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用于心脏同步电复律镇静效果的比较
1
作者 陈玲玲 管忍 +1 位作者 卢慕婷 张其银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7-620,共4页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在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同步电复律中的镇静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心脏同步电复律的心房颤动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8~80岁,BMI 20~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在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同步电复律中的镇静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心脏同步电复律的心房颤动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8~80岁,BMI 20~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16例。瑞马唑仑组静注瑞马唑仑0.2 mg/kg进行镇静,咪达唑仑组静注咪达唑仑0.025 mg/kg进行镇静,两组推药时间均为1 min。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前(T_(1))、睫毛反射消失时(T_(2))、电复律完成后(T_(3))、苏醒时(T_(4))的SBP、DBP和SpO_(2)。在患者清醒后5 min行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包括语言能力、结构能力、记忆力、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计算每项能力测试的通过率。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暂停)及术后12 h内(恶心呕吐、胸痛)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咪达唑仑组比较,瑞马唑仑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不同时点SBP、DBP和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咪达唑仑组比较,清醒后5 min瑞马唑仑组推理能力测试的通过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咪达唑仑比较,瑞马唑仑用于心房颤动同步电复律术前镇静起效更快、苏醒更快、定向力恢复更快,术后患者NCSE中的推理能力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咪达唑仑 心房颤动 电复律 镇静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4
2
作者 管忍 李伟彦 +1 位作者 林宁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09-710,共2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人工流产患者1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观察组(A、B、C组):丙泊酚分别复合0.05、0.1、0.15 μg/kg舒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麻醉;对照组(D组):单...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人工流产患者1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观察组(A、B、C组):丙泊酚分别复合0.05、0.1、0.15 μg/kg舒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麻醉;对照组(D组):单纯应用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麻醉.观察MAP、HR、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和D组MAP、HR及SpO2均稍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B组MAP无明显变化,HR和SpO2均明显下降(P<0.05);C组MAP、HR及SpO2均明显下降(P<0.01);A组丙泊酚总用量及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与D组比无显著性差异;B组和C组丙泊酚总用量及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D组(P<0.01);A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低于D组(P<0.05),B组和C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1).结论丙泊酚复合适当剂量的舒芬太尼(0.1 μg/kg)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不仅减少了丙泊酚的总用药量,非常有效地抑制或减轻患者术后宫缩痛,且不影响清醒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丙泊酚 镇痛 人工流产 无痛人工流产 复合丙泊酚 舒芬太尼 门诊 临床观察 恢复时间 显著性差异 SPO2 MAP
下载PDF
曲马朵对L_5脊神经结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管忍 李伟彦 +3 位作者 刘健 林宁 谢蔚影 徐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63-1166,1169,共5页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曲马朵对脊神经部分结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n=8),分别为假手术组、等渗盐水对照组、曲马朵5 mg/kg组、曲马朵10 mg/kg组、曲马朵20 mg/kg组、纳络酮预处...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曲马朵对脊神经部分结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n=8),分别为假手术组、等渗盐水对照组、曲马朵5 mg/kg组、曲马朵10 mg/kg组、曲马朵20 mg/kg组、纳络酮预处理组、育亨宾预处理组和纳络酮+育亨宾联合预处理组。采用热辐射法和vonFrey细丝法分别测定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痛阈值(MWT)。结果:与术前和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大鼠在术后第4 d开始TWL变化值明显增大,MWT明显降低,并持续至术后第7 d(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曲马朵10 mg/kg、20 mg/kg组的TWL和MWT均显著延长或增大(P<0.05或P<0.01);与曲马朵10 mg/kg、20 mg/kg组相比,纳络酮和育亨宾预处理组的TWL和MWT均显著缩短或减小(P<0.05或P<0.01);与曲马朵10 mg/kg、20 mg/kg组、纳络酮和育亨宾预处理组相比,纳络酮+育亨宾预处理组的TWL和MWT均显著缩短或减小(P<0.05或P<0.01)。结论:腹腔注射曲马朵10 mg/kg、20 mg/kg对脊神经部分结扎大鼠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过敏具有剂量依赖性治疗作用,其抗伤害感受性作用可被纳络酮或育亨宾部分拮抗;曲马朵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可能不仅与阿片受体、α2肾上腺素受体相关,应还有其他机制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脊神经 曲马朵 抗伤害感受性作用 大鼠
下载PDF
预先腹腔联合注射曲马多与对乙酰氨基酚部分抑制大鼠L_5脊神经结扎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 被引量:4
4
作者 管忍 刘健 +1 位作者 谢蔚影 徐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综合征,临床起因广泛,病理机制复杂,症状多样,常规的单一的药物治疗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均无明显的效果。文中旨在观察腹腔预先联合注射曲马多与对乙酰氨基酚对大鼠L5脊神经... 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综合征,临床起因广泛,病理机制复杂,症状多样,常规的单一的药物治疗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均无明显的效果。文中旨在观察腹腔预先联合注射曲马多与对乙酰氨基酚对大鼠L5脊神经结扎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50只,体重250~300 g,出生10~15周,制备成L5脊神经部分结扎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n=30):假手术组(S组)、等渗盐水对照组(C组)、曲马多20 mg/kg(T组)、对乙酰氨基酚160 mg/kg(P组)、曲马多20 mg/kg+对乙酰氨基酚160 mg/kg(T+P组),每组分别向腹腔注射相应药物,2次/d,并于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3、7、11、14、21天,分别测定大鼠的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a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ey,TWL)值。结果L5脊神经损伤术后4组大鼠均出现明显的机械痛觉超敏和热痛觉过敏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当天即开始连续给与曲马多+对乙酰氨基酚能预防性减轻疼痛行为学表现,以术后第1天至第7天最明显(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MWT和TW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联合给与曲马多和对乙酰氨基酚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程度,但并不能完全阻断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脊神经 预先镇痛 曲马多 对乙酰氨基酚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孤啡肽与吗啡的交叉耐受性 被引量:3
5
作者 管忍 徐建国 李伟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63-1365,共3页
目的 :研究孤啡肽与吗啡间是否存在交叉耐受性。 方法 :采用热辐射甩尾测痛法 ,观察孤啡肽对吗啡耐受大鼠及吗啡对孤啡肽耐受大鼠的抗伤害性感受作用。结果 :鞘内连续大剂量注射孤啡肽与吗啡一样均可对其抗伤害感受性作用产生耐受 ,但... 目的 :研究孤啡肽与吗啡间是否存在交叉耐受性。 方法 :采用热辐射甩尾测痛法 ,观察孤啡肽对吗啡耐受大鼠及吗啡对孤啡肽耐受大鼠的抗伤害性感受作用。结果 :鞘内连续大剂量注射孤啡肽与吗啡一样均可对其抗伤害感受性作用产生耐受 ,但在孤啡肽耐受形成过程中 ,大鼠基础痛阈无明显变化 ;孤啡肽与吗啡间无明显的交叉耐受性。 结论 :孤啡肽可能通过其特异性受体发挥脊髓抗伤害性感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伤害性感受作用 孤啡肽 吗啡 交叉耐受性 鞘内注射 热辐射甩尾测痛法 吗啡耐受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曲马多腹腔注射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协同治疗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管忍 李伟彦 +3 位作者 林宁 刘健 谢蔚影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加曲马多对脊神经部分结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建立脊神经部分结扎神经病理性疼痛后,随机分为十组(n=8):对乙酰氨基酚40mg/kg(Ⅰ组)、80mg/kg(Ⅱ组)和160mg/kg(Ⅲ组),曲马多5mg/kg(Ⅳ...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加曲马多对脊神经部分结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建立脊神经部分结扎神经病理性疼痛后,随机分为十组(n=8):对乙酰氨基酚40mg/kg(Ⅰ组)、80mg/kg(Ⅱ组)和160mg/kg(Ⅲ组),曲马多5mg/kg(Ⅳ组)、10mg/kg(Ⅴ组)和20mg/kg(Ⅵ组),对乙酰氨基酚40mg/kg加曲马多5mg/kg(Ⅶ组),对乙酰氨基酚80mg/kg加曲马多10mg/kg(Ⅷ组),对乙酰氨基酚160mg/kg加曲马多20mg/kg(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Ⅹ组)。采用热辐射法和vonFrey细丝法分别测定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痛阈值(MWT)。结果与Ⅹ组相比,除Ⅰ、Ⅱ、Ⅲ、Ⅳ组大鼠TWL和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的TWL和MWT均显著延长或增大(P<0.05或P<0.01);与Ⅳ、Ⅴ、Ⅵ组相比,Ⅶ、Ⅷ、Ⅸ组的TWL和MWT均显著延长或增大(P<0.05或P<0.01)。结论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加曲马多对脊神经部分结扎大鼠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过敏具有协同的抗伤害感受性作用,对临床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脊神经 曲马多 对乙酰氨基酚 大鼠
下载PDF
孤啡肽对内吗啡肽-1抗伤害感受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管忍 李伟彦 +1 位作者 徐建国 丁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2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 :观察孤啡肽对内吗啡肽 1在痛觉控制方面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侧脑室、鞘内同时注射孤啡肽和内吗啡肽 1,运用热辐射甩尾和醋酸扭体测痛 ,观察孤啡肽对内吗啡肽 1抗伤害感受效应的影响。 结果 :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可拮抗内吗啡肽 ... 目的 :观察孤啡肽对内吗啡肽 1在痛觉控制方面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侧脑室、鞘内同时注射孤啡肽和内吗啡肽 1,运用热辐射甩尾和醋酸扭体测痛 ,观察孤啡肽对内吗啡肽 1抗伤害感受效应的影响。 结果 :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可拮抗内吗啡肽 1的抗伤害感受效应 ,而鞘内注射孤啡肽可增强内吗啡肽 1的抗伤害感受效应。 结论 :孤啡肽在脊髓上和脊髓水平均可影响内阿片肽的抗伤害感受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啡肽-1 内吗啡肽-1 抗伤害感受作用
下载PDF
鞘内注射孤啡肽对吗啡耐受形成及吗啡耐受大鼠抗伤害感受作用的影响
8
作者 管忍 徐建国 李伟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 :观察孤啡肽 (OFQ)对大鼠吗啡耐受的形成是否具有延缓作用 ,以及 OFQ与吗啡间是否存在交叉耐受性。 方法 :本实验运用热辐射甩尾测痛模型 ,采用鞘内同时注射不同剂量的 OFQ与吗啡 ,观察其对急、慢性吗啡耐受形成的影响 ;并观察 OF... 目的 :观察孤啡肽 (OFQ)对大鼠吗啡耐受的形成是否具有延缓作用 ,以及 OFQ与吗啡间是否存在交叉耐受性。 方法 :本实验运用热辐射甩尾测痛模型 ,采用鞘内同时注射不同剂量的 OFQ与吗啡 ,观察其对急、慢性吗啡耐受形成的影响 ;并观察 OFQ对吗啡耐受大鼠及吗啡对 OFQ耐受大鼠的抗伤害性感受作用。 结果 :鞘内注射OFQ可延缓慢性吗啡耐受的形成 ,而对急性吗啡耐受的形成几乎无影响 ;OFQ与吗啡间无交叉耐受性。 结论 :OFQ延缓慢性吗啡耐受形成的作用可能与其通过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影响 G蛋白 - AC- c AMP系统有关 ,也可能与其抑制伏隔核多巴胺的释放有关 ;OFQ与吗啡耐受形成的机制可能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伤害性感受作用 孤啡肽 吗啡耐受 鞘内注射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能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发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健 朱娟 +3 位作者 管忍 朱四海 李伟彦 徐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预防性腹腔给予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腰5脊神经切断后机械痛觉过敏的作用,以及相应脊髓节段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6组,每组8只。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等渗盐水对照组;... 目的:观察预防性腹腔给予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腰5脊神经切断后机械痛觉过敏的作用,以及相应脊髓节段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6组,每组8只。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等渗盐水对照组;Ⅲ组为12.5mg/kg己酮可可碱治疗组;Ⅳ组为25mg/kg己酮可可碱治疗组;Ⅴ组为50mg/kg己酮可可碱治疗组;Ⅵ组为100mg/kg己酮可可碱治疗组。采用大鼠腰5脊神经切断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术前1h,Ⅰ和Ⅱ组腹腔注射等渗盐水,Ⅲ-Ⅵ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己酮可可碱。术后第1—6d每天16时,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计数手术前、术后第1、4、7d各组大鼠2g和12g范氟雷丝刺激手术同侧后爪后跟撤腿次数。术后第7d行为学检测完毕,处死大鼠,取腰5脊髓,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胶质细胞表面标记物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分化抗原11b(CD11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腰5神经切断后,与Ⅰ组相比各手术组对2g和12g刺激均有明显增多的撤腿反应,但与Ⅱ组相比,Ⅴ组和Ⅵ组对2g和12g刺激的撤腿次数明显减少,Ⅲ组和Ⅳ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与Ⅰ组相比各手术组腰5脊髓TNFα、IL-1β、IL-6及胶质细胞表面标记物TLR-4、CD11b、GFAP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但与Ⅱ组相比,Ⅴ组和Ⅵ组TNFα、IL-1β、IL-6及TLR-4、CD11b、GFAP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P〈0.05),Ⅲ组和Ⅳ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能够剂量依赖的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发展,这与它能减轻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因子表达的效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神经病理性疼痛 痛觉过敏 胶质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二异丙酚和七氟烷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胡宪文 刘健 +1 位作者 管忍 李伟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比较二异丙酚和七氟烷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Ⅰ-Ⅱ的患者60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年龄≥65岁,随机分为二异丙酚组和七氟烷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维持麻醉分别用10... 目的:比较二异丙酚和七氟烷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Ⅰ-Ⅱ的患者60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年龄≥65岁,随机分为二异丙酚组和七氟烷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维持麻醉分别用10-20μg/(kg·min)二异丙酚(二异丙酚组)和1%-3%七氟烷(七氟烷组),麻醉深度维持双频脑电指数(BIS)值在45-55之间,血压、心率控制在基础值的±20%内。记录手术后睁眼、拔管和语言应答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标,并于麻醉前、术后1、3、6和24 h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麻醉药用量(除二异丙酚和七氟烷外)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异丙酚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语言应答时间均早于七氟烷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差异,二异丙酚组术后1和3 h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七氟烷组患者术后1、3和6 h MMSE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七氟烷组较二异丙酚组评分低(P〈0.05);二异丙酚组患者MMSE评分术后6 h恢复至术前水平,而七氟烷组术后24 h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二异丙酚和七氟烷均可引起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短暂的认知功能下降,但二异丙酚组较七氟烷组苏醒快,认知功能恢复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七氟烷 老年患者 双频脑电指数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永光 徐建国 管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50-352,共3页
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王永光,徐建国,管忍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CSE),采用一点穿刺,将脊麻与硬膜外麻醉相结合,取长补短,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椎管内麻醉方法。我们将CSE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 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王永光,徐建国,管忍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CSE),采用一点穿刺,将脊麻与硬膜外麻醉相结合,取长补短,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椎管内麻醉方法。我们将CSE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并与其他两种椎管内麻醉方法进行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 脊椎麻醉 硬脊膜外麻醉
下载PDF
氯诺昔康对上腹部术后患者血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志宏 刘健 +1 位作者 管忍 李伟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57-1060,I0006,共5页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吗啡组20例,手术结束使用吗啡患者自控镇痛(PCA)泵(负荷剂量0.05mg/kg,冲击剂量1mg,锁定时间10m in,背景剂量为...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吗啡组20例,手术结束使用吗啡患者自控镇痛(PCA)泵(负荷剂量0.05mg/kg,冲击剂量1mg,锁定时间10m in,背景剂量为0);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20例,手术结束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同时使用吗啡PCA泵,设置同吗啡组,术后12、24、36 h分次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氯诺昔康预给药组20例,手术开始前30m in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手术结束时使用吗啡PCA泵,设置同吗啡组,术后12、24、36 h分次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记录各组术后4、8、12、24和48 h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分别随机抽取三组各6例患者,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后2、6、12、24 h的静脉血2 m l,测定血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浓度。结果:术后至术后48 h,三组患者静息VAS无统计学意义。各时段吗啡总用量:吗啡组均高于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及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而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又高于氯诺昔康预给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患者相似。三组患者术前IL-6、IL-10几乎测不到,术后2 h,三组患者血浆IL-10均达峰值,但吗啡组明显低于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及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术后6 h,三组患者IL-6达峰值,其中吗啡组明显高于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及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12 h吗啡组仍明显高于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结论:术前预给予氯诺昔康可明显减少上腹部术后镇痛的吗啡用量,并减轻术后炎性细胞因子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术后镇痛 超前镇痛 炎性反应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中心血管功能及其维护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永光 徐建国 管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07-309,共3页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中心血管功能及其维护王永光*徐建国*管忍*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的终末期肾衰病人常伴有肾性高血压、水钠储留、左心室肥厚、严重贫血等,大大增加了麻醉及手术期间心血管风险,临床上因心血管功能衰竭导致肾移植失败...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中心血管功能及其维护王永光*徐建国*管忍*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的终末期肾衰病人常伴有肾性高血压、水钠储留、左心室肥厚、严重贫血等,大大增加了麻醉及手术期间心血管风险,临床上因心血管功能衰竭导致肾移植失败的病例屡有发生。因此,如何维护心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异体移植 心血管功能
下载PDF
国产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临床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亚丽 徐建国 +5 位作者 段满林 宋娟 杨建军 嵇晴 管忍 张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硬膜外置管后分别缓慢注入15ml(10mg/ml)的国产盐酸罗哌卡因(观察组)和进口盐酸...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硬膜外置管后分别缓慢注入15ml(10mg/ml)的国产盐酸罗哌卡因(观察组)和进口盐酸罗哌卡因(对照组),2min内推注完毕。药物推注完毕至手术开始每5分钟检查痛觉阻滞范围及运用Bromage评分判断双下肢运动阻滞情况,术中每15分钟检查痛觉阻滞上限,术后每30分钟分别检查痛觉阻滞及运动阻滞情况直至阻滞完全消失。分别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每10分钟的BP、HR、SpO2及ECG,同时记录手术前后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具有相同的麻醉效果,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最大阻滞时间及阻滞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SBP、DBP、HR、SpO2的实测值历时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手术全程心电监测无异常,肝肾功能两组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两种药物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国产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脐以下手术的硬膜外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有效性 安全性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内吗啡肽-1和内吗啡肽-2的抗伤害性感受效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伟彦 管忍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58-261,共4页
目的 观察内吗啡肽 1和内吗啡肽 2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拮抗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甩尾法测定大鼠侧脑室给予 1、2、4、8μg药物时对照组、内吗啡肽 1组、内吗啡肽 2组及吗啡组的抗伤害性感受效应。结果  (1)内... 目的 观察内吗啡肽 1和内吗啡肽 2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拮抗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甩尾法测定大鼠侧脑室给予 1、2、4、8μg药物时对照组、内吗啡肽 1组、内吗啡肽 2组及吗啡组的抗伤害性感受效应。结果  (1)内吗啡肽 1和内吗啡肽 2在大鼠热板和甩尾实验中的ED50 及 95 %可信限为 2 1(1 8~ 3 0 ) μg和 3 6 (2 7~ 4 8) μg ,在醋酸扭体实验中的ID50 及95 %可信限为 3 8(2 1~ 4 5 ) μg和 5 1(4 0~ 6 7) μg。 (2 )热甩尾实验中 ,2 μg和 4μg内吗啡肽 1在5、10、2 0分钟时痛阈变化明显高于吗啡 ,而 8μg内吗啡肽 1仅在 5、10分钟时痛阈的变化高于吗啡 ;内吗啡肽 2与吗啡无明显差别。结论 内吗啡肽对热刺激和化学刺激有剂量依赖性的短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吗啡肽 抗伤害性感受 Μ阿片受体 热板法 甩尾法 醛酸扭体法 热刺激 化学刺激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的分型和围手术期血管活性药的选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四海 徐建国 +4 位作者 管忍 陆雪芳 周志宏 刘健 郑闽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516-517,共2页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 麻醉 血管活性药 分型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对内毒素感染大鼠血浆细胞因子表达和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婕 管忍 徐建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研究羟乙基淀粉溶液 (HES 2 0 0 /0 5 )对内毒素腹腔感染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并探讨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 (LPS 6mg/kg)、LPS +HES组 (HES 3 75、7 5、15、30mL/kg)及HES对照组 (30mL/kg)。... 目的 研究羟乙基淀粉溶液 (HES 2 0 0 /0 5 )对内毒素腹腔感染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并探讨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 (LPS 6mg/kg)、LPS +HES组 (HES 3 75、7 5、15、30mL/kg)及HES对照组 (30mL/kg)。分别于LPS注入后 4h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CINC)浓度 ,2h检测循环血单个核细胞核转录因子kappaB(NF -κB)水平。结果 大鼠内毒素感染时血浆TNF -α和CINC浓度及单个核细胞NF -κB活性明显上升 (P <0 0 5 )。 3 75和 7 5mL/kgHES能明显降低TNF -α和NF -κB水平 (P <0 0 5 ) ;3 75、7 5和 15mL/kgHES能明显降低CINC水平 (P <0 0 5 )。结论 较低剂量HES具有抑制内毒素腹腔感染大鼠炎症反应的作用 ,这种作用的产生与其对NF -κB的抑制有关。HES对感染状态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核转录因子 ΚB
下载PDF
阿米替林和氯诺昔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18
作者 胡义凤 杨建军 +3 位作者 刘健 管忍 刘杨 李伟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和氯诺昔康对L5脊神经横切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六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阿米替林对照组(C组)、阿米替林组(D...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和氯诺昔康对L5脊神经横切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六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阿米替林对照组(C组)、阿米替林组(D组)、氯诺昔康对照组(E组)、氯诺昔康组(F组)。术前和术后第2、7、10、14、17、21、28天测机械痛和热痛阈值;第29天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抑郁行为改变;第30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学习记忆改变。用Real-time-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BDNF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术后出现显著机械痛和热痛阈值下降,静止漂浮时间延长,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海马BDNF表达减少(P<0.01)。与B组比较,D组应用阿米替林后机械痛和热痛阈值增加,静止漂浮时间缩短,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海马BDNF mRNA、蛋白表达增加(P<0.05或P<0.01)。与B组比较,F组应用氯诺昔康后机械痛和热痛阈值增加(P<0.05或P<0.01),但静止漂浮时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BDN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米替林可有效镇痛、减轻疼痛大鼠抑郁症状、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阿米替林增加海马BDNF表达有关,非疼痛减轻所致。氯诺昔康仅有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抑郁 学习记忆 非甾体类抗炎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海马
下载PDF
内吗啡肽1的依赖潜力及其对μ阿片受体的调节
19
作者 李伟彦 管忍 +1 位作者 徐建国 刘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92-995,共4页
目的 :观察内吗啡肽 1 (EM 1 )的耐受和依赖形成过程及其对脑组织 μ阿片受体的调节 ,探讨EM 1的依赖性机制。方法 :6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EM 1急性处理组和EM 1慢性处理组。急性处理组大鼠侧脑室 1次注射 1 0 μg/kgEM 1 ,... 目的 :观察内吗啡肽 1 (EM 1 )的耐受和依赖形成过程及其对脑组织 μ阿片受体的调节 ,探讨EM 1的依赖性机制。方法 :6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EM 1急性处理组和EM 1慢性处理组。急性处理组大鼠侧脑室 1次注射 1 0 μg/kgEM 1 ,慢性处理组大鼠于每天 8:0 0、1 5 :0 0侧脑室注射EM 1 ,共 9d ,剂量依次为 1 0、1 5、2 0、2 5、30、35、4 0、4 5、5 0 μg/kg ,并选第 1、3、6、9天进行观察。EM 1的耐受性采用Dixon改良法求出 ,依赖性采用自然戒断和纳洛酮催促戒断法测定。μ阿片受体采用3 H DAMGOScatchard分析法和RT PCR半定量表达法测定。 结果 :(1 )EM 1慢性处理组第 3天就出现 3.1倍和1 .9倍的耐受 ,第 9天高达 2 8.4倍和 8.5倍。慢性处理组第 9天跳跃反应、体质量丢失和戒断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2 )EM 1慢性处理第 9天时 ,大鼠纹状体、中脑、额叶皮质 μ阿片受体的结合容量、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急性处理组 ,但亲和力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结论 :EM 1具有耐受性和依赖性 ,EM 1慢性处理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吗啡肽1 Μ阿片受体 依赖潜力 调节 依赖性机制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肝、小肠联合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20
作者 周志宏 徐建国 +2 位作者 管忍 李玉红 田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肝、小肠联合移植的麻醉处理和生理功能的维护。 方法 :1例患者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术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血气、电解质、体温等。 结果 :在...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肝、小肠联合移植的麻醉处理和生理功能的维护。 方法 :1例患者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术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血气、电解质、体温等。 结果 :在游离残余小肠期、移植小肠血管开放期、无肝期、新肝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很大 ,血压明显降低 ,心率加快 ;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凝血酶时间显著延长 ,凝血因子Ⅰ浓度显著下降 ;血 pH和标准剩余碱 (SBE)呈代谢性酸中毒改变 ,血氯一过性升高 ,血钙偏低 ,无肝期血糖升高 ;体温维持在 36~ 37℃。 结论 :同种异体肝肠联合移植术麻醉的管理和监测非常重要 ,最好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选用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尤其要做好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的调控、酸碱和电解质平衡以及体温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小肠移植 联合手术 麻醉 同种异体移植手术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