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成人仪式的文化精神
1
作者 简孝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0-63,共4页
礼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地方都在举行成人仪式和复兴古文化,但对古代的成人仪式不甚了解。只有依托传统,明白其礼仪精神,才能使今天的成人仪式更具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冠礼是国家推行礼义的开始,它促使青... 礼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地方都在举行成人仪式和复兴古文化,但对古代的成人仪式不甚了解。只有依托传统,明白其礼仪精神,才能使今天的成人仪式更具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冠礼是国家推行礼义的开始,它促使青年"弃幼志,敬威仪,顺成德",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树立起为整个国家和民族服务的情感,培养起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礼 礼义精神 责任
下载PDF
中国早期大学教育的变迁
2
作者 简孝平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6-139,共4页
中国早期的大学教育是在"郊庙学堂"中完成的,"养老与祭祀"是涉及社会人伦的大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主题。由此,形成了中国教育独特的伦理性特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礼制教育的深入,"养老与祭祀"逐步与大学... 中国早期的大学教育是在"郊庙学堂"中完成的,"养老与祭祀"是涉及社会人伦的大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主题。由此,形成了中国教育独特的伦理性特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礼制教育的深入,"养老与祭祀"逐步与大学教育分离,融入到千家万户的伦理生活中,学校成为了独立的文化传播机构。西周之后,教育由司徒分管转为了礼部主管,实现了归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庙学堂 养老 祭祀 分离
下载PDF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前周的文治教化与周初的制礼作乐
3
作者 简孝平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3-126,共4页
前周一个世纪左右的文治教化,奠定了周邦成为一个强国的基础,也为灭亡殷商做好了准备。没有教育的普及,就没有周邦的强盛。西周建立后,周公"秉文之德",制礼作乐,把天下人纳入统一的道德规范,完成了中国礼制文化的定型,并将礼... 前周一个世纪左右的文治教化,奠定了周邦成为一个强国的基础,也为灭亡殷商做好了准备。没有教育的普及,就没有周邦的强盛。西周建立后,周公"秉文之德",制礼作乐,把天下人纳入统一的道德规范,完成了中国礼制文化的定型,并将礼乐教育推向全国,促进了封建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周 礼乐 教化 维新
下载PDF
殷商教育思想重溯
4
作者 简孝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6-132,共7页
中国教育的全面兴盛是从西周开始的,而对周前的教育状况及其观念人们却难以把握,导致了许多教育思想在源头上的模糊不清。其实殷商教育体制的逐渐完善,为西周教育的全面铺开做好了准备。殷商时期出现了"习与性成"、"惟... 中国教育的全面兴盛是从西周开始的,而对周前的教育状况及其观念人们却难以把握,导致了许多教育思想在源头上的模糊不清。其实殷商教育体制的逐渐完善,为西周教育的全面铺开做好了准备。殷商时期出现了"习与性成"、"惟学逊志"、"(教)学半(教学相长)"、"法圣师古"、"学在生活"、"尊师重教"的教育理念,而这些理念无疑又是后来某些教育思想的源头,中国的礼乐文明也在商朝后期的周原上崭露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 教育 理念
下载PDF
中国上古教育探源
5
作者 简孝平 《教育史研究辑刊》 2007年第4期53-56,共4页
中国教育的全面兴盛是从西周开始的,而周前的教育特别是上古教育的状况及其观念却难以把握,导致了许多教育思想在源头上的模糊不清。其实生存技艺的传授是每个民族教育的共同主题,而中国上古的教育除“生存教育”外,还肩负着“祭祀... 中国教育的全面兴盛是从西周开始的,而周前的教育特别是上古教育的状况及其观念却难以把握,导致了许多教育思想在源头上的模糊不清。其实生存技艺的传授是每个民族教育的共同主题,而中国上古的教育除“生存教育”外,还肩负着“祭祀与养老”的任务,因而形成了中国教育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伦理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一直重视“礼”与“德”的教化。尧舜时期,逐步形成了“德化育民”的政教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教育 养老 祭祀
原文传递
山城绝唱
6
作者 简孝平 《新重庆》 2008年第10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山城 重庆 嘉陵 两江 高原 秋霜 平湖 云中 蓬莱 楼阁
原文传递
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的路径研究
7
作者 简孝平 《中华少年》 2016年第9期124-124,共1页
新课改要求不断强化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估与投入,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培养探究能力的主要目标,小学教师要积极引导与培养孩子的良好预习习惯,注重引导孩子体验实验过程,同时也注重自身知识的积... 新课改要求不断强化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估与投入,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培养探究能力的主要目标,小学教师要积极引导与培养孩子的良好预习习惯,注重引导孩子体验实验过程,同时也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知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教学效率 实验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