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巢湖表层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和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笪春年 王儒威 +3 位作者 夏潇潇 刘盛萍 吴克 金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在巢湖不同区域采集了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沉积物中低溴代多溴联苯醚(LPBDEs)和BDE209的含量,并对其残留、组成、空间分布和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巢湖沉积物中共计检测到9种多溴联苯醚(PBDEs)化合物.∑LPB... 在巢湖不同区域采集了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沉积物中低溴代多溴联苯醚(LPBDEs)和BDE209的含量,并对其残留、组成、空间分布和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巢湖沉积物中共计检测到9种多溴联苯醚(PBDEs)化合物.∑LPBDEs的含量为0.001~2.75 ng/g,平均值为1.15 ng/g,平均检测率为44.83%;BDE209的含量为1.16~5.49 ng/g,平均值为2.83 ng/g,检测率为100%.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巢湖沉积物中PBDEs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巢湖沉积物中各类LPBDEs和BDE209同系物含量为:西半湖>东半湖>湖心.巢湖沉积物中PBDEs以BDE209为主要成分,不同采样点PBDEs同系物的组成不同.相关性分析表明BDE209与LPBDEs在环境中的迁移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多溴联苯醚 内源污染 源解析 浅水湖泊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笪春年 刘桂建 +2 位作者 邓呈逊 柳后启 袁自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6-1063,共8页
在黄河三角洲不同区域采集了26个土壤样品,利用GC-MS内标法测定土壤中22种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并对其残留特征、污染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共检测到19种OCPs,总的OCPs浓度范围为0.01—10.49 ng·g^(... 在黄河三角洲不同区域采集了26个土壤样品,利用GC-MS内标法测定土壤中22种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并对其残留特征、污染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共检测到19种OCPs,总的OCPs浓度范围为0.01—10.49 ng·g^(-1),平均浓度为1.678 ng·g^(-1).OCPs平均浓度顺序如下:DDTs>HCHs>氯丹类>硫丹类,DDTs类农药的检出率最高,DDTs和HCHs是土壤中OCPs主要的组成成分,研究区土壤中DDTs和HCHs的残留水平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土壤中含量,也低于规定的土壤阈值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本研究区土壤未受OCPs的污染.β-HCH和p,p'-DDE分别是HCHs和DDTs的主要组成成分.研究区土壤中OCPs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无新的污染源输入.土壤中TOC和p H值对OCPs的残留存在影响,并且呈现弱的负相关性,不同类型土壤OCPs残留量存在差异,OCPs在树林土壤中的残留含量高于海岸带和原耕地土壤中.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土壤中HCHs农药残留量不会对生物产生风险;DDTs类农药对研究区生物存在可能性较小的生态风险,危害性总体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有机氯农药 分布特征 风险评价
下载PDF
黄河入海口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笪春年 刘桂建 +2 位作者 柳后启 巫杨 袁自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0-966,共7页
采用GC-MS内标法和^(210)Pb同位素定年法探讨了黄河入海口沉积柱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和垂直分布特征,建立了有机氯农药的沉积污染历史记录,为黄河入海口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ΣHCHs(六六六)和ΣDDTs(滴滴涕)的质量... 采用GC-MS内标法和^(210)Pb同位素定年法探讨了黄河入海口沉积柱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和垂直分布特征,建立了有机氯农药的沉积污染历史记录,为黄河入海口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ΣHCHs(六六六)和ΣDDTs(滴滴涕)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是0.001~14.85ng·g^(-1)和0.04~1.07ng·g^(-1).HCHs含量从1925年开始一直增加,在1961年出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在1988年再次出现峰值.研究表明HCHs在1961年的峰值与60年代中国开始大量使用HCHs相关,在1988年的峰值与中国使用林丹的历史时间吻合.DDTs含量从1925年到50年代早期略有增加,到60年代早期急剧增加,在沉积柱的表层DDTs含量经过几次波动后大幅度减少.DDTs含量的第一峰值发生在1964年,另一个高峰值在1990年,分析表明DDTs的历史使用量影响着沉积柱中DDTs的残留量.对比中国其他区域,黄河入海口沉积物中HCHs的垂直平均含量接近太湖,略低于珠江口,但高于泉州湾和三亚湾,DDTs的垂直平均含量比珠江口、大亚湾、泉州湾、三亚湾都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入海口 沉积柱 有机氯农药 垂向分布 沉积记录
下载PDF
淮南某电厂燃煤产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笪春年 刘桂建 王儒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11-2212,共2页
火力发电燃烧产生的各种排放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多环芳烃属于其中一种.本文采集淮南洛河电厂炉前煤、飞灰和底灰,分析PAHs在其中的分布和赋存特征,为研究原煤利用过程中多环芳烃的生成、排放和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燃煤电厂 飞灰 底灰 多环芳烃
下载PDF
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笪春年 《当代化工》 CAS 2009年第2期194-197,共4页
对废铅酸蓄电电池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从再生铅的回收生产和精铅加工工艺等几方面介绍了废铅酸蓄电池中铅的回收工艺、原理及流程。
关键词 废铅蓄电池 回收 利用
下载PDF
以能力为导向环境分析与评价模块教学体系构建——以合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6
作者 笪春年 刘盛萍 +1 位作者 叶劲松 孙倩倩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环境分析与评价模块以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以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环境分析与评价为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对该模块的教学体系设计的思路是:市场需求与专业人才目标相结合,实践应用能力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 环境分析与评价模块以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以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环境分析与评价为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对该模块的教学体系设计的思路是:市场需求与专业人才目标相结合,实践应用能力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相互支撑,考核方法检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模块目标+模块内容+教学方法 +考核评价"一体式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以学生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分析与评价 能力 模块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
下载PDF
燃煤电厂煤中氯的迁移和释放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笪春年 汪海 +4 位作者 徐波 刘桂建 刘壮 魏勇 王儒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33-2839,共7页
采集安徽省4个燃煤电厂的燃煤、烟气以及燃煤副产物样品,通过离子色谱测定样品中氯(Cl)的含量,并对其残留、赋存和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的煤中Cl含量偏低,煤中Cl与煤中铅、汞以及全硫含量存在显著相关,而与煤中水分、灰分... 采集安徽省4个燃煤电厂的燃煤、烟气以及燃煤副产物样品,通过离子色谱测定样品中氯(Cl)的含量,并对其残留、赋存和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的煤中Cl含量偏低,煤中Cl与煤中铅、汞以及全硫含量存在显著相关,而与煤中水分、灰分相关性较弱.煤燃烧过程中Cl的释放率与燃烧温度和挥发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煤燃烧过程中Cl大部分转移到烟气中,除尘器对颗粒态Cl具有很好地除尘效果,且布袋除尘器对颗粒态Cl的脱除效果高于静电除尘器的脱除效果,石灰石-湿法脱硫装置对烟气中HCl具有较高的脱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释放 迁移
下载PDF
淮南市生态化程度评价探讨
8
作者 笪春年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选择淮南市2001—2005年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和主成分分析法3种评价方法,对淮南市进行纵向评价,建立了淮南市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各年份间的生态化程度差异,得出淮南市各年份之间的生态... 选择淮南市2001—2005年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和主成分分析法3种评价方法,对淮南市进行纵向评价,建立了淮南市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各年份间的生态化程度差异,得出淮南市各年份之间的生态化程度逐年上升的结论;并比较了3种评价方法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生态化
下载PDF
合肥市蜀山区农贸市场环境检测分析
9
作者 笪春年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合肥市蜀山区四种类型农贸市场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些农贸市场的布局以及经营范围等一些基本情况,对其环境状况如噪声、粉尘、污水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农贸市场的等效噪声级数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其污水的四个基本指标也出... 以合肥市蜀山区四种类型农贸市场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些农贸市场的布局以及经营范围等一些基本情况,对其环境状况如噪声、粉尘、污水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农贸市场的等效噪声级数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其污水的四个基本指标也出现了超标情况,而大气粉尘则未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贸市场 环境 检测
下载PDF
在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盛萍 笪春年 +1 位作者 卫新来 叶劲松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20期179-180,194,共3页
结合地方高等院校环境监测实验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主学习的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将"翻转课堂+项目管理"的新型教学模式用于环境监测实验... 结合地方高等院校环境监测实验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主学习的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将"翻转课堂+项目管理"的新型教学模式用于环境监测实验的教学实验中,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了环境监测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环境监测实验 自主学习 项目管理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盛萍 笪春年 +1 位作者 岳梅 卫新来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翻转课堂颠倒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2个主要阶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教学有效性,该文详细介绍了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的做法,... 翻转课堂颠倒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2个主要阶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教学有效性,该文详细介绍了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的做法,以及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后所取得的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环境监测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何家小岭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及潜在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盛萍 笪春年 +1 位作者 岳梅 叶劲松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84-89,共6页
对合肥市庐江矿区何家小岭尾矿库周边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和形态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内梅罗指数法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Ni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均高于庐江县土壤背景值,其中Cu、Cd两种元素超过风险筛选值(G... 对合肥市庐江矿区何家小岭尾矿库周边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和形态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内梅罗指数法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Ni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均高于庐江县土壤背景值,其中Cu、Cd两种元素超过风险筛选值(GB15618-2018)。土壤中金属元素(除Cd以外)主要以残渣态为主,Cd元素的弱酸提取态占相当大的比例(11.25%~52.18%),金属元素弱酸提取态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Cd、Zn、Ni、Cu、Pb、As、Cr。基于单因子和内梅罗污染的结果表明,Cu、Cd、As属于轻微污染,土壤重金属总体水平属于轻度污染,基于形态的RAC表明该地区Cd为高风险,Zn为中风险,其他元素无风险或具有较低的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土壤 重金属 形态 风险评价编码(RAC)
下载PDF
改性甘蔗渣制备生物炭及其吸附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盛萍 孙训武 笪春年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7-111,共5页
本文以甘蔗渣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来制备生物炭,并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了改性前后生物炭的结构和官能团变化。同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生物炭的甲基橙废水吸附性能,并通过等温吸附及吸附动力学试验分析了生物... 本文以甘蔗渣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来制备生物炭,并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了改性前后生物炭的结构和官能团变化。同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生物炭的甲基橙废水吸附性能,并通过等温吸附及吸附动力学试验分析了生物炭的甲基橙吸附机理。研究表明,改性生物炭比未改性的具有更丰富的孔隙结构,且产生了新的官能团;生物炭吸附受到投加量、pH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影响,其中,在投加量0.080g、pH值7、吸附时间60min和初始浓度50mg/L时,甲基橙水溶液(100mL)最大去除率达93.38%。结合吸附等温曲线和吸附动力学可知,改性生物炭对甲基橙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生物炭 甲基橙 改性
下载PDF
EDTA调控下高羊茅对铅、镉、锌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
14
作者 刘盛萍 徐路嫄 +2 位作者 笪春年 岳梅 邓呈逊 《蚌埠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39-42,共4页
为研究EDTA调控下植物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修复潜力,以高羊茅为供试植物,采用盆栽试验,考察不同质量摩尔浓度EDTA调控下高羊茅对重金属元素Pb、Cd、Zn的吸收能力差异及植物生长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添加EDTA浓度为5-15 mmol/kg时能够... 为研究EDTA调控下植物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修复潜力,以高羊茅为供试植物,采用盆栽试验,考察不同质量摩尔浓度EDTA调控下高羊茅对重金属元素Pb、Cd、Zn的吸收能力差异及植物生长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添加EDTA浓度为5-15 mmol/kg时能够提高高羊茅地上部生物量的产量,在15 mmol/kg时达到最大值,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大于地下部。添加EDTA可以明显提高高羊茅对各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在EDTA浓度为15 mmol/kg时,Pb、Cd、Zn的富集系数均达到最大值。EDTA对高羊茅积累重金属能力的促进作用存在重金属元素种类之间的差异,地上部依次为:Pb> Cd> Zn;地下部依次为:Pb> Zn> 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高羊茅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下载PDF
淮南燃煤电厂烟气中颗粒相和气相中多环芳烃的赋存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袁晶晶 笪春年 +3 位作者 王儒威 陈自祥 孙若愚 刘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82-1390,共9页
采集安徽省淮南市3个燃煤发电锅炉排放的气态和颗粒态样品,通过GC-MS测定美国环保局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s),并对其残留、赋存和分配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M_(10)相和气相中PAHs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9—7.5μg·m^(-3)... 采集安徽省淮南市3个燃煤发电锅炉排放的气态和颗粒态样品,通过GC-MS测定美国环保局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s),并对其残留、赋存和分配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M_(10)相和气相中PAHs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9—7.5μg·m^(-3)和6.0—15.1μg·m^(-3),PAHs的质量浓度明显受到锅炉类型、装机容量与燃烧条件的影响,静电除尘器(ESP)对气相PAHs清除效率较低;PM_(10)相中PAHs主要为中分子量4环和高分子量5环,分别占总PAHs的35.8%—49.3%和16.2%—27.3%,与PM_(10)相相比,气相PAHs主要分布为2—3环,而4—6环PAHs含量较少.脱硫装置有效地提高了高分子PAHs的去除率;PM_(10)相及气相中PAHs分布不均衡,吸收作用主导了PM_(10)相与气相之间的PAHs分配;PAHs单体显示出不同的主导分配机制,主要由于它们之间不同的化学亲和力和蒸气压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燃煤电厂 烟气 多环芳烃 颗粒相 气相 赋存特征
下载PDF
巢湖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和来源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倩倩 笪春年 吴克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2期69-73,共5页
采集巢湖40个表层和底层水样,采用GC-MS内标法测定水样中22种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并对其残留特征、来源和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2种有机氯农药中检测到16种,巢湖表层水和底层水中总有机氯农药浓度范围分别是0.17~2.89 ng·L-... 采集巢湖40个表层和底层水样,采用GC-MS内标法测定水样中22种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并对其残留特征、来源和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2种有机氯农药中检测到16种,巢湖表层水和底层水中总有机氯农药浓度范围分别是0.17~2.89 ng·L-1和0.01~3.49 ng·L-1,表层水中OCPs的浓度低于底层水。组成和来源分析表明DDTs来源于工业DDT的残留、三氯杀螨醇以及船舶的防污材料;而HCH来自施用农药后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有机氯农药 残留特征 来源
下载PDF
合肥市一次重污染过程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薛超 张红 +3 位作者 笪春年 汪水兵 秦志勇 包翔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0-906,共7页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采集的颗粒物数浓度和粒径数据,对合肥市2018年1月中下旬一次重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PM_(2.5))粒径分布及数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过程分为污染积累、重污染、污染反弹和污染消散4个阶段...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采集的颗粒物数浓度和粒径数据,对合肥市2018年1月中下旬一次重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PM_(2.5))粒径分布及数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过程分为污染积累、重污染、污染反弹和污染消散4个阶段,不同污染阶段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不同,污染积累、重污染和反弹阶段的颗粒物粒径主要分布在0.5~1.5μm,污染消散阶段的颗粒物粒径主要分布在0.4~1.2μm;重污染过程中,气象因素和大气污染程度对颗粒物数浓度均有重要影响;气象因素方面,颗粒物数浓度与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风速、气压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不是单一的相关关系;大气污染方面,SO_(2)和NO_(2)质量浓度越高,颗粒物数浓度越高,而O_(3)质量浓度则与颗粒物数浓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颗粒物数浓度 粒径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淮河(安徽段)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元成 陈佳伟 +3 位作者 潘露 张焰文 笪春年 张金流 《新余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5-32,共8页
通过固相萃取法对淮河(安徽段)水样中多环芳烃进行提取和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水体中高浓度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消耗过程和当地的工业生产活动,多环芳烃通过在环境不同介质的迁移运动,最终在水体中呈现出空间分布和垂直... 通过固相萃取法对淮河(安徽段)水样中多环芳烃进行提取和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水体中高浓度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消耗过程和当地的工业生产活动,多环芳烃通过在环境不同介质的迁移运动,最终在水体中呈现出空间分布和垂直分布的不均一性。通过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水体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热解。研究区域内水体中的各单体多环芳烃均处于中风险水平,需要注意防范致癌性的多环芳烃单体芴和苯并[a]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安徽段) 多环芳烃 分布特征 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中国淮河地表水中有机氯农药的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薛超 谢利晋 +1 位作者 毛锦玉 笪春年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第5期86-92,共7页
采集34个淮河表层水水样,采用固相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水样中的有机氯农药进行提取和检测,并对水中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质量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河流相比,淮河表层水的六六六(HCHs)污染程度相... 采集34个淮河表层水水样,采用固相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水样中的有机氯农药进行提取和检测,并对水中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质量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河流相比,淮河表层水的六六六(HCHs)污染程度相对较高,滴滴涕(DDTs)污染程度很低。六六六是表层水中主要的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的质量评价分析表明,淮河的水环境质量较好。健康风险评估显示,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六六 滴滴涕 健康风险评估 淮河
下载PDF
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利晋 薛超 +2 位作者 毛锦玉 毕同升 笪春年 《蚌埠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2-18,共7页
利用GC-MS气相色谱法检测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22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并分析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整体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沉积物样品中共检测到17种OCPs,HCHs类农药和DDTs类农药在样品中的残留量范围分别为2.54-13.91 ng&#... 利用GC-MS气相色谱法检测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22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并分析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整体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沉积物样品中共检测到17种OCPs,HCHs类农药和DDTs类农药在样品中的残留量范围分别为2.54-13.91 ng·g^(-1)和0.016-2.54 ng·g^(-1),平均值分别为7.52 ng·g^(-1)和0.45 ng·g^(-1),检测率分别为93.8%和36.5%;狄氏剂化合物类(艾氏剂,狄氏剂和异狄氏剂)在本研究区域的沉积物样品中未被检出,沉积物中不同OCPs化合物的平均浓度含量顺序如下:六六六类>滴滴涕类>六氯苯>氯丹>硫丹。沉积物中OCPs残留量在淮河上游(平均浓度为8.30 ng·g^(-1))、中游(平均浓度为8.10 ng·g^(-1))和下游(平均浓度为8.21 ng·g^(-1))差异较小,且淮河水体沉积物有机氯农药在不同空间上的分布差异性不明显。线性回归分析表明TOC与HCHs呈现显著正相关(R^(2)=0.719),TOC和DDTs之间呈现弱的负相关(R^(2)=0.234),表明该区域沉积物中TOC对六六六类农药的残留产生明显影响,对滴滴涕含量产生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表层沉积物 有机氯农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