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向群作品
1
作者 管向群 《江苏教育》 2021年第39期64-64,共1页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视域 被引量:14
2
作者 管向群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3,共4页
科学发展观在其深层意蕴上是一种发展哲学。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要把握其内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义 ,从哲学层面上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把以人为本确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 ,将学生作为学校教... 科学发展观在其深层意蕴上是一种发展哲学。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要把握其内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义 ,从哲学层面上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把以人为本确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 ,将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价值主体、动力主体、权利主体和发展主体 ,把塑造人与为了人、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用唯物辩证法总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涉全局的若干重大关系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下载PDF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管向群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和”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由来久远,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表现为“人与天(自然)”、“人与人”、“人与我”和谐相生、圆融无碍的境界。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传统和谐思想肇... “和”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由来久远,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表现为“人与天(自然)”、“人与人”、“人与我”和谐相生、圆融无碍的境界。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传统和谐思想肇始于远古的巫术礼仪之中,汲取“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思想的精粹得以形成,经儒、道、释等不同哲学体系各有侧重的发挥,逐步深化和不断丰富,最终由宋明理学加以辩证综合,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对“和”的共同祈求与向往,构成了中国哲学史关于和谐思想的华彩乐章,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闪烁着东方哲学的智慧之光,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思想 天人合一 中国古典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开放教育视野中的素质教育 被引量:5
4
作者 管向群 杨薇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97,共3页
开放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以创新理念和思维,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教学改革为主要依托,以网络环境为基本载体,以校园文化为重要手段,以实践教育为有机环节,以自我教育为内在动力,以有... 开放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以创新理念和思维,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教学改革为主要依托,以网络环境为基本载体,以校园文化为重要手段,以实践教育为有机环节,以自我教育为内在动力,以有效机制为制度保障,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网络教育与常规教育并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共进,全面提升开放学员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素质教育 创新理念 工作思路
下载PDF
时代精神的体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学习札记 被引量:2
5
作者 管向群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0-14,共5页
时代精神的体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学习札记中共江苏省委高校工委管向群学校德育是一个恒久的主题,又是一个常新的主题。它必须根据变动不居的时空环境,不断调适自己的座标与方略。其生命力... 时代精神的体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学习札记中共江苏省委高校工委管向群学校德育是一个恒久的主题,又是一个常新的主题。它必须根据变动不居的时空环境,不断调适自己的座标与方略。其生命力正在于始终追随时代的脚步,而对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德育工作 《意见》 时代精神 加强和改进 中共中央 若干意见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队伍建设 指导思想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时代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管向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4-139,共6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同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同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神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和主要标志,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彼此贯通、有机统一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发展观 重大战略思想 社会发展理论
下载PDF
在开放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江苏电大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管向群 杨薇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9-15,70,共8页
开放教育是基于网络环境和开放条件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开放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种必然趋势。开放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教学改革... 开放教育是基于网络环境和开放条件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开放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种必然趋势。开放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教学改革为主要依托,以网络环境为基本载体,以校园文化为重要手段,以实践教育为有机环节,以自我教育为内在动力,以有效机制为制度保障,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网络教育与常规教育并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共进,全面提升开放学员综合素质,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构建电大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格局 被引量:2
8
作者 管向群 杨薇 陈希宁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80-83,共4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广播电视大学承担着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抓好电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广播电视大学承担着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抓好电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大毕业生就业工作,除具有高校就业工作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需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探索创新,构建新的工作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大 毕业生就业工作 新格局
下载PDF
和谐社会:中国古典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管向群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5-21,共7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我国传统和谐思想资源的汲取与借鉴。“和”是中国古典哲学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关系时总结出来的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我国传统和谐思想资源的汲取与借鉴。“和”是中国古典哲学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关系时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表现为“天与人”、“人与人”、“人与我”和谐相处、圆融无碍的境界。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和谐”观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对社会维系具有四重意义:“和实生物”———“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相成相济”———“和”是社会运行的秩序;“以和为贵”———“和”是社会协调的保障;“无过无不及”———“和”是社会发展的尺度。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极富价值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思想 和谐社会 哲学解读
下载PDF
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指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管向群 《群众》 2021年第13期13-15,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精辟概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人民”是贯穿其间的价值意蕴。他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精辟概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人民”是贯穿其间的价值意蕴。他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真理 价值指向 精辟概括 英勇斗争 建党精神 价值意蕴 对党忠诚 人民
下载PDF
论广播电视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管向群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19-22,55,共5页
新时期电大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内外部环境。构建电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整体性和战略性的思考,坚持服从服务、全面融入、以人为本、积极建设、开拓进取的基本原则;在"灵魂工程"上兴起新高潮,在... 新时期电大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内外部环境。构建电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整体性和战略性的思考,坚持服从服务、全面融入、以人为本、积极建设、开拓进取的基本原则;在"灵魂工程"上兴起新高潮,在载体建设上拓展新路径,在基础建设上提升新水平,在机制建设上呈现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大学 思想政治工作 基本原则 总体思路
下载PDF
诗与思:丁捷印象
12
作者 管向群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105,共9页
1那是两年前初夏的一个下午,丁捷长篇小说《撕裂》创作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他是南艺的客座教授,在学生中拥有众多的粉丝。会议在一个能容纳三四百人的剧场举行。这么大规模的文学作品研讨会,于今真的是难得一见了。这是一个热闹... 1那是两年前初夏的一个下午,丁捷长篇小说《撕裂》创作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他是南艺的客座教授,在学生中拥有众多的粉丝。会议在一个能容纳三四百人的剧场举行。这么大规模的文学作品研讨会,于今真的是难得一见了。这是一个热闹的下午,一如梧桐树叶间阵阵的蝉鸣。舞台的中央是别致而新颖的新书矩阵,吸引了不少涌入会场讶异的目光。舞台左侧,聚光灯投射在精巧的深褐色讲台上,专家、同行各抒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艺术学院 作品研讨会 创作研讨会 聚光灯 梧桐树叶 诗与思 客座教授 讲台
下载PDF
我所理解的鲁迅
13
作者 管向群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3-145,共3页
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快80年了。1936年10月22日,当写有"民族魂"三个黑绒大字的白缎锦旗覆盖于鲁迅的灵柩之上的时候;当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逶迤蜿蜒,唱着挽歌,呼着口号,行进在繁华的大上海闹市区的时候;当那深红色的楠木棺材,在众人泪眼... 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快80年了。1936年10月22日,当写有"民族魂"三个黑绒大字的白缎锦旗覆盖于鲁迅的灵柩之上的时候;当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逶迤蜿蜒,唱着挽歌,呼着口号,行进在繁华的大上海闹市区的时候;当那深红色的楠木棺材,在众人泪眼的模糊视线中,送入到万国公墓先生的长眠之所的时候……所有的人不能不接受的一个事实是:一个人走了,属于这个人的时代结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民族魂 闹市区 个人 挽歌
下载PDF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实践的价值意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学习札记
14
作者 管向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0年第5期33-38,共6页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担当,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担当,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重要内容,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研究和阐释这些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摆在广大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价值意蕴 价值理念
下载PDF
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定位
15
作者 管向群 《群众》 2003年第12期56-57,共2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确立和实现新时期的价值定位,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坚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时期 思想保障 战略目标 解放思想 文化建设 思想解放 创造性 主动性
下载PDF
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
16
作者 管向群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2012年第1期1-1,共1页
江苏是一一个教育大省。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名校众多、大师云集、人才辈出。2011年10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给母校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百年校庆发来贺信,赞扬母校建校百年来“致力于塑造学生美好品德,开启学生智慧人生,促进学生健康... 江苏是一一个教育大省。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名校众多、大师云集、人才辈出。2011年10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给母校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百年校庆发来贺信,赞扬母校建校百年来“致力于塑造学生美好品德,开启学生智慧人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来信不仅充分肯定了大浦中心小学的办学成绩。而且深刻揭示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律,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 孩子 世界 胡锦涛总书记 学生健康 中心小学 基础教育 办学历史
下载PDF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7
作者 管向群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17-19,共3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重点课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系列论文10篇。该课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初...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重点课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系列论文10篇。该课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初步概括了这一理论的主要框架和重要贡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创新”这一主题,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时代课题,从宏观思维和战略思维的高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系统性和前瞻性的思考,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理念、内容、载体、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新意和启发性的观点,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课题成果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有多篇论文转载、获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下载PDF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述要
18
作者 管向群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26-31,共6页
重视和倡导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显著特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创新提升为“治党治国之道”,同时强调“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观... 重视和倡导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显著特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创新提升为“治党治国之道”,同时强调“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观点和论述,集中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创新性定位,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创新性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性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性构建,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中国传统士人“耻”观与大学生荣辱观教育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延斌 管向群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2008年第9期67-71,共5页
知荣明耻、好荣恶耻的士人"耻"观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遗产,传统士人阶层的社会地位、职业生活等是其形成的基础。传统士人"耻"观的内涵则包括将士人"知耻"作为国家治乱兴亡之本、士人阶层教化的基本宗... 知荣明耻、好荣恶耻的士人"耻"观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遗产,传统士人阶层的社会地位、职业生活等是其形成的基础。传统士人"耻"观的内涵则包括将士人"知耻"作为国家治乱兴亡之本、士人阶层教化的基本宗旨和人与动物的分野标志,坚持"不仁则辱"的道义标准,将陶冶耻感作为士人教育的重点。这启迪我们应该将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提到国家兴衰荣辱的高度来认识,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报国恤民、崇仁尚义、勤劳诚信作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核心内容,积极营造优良"士风"以促进社会淳厚风尚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士人“耻”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
下载PDF
筚路蓝缕创基业 登高望远开新篇——写在艺术学研究所成立10周年之际
20
作者 管向群 《艺术学研究(辑刊)》 2014年第1期22-26,共5页
今天,我们济济—堂,举行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成立10周年座谈会,共同分享艺术学研究所成立10周年的成就与喜悦,以这种简朴而不失庄重的方式,为研究所成立10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留下一段特别的记忆,我以为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来... 今天,我们济济—堂,举行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成立10周年座谈会,共同分享艺术学研究所成立10周年的成就与喜悦,以这种简朴而不失庄重的方式,为研究所成立10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留下一段特别的记忆,我以为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来南艺工作刚刚—个多月时间。最近几天,我学习了研究所成立以来所做工作的资料汇编,浏览了学院和研究所网站可以检索到的相关信息,拜读了《艺术学研究》丛刊中的部分论文。对我来说,这是—个真真切切的学习的过程,我深感获益匪浅,倍感振奋。我想起了三句话:“十年磨—剑”;“板凳坐得十年冷”;“十年辛苦不寻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艺术学院 艺术学研究 登高望远 资料汇编 十年 学习的过程 共同分享 筚路蓝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