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述:颅脑损伤中脑灌注压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Hayden White Bala Venkatesh +1 位作者 郭英(译) 米卫东() 《麻醉与镇痛》 2011年第1期1-10,15,共11页
众所周知,创伤性脑损伤后,低脑血流灌注(和脑灌注压(CPP)]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但尚不明确的是:改变脑血流抑或CPP,是否可以改善临床预后。最初的研究表明,提高CPP是有益的,脑创伤研究协会(Braill Trauma Foundation)将目... 众所周知,创伤性脑损伤后,低脑血流灌注(和脑灌注压(CPP)]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但尚不明确的是:改变脑血流抑或CPP,是否可以改善临床预后。最初的研究表明,提高CPP是有益的,脑创伤研究协会(Braill Trauma Foundation)将目标值定为70rnrnHg,并编入1996年版指南中。然而,随后的实践显示,达到此目标值并未带来显著的益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有所上升,因此将此目标值降低为60mmHg。近来,有证据表明,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的自身调节功能被破坏,这样就有学者提出,应对CPP进行个体化的调整。另外,随着先进的神经监测技术的出现,临床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观察血流动力学调节措施对脑代谢的影响。但现在仍然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调控CPP可改善预后这一观点。迄今为止,关于最佳脑灌注压的争论仍在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灌注压 颅脑损伤 自身调节功能 脑血流灌注 综述 TRAUMA 脑损伤后 预后不良
原文传递
人血白蛋白上的阿片类药物结合位点
2
作者 Renlong Zhou, MD, Ph Jose Manuel Perez-Aguilar, Bt +5 位作者 QingchengMeng, PhD Jeffery G. Saven, PhD Renyu Liu, MD, PhD 郭芳(译) 傅强() 米卫东() 《麻醉与镇痛》 2013年第5期7-14,共8页
背景人血白蛋白(humansfffumalbumin,HSA)是阿片类药物的重要载体。然而,结合位点的位置仍不明确。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使用多种生化和生物物理技术来揭示阿片类.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包括:①结合位点的位置;②纳洛酮的结合位点... 背景人血白蛋白(humansfffumalbumin,HSA)是阿片类药物的重要载体。然而,结合位点的位置仍不明确。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使用多种生化和生物物理技术来揭示阿片类.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包括:①结合位点的位置;②纳洛酮的结合位点是否和吗啡相同;③阿片受体激动剂和全麻药的结合位点是否相同。方法运用洗脱色谱法来确定阿片类药物和人血白蛋白广域的相互作用,运用色氨酸内源荧光反应确定它们局域的相互作用。用等温滴定量热法来确定阿片类受体激动剂、拮抗剂以及全麻药的重叠的竞争结合位点。用自动对接计算来预测可能的结合位点和评估研究的结果。结果运用洗脱色谱法来检测结合的人血白蛋白,发现纳洛酮、吗啡、芬太尼的保留时间延长,但仍短于丙泊酚的时间。吗啡或芬太尼并不影响纳洛酮抑制色氨酸内源荧光反应。丙泊酚和氟烷与人血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热效应能够被吗啡、纳洛酮和芬太尼不同程度的显著改变。这和直接结合研究的结果相一致,这些结果表明阿片类药物和全麻药共享结合位点。在白蛋白上唯一的色氨酸附近发现一个独特的纳洛酮结合位点,吗啡与之不结合。结论和丙泊酚相比,阿片类药物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较弱。纳洛酮在白蛋白上有一个不与其他阿片受体激动剂共享的直接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白蛋白 阿片类药物 结合位点 阿片受体激动剂 蛋白相互作用 荧光反应 纳洛酮 全麻药
原文传递
吸入麻醉药在大鼠最小肺泡有效浓度上无协同作用
3
作者 Edmond I Eger II Michael Tang +11 位作者 Mark Liao Michael J. Laster Ken Solt Pamela Flood Andrew lenkins Douglas Raines Jan F. Hendrickx Steven L. Shafer Tanifuji Yasumasa James M. Sonner 杨静(译) 米卫东() 《麻醉与镇痛》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背景本研究假设对特定受体或通道具有不同作用强度[一种在最小肺泡麻醉药浓度(MAC)时作用弱,另一种则作用较强]的两个吸入麻醉药联合使用时可产生协同作用.这种非单纯相加的相互作用方式将支持麻醉药是通过多位点作用而产生麻醉效应... 背景本研究假设对特定受体或通道具有不同作用强度[一种在最小肺泡麻醉药浓度(MAC)时作用弱,另一种则作用较强]的两个吸入麻醉药联合使用时可产生协同作用.这种非单纯相加的相互作用方式将支持麻醉药是通过多位点作用而产生麻醉效应的论点。方法根据药物作用强度差别(一个作用弱,一个作用强),我们研究了11组相加为1MAC的麻醉药物对某特定受体或通道的作用.此处“作用强度差别”是指两种麻醉药在体外对特定受体或通道的增强或阻断作用,按MAC计算,作用较强者至少是较弱者的两倍(或更多)。这些特定受体包括:TREK-1和TASK-3钾通道;γ-氨基丁酸A(GABAA)、甘氡酸、N-甲基-D-天门冬氡酸和乙酰胆碱受体。我们还研究了环丙烷-苯酚组合,因为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阻滞剂MK-801对这两种药物MAC的影响明显不同。此外,纳入研究的还有4对包含氧化亚氯的组合,因为有报道氧化亚氮与异氟烷联合应用可产生亚相加作用(拮抗作用)。结果除氧化亚氮和异氟烷组合产生了拮抗作用之外,其余所有组合的作用强度均在所预计两者之和10%的范围以内.结论本研究结果支持“吸入麻醉药是作用于单一位点而抑制伤害刺激所致体动反应”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肺泡有效浓度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阻滞剂 协同作用 乙酰胆碱受体 Γ-氨基丁酸 天门冬氡酸 大鼠
原文传递
开腹手术所致手术中氧化应激反应的预防
4
作者 Masahiko Tsuchiya Eisuke F. Sato +3 位作者 Masayasu Inoue Akira Asada 任盈(译) 米卫东() 《麻醉与镇痛》 2010年第1期28-34,共7页
背景有观点认为,各种活性氧成分早期即参与了手术应激和损伤,但尚未得到证实;医疗手段对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也不明确。方法测定血中氢过氧化物的水平,作为细胞损伤的氧化应激指标;同时测定血浆铁还原能力,作为总抗氧化能力的指标... 背景有观点认为,各种活性氧成分早期即参与了手术应激和损伤,但尚未得到证实;医疗手段对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也不明确。方法测定血中氢过氧化物的水平,作为细胞损伤的氧化应激指标;同时测定血浆铁还原能力,作为总抗氧化能力的指标。拟行乙状结肠切除术的患者分为4组:七氰烷麻醉下开腹乙状结肠切除术组;七氟烷麻醉下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组;丙泊酚麻醉下开腹乙状结肠切除术组;丙泊酚麻醉下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组。结果七氟烷开腹乙状结肠切除术组患者的血浆铁还原能力显着降低,由387mmol/L降至153mmol/L,氢过氧化物水平没有变化,这表明手术中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有所增加。氢过氧化物,是一种典型的细胞氧化产物,它并没有明显变化,可能是由于手术中增加的氧化应澈反应还不足以损伤细胞。七氟烷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组中,氢过氧化物水平和铁还原能力都没有明显改变,表明腹腔镜手术不会增加手术的氧化应激反应。丙泊酚麻醉2个组,氢过氧化物术毕都明显下降,分别为120±73UCarr和144±107UCarr(1UCarr=0.8mg/L H2O2)。结论开腹手术会增加手术中的氧化应激反应,腹腔镜手术则不会;丙泊酚作为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中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反应 开腹手术 手术中 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 氢过氧化物 氟烷麻醉 腹腔镜手术 预防
原文传递
反方:麻醉药物对发育期大脑的毒性作用——临床层面的考量
5
作者 Andreas W. Loepke Francis X. McGowan +2 位作者 Sulpicio G. Soriano 张宇(译) 米卫东() 《麻醉与镇痛》 2009年第5期11-15,共5页
“所有模型都是错误,但有些模型却是有用的。 这句引自统计学家George E.P.Box的话似乎适用于时下关于儿科麻醉的一场激烈争论:即发育尚不成熟的大脑暴露于麻醉药物后是否会导致神经细胞凋亡。
关键词 麻醉药物 发育期 毒性作用 大脑 临床 GEORGE 神经细胞凋亡 统计学
原文传递
正方:麻醉导致发育期神经细胞凋亡——目前的实验证据
6
作者 Ves na Jevtovic-Todorovic Neuroscience +1 位作者 张宇(译) 米卫东() 《麻醉与镇痛》 2009年第5期6-10,共5页
8年前,Ikonomidou等报道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亚型阻滞剂可使幼龄大鼠脑发生广泛的神经细胞凋亡。随后的系列研究确认多种药物可致幼龄大鼠或小鼠发生类似的神经变性,这些药物包括:(1)GABAA受体激动剂;(2)拮抗... 8年前,Ikonomidou等报道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亚型阻滞剂可使幼龄大鼠脑发生广泛的神经细胞凋亡。随后的系列研究确认多种药物可致幼龄大鼠或小鼠发生类似的神经变性,这些药物包括:(1)GABAA受体激动剂;(2)拮抗NMDA受体和激动GABA。受体的乙醇;(3)抗癫痫药物,包括能激动GABAA受体和阻滞Na离子通道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凋亡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GABAA受体 发育期 A受体激动剂 抗癫痫药物 谷氨酸受体 证据
原文传递
计算机虚拟成像在小儿困难气道评估中的应用
7
作者 Warwick A. Ames David B. Madeod +4 位作者 Allison K. Ross Jeffrey Marcus Srinivasan Mukundan, Jr. 郭英 (译) 米卫东() 《麻醉与镇痛》 2008年第3期61-63,共3页
对于已知困难气道的患者,病吏和体格检查对于制定气管插管方案意义不大,更加详细地了解气道情况更为必要。虚拟成像是放射学的新进展,可无创评估气道情况。用它模拟形成的上呼吸道影像与纤维镜获得的影像相似。在此,报道1例高登哈... 对于已知困难气道的患者,病吏和体格检查对于制定气管插管方案意义不大,更加详细地了解气道情况更为必要。虚拟成像是放射学的新进展,可无创评估气道情况。用它模拟形成的上呼吸道影像与纤维镜获得的影像相似。在此,报道1例高登哈氏综合征患者采用虚拟成像分析其此前插管失败原因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气道 成像分析 虚拟 评估 计算机 小儿 气管插管 上呼吸道
原文传递
硬膜外单次剂量缓释吗啡(DepoDur^TM)与硬膜外普通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比较
8
作者 Brendan Carvalho Laura M. Roland +4 位作者 Larry F. Chu Vincent A. Campitelli Edward T. Riley 冯鲲鹏(译) 米卫东() 《麻醉与镇痛》 2008年第4期85-93,共9页
背景椎管内单次剂量硫酸吗啡可以为剖宫产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但是,其疗效仅限于手术后l天。在近期的一项Ⅲ期研究中,与常规硬膜外吗啡相比,缓释硬膜外吗啡(EREM)为剖宫产手术后提供了更有效、更长时间的镇痛。然而,该研究方案... 背景椎管内单次剂量硫酸吗啡可以为剖宫产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但是,其疗效仅限于手术后l天。在近期的一项Ⅲ期研究中,与常规硬膜外吗啡相比,缓释硬膜外吗啡(EREM)为剖宫产手术后提供了更有效、更长时间的镇痛。然而,该研究方案不允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却使用了多种手术后镇痛药物,对于呼吸抑制的监测和治疗也没有标准化。我们进行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更具代表性的妇科临床条件下,比较在剖宫产手术后使用EREM与硬膜外普通吗啡,两者在术后镇痛药用量、疼痛评分及副作用方面的差异。方法这项随机、双盲研究中纳入了70例接受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健康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技术,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12mg和芬太尼10斗g。在关闭腹膜后,硬膜外单次注射普通吗啡4mg或EREM10mg。所有患者手术后每6小时口服布洛芬600mg,如果出现爆发痛,可口服氢考酮或者静脉注射吗啡。手术后48小时内,监测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和呼吸情况。结果无论在静息时还是活动状态,单剂EREM均可显著改善疼痛评分。EREM组与常规硬膜外吗啡组相比,剖宫产手术后48小时内追加的阿片类药物用量(以吗啡等效剂量表示)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由17(22)mg降至10(17)mg(P=0.037)。两组药物均有良好耐受性且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EREM与普通吗啡相比,能够为剖宫产术后提供更好更持久的镇痛,而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镇痛 硬膜外吗啡 缓释吗啡 单次剂量 剖宫产手术后 非甾体抗炎药物 蛛网膜下腔注入 脉搏氧饱和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