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两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青玉案·元夕》的异同
1
作者 陈琳 管成峰 《当代音乐》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歌曲是一种源于德奥等地的歌曲形式;古诗词表达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艺术歌曲则通过音乐将诗词表达得更深入人心。因此,古诗词与艺术歌曲的结合,对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歌曲是一种源于德奥等地的歌曲形式;古诗词表达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艺术歌曲则通过音乐将诗词表达得更深入人心。因此,古诗词与艺术歌曲的结合,对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有重要的作用。《青玉案·元夕》作为古诗词艺术歌曲代表作之一,是一首采用宋朝诗词与当代创作技巧融合而成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本文分别以当代作曲家敖昌群、李砚所创作的《青玉案·元夕》为主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青玉案·元夕》的背景介绍;第二部分为《青玉案·元夕》作曲家的介绍;第三部分为两首音乐作品的异同之处;第四部分为两首《青玉案·元夕》的演唱分析。通过以上四部分内容的分析加之声乐表演者的实践,将理论落到实处,为实践赋予新的活力。宋朝诗人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度探索,进一步对两首同词异曲的音乐作品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希望本文对两首音乐作品的分析与探究可以为广大演唱者提供帮助,从而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不懈地探索和发掘更多古诗词艺术歌曲所蕴藏的艺术情怀,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诗词 艺术歌曲 青玉案·元夕 敖昌群 李砚
下载PDF
咏叹调《你再不要去做情郎》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2
作者 孙帅 管成峰 《艺术科技》 2023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一生创作了许多部歌剧作品,他的歌剧作品中有三部比较经典,分别为《狄托的仁慈》《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其中《费加罗的婚礼》于18世纪80年代完成创作。《费加罗的婚礼》中有一首极为经典的男...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一生创作了许多部歌剧作品,他的歌剧作品中有三部比较经典,分别为《狄托的仁慈》《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其中《费加罗的婚礼》于18世纪80年代完成创作。《费加罗的婚礼》中有一首极为经典的男中音咏叹调——《你再不要去做情郎》,这首唱段的曲式结构采用的是回旋曲式,主题旋律出自一个士兵风格的音乐作品。这个唱段是费加罗的咏叹调,出现在第一幕的尾声。文章分析咏叹调《你再不要去做情郎》的创作背景、费加罗的戏剧形象、咏叹调《你再不要去做情郎》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阐述力度和速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作品的情感、故事情节的发展及中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扎特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 《费加罗的婚礼》 咏叹调
下载PDF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声声慢》版本对比研究——以张肖虎、徐沛东版本为例
3
作者 陈颖敏 管成峰 《艺术科技》 2023年第24期83-85,共3页
时代不停变换,但泱泱华夏文明一直在延续。中国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结晶经久不衰,同词异曲的声乐作品越来越多,作曲家们赋予了音乐作品独特的美,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诗词不一样的理解。探索歌曲的异同,有利于演唱者进行二次创作,全面认... 时代不停变换,但泱泱华夏文明一直在延续。中国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结晶经久不衰,同词异曲的声乐作品越来越多,作曲家们赋予了音乐作品独特的美,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诗词不一样的理解。探索歌曲的异同,有利于演唱者进行二次创作,全面认识音乐表达的多样性。《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的传世佳作,她笔下的文字,字字幽静,句句悲凉而孤寂。文章从音乐创作和演唱两个方面出发,对张肖虎和徐沛东所创作的版本进行对比分析。第一部分对这首诗的历史背景、语言韵律进行简要分析;第二部分从音乐创作层面出发,重点分析《声声慢》旋律和伴奏织体的不同,发掘高潮布局和艺术审美的相同之处;第三部分对演唱中的吐字咬字、情感表达和舞台表现这三个维度进行演唱分析,全面了解歌曲。经过对比,两首歌曲有叙事性和戏曲性风格的不同,作曲家们通过不同的织体传达了相同的愁情,将诗词画面感展现得栩栩如生。在不同的年代,同词异曲更能体现传承本民族的艺术美,《声声慢》这首歌曲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演唱者应了解不同作曲家技法和诗词中共同的情感表达,在歌唱中突出各自特色,从词到境,从意到情,抒发对歌曲的细腻情感,从而更加贴切地演绎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声声慢》 音乐 演唱
下载PDF
民歌改编的艺术高地——丁善德《想亲娘》的演唱分析
4
作者 方泽朋 管成峰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民歌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是人民群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定生产活动中创作出来,并以口述的方式传承和发展而来的[1]。著名音乐家丁善德先生是民歌改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改编的民歌《想亲娘》以西洋作曲技法为基础,在和声及调性... 民歌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是人民群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定生产活动中创作出来,并以口述的方式传承和发展而来的[1]。著名音乐家丁善德先生是民歌改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改编的民歌《想亲娘》以西洋作曲技法为基础,在和声及调性布局上设计精巧,使改编后的歌曲既富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又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改编 丁善德 艺术特征
下载PDF
音乐学科教育教学理论探究——评《音乐学科教育学》
5
作者 管成峰 徐正中 栾珍珍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19,共1页
学科教育学是在20世纪开辟出来的学术领域,美国是世界上研究学科教育学最发达的国家,其国内在20世纪30年代就出现了各学科教育学的博士论文。我国在"文革"结束之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同时积极地开展各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并由... 学科教育学是在20世纪开辟出来的学术领域,美国是世界上研究学科教育学最发达的国家,其国内在20世纪30年代就出现了各学科教育学的博士论文。我国在"文革"结束之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同时积极地开展各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并由首都师范大学发起在北京召开了我国第一届学科教育学研讨会,音乐学科教育学也因此得以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教育学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教学理论 教学工作 博士论文 教育学理论 达尔克罗兹 学科基础理论 普通音乐教育 课外音乐活动
下载PDF
咏叹调《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音乐结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管成峰 栾珍珍 《黄河之声》 2013年第21期112-113,共2页
歌剧《麦克白》脚本取材于于莎翁四大悲剧之一的同名剧《麦克白》,是威尔第在1847创作并首演于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唱段《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是该剧中为大将军班科所设计。从该剧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内心世界这一角度分析该咏叹调的音... 歌剧《麦克白》脚本取材于于莎翁四大悲剧之一的同名剧《麦克白》,是威尔第在1847创作并首演于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唱段《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是该剧中为大将军班科所设计。从该剧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内心世界这一角度分析该咏叹调的音乐结构,才能把握住作品风格,并进一步准确地诠释该唱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尔第 班科 咏叹调
下载PDF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如何做到“气”、“声”、“情”
7
作者 管成峰 栾珍珍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6年第3期188-189,共2页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古诗词艺术。随着歌唱艺术的不断变化,古诗词艺术歌曲开始在舞台上绽放光彩,然而古诗词艺术歌曲在演唱中与一般的歌曲相比要求更高。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是先有词然后再谱曲,极尽高雅...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古诗词艺术。随着歌唱艺术的不断变化,古诗词艺术歌曲开始在舞台上绽放光彩,然而古诗词艺术歌曲在演唱中与一般的歌曲相比要求更高。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是先有词然后再谱曲,极尽高雅和精致,实现了古今对话以及中西结合的目的。要想将古诗词艺术歌曲很好地表现出来就要把握好"气"、"声"、"情",体现出其审美和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诗词 艺术歌曲 演唱 “气”、“声”、“情”
下载PDF
我国解放前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研究
8
作者 管成峰 车姝红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9期11-11,共1页
我国古代的诗歌形式属于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表达的形式较多,其中应用歌曲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传统音乐的一脉相承,从艺术的领域来看,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最主要宣传方式。在对传统的诗歌艺术进行演唱表演的过程... 我国古代的诗歌形式属于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表达的形式较多,其中应用歌曲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传统音乐的一脉相承,从艺术的领域来看,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最主要宣传方式。在对传统的诗歌艺术进行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从风格韵味上尽心全面的探究,也能将传统意境进行演化,其意味悠长处,也能更好的促进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前 古诗词艺术 歌曲 演唱特点
下载PDF
实例分析中国解放前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及其声乐作品的理解
9
作者 管成峰 李艳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8期9-9,共1页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古诗词与音乐艺术的完美融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十分富有特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国解放前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的内容形式以及演唱技巧对今天的音乐创...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古诗词与音乐艺术的完美融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十分富有特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国解放前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的内容形式以及演唱技巧对今天的音乐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解放前 古诗词艺术歌曲 演唱技巧 声乐作品
下载PDF
拉赫玛尼诺夫的旋律与和声研究
10
作者 孟晓 管成峰 《音乐时空》 2014年第1期37-37,共1页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家,其创作的作品在俄罗斯整个音乐领域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于拉赫玛尼诺夫的旋律及其和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旋律 和声
下载PDF
歌剧《沂蒙山》中“海棠”的情感表达及演唱分析——以《就在山水间》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海荣 管成峰 《当代音乐》 2022年第7期113-115,共3页
歌剧内容是以抗日战争时期为主线,以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爱国抗战的革命历史为创作背景。讲述沂蒙山的百姓与战士们相互扶持,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不怕牺牲,齐心抗日的感人事迹。女主角海棠是这个故事中坚毅果敢、无... 歌剧内容是以抗日战争时期为主线,以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爱国抗战的革命历史为创作背景。讲述沂蒙山的百姓与战士们相互扶持,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不怕牺牲,齐心抗日的感人事迹。女主角海棠是这个故事中坚毅果敢、无私奉献的崖子村村民代表,她是一个坚毅勇敢、无私奉献、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本文主要从人物形象的情感刻画以及演唱分析两个方面,研究歌剧《沂蒙山》选段《就在山水间》。一方面以便观剧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此选段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处理;另一方面希望能为声乐演唱者学习咏叹调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山》 民族歌剧 《就在山水间》 演唱分析
下载PDF
胶东地方戏柳腔的间奏音乐形态 被引量:1
12
作者 戚文轩 管成峰 《北方音乐》 2020年第21期19-21,共3页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博大精深。随着人们对于戏曲文化的更深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戏曲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例如,戏曲的间奏因地域不同呈现出来的音乐形态也就不尽相同。山东胶东地方戏柳腔的间奏呈现出来的特殊性与山东地区文化是分不开的...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博大精深。随着人们对于戏曲文化的更深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戏曲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例如,戏曲的间奏因地域不同呈现出来的音乐形态也就不尽相同。山东胶东地方戏柳腔的间奏呈现出来的特殊性与山东地区文化是分不开的,柳腔的间奏音乐形态主要有四种呈现形式,每一种呈现形式都有不同的作用,通过对每一种间奏音乐形态进行细致的描述,对柳腔的音乐形态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腔 间奏 音乐形态 唱腔
下载PDF
浅谈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课程体系的构建
13
作者 郭民健 管成峰 《职业时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1,共1页
目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公共课主要设置在“大学音乐”这一总课题之下,绝大多数学校主要是以乐理与音乐欣赏结合的欣赏课类型。其中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系统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的内容随意性大、因人设课的现象随处可见等。音乐教师是... 目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公共课主要设置在“大学音乐”这一总课题之下,绝大多数学校主要是以乐理与音乐欣赏结合的欣赏课类型。其中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系统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的内容随意性大、因人设课的现象随处可见等。音乐教师是有特殊技能的教师,各校的音乐教师由于在校时所学的专业和技能各不相同,这种特殊性限定了教师的授课,也限定了音乐的课程。由上面可以看到目前各高校的音乐课程的设置较为零散,没有规则,彼此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没有整体的构想。为让大学生既能补上部分中、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在文化层次上有大学生的特点,逐渐形成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自身体系,下面对课程体系构建提一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构建 普通高校 音乐课程 音乐教师 基本技能 音乐教育 教学形式 大学生
下载PDF
歌曲《白蛇之爱》的创作手法及演唱诠释
14
作者 韩淑铭 管成峰 《当代音乐》 2022年第4期106-108,共3页
中国民歌是中国的传统演唱方式,自古以来一直延续。当今的歌手也通过结合西方和美国的歌唱来改进他们的民歌。中国生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艺术作品。《十二生肖组曲》的出现为中国民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 中国民歌是中国的传统演唱方式,自古以来一直延续。当今的歌手也通过结合西方和美国的歌唱来改进他们的民歌。中国生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艺术作品。《十二生肖组曲》的出现为中国民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白蛇恋》就是其中之一。《白蛇传》是大家所熟悉的,这首作品将凄凉的爱情表达到了极致,让人听到其中所有的无奈和悲伤。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演唱方式都与以往的民歌略有不同。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它也使人们焕发出光芒。本文主要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演唱方法和情感表达,并对乐谱和意象进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生肖 白蛇传 民歌演唱 民歌创作
下载PDF
山东省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5
作者 徐正中 管成峰 田静萍 《改革与开放》 2015年第16期86-86,88,共2页
当前,中国已经步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山东省作为全国第二人口大省,面临的老龄化形势尤为严峻。本文选择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三个地区,对全省的养老服务体系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全省养老服务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 当前,中国已经步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山东省作为全国第二人口大省,面临的老龄化形势尤为严峻。本文选择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三个地区,对全省的养老服务体系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全省养老服务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社会养老服务 产业化 现状
下载PDF
论《思乡》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技术
16
作者 周易 管成峰 《艺术科技》 2022年第22期104-106,共3页
纵观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史,黄自先生毕其一生为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后世的音乐创作及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黄自先生著名的中国艺术歌曲《思乡》,从先生的生平故事入手,分析《思乡》的音乐特征,并结合时代背... 纵观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史,黄自先生毕其一生为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后世的音乐创作及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黄自先生著名的中国艺术歌曲《思乡》,从先生的生平故事入手,分析《思乡》的音乐特征,并结合时代背景与音乐风格以及笔者自身的音乐实践活动,阐述对《思乡》的演唱技巧的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 音乐特征 黄自 演唱技术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胶州八角鼓”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管成峰 孟晓 +1 位作者 王冬梅 栾珍珍 《大舞台》 2015年第4期257-258,共2页
胶州位于胶东半岛,其丰厚的历史人文条件造就了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新文化传播形式的出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胶州八角鼓,正面临着衰退、失传的窘状。因此,笔者提出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蓝色经济"层面... 胶州位于胶东半岛,其丰厚的历史人文条件造就了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新文化传播形式的出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胶州八角鼓,正面临着衰退、失传的窘状。因此,笔者提出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蓝色经济"层面,运用文化生态的理念,开辟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途径,希望对推动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胶州 非物质文化 传承 发展
原文传递
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的新思路——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艺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管成峰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对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的各要素和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金奉编著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艺术》着眼于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前期准备工... 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对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的各要素和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金奉编著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艺术》着眼于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前期准备工作、注意问题、设计步骤、课堂结构、设计思路、课堂设计艺术亮点等进行研究,讨论如何通过提升教学艺术水平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深入探索了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 设计艺术 普通高校 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理念 前期准备工作 科学整合
原文传递
试论美歌发声方法的科学机理
19
作者 管成峰 孟晓 《音乐大观》 2012年第12期79-80,共2页
歌唱发声的过程是通过歌者发声时的内心感觉和听觉形象(心像)来调节、支配发声器官的生理运动,并使这一生理运动符合力学、声学原理,从而制作并演奏出一个高效能的"歌唱乐器"最终发出符合声乐艺术要求的,高质量的歌唱声音。... 歌唱发声的过程是通过歌者发声时的内心感觉和听觉形象(心像)来调节、支配发声器官的生理运动,并使这一生理运动符合力学、声学原理,从而制作并演奏出一个高效能的"歌唱乐器"最终发出符合声乐艺术要求的,高质量的歌唱声音。发声器官这种符合声学、力学的生理运动,称之为歌唱发声的机能运动。它的正确而协调的运动构成了"美歌"发声方法的科学机理。主要包括呼吸与声带发音,声带调节音高,声道与喉口共鸣,以及发音与共鸣有机配合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歌 机能运动 激起 音点 音长 发声链
原文传递
从多米尼克·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看古奏鸣曲的特点
20
作者 赵娜 郭民健 管成峰 《音乐大观》 2014年第8期38-39,共2页
本文以多米尼克·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奏鸣曲的结构分析、音乐分析和材料分析,探讨古奏鸣曲的特点。为奏鸣曲式的发展理清脉络,为今后分析斯卡拉蒂古奏鸣曲式而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 多米尼克·斯卡拉蒂 D大调奏鸣曲 古奏鸣曲 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