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时机 被引量:5
1
作者 符竣 陶凉 +3 位作者 陈绪发 庾华东 尚玉强 朱晓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 (IE)的手术治疗时机 ,以提高 IE的治疗效果。 方法  IE合并基础心脏病2 3例患者中 ,手术治疗 13例 ,药物治疗 10例 ;无基础心脏病 15例患者 (IE后引起心瓣膜损害 13例 ,无心瓣膜损害 2例 ) ,手术治疗 9例 ,...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 (IE)的手术治疗时机 ,以提高 IE的治疗效果。 方法  IE合并基础心脏病2 3例患者中 ,手术治疗 13例 ,药物治疗 10例 ;无基础心脏病 15例患者 (IE后引起心瓣膜损害 13例 ,无心瓣膜损害 2例 ) ,手术治疗 9例 ,药物治疗 6例。 结果 原有心脏病变基础上发生 IE者 ,手术 13例 ,全部治愈 ;药物保守治疗 10例 ,死亡 2例。 IE后引起心瓣膜损害患者手术 9例 ,治愈 7例 ,好转 2例 ;4例药物保守治疗好转 2例 ,近期死亡 2例 ,其中 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手术患者中有栓塞史 12例 ,发现赘生物 2 1例 ,血培养阳性 8例。所有手术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 3天~ 6个月 ,近期无感染复发 ,2例瓣膜成形的患者需再手术治疗 ,无死亡。 3例急症手术患者治愈。药物治愈 2例。 结论 原有心脏病变基础上发生 IE患者或 IE引起心瓣膜损害患者 ,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应尽早手术 ,否则可增加病死率 ;对感染、心力衰竭难以控制、赘生物增大有脱落趋势或有多次栓塞史患者应急症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10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符竣 陶凉 +2 位作者 陈绪发 尚玉强 瘐华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7-277,共1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PDA) 室间隔缺损 手术治疗 治疗经验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转体外循环的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2
3
作者 符竣 陈绪发 +3 位作者 陶凉 庾华东 尚玉强 刘燕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63-365,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转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 p CABG)的原因及临床资料,以提高OPCAB的成功率。方法8例患者中转为on pum p CABG的原因为:2例术中发现心肌桥,处理时出血难以控制;6例因术中...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转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 p CABG)的原因及临床资料,以提高OPCAB的成功率。方法8例患者中转为on pum p CABG的原因为:2例术中发现心肌桥,处理时出血难以控制;6例因术中严重的低血压,其中3例是在搬动心脏时,另外3例在切开靶血管时。中转患者中2例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其他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体外循环时间为101.8±8.5 m in。结果8例中转患者中无住院死亡;1例发生轻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他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中转后术中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完成手术。OPCAB患者与中转on pum p CABG患者比较左心室舒张期末压(13.5±4.5mmHg vs.19.1±6.7mmH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180,P=0.04)。结论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增高是OPCAB的高危风险因素,如果>20 mmHg应首选on pum p CABG;急诊手术、心肌桥亦是OPCAB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下载PDF
左房顶入路二尖瓣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符竣 陈绪发 +2 位作者 庾华东 王波 陶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手术左房顶入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1年8月~2012年3月行二尖瓣手术患者46例,其中选取左房顶入路者纳入左房顶组(n=23),其他入路(房间隔或房间沟入路)者纳入对照组(n=2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视野显露程度和手术... 目的探讨二尖瓣手术左房顶入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1年8月~2012年3月行二尖瓣手术患者46例,其中选取左房顶入路者纳入左房顶组(n=23),其他入路(房间隔或房间沟入路)者纳入对照组(n=2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视野显露程度和手术效果。结果两组病例均一次手术成功,左房顶组二尖瓣显露满意(可显露二尖瓣全貌)占60.87%,一般显露(可显露二尖瓣大部分)占34.78%,均未在术中扩大切口或变更手术入路,左房顶组和对照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80±21)minvs.(86±27)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50±14)minvs.(60±17)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4)dvs.(12±4)d]、术后24小时胸腔引流量[(311±63)mlvs.(276±78)ml]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院内和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房项入路行二尖瓣手术是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近期效果切确,远期预后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左心房 手术径路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在心脏外科应用的理论基础与前景 被引量:1
5
作者 符竣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97-199,共3页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肌缺血 预处理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符竣 陶凉 +3 位作者 陈绪发 张晶 瘐华东 尚玉强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73-474,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左上腔静脉(PLSVC)畸形对心脏外科手术的影响及手术对策。方法:对我院2000年以来1921例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PLSVC 46例,发生率2.4%,其中简单先心病伴发PLSVC者33例(2.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左上腔静脉(PLSVC)畸形对心脏外科手术的影响及手术对策。方法:对我院2000年以来1921例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PLSVC 46例,发生率2.4%,其中简单先心病伴发PLSVC者33例(2.0%,33/1650),复杂先心病伴发PLSVC者13例(5.5%,13/238),P<0.01; 总漏诊率37%,简单先心病伴发者漏诊率21%,复杂先心病伴发者漏诊率77%,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复杂先心合并PLSVC的6例均有I孔房缺,且二项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ASD畸形及先心病复杂程度是合并PLSVC的危险因素。除1例Fanton术后一月死于心律紊乱,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治愈出院,无PLSVC相关合并症发生。结论: (1)复杂先心病的PLSVC发病率及漏诊率均显著高于简单先心病伴PLSVC者;(2)复杂先心病、ASD畸形是合并PLSVC的危险因素,特别是I孔房间隔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 发病率
下载PDF
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在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波 李莎 +4 位作者 卢佳佳 李项伯 华正东 符竣 陶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 评估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大血管中心共收治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412例,其中入组125例,包含主动脉瓣重度关闭... 目的 评估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大血管中心共收治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412例,其中入组125例,包含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60例.男性80例,女性45例;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51.9±9.37)岁.该组患者根部处理均应用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远端半主动脉弓置换15例,全主动脉弓置换110例.全主动脉弓置换患者均置入“象鼻”支架.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70.0±41.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0.1±30.6)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5.1±5.9)min.术后随访1.5个月至4.3年,术后所有患者主动脉瓣反流程度均为0~1级.术后经食管超声检查即刻主动窦部残余夹层3例,分别随访1.5年、2.5年和3.0年,未形成动脉瘤,主动脉窦部直径分别为4.3 cm、4.2 cm和4.5 cm.余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因主动脉瓣反流及窦部情况再次手术.结论 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在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较好,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安全有效、易开展.尤其在合并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中,避免了换瓣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窦部成形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下载PDF
主动脉不接触技术在梅毒性冠状动脉开口狭窄患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一例
8
作者 陈绪发 符竣 +1 位作者 冯学国 陶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升主动脉扩张 梅毒性 不接触技术 外科治疗 开口狭窄 冠状动脉 彩色超声心动图 明胶颗粒凝集法
下载PDF
改良吻合技术在Bentall手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波 曹劲松 +1 位作者 李莎 符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评估改良人工血管吻合技术在Bentall手术中的应用,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连续收治的48例主动脉根部病变(包括马方综合征、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应用改良吻合... 目的评估改良人工血管吻合技术在Bentall手术中的应用,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连续收治的48例主动脉根部病变(包括马方综合征、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应用改良吻合技术行Bentall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例、女性9例;年龄(51.23±13.83)岁,其中38例单纯行Bentall手术,4例行生物瓣Bentall手术,6例同期行半弓置换术,4例行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深低温停循环5例.结果进行改良Bentall手术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为(166.31±44.9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14.38±34.43)min;机械通气时间为(16.33±7.69)h;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时间为(3.20±1.47)d;术后住院时间为(13.25±6.30)d.二次开胸止血1例,无围术期死亡.随访48例,随访时间1~19个月,随访结果满意.结论改良人工血管吻合技术在Bentall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术中及术后出血风险,早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吻合 BENTALL 主动脉根部瘤
下载PDF
室间隔夹层瘤临床特点总结及2例病例分享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劲松 王波 +2 位作者 许铭 李莎 符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862-864,共3页
室间隔夹层瘤临床上比较罕见,目前尚无人群发病率统计学研究,常继发于多种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窦瘤、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冠状动脉瘘等,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体征,超声心动图是室间隔夹层瘤的首选诊断方法。室间隔夹层瘤可引起心脏结构及血... 室间隔夹层瘤临床上比较罕见,目前尚无人群发病率统计学研究,常继发于多种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窦瘤、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冠状动脉瘘等,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体征,超声心动图是室间隔夹层瘤的首选诊断方法。室间隔夹层瘤可引起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病程常逐渐加重且预后不佳,一经发现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修补室间隔夹层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 夹层瘤
下载PDF
转流手术治疗大动脉炎致胸主动脉闭塞1例
11
作者 陶超 许铭 +2 位作者 符竣 陶凉 宋来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92-94,共3页
成人大胸主动脉闭塞在临床中罕见,可引起严重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我们收治了一例大动脉炎致胸主动脉闭塞的患者,通过右锁骨下动脉至左右髂总动脉转流术,患者顺利康复。
关键词 大动脉炎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的近中期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啸 宋来春 +2 位作者 符竣 杨建国 卢宏彪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8期744-746,共3页
目的总结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及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68例Stanford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右颈总动脉至左颈总动脉转流或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 目的总结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及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68例Stanford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右颈总动脉至左颈总动脉转流或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转流加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平均年龄(45.5±10.5)岁,合并高血压66例、糖尿病16例、。肾功能不全2例。结果68例患者均在全麻醉下行转流加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平均转流手术时间(80.3±15.8)min,平均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手术时间(14.5±5.7)min,平均住院时间(12.8±4.2)d。术后早期伤口渗血5例,均行探查止血。1例术前肾功能不全者,术后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开腹探查,小肠大部分坏死,无法手术,家属放弃治疗。余无住院死亡病例。随访6-70个月,3例死亡,其中1例为心源性死亡,2例为非心源性死亡。1例术后3年,因胸痛复查CTA提示Ⅱ型内漏,予药物治疗。结论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创伤小,死亡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近中期结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手术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下载PDF
A型夹层孙氏术后再发胸腹主动脉夹层1例
13
作者 肖红艳 符竣 +3 位作者 石磊 陈佑平 陈艳 陶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285-288,共4页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A型夹层行孙氏手术后因结缔组织病变对自身大动脉的影响,远端残余主动脉常发生瘤变和再次出现夹层,需再次手术治疗.我们收治了1例MFS孙氏术后再发胸腹主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行胸腹主动脉置换,术...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A型夹层行孙氏手术后因结缔组织病变对自身大动脉的影响,远端残余主动脉常发生瘤变和再次出现夹层,需再次手术治疗.我们收治了1例MFS孙氏术后再发胸腹主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行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方综合征 孙氏手术 胸腹主夹层动脉瘤
下载PDF
冠状动脉功能学指导下的全动脉化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一例
14
作者 双东思 符竣 +2 位作者 王江友 余春俊 华正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4-638,共5页
本文报道1例59岁男性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最初的策略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前行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n,QFR)测定提示后降支无需处理,回旋支细小,前... 本文报道1例59岁男性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最初的策略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前行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n,QFR)测定提示后降支无需处理,回旋支细小,前降支和第一对角支的QFR<0.8,故主要针对前降支和第一对角支进行再血管化,更改手术策略为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CABG,最终策略为左乳内动脉-第一对角支-前降支(序贯桥)。术后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评估CABG后前降支远段和第一对角支的FFR均>0.8,同时行CABG术后SYNTAX评分为20分,功能学SYNTAX评分为3分,提示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性心绞痛 全动脉化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定量血流分数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流储备分数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射频消融方式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符竣 王波 +2 位作者 陶凉 陈绪发 严慧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比较双极钳射频消融手术与单极笔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12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124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行心瓣膜置换加双极钳/单极笔射频消融手术... 目的比较双极钳射频消融手术与单极笔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12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124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行心瓣膜置换加双极钳/单极笔射频消融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射频消融方法不同,将124例患者分为两组,双极钳组:62例,男29例,女33例;年龄(44.20±8.61)岁;单极笔组: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46.40±9.48)岁。分别于术中心脏复跳、手术当天、术后7 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做心电图检查,观察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两组均无住院死亡,无消融相关并发症发生。双极钳组主动脉阻断时间[(70.05±22.02)min vs.(54.47±20.65)min,P=0.025]、消融时间[(25.12±3.00)min vs.(15.70±3.02)min,P=0.000]均长于单极笔组。术中心脏复跳、手术当天、术后7 d,双极钳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8.71%、87.10%、80.65%,单极笔组分别为85.48%、77.42%、72.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双极钳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79.03%、75.81%、72.58%,单极笔组分别为59.68%、50.00%、4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有较好的疗效,单极笔射频消融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方便、灵活等优点,但双极钳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近期疗效优于单极笔射频消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双极钳 单极笔
原文传递
简化升主动脉包裹成形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符竣 陶凉 +3 位作者 陈绪发 庾华东 冯学国 严惠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7期5190-5192,共3页
升主动脉瘤有明确的根治手术方式,对于升主动脉扩张处于边缘病变的处理方法尚有争议[1-3],有升主动脉直接部分切除法,有切除后加人工材料包裹成形加固法,或者有学者认为无需处理。我们认为只要有形态上的扩张,根据Laplase定律,如果不加... 升主动脉瘤有明确的根治手术方式,对于升主动脉扩张处于边缘病变的处理方法尚有争议[1-3],有升主动脉直接部分切除法,有切除后加人工材料包裹成形加固法,或者有学者认为无需处理。我们认为只要有形态上的扩张,根据Laplase定律,如果不加任何处理,升主动脉会继续扩张发展成不可逆的瘤样病变而导致二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主动脉 cm 手术方式 主动脉壁 病变 二次手术 主动脉升部 包裹 主动脉瓣狭窄
原文传递
腔内吻合技术在Bentall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符竣 陈绪发 +2 位作者 陶凉 杨建国 刘燕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吻合技术在Bentall手术中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共完成136例Bentall类大血管手术,排除合并有其他有心内操作、二次手术或病因为大动脉炎、白塞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选... 目的探讨腔内吻合技术在Bentall手术中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共完成136例Bentall类大血管手术,排除合并有其他有心内操作、二次手术或病因为大动脉炎、白塞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选择58例单纯行腔内吻合技术的Bentall手术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男37例,女21例;年龄43±22岁。所有患者均为主动脉根部瘤或主动脉夹层,其中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17例,马方综合征15例,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合并升主动脉钙化6例,主动脉根部扩张症20例。行急诊手术3例。结果全组患者围术期无死亡,升主动脉阻断时间65±11min,手术时间201±27min;术后24h胸腔引流量411±215ml;术后住院时间11±4d。随访2~110个月,随访53例,失访5例,院外死亡2例,1例死于再发夹层动脉瘤破裂,1例死因不详。经胸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发现,有2例出现腔内残余分流,1例为动脉壁明显粥样硬化患者,1例冠状动脉假性动脉瘤,为马方综合征患者。结论腔内吻合+腔内分流技术在Bentall手术中的应用有较好的控制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加快愈合的临床效果,但对于吻合区域存在明显病理缺陷的患者应谨慎,冠状动脉吻合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TALL手术 腔内吻合技术 大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改良主动脉全弓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符竣 陈绪发 +3 位作者 杨建国 王潇 贺必辉 陶凉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采用改良主动脉弓部岛状腔内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2年3月,选择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C型(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未受累及)的病例19例,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34~61岁,平均年龄为(49.6±5.7... 目的探讨一种采用改良主动脉弓部岛状腔内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2年3月,选择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C型(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未受累及)的病例19例,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34~61岁,平均年龄为(49.6±5.7)岁。急诊手术13例,择期手术6例,二次手术l例。手术弓部处理为保留结构完整的岛状头臂血管全层组织作吻合缘,降主动脉植入Microport支架象鼻血管,其游离边缘与保留的岛状头臂血管作腔内吻合,从而构成新的共同开口,与升主动脉人工血管远端行端侧吻合完成弓部置换。如果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受累或位置较深,可将Microport支架血管将其内口封闭,设计完成无名动脉及左颈总动脉岛状血管片与人工血管的腔内吻合,重建共同开口。开放循环后,择机将左锁骨下动脉移植至左颈总动脉。最后完成血管外膜对整个升主动脉及弓部人T血管的包裹,同时将包裹的血管外膜与右房做分流。结果本组病例住院期间无死亡,有1例术中止血困难延迟关胸。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215±5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3±18)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为(30±6)min,24h平均胸引流量为(926±322)mL,无再次开胸止血病例,术后ICU住院时间为(78±21)h,术后短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延迟苏醒)1例,术后低氧血症3例,二次气管插管1例,术后败血症1例。无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脏器缺血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5个月,均无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主动脉弓部岛状腔内吻合术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主动脉弓部置换的方法,具有安全可行、容易控制出血、简单易于推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止血 人工血管
原文传递
可抽取性纱布填塞法在成人难治性心血管外科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符竣 陈绪发 +3 位作者 冯学国 程端 庾华东 陶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10期1756-1757,共2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血管外科出血的应对策略。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成人心外科7652例体外循环手术中,对31例常规止血难以控制的病例采用可抽取性纱布填塞局部压迫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9例患者有效地控制了出血,缩短了手术时...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血管外科出血的应对策略。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成人心外科7652例体外循环手术中,对31例常规止血难以控制的病例采用可抽取性纱布填塞局部压迫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9例患者有效地控制了出血,缩短了手术时间,3例二次开胸,没有相关感染、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发生。围术期死亡2例。结论可抽取性纱布填塞法可减少手术时间、避免二次开胸的手术风险,是一种有效应对心外科难处理大出血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出血 纱布填塞
下载PDF
大左室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2
20
作者 庾华东 朱晓东 +3 位作者 陶凉 陈绪发 尚玉强 符竣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7-368,共2页
关键词 大左室心脏瓣膜病 外科手术 术式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