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3例单纯手术治疗极低危组、低危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特征及近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简冰林 苏雁 +10 位作者 秦红 陈诚豪 王生才 蒋持怡 张诗晗 于彤 伏利兵 曾骐 王焕民 倪鑫 马晓莉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极低危组、低危组(<18个月)患儿仅行单纯手术治疗的临床特征、疗效及其近期预后,为应用单纯手术切除治疗极低危组、低危组NB患儿的意义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北京儿...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极低危组、低危组(<18个月)患儿仅行单纯手术治疗的临床特征、疗效及其近期预后,为应用单纯手术切除治疗极低危组、低危组NB患儿的意义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极低危组和低危组NB仅行单纯手术治疗未行放、化疗治疗患儿的临床信息,分析该组患儿临床特征及近期预后。结果53例患儿入组,极低危组51例,低危组2例。初诊时中位年龄14.1(0.1~141.5)个月。原发瘤灶以腹膜后肾上腺最多见(47.2%)。病理分型:节细胞型神经母细胞瘤30例(56.6%)、神经母细胞瘤型23例(43.4%)。2例患儿血清NSE>100 ng/mL(3.8%),14例高于正常但<100 ng/mL(26.4%,14/53);50例行血清LDH检测,3例患儿血清LDH>500 U/L(6%);40例患儿病初行尿VMA/HVA检测,19例升高(47.5%)。NMYC基因扩增、1p36、11q23缺失均阴性。手术治疗:49例行局部瘤灶切除,3例行原发瘤灶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分期肿瘤切除。53例患儿平均随访时间为21.9个月,52例(98.1%)病情稳定无复发。结论极低危组、低危组(<18个月)NB患儿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征,通过完整的瘤灶切除和术后定期随访能使患儿获得良好预后,可避免因过度治疗对患儿生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极低危及低危组 手术 临床特征 近期预后
下载PDF
伴有MYCN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133例病例系列报告
2
作者 赵倩 岳志霞 +10 位作者 苏雁 金眉 张大伟 赵文 王希思 段超 范洪君 简冰林 于彤 伏利兵 马晓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5-219,共5页
背景伴有MYCN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长期生存率不容乐观,目前国内相关大宗病例报道不多。目的总结伴有MYCN基因扩增的N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07年2月1日至2020年1月30日首... 背景伴有MYCN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长期生存率不容乐观,目前国内相关大宗病例报道不多。目的总结伴有MYCN基因扩增的N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07年2月1日至2020年1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确诊NB且经荧光原位杂交法确定伴有MYCN扩增的患儿,分析患儿瘤灶部位、大小、转移部位、肿瘤标记物、病理亚型、治疗情况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主要结局指标3年生存影响因素。结果纳入133例MYCN扩增的NB患儿,占同期收治总NB患儿的12.0%。男82例,女51例,中位发病年龄(35.7±9.8)个月;原发瘤灶位于腹膜后及肾上腺区129例(97.0%),位于后纵隔区域4例(3.0%);骨髓转移81例(60.9%),骨骼转移80例(60.2%),中枢转移24例(18.1%);99例(74.4%)血清LDH≥1500 U·L^(-1),126例(94.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00 ng·mL^(-1);原发瘤灶最大直径≥10 cm者89例(66.9%)。3年OS和EFS分别为(19.7±3.5)%和(19.0±3.6)%。78例进展复发,在诱导、巩固、维持及停药后进展复发分别为8、20、46和4例,进展复发的部位以原发瘤灶、骨髓、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最常见,中位首次进展时间为11.3月。伴有骨髓、骨转移、合并1p36缺失、年龄<18月及未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预后不良。结论伴有MYCN扩增的NB患儿原发瘤灶以腹膜后肾上腺区为主,早期远处转移率高,50%以上患儿在维持治疗期间肿瘤进展,3年OS仅为19.7%。伴有MYCN扩增的NB患儿迫切需要靶向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MYCN扩增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3
作者 简冰林 马晓莉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颅外实体肿瘤,具有高度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异质性。近年来,基因组芯片、二代测序、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开展使得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易感基因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得以发现,部分基因被证实在其...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颅外实体肿瘤,具有高度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异质性。近年来,基因组芯片、二代测序、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开展使得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易感基因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得以发现,部分基因被证实在其发生机制、复发进展、靶向治疗及预后监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该文就近年来发现的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易感基因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做一综述,为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风险、治疗及预测监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感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下载PDF
近二倍体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2
4
作者 简冰林 岳志霞 +5 位作者 徐晓 蒋持怡 李彬 苏雁 郭惟 马晓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数目为近二倍体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通过常规G显带技术检测骨髓染色体为近二倍体NB患儿的一般临床特征(包括年龄、... 目的探讨染色体数目为近二倍体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通过常规G显带技术检测骨髓染色体为近二倍体NB患儿的一般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危险度分组、原发瘤灶部位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近期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纳入43例符合诊断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6例;亚二倍体组14例,超二倍体组29例;中位年龄35.5个月。43例患儿均为国际神经母细瘤分期系统(INSS)Ⅳ期高危组,原发瘤灶多位于腹膜后肾上腺区域(83.7%,36/43例),瘤灶最大直径多>10 cm(53.5%,23/43例),且就诊时常伴2个及以上部位转移。染色体核型方面,14例亚二倍体组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1~45条,以45条染色体核型最多见,共9例(64.3%);29例超二倍体组患儿中,以47条染色体核型多见,共11例(37.9%)。肿瘤标志物:41例(95.3%)患儿初诊时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升高,25例(58.1%)>370μg/L;42例(97.7%)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升高,亚二倍体组患儿LDH均>500 U/L,其中1例>10000 U/L。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MYCN基因9例(20.9%)扩增。治疗及预后情况:43例患儿化疗总疗程为1~12个疗程;19(44.2%)例患儿进行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1例(46.5%)患儿进行术后或自体移植后放疗或间位碘代苄胍治疗;28例患儿出现疾病的进展或复发,中位进展时间为13.8个月,15例(34.9%)死亡。亚二倍体组14例患儿中位随访时间14.9个月(2~38个月),12例出现进展或复发,7例死亡。超二倍体组29例患儿中位随访20.0个月(8.1~51.6个月),其中16例进展或复发,8例死亡。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显示,43例患儿3年预计无事件生存(EFS)率为18.4%,其中亚二倍体组17.1%,超二倍体组29.8%。结论近二倍体NB患儿多为年龄18个月以上的Ⅳ期高危组患儿,就诊时均有2个及以上部位转移,3年预计EFS率为18.4%,其中亚二倍体组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近二倍体 超二倍体 亚二倍体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