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时序》与《才略》:刘勰对文章时代性之论述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简良如
-
机构
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
-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1-85,共5页
-
文摘
刘勰《文心雕龙》所勾勒之文学史,非仅止于文学经验的集合,更是一必然规律的实践,文学史与"文律"是一体发生的。刘勰的态度表现在《通变》篇对文体、文数之常、变原则的讨论中。然而,在文律之外,现实中确实可见众多外于文学的偶然出现,却又作为文学创作背景之因素,特别是因君王好尚与世道盛衰所造成的时代整体境况,更是刘勰回顾文学发展过程时不能不正视的另一类变因。在文章历史中,"时代性"作为变因,其影响并不明确,不具绝对、全面的主导效力;若真有时代对文章必然之影响,唯出现在世况有道的前提下,但一旦有道,亦已因道所具有之恒常性而取消了时代的个别之特性。文律故始终是决定文章历史的最大关键。
-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通变》
时代性
《时序》
《才略》
-
Keywords
Literary Mind and Carving Dragon
"Tong Bian"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Shi Xu"
"Tsai Luei"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诗经》诠释法
- 2
-
-
作者
简良如
-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中国文学系
-
出处
《励耘学刊》
2009年第1期97-114,共18页
-
文摘
《诗经》虽为研究中国文明思想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但历代《诗经》诠释却皆不免于争议。根本原因在于:诠释者对于《诗经》性质、构成方式及与其他著述之差异,未曾深究。作为经学,《诗经》诗作以"文"、"辞"、"志"三层次合成,它们同时也是对人之内在性及真实性的划分——人以内在情感为存在真实之姿态;人以对此姿态的反身意识、以此姿态中之自我为其人更真实之面向;而于最终,在这一切情感和自我背后,人尚有对人真正无我而良善的明白和用心。《诗经》诠释故以体现此三层次为必要,且以呈现最终之志为目的。本文据此亦就《诗经》具体形式与意象运用,提出主要诠释原则。
-
关键词
《诗经》诠释
经学
志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