位受累;12例(57.14%)临床分期为Ⅲ/Ⅳ期;15例化疗或手术加化疗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56.00%。20例形态学上表现为经典BL,另1例为伴有浆细胞样分化的BL变异型。该21例sBL主要的免疫表型为sIgM+/CD20+/CD10+/Bcl-6+/Bcl-2-[或Bcl-6+(>95%)/Bcl-2+(<10%)]/TdT-/Ki-67+100%。20例可检测病例中,11例有少数肿瘤细胞(3%~20%)表达CD5。10例肿瘤(47.62%)呈P53蛋白过表达。6例(28.57%)肿瘤细胞感染EBV,表达EBNA1和EBERs,但不表达LMP1。EBV阳性及阴性病例在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上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广州地区sBL少见,主要见于儿童及年轻成年男性。多数病例有淋巴结的侵犯。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地方性BL类同。28.57%病例呈EBVI型潜伏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kitt’s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EB病毒 免疫表型
下载PDF
DLL4表达水平与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其年 黄马燕 +4 位作者 吴秋良 邵建永 宗永生 符珈 匡亚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41-1443,共3页
目的研究DLL4(Delta-like4Notch Ligan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具有5年以上临床随访资料的乳腺癌病例中DLL4的表达水平。结果 DLL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DLL4(Delta-like4Notch Ligan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具有5年以上临床随访资料的乳腺癌病例中DLL4的表达水平。结果 DLL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内。DLL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0.05)及预后(P<0.05)相关。Cox多重回归分析显示DLL4表达量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P<0.05)。结论 DLL4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其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乳腺癌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L4 浸润性导管癌 预后
下载PDF
鼻咽肌上皮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EB病毒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向锦 符珈 +1 位作者 卢佳斌 吴秋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5-268,273,共5页
【目的】分析鼻咽肌上皮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对12例鼻咽肌上皮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及随访观察,EBERS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12例鼻咽肌上皮细胞癌患者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5例,男女... 【目的】分析鼻咽肌上皮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对12例鼻咽肌上皮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及随访观察,EBERS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12例鼻咽肌上皮细胞癌患者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5例,男女比1.4:1;年龄24~65岁,中位年龄46岁。影像学资料都显示鼻咽部有明显的结节状肿物,肌上皮细胞的标记:S-100、SMA、P63、CK14及上皮标记:CK、CKL、CKH在12例肌上皮细胞癌中表达有差异,但是所有的肌上皮细胞癌恒定表达至少一项肌上皮细胞和上皮细胞标记。12例鼻咽肌上皮细胞癌EBERS原位杂交结果均为阴性。【讨论】肌上皮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发生在鼻咽部极少见,其病理形态虽然复杂多变,但也有其特征性的形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EBERS原位杂交有助于其诊断,在治疗上采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放射及化学治疗将有效地控制肿瘤的复发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肌上皮细胞癌 EB病毒
下载PDF
人脑星形细胞瘤进展过程中Rho/ROCK信号通路的可能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侯景辉 曾敬 +3 位作者 吴惠瑜 张惠忠 符珈 吴秋良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学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中Rho/ROCK信号通路可能扮演的角色。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RhoA、RhoB、ROCK-1及ROCK-2蛋白表达,评估Rho/ROCK信号通路中RhoA、RhoB、ROCK-1及ROCK-2蛋白...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学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中Rho/ROCK信号通路可能扮演的角色。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RhoA、RhoB、ROCK-1及ROCK-2蛋白表达,评估Rho/ROCK信号通路中RhoA、RhoB、ROCK-1及ROCK-2蛋白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RhoA蛋白在瘤旁脑组织表达的阳性率为0,在低级别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和80%,高表达率分别为10.0%和66.7%;高级别组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均高于瘤旁脑组织和低级别组(P<0.05);RhoA表达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2)RhoA蛋白表达在>40岁组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均显著高于<40岁组,两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RhoA在右大脑半球组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左大脑半球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RhoA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与性别及肿瘤长径无关(P>0.05);(5)RhoB、ROCK-1及ROCK-2蛋白均为阴性表达。结论 Rho/ROCK信号通路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作用可能与RhoA/。ROCK1,2及RhoB/ROCK1,2通路关系不大;RhoA在了解星形细胞瘤的发生、进展和寻找治疗新靶点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ROCK信号通路 星形细胞瘤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核磷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疗效的关系
9
作者 翁洁玲 彭俊玲 +2 位作者 符珈 汤涛 张梅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探讨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NPM、B23、NO38或NPM1)在鼻咽癌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增殖指数和患者个体化治疗后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57例初诊鼻咽癌患者的治... 目的:探讨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NPM、B23、NO38或NPM1)在鼻咽癌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增殖指数和患者个体化治疗后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57例初诊鼻咽癌患者的治疗前活检蜡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咽癌活检组织中NPM1和Ki67的表达,并结合相应临床病理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NPM1的表达水平与Ki6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45,P<0.01),与淋巴结分期呈负相关(N0,N1,N2和N3;r=-0.235,P<0.01),但与原发灶分期(T1,T2,T3和T4;r=0.006,P>0.05)和临床分期(r=-0.74,P>0.05)无相关性。NPM1表达水平与有淋巴结转移组治疗后淋巴结情况呈负相关(r=-0.196,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治疗后原发灶情况呈负相关(r=-0.349,P<0.05)。NPM1表达水平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NPM1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Ki6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NPM1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可能作为一个评估个体化治疗疗效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磷蛋白 鼻咽癌 免疫组织化学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梅芳 向锦 +1 位作者 符珈 云径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14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21例,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用寿命表分析法和Kaplan-Meier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21例,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用寿命表分析法和Kaplan-Meier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100、HMB45、Melan-A和Vim均呈阳性表达。预后分析显示,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5年生存率为24%。外阴、阴道和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3、60和34个月。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单纯手术治疗的生存时间长于手术加其他辅助治疗或单纯辅助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2,P=0.003;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手术加其他辅助治疗的生存时间长于单纯手术治疗或单纯辅助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8,P=0.006。Ⅰ、Ⅱ和Ⅲ期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88、53和27个月,Ⅰ期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7,P=0.026。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复发及转移与生存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S-100、HMB45、Me-lan-A和Vim联合标记可提高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病理学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Nucleophosmin/B2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秋红 云径平 +6 位作者 苗季 陈功 符珈 张昌卿 苏曙光 张梅芳 吴秋良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Nucleophosmirt/B23(B2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重组蛋白表达和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B23重组蛋白和鼠抗B23单克隆抗体。收集103例HCC组织、12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和17例肝血管瘤旁肝组织的临... 目的探讨Nucleophosmirt/B23(B2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重组蛋白表达和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B23重组蛋白和鼠抗B23单克隆抗体。收集103例HCC组织、12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和17例肝血管瘤旁肝组织的临床病理档案资料,10例HCC及癌旁肝新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等技术检测B23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相比较。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RT—PCR及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B2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23在4组(HCC组、癌旁肝组织组、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组、血管瘤旁肝组织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B2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PC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B23与PCNA在4组中表达强度及其差异具有相关性(r=0.4767,P <0.01)。B2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患者血清AFP水平、肿瘤病理分级及是否伴有肝硬化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23在HCC中呈高表达,且显著高于非癌肝组织;B23可作为HCC细胞增生程度的潜在标记,并在临床病理上具有潜在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免疫印迹法 免疫组织化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乳腺癌组织β-catenin表达及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向锦 张梅芳 +1 位作者 符珈 云径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53-756,共4页
目的:分析β-caten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以寻找新型的乳腺癌预后标志。方法: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β-catenin在213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OC曲线确定β-catenin表达高低的分界值,采用单变量及... 目的:分析β-caten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以寻找新型的乳腺癌预后标志。方法: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β-catenin在213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OC曲线确定β-catenin表达高低的分界值,采用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β-catenin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213例乳腺癌患者中,71.4%(152/213)为β-catenin高表达,28.6%(61/213)为β-catenin低表达;单变量分析显示,β-catenin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P=0.003)、无进展生存率(P=0.040)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0.024)均低于β-catenin低表达的患者;多变量分析显示,β-catenin与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RR=5.961,95%CI:0.238~0.855,P=0.015)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RR=3.888,95%CI:0.269~0.996,P=0.049)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中β-catenin呈高表达,且表达越高预后越差。β-catenin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新型、独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Β-CATENIN 预后
原文传递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侯景辉 曾敬 +3 位作者 吴慧瑜 符珈 卢佳斌 吴秋良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6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并提出HER2检测的优化程序,从而有利于HER2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更准确地筛选出适用Herceptin靶向基因治疗的患者。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并提出HER2检测的优化程序,从而有利于HER2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更准确地筛选出适用Herceptin靶向基因治疗的患者。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三步法对113例广东地区乳腺癌患者HER2、ER、PR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本组113例乳腺癌患者中HER2表达的阳性率为24.78%,ER表达的阳性率为61.95%,PR表达的阳性率为67.26%,HER2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无关(P>0.05);HER2表达与ER、PR表达情况有关(P<0.01),且呈负相关。结论广东地区女性乳腺癌HER2和ER及PR之间的表达相互关联,并在乳腺癌的确定治疗对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HER2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有赖于如何优化HER2状况检测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雌激素 孕激素类
原文传递
成熟T和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WHO新分类分析及CD30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沿芬 符珈 +4 位作者 颜淑梅 凌逸虹 黄奕莉 蔡木炎 饶慧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08-511,共4页
目的统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4年问诊断的所有成熟T和自然杀伤(NK)细胞淋巴瘤病例,分析其不同类型的构成比,研究各类型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CD30表达情况,为抗CD30抗体药物在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09... 目的统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4年问诊断的所有成熟T和自然杀伤(NK)细胞淋巴瘤病例,分析其不同类型的构成比,研究各类型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CD30表达情况,为抗CD30抗体药物在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09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134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诊断的所有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统计分析各类型淋巴瘤的发病情况。抽调其中存档的164例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蜡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其CD30的表达。结果4年间共诊断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625例。最常见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共319例(51.0%),其余常见病例分别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119例(19.0%)、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81例(1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包括系统性ALCL48例(7.7%)及原发皮肤ALCL11例(1.8%)]。除ALCL外,在本院存档的164例病例中,CD30阳性率最高的是NK/T细胞淋巴瘤,阳性率为62.1%(41/66)。16例PTCL—NOS仅1例阳性,其余28例AITL及其他少见类型的淋巴瘤无1例阳性。结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集的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不同类型的发病情况各异。CD30在多种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除问变性大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的阳性表达率最高,有望成为抗CD30抗体药物治疗的候选病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外周 杀伤细胞 天然 抗原 CD30
原文传递
Rac1/Cdc42/PAK1信号通路在星形细胞瘤进展中的可能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敬 张惠忠 +3 位作者 何洁华 侯景辉 符珈 吴秋良 《中国肿瘤》 CAS 2010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学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中Rho-GT Pases家族相关Rac1/Cdc42/PAK1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Rac1、Cdc42、PAK1蛋白表达,评估其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学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中Rho-GT Pases家族相关Rac1/Cdc42/PAK1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Rac1、Cdc42、PAK1蛋白表达,评估其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①PAK1蛋白在瘤旁脑组织表达的阳性率为100.0%,在低级别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50.0%,高表达率分别为60.0%和20.0%;高级别组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均低于瘤旁脑组织和低级别组(P<0.05),且PAK1蛋白的高表达率有从瘤旁脑组织→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递减的趋势。②PAK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40岁组显著高于>40岁组,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AK1蛋白表达的高表达率在≤40岁组与>40岁组中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AK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与性别、部位及肿瘤最大径无关(P>0.05);④Rac1、Cdc42蛋白均为阴性表达。[结论]PAK1在星形细胞瘤中的作用可能与Rac1/Cdc42/PAK1信号通路关系不大,而可能是通过PAK1相关其他通路起作用;PAK1在了解星形细胞瘤的发生、进展和寻找治疗新靶点方面可能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通路 星形细胞瘤 PAK1蛋白 Rac1蛋白 Cdc42蛋白
原文传递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组织亚型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木炎 符珈 +3 位作者 吴秋良 张梅芳 侯景辉 饶慧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49-1250,共2页
目的 对全身56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进行分类,探讨其各个组织亚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 对全身56例AML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组织亚型分类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56例AML中,发生在肾脏43例,发生在肝脏9... 目的 对全身56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进行分类,探讨其各个组织亚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 对全身56例AML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组织亚型分类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56例AML中,发生在肾脏43例,发生在肝脏9例,发生在腹膜后3例,发生在结肠1例.三相型43/56(76.9%);单相型6/56(10.7%);上皮样型6/56(10.7%);AML伴上皮囊肿1/56(1.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5例(98.2%)表达HMB45,54例(96.4%)表达Melan-A,28例(50.0%)表达CD1a,Ki-67的表达比例不一,CD34全部呈阴性表达.结论 AML可分为4种组织类型但诊断免疫标记相似,特征性表达HMB45、Melan-A、CD1a,手术效果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nm23-H1、E-cad及D2-40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表达的意义
17
作者 侯景辉 贾海英 +2 位作者 张涛 符珈 曾敬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7期5022-5026,共5页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nm23-H1与细胞黏附相关的E-cad及微淋巴管标记物D2-40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以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m23-H1、E-cad和D2-40在不同病理类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并深入研究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nm23-H1与细胞黏附相关的E-cad及微淋巴管标记物D2-40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以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m23-H1、E-cad和D2-40在不同病理类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并深入研究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癌旁组织及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 E-cad在鼻腔鼻窦恶性上皮肿瘤和恶性软组织肿瘤中的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nm23-H1和D2-40在恶性鼻腔鼻窦上皮源性和软组织源性肿瘤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nm23-H1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癌旁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而D2-40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cad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在不同病理类型组织中可能以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抑癌基因nm23-H1在鼻腔鼻窦的良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均发挥作用,而微淋巴管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不发挥作用,这将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核苷二磷酸激酶类 鼻窦肿瘤 E-CAD D2-40
原文传递
人脑星形细胞瘤中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质与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蛋白表达的意义
18
作者 侯景辉 曾敬 +3 位作者 卢佳斌 吴惠瑜 符珈 吴秋良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2期3528-353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学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中Rho GTPases相关信号通路蛋白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质(WASP)与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所扮演的可能角色。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WASP...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学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中Rho GTPases相关信号通路蛋白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质(WASP)与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所扮演的可能角色。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WASP、Tiam1蛋白表达,评估其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Tiam1蛋白高级别组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均高于瘤旁脑组织和低级别组(P<0.05),且Tiam1蛋白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有从瘤旁脑组织→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递增的趋势,Tiam1表达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2)Tiam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与年龄、性别、部位及肿瘤最大径无关(P>0.05)。(3)WASP蛋白为阴性表达。结论 WASP蛋白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和进展的相关性不明确;Tiam1蛋白在了解星形细胞瘤恶性进展方面有参考价值,且可能是有预后价值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质 星形细胞瘤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