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高才良 乐暾 +5 位作者 蔡福玲 曾文兵 邬山 管川江 杨染 汪明全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35-240,共6页
乳腺疾病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就可同时减轻患者心理、生理上承受的痛苦。动态增强MR成像技术及MR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就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应用能谱CT肺灌注缺损指数评估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可行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秀娟 陈垚 +1 位作者 管川江 蒲波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能谱CT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评估急性肺栓塞(APE)危险分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APE患者(2040个肺段)的临床资料,并根据APE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危组(48例)、中危组(30例)和高危组(2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能谱CT肺... 目的探讨应用能谱CT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评估急性肺栓塞(APE)危险分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APE患者(2040个肺段)的临床资料,并根据APE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危组(48例)、中危组(30例)和高危组(2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能谱CT肺灌注成像和CT肺动脉成像(CTPA),并计算PPDI。评价能谱CT肺灌注成像与CTPA诊断APE的一致性,分析PPDI与APE危险分层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PPDI预测中高危APE患者的能力。结果以肺段为单位,能谱CT肺灌注成像与CTPA诊断APE的符合率为83.1%(1696/2040)。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的PPDI依次升高,PPDI与APE危险分层呈高度正相关(均P<0.05)。PPDI取最佳截断值45.0%时,其预测中高危APE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9.6%、95.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8。结论能谱CT PPDI与APE危险分层高度相关,可应用其对APE危险分层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肺灌注缺损指数 危险分层 能谱CT肺灌注成像 CT肺动脉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俊 管川江 向高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72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且...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72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且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统计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结果及对斑块性质的诊断结果,并统计2种方法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结果。以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受试者中有56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共有斑块116处。按发生位置,颈动脉分叉处斑块占比最高(49.14%);按发生类型,软斑块占比最高(52.59%);在颈动脉分叉处,软斑块占比最高(35.34%),混合斑块次之(10.34%),钙化斑块最低(3.45%);72例受检者双侧颈动脉共计576节段,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结果示:无狭窄256节段,轻度狭窄111节段,中度狭窄162节段,重度狭窄45节段,完全闭塞2节段。有1个节段DSA诊断为无狭窄。但经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为轻度狭窄;有1个节段DSA诊断为轻度狭窄,但经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为无狭窄,两者符合率为99.65%,有较好的一致性(κ=0.912,P=0.007)。结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有助于了解斑块数目和性质,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DSA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痛风诊断中Revolution能谱CT成像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俊 管川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6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在痛风患者的疾病诊断中Revolution能谱CT成像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30例痛风患者的个体资料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调查,所有患者均行Revolution能谱CT成像扫查,分析研究CT检查... 目的:探讨研究在痛风患者的疾病诊断中Revolution能谱CT成像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30例痛风患者的个体资料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调查,所有患者均行Revolution能谱CT成像扫查,分析研究CT检查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经过Revolution能谱CT成像扫查后均确诊为痛风,准确率为100%。并且,在患者的病症诊断类型结果中,Revolution能谱CT有比较高的准确性,可有效明确患者的征象表现类型,可较好地诊断出患者的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本研究中,18例为跖指关节、9例为踝关节,3例为膝关节,无多处关节受累患者。结论:在痛风患者的疾病诊断中,应用Revolution能谱CT成像,对于明确患者的尿酸盐结晶沉积状况有较大的帮助作用,是临床痛风无创性诊断中较为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案,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成像 痛风诊断 价值分析
下载PDF
DKI直方图参数与肺癌Ki-67、TTF-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杨红 秦宇 +5 位作者 向露 陈垚 管川江 唐廷国 管华月 曾文兵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5-941,共7页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直方图参数与肺癌Ki-67、TTF-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搜集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61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内行MRI检查,分析DWI和DKI图像,通过后处理分别得到表观扩散系数(ADC)、平均扩散峰度(MK)、平均...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直方图参数与肺癌Ki-67、TTF-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搜集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61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内行MRI检查,分析DWI和DKI图像,通过后处理分别得到表观扩散系数(ADC)、平均扩散峰度(MK)、平均扩散系数(MD)值的直方图参数,同时记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Ki-67、TTF-1表达情况。评估各直方图参数与Ki-67、TTF-1表达相关性,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参数预测Ki-67和TTF-1表达的诊断效能。结果 MD值10th percentile、ADC值10th percentile、kurtosis与TTF-1表达水平呈低度负相关(r=-0.334~-0.372,均P<0.05);MD值IQR、ADC值90th percentile、IQR与TTF-1表达水平呈低-中度正相关(r=0.250~0.430,均P<0.05),其中诊断效能最高的是MD值IQR,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敏感度为45.45%,特异度为100%。MD值90th percentile、max、IQR、skewness与Ki-67表达呈低度负相关(r=-0.260~-0.325,均P<0.05),诊断效能最高的是max, ROC曲线下面积为0.700,敏感度为51.22%,特异度为95%。结论 DKI直方图部分参数与肺癌Ki-67、TTF-1表达具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扩散峰度成像 KI-67 TTF-1
原文传递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高才良 乐暾 +3 位作者 曾文兵 管川江 杨染 汪明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9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疑诊AD患者78例,均行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自由切割成像、多平面重组(multipla...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疑诊AD患者78例,均行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自由切割成像、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后处理。对AD患者行Stanford分型和DeBakey分型,比较动静脉期AD真假腔CT值,及后处理技术对AD内膜破口的显示率。结果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出AD患者59例,Stanford分型A型21例、B型38例,DeBakey分型Ⅰ型13例、Ⅱ型8例、Ⅲ型38例;动脉期时AD真腔CT值[(257.37±51.79)Hu]高于假腔[(225.76±50.26)Hu],静脉期时AD真腔CT值[(157.39±59.56)Hu]低于假腔[(164.54±57.35)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切割成像+轴位对内膜初始破口的显示率为93.22%、自由切割成像为89.83%、CPR为83.05%、MPR为81.36%、轴位为76.27%,明显高于VRT(35.59%)和MIP(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术前诊断AD及对AD作出准确分型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其不同后处理技术各有优缺点,对内膜初始破口的显示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后处理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