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长型InterTan和Gamma3治疗外侧壁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恺 曲宪芳 +1 位作者 刘书茂 管波青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53-154,157,共3页
目的比较加长型InterTan和Gamma3髓内钉治疗外侧壁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骨科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利用加长型Gamma3和InterTan治疗股骨外侧壁破裂型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共142例,其中Gamma3组5... 目的比较加长型InterTan和Gamma3髓内钉治疗外侧壁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骨科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利用加长型Gamma3和InterTan治疗股骨外侧壁破裂型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共142例,其中Gamma3组55例,InterTan组8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放射暴露时间和复位情况、并发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InterTan组放射暴露时间和手术时间较Gamma3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外侧壁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加长型Gamma3和InterTan均可提供良好的稳定性,但仍需注意粗隆内侧复位的质量,无需过度关注外侧游离骨折块的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外侧壁 髓内钉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伤椎复位技术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刘书茂 管波青 李书纲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背景:胸腰椎骨折伤椎复位效果经常不满意,手术方式仍有争议。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撬拨复位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40例行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撬拨复位短节段内固定的... 背景:胸腰椎骨折伤椎复位效果经常不满意,手术方式仍有争议。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撬拨复位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40例行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撬拨复位短节段内固定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3-63岁,平均45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伤椎前后缘高度与相邻上、下椎体前后缘高度平均值之比)、矢状面Cobb角、神经功能,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内固定失败发生。术前有神经功能不全损害的4例患者获得完全恢复。患者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17.4°±8.0°恢复到术后2.1°±5.7°(P=0.000);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比由术前52.7%±13.2%恢复到术后91.2%±9.4%(P=0.000);伤椎后缘平均高度比由术前92.6%±8.3%恢复到术后98.5%±2.9%(P=0.005)。 结论:对于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椎弓根置钉撬拨复位联合短节段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骨折固定 撬拨复位
下载PDF
脊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3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管波青 吴启秋 +1 位作者 林羽 刘书茂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2期161-166,共6页
背景:脊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少见病,诊断困难,治疗方法仍有争议。目的:探讨脊椎LCH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13例脊椎LCH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6例,年龄1.5~11... 背景:脊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少见病,诊断困难,治疗方法仍有争议。目的:探讨脊椎LCH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13例脊椎LCH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6例,年龄1.5~11岁,平均5.5岁。脊椎以外颅骨、腓骨、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等多发骨骼受累6例;勒-雪病发病1~2年内出现新的骨病变3例;患病处疼痛或放射痛、压痛或畸形;合并四肢轻瘫3例;骶神经受压1例;皮疹、间质性肺炎、肝大、尿崩症等多系统受累5例。对合并四肢轻瘫者行化疗或放疗加手术治疗2例;因骶神经受压行手术减压1例;仅行放疗1例;单用化疗3例;无全身症状,无进行性脊柱畸形者,密切观察不作特殊处理6例。X线、CT的特点有椎旁阴影扩大,椎体溶骨性改变(呈楔形变或致密薄片),病变严重者累及椎弓根或椎板6例。两相邻椎体受累者可见椎间变窄,与椎体炎症难鉴别。经活检或手术确诊7例,根据临床资料、影像学确诊6例。结果:经治疗4例脊髓及骶神经功能恢复。2例尿崩症随访11年1例无改善,另1例恶化。12例经2~12年随访(平均7.4年)椎体高度不同程度恢复,6例恢复正常,5例轻度后突畸形,1例轻度侧突畸形。失访1例。结论:根据临床及X线、CT或MRI资料,并结合活检及密切随访,有助于多系统或多发骨骼受累的脊椎LCH的诊断。化疗结合手术可控制脊椎LCH进展。全身无症状的脊椎LCH无进行性畸形者密切观察无需特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脊柱 诊断 影像学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后路固定融合与非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管波青 杨恺 +1 位作者 刘书茂 曲宪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1期16-18,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行单纯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及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板间和小关节突间融合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1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非融合组(93例)与融合组(55例)。非融合组行单... 目的对比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行单纯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及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板间和小关节突间融合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1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非融合组(93例)与融合组(55例)。非融合组行单纯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融合组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板间和小关节突间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Cobb角、术后Cobb角、终末随访Cobb角、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终末随访椎体前缘高度及平均随访时间,记录内固定物取出情况等。结果非融合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0±16)min,明显短于融合组的(116±2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融合组患者出血量(236±14)ml与融合组的(241±26)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融合组患者术前Cobb角为(22.9±10.6)°,术后Cobb角为(9.2±1.4)°,终末随访Cobb角为(11.2±3.4)°,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为(12.10±3.60)mm,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为(23.70±4.00)mm,终末随访椎体前缘高度为(23.00±4.20)mm;融合组患者术前Cobb角为(22.1±7.6)°,术后Cobb角为(9.4±1.3)°,终末Cobb角为(11.4±2.7)°,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为(12.50±3.20)mm,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为(23.35±3.90)mm,终末随访椎体前缘高度为(23.10±4.00)mm;两组患者术前Cobb角、术后Cobb角、终末随访Cobb角、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终末随访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终末随访时无内固定断裂和椎弓根螺钉拔出。非融合组患者随访18~38个月,平均随访(26±2)个月,融合组患者随访19~36个月,平均随访(25±5)个月,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取出内固定物,非融合组局部节段运动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无需减压的胸腰椎爆裂骨折而言,采用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后无需常规融合,内定物取出后,非融合技术可保留局部的运动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后路固定融合 后路固定非融合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后复方骨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及骨代谢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范步新 陈光 +1 位作者 管波青 刘长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4期1510-1514,共5页
目的椎体成形术后复方骨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及骨代谢活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接受椎体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椎体成形术后复方骨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及骨代谢活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接受椎体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接受术后复方骨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复方骨肽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0 d。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0 d的腰背部疼痛程度、骨折椎体恢复情况、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活力指标[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Oswestry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体压缩率、Cobb角、骨密度与血清骨代谢活力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0 d,观察组患者的Oswestry指数、VAS评分、椎体压缩率、Cobb角以及血清中β-CTX、RANKL的含量分别为(19.39±2.26)分、(1.98±0.25)分、(20.13±2.89)%、(9.13±1.03)°、(0.38±0.05)ng/mL、8.82±0.9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41±3.37)分、(2.62±0.32)分、(23.94±3.15)%、(14.41±1.85)°、(0.53±0.07)ng/mL、10.48±1.35],骨密度及血清中PINP、OPG的含量分别为(0.76±0.09)g/cm^(2)、(264.61±32.84)ng/mL、(342.83±42.39)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71±0.06)g/cm^(2)、(189.51±21.38)ng/mL、(316.55±37.5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后复方骨肽注射液辅助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对术后恢复及骨代谢活力均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复方骨肽注射液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丢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明 刘长松 +5 位作者 范步新 刘新民 曲先芳 王祥立 管波青 刘书茂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丢失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丢失59例,获得随访56例,死亡2例,失访1例。收集患者术前... 目的分析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丢失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丢失59例,获得随访56例,死亡2例,失访1例。收集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数值变量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骨折复位(例):正性内侧皮质支撑39,中性支撑10,负性支撑7。Harris评分平均85.7±9.86分。56例入钉点的位置分布(例):居中42;偏前3;偏后6;偏内1;偏外4例。出现移位的情况(例):入钉点位置14;螺纹针开口4,开口器开口8;开口钻钻入10;插入主钉8;拧入粗拉力螺钉6;拧入交锁螺钉6。结论 Intertan髓内钉可有效地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而掌握入钉点位置、开口方式、开口钻的方法、主钉及拉力螺钉的拧入方式等,能解决术中出现闭合复位丢失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Intertan髓内钉 闭合复位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伤椎单侧与双侧置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恺 刘书茂 +1 位作者 管波青 曲宪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0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胸腰段椎体骨折伤椎单侧与双侧置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伤椎单侧(5钉组)和双侧置钉(6钉组)技术治疗86例(5钉组45例,6钉组41例)。分析对比组内及组间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 目的对比研究胸腰段椎体骨折伤椎单侧与双侧置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伤椎单侧(5钉组)和双侧置钉(6钉组)技术治疗86例(5钉组45例,6钉组41例)。分析对比组内及组间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矢状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和椎管内骨折复位情况;评估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和ODI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节段和损伤类型、TLIC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5钉组椎体前缘高度(23.1±4.3)mm、Cobb角11.7°±5.4°、VAS(1.4±0.9)、平均ODI(16.5%);6钉组椎体前缘高度(23.0±4.0)mm、Cobb角11.4°±3.4°、VAS(1.5±0.7)、平均ODI(17.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钉组出现2例骨折块复位不全,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型和部分B型胸腰段椎体骨折而言,伤椎单侧置钉技术同双侧置钉技术一样,可以有效地维持复位后伤椎的高度,维持胸腰段脊柱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腰椎 伤椎 椎弓根螺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