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长认知对儿童缺铁性贫血防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符艳蓉 盛晓静 +3 位作者 孙蕾 李青 刘昔荣 殷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7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究家长的认知情况对儿童缺铁性贫血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6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体检的526例儿童,在儿童6个月常规体检时筛查出缺铁性贫血168例,将筛查出的患儿随机分两组,每组84例。第1组为增加铁剂和... 目的探究家长的认知情况对儿童缺铁性贫血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6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体检的526例儿童,在儿童6个月常规体检时筛查出缺铁性贫血168例,将筛查出的患儿随机分两组,每组84例。第1组为增加铁剂和常规治疗治疗,第2组为增加铁剂和常规治疗及矫正家长认知行为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在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至患儿12个月时,第1组患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高于第2组,Hb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随访至患儿24个月时,两组患儿的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患儿的Hb平均值高于第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在贫血疾病的认知上存在误区,增加铁剂和常规治疗以及矫正家长认知行为都能提高贫血患儿的治愈率,但增加了矫正家长认知行为在长期提高儿童的Hb含量上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贫血 缺铁性 认知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母乳的蛋白质水解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符艳蓉 王兴 +3 位作者 陈玲 尤梁慧 季晨博 崔县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7-50,共4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母乳中存在许多来源于特定蛋白质水解生成的内源性多肽,其生成是由于母乳中复杂的蛋白质水解系统(其中包括蛋白酶原,活性蛋白酶,蛋白酶抑制剂和激动剂),它们来源于血液转运或由乳腺上皮细胞分泌以及免疫细胞分泌。而和足... 近年来研究发现母乳中存在许多来源于特定蛋白质水解生成的内源性多肽,其生成是由于母乳中复杂的蛋白质水解系统(其中包括蛋白酶原,活性蛋白酶,蛋白酶抑制剂和激动剂),它们来源于血液转运或由乳腺上皮细胞分泌以及免疫细胞分泌。而和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母乳中蛋白质表达和酶活性存在差异,从而生成更多差异性多肽来弥补早产儿先天的不足。因此,现对目前研究的母乳蛋白质水解系统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蛋白酶 内源性多肽 乳腺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儿童户外活动及体质指数与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秦振英 梁冠禹 +4 位作者 胡幼芳 符艳蓉 杨梓 赵艳 秦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0~6岁儿童维生素D(VitD)营养状况,探讨户外活动时间及体质指数与VitD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12个地区0~6岁健康儿童5 289名,常规体检,测量体重、身长/高,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血清25-... 目的了解江苏省0~6岁儿童维生素D(VitD)营养状况,探讨户外活动时间及体质指数与VitD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12个地区0~6岁健康儿童5 289名,常规体检,测量体重、身长/高,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1)江苏省0~6岁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66.59±30.27)nmol/L,以25-(OH)D<75nmol/L作为VitD缺乏和不足的标准^([1]),VitD缺乏和不足者3 471例(65.6%);2岁以上儿童VitD水平[(61.65±27.57)nom/L]明显低于2岁以下婴幼儿[(70.25±32.55)nom/L]。2)在校正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户外活动时间、BMI与VitD水平相关,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达4h以上者VitD水平最佳,随BMI增加,VitD水平呈上升趋势(F=4.168,P<0.05);以BMI>P 97th为肥胖标准,本研究中肥胖儿童409例(7.73%),肥胖儿童血清VitD水平[(65.94±29.56)nmol/L]低于正常儿童[(66.65±30.34)n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4,P=0.650)。结论江苏省儿童VitD营养状况处于相对缺乏状态,2周岁以上儿童VitD水平显著低于2岁以下儿童;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利于维持较好的VitD营养状况;在未达到肥胖标准时,儿童BMI与VitD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活动时间 体质指数 儿童 维生素D
原文传递
江苏省2~6岁儿童奶及奶制品摄入与体格生长指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艳 胡幼芳 +3 位作者 杨梓 秦振英 符艳蓉 秦锐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2期414-417,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2~6岁儿童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探讨饮奶对儿童体格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2~6岁健康儿童3 098名,问卷调查儿童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孕次、产次、出生体质量、儿童0~6个月的喂养... 目的了解江苏省2~6岁儿童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探讨饮奶对儿童体格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2~6岁健康儿童3 098名,问卷调查儿童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孕次、产次、出生体质量、儿童0~6个月的喂养方式、儿童活动水平、是否患过敏性疾病、儿童活动水平、睡眠时间、儿童户外活动等,采用食物频率表调查儿童膳食情况包括鱼虾、奶制品、瘦肉、蛋类等。本研究定义的奶制品为除了母乳之外的鲜奶、配方奶、酸奶的总和。测量儿童体质量、身长(高),计算BMI,将儿童日均摄入奶量按照0、0~P95、>P95分类,定义为不喝、正常、过量3个不同的饮奶等级,采用协方差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2~6岁儿童每日平均饮奶量与体质量、身长(高)和BMI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2~6岁儿童超重/肥胖与平均每日饮奶量的关系。结果江苏省2~6岁儿童饮奶率为85. 6%,人日均饮奶量为224. 00 ml。调整性别、胎次、产次,孕周、产式、出生体质量、0~6个月的主要喂养方式、饮食习惯、儿童目前鱼虾摄入频率、儿童期每天肉类摄入量、儿童期每天蛋类摄入量、是否患过敏性疾病、儿童睡眠时间、儿童活动水平、儿童户外活动时间混杂因素后,与日均饮奶量正常组儿童比较,不喝奶的儿童体质量轻0. 51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7);与日均饮奶量正常组儿童比较,不喝奶的儿童矮1. 01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3);与日均饮奶量正常组儿童比较,日均饮奶量过量组儿童的BMI高0.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4)。以日均饮奶量正常组儿童做参照,日均饮奶量过量组儿童的超重肥胖的风险增加2. 2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2)。结论江苏省儿童总体饮奶比例较高,适量的饮奶能增加体质量,促进身高,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但饮奶量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以避免超重/肥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奶及奶制品 生长 体质量 身高 超重/肥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