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接受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在北...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接受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在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随诊的HIV感染者中,有基线BMD及TBS数据、ART治疗时间在1年及以上的HIV感染者数据,分析入组患者基线及第1~5年的BMD与TBS。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9例HIV感染者,平均年龄(36.1±11.3)岁,男性占91.7%。在68例年龄≥50岁的患者中,BMD正常但TBS减低者占19.1%。与基线相比,第1~4年腰椎BMD均低于基线BMD,第5年腰椎BMD与基线BMD无明显差异[(1.183±0.144)vs.(1.168±0.161)g/cm 2,P=0.118]。腰椎BMD第1、2年分别下降3.0%及2.4%(P=0.196),第3年以后腰椎BMD变化百分比维持稳定。股骨颈BMD第1年下降3.5%,第2年下降4.6%,随后股骨颈BMD变化百分比保持稳定。全髋BMD与股骨颈BMD变化趋势相似。TBS第1年下降1.6%,随后维持稳定。结论在接受ART治疗前,仅凭BMD评价骨质量将忽略近20%存在骨微结构损伤的HIV感染者。长期ART治疗后各部位BMD及TBS均可维持稳定。展开更多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常见的老年性骨病,骨折是其常见并发症。OP的诊断方法一直沿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但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OP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常见的老年性骨病,骨折是其常见并发症。OP的诊断方法一直沿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但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OP性骨折患者其DXA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量结果在低骨量甚至是正常范围内,提示除BMD外,还有其他影响骨强度和骨折风险的因素。DXA测量的BMD只能反映60%~70%骨强度变化,难以评价骨微结构,而骨微结构受损与骨折高风险密切相关。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正是通过分析DXA影像像素结构进而评价骨微结构的指标。为对TBS有进一步的了解,本综述从历史背景、工作机制、临床应用、优越性和局限性等方面对TBS进行简介。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常规胸腰椎CT椎体骨折诊断漏诊情况,以提高对骨折漏诊及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年龄≥45岁且临床主诉及申请CT检查原因均与骨质疏松症、肿瘤和骨折无关的808例受检者脊椎CT矢状重建图像及相应...目的分析常规胸腰椎CT椎体骨折诊断漏诊情况,以提高对骨折漏诊及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年龄≥45岁且临床主诉及申请CT检查原因均与骨质疏松症、肿瘤和骨折无关的808例受检者脊椎CT矢状重建图像及相应报告,男性329例,女性479例。依据Genant's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法进行椎体形态评估和骨折及骨折分度判定,分别记录诸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部位及程度,并将评估结果与其既往CT报告、双能X线检测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结果、出院有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08例椎体CT矢状重建图像中,共计发生椎体骨折164例,其中单发椎体骨折106例(64.6%);CT影像报告已诊断压缩骨折者75例,89例椎体骨折未诊断报告,漏诊率达54.27%(89/164);漏诊椎体个数达115个,其中I度椎体骨折椎体个数108个(93.9%);所有报告均未判定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程度。在放射科诊断并报告的75例骨折中,行DXA检查者仅有16例,出院时明确骨质疏松症或/和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者46例,出院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者仅21例。结论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在常规椎体CT矢状位重建影像上较易忽视,尤其是轻度骨折;应加强对该诊断的重视,并及时对椎体骨质疏松骨折给予充分的干预及治疗。展开更多
影像学评估为腰痛患者精确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基于证据的影像学检查的临床适用性评价(Evidence-Based Medical Imaging Clinical Appropriateness,EB-MICA)这一理念,即:针对临床诊疗需求(某一特定疾病、...影像学评估为腰痛患者精确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基于证据的影像学检查的临床适用性评价(Evidence-Based Medical Imaging Clinical Appropriateness,EB-MICA)这一理念,即:针对临床诊疗需求(某一特定疾病、综合征等的诊断或评估),影像科医师与临床医师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专业技能和经验以及患者意愿,共同慎重评价某种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及检查选择的合理性。其中,必要性是前提,合理性是核心,临床需在必要性前提下选择合理的影像学检查。在此理念引导下,本指南将通过回答“如何为腰痛伴/不伴根性症状初诊患者选择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这一关键临床问题,以期提高患者诊疗效果和效率,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胸部CT图像,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肺部病灶体积与甲状腺、脾脏、心血管、胸椎及腹部脂肪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30例COVID-19患者的基线影像资料,经人...目的基于胸部CT图像,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肺部病灶体积与甲状腺、脾脏、心血管、胸椎及腹部脂肪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30例COVID-19患者的基线影像资料,经人工智能(AI)肺炎辅助诊断软件定量测算全肺病灶体积。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三组(<4周、4~6周、>6周)。应用ITK-SNAP 3.8.0软件测量甲状腺左/右叶与脾脏的最大横截面积、甲状腺与脾脏的平均密度和体积、脾厚径及脾最长径;应用RadiAnt Dicom Viewer 2021.2软件测算心胸比、肺动脉主干、升主动脉主干、降主动脉直径及下腔静脉最大径、主肺动脉比,应用GE公司smart score 4.0软件定量测定冠状动脉、主动脉、颈动脉钙化积分;应用QCT PRO Model 4软件测定并计算胸椎平均骨密度、腹部皮下及腹腔内脂肪面积。采用Spearman秩相关对上述指标与肺部病灶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冠状动脉、主动脉及颈动脉的钙化积分均与病灶体积间存在相关性(r=0.22,P<0.001;r=0.31,P<0.001;r=0.16,P=0.018),心胸比、肺动脉主干直径、升主动脉主干直径与病灶体积间有相关性(r=0.41,P<0.001;r=0.23,P<0.001;r=0.28,P<0.001);降主动脉短径、下腔静脉短径、下腔静脉/降主动脉直径比与病灶体积间有相关性(r=0.40,P<0.001;r=0.14,P=0.035;r=-0.19,P=0.003);甲状腺平均密度与病灶体积间有相关性(r=-0.27,P<0.001);脾脏厚径、脾脏平均密度与病灶体积间有相关性(r=0.15,P=0.022;r=-0.18,P=0.007);胸椎平均骨密度、腹部皮下脂肪面积、腹腔内脂肪面积、肝脏平均脂肪分数与病灶体积间有相关性(r=-0.31,P<0.001;r=0.26,P<0.001;r=0.35,P<0.0001;r=0.45,P<0.001)。病灶体积与脾脏平均密度在<4周和>6周组患者中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肺部病灶体积与多个肺外器官存在相关关系,阐明了COVID-19是全身性疾病,在COVID-19的预后与随访中应关注其造成的全身多器官的改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接受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在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随诊的HIV感染者中,有基线BMD及TBS数据、ART治疗时间在1年及以上的HIV感染者数据,分析入组患者基线及第1~5年的BMD与TBS。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9例HIV感染者,平均年龄(36.1±11.3)岁,男性占91.7%。在68例年龄≥50岁的患者中,BMD正常但TBS减低者占19.1%。与基线相比,第1~4年腰椎BMD均低于基线BMD,第5年腰椎BMD与基线BMD无明显差异[(1.183±0.144)vs.(1.168±0.161)g/cm 2,P=0.118]。腰椎BMD第1、2年分别下降3.0%及2.4%(P=0.196),第3年以后腰椎BMD变化百分比维持稳定。股骨颈BMD第1年下降3.5%,第2年下降4.6%,随后股骨颈BMD变化百分比保持稳定。全髋BMD与股骨颈BMD变化趋势相似。TBS第1年下降1.6%,随后维持稳定。结论在接受ART治疗前,仅凭BMD评价骨质量将忽略近20%存在骨微结构损伤的HIV感染者。长期ART治疗后各部位BMD及TBS均可维持稳定。
文摘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常见的老年性骨病,骨折是其常见并发症。OP的诊断方法一直沿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但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OP性骨折患者其DXA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量结果在低骨量甚至是正常范围内,提示除BMD外,还有其他影响骨强度和骨折风险的因素。DXA测量的BMD只能反映60%~70%骨强度变化,难以评价骨微结构,而骨微结构受损与骨折高风险密切相关。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正是通过分析DXA影像像素结构进而评价骨微结构的指标。为对TBS有进一步的了解,本综述从历史背景、工作机制、临床应用、优越性和局限性等方面对TBS进行简介。
文摘目的分析常规胸腰椎CT椎体骨折诊断漏诊情况,以提高对骨折漏诊及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年龄≥45岁且临床主诉及申请CT检查原因均与骨质疏松症、肿瘤和骨折无关的808例受检者脊椎CT矢状重建图像及相应报告,男性329例,女性479例。依据Genant's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法进行椎体形态评估和骨折及骨折分度判定,分别记录诸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部位及程度,并将评估结果与其既往CT报告、双能X线检测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结果、出院有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08例椎体CT矢状重建图像中,共计发生椎体骨折164例,其中单发椎体骨折106例(64.6%);CT影像报告已诊断压缩骨折者75例,89例椎体骨折未诊断报告,漏诊率达54.27%(89/164);漏诊椎体个数达115个,其中I度椎体骨折椎体个数108个(93.9%);所有报告均未判定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程度。在放射科诊断并报告的75例骨折中,行DXA检查者仅有16例,出院时明确骨质疏松症或/和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者46例,出院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者仅21例。结论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在常规椎体CT矢状位重建影像上较易忽视,尤其是轻度骨折;应加强对该诊断的重视,并及时对椎体骨质疏松骨折给予充分的干预及治疗。
文摘影像学评估为腰痛患者精确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基于证据的影像学检查的临床适用性评价(Evidence-Based Medical Imaging Clinical Appropriateness,EB-MICA)这一理念,即:针对临床诊疗需求(某一特定疾病、综合征等的诊断或评估),影像科医师与临床医师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专业技能和经验以及患者意愿,共同慎重评价某种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及检查选择的合理性。其中,必要性是前提,合理性是核心,临床需在必要性前提下选择合理的影像学检查。在此理念引导下,本指南将通过回答“如何为腰痛伴/不伴根性症状初诊患者选择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这一关键临床问题,以期提高患者诊疗效果和效率,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
文摘目的基于胸部CT图像,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肺部病灶体积与甲状腺、脾脏、心血管、胸椎及腹部脂肪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30例COVID-19患者的基线影像资料,经人工智能(AI)肺炎辅助诊断软件定量测算全肺病灶体积。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三组(<4周、4~6周、>6周)。应用ITK-SNAP 3.8.0软件测量甲状腺左/右叶与脾脏的最大横截面积、甲状腺与脾脏的平均密度和体积、脾厚径及脾最长径;应用RadiAnt Dicom Viewer 2021.2软件测算心胸比、肺动脉主干、升主动脉主干、降主动脉直径及下腔静脉最大径、主肺动脉比,应用GE公司smart score 4.0软件定量测定冠状动脉、主动脉、颈动脉钙化积分;应用QCT PRO Model 4软件测定并计算胸椎平均骨密度、腹部皮下及腹腔内脂肪面积。采用Spearman秩相关对上述指标与肺部病灶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冠状动脉、主动脉及颈动脉的钙化积分均与病灶体积间存在相关性(r=0.22,P<0.001;r=0.31,P<0.001;r=0.16,P=0.018),心胸比、肺动脉主干直径、升主动脉主干直径与病灶体积间有相关性(r=0.41,P<0.001;r=0.23,P<0.001;r=0.28,P<0.001);降主动脉短径、下腔静脉短径、下腔静脉/降主动脉直径比与病灶体积间有相关性(r=0.40,P<0.001;r=0.14,P=0.035;r=-0.19,P=0.003);甲状腺平均密度与病灶体积间有相关性(r=-0.27,P<0.001);脾脏厚径、脾脏平均密度与病灶体积间有相关性(r=0.15,P=0.022;r=-0.18,P=0.007);胸椎平均骨密度、腹部皮下脂肪面积、腹腔内脂肪面积、肝脏平均脂肪分数与病灶体积间有相关性(r=-0.31,P<0.001;r=0.26,P<0.001;r=0.35,P<0.0001;r=0.45,P<0.001)。病灶体积与脾脏平均密度在<4周和>6周组患者中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肺部病灶体积与多个肺外器官存在相关关系,阐明了COVID-19是全身性疾病,在COVID-19的预后与随访中应关注其造成的全身多器官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