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教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探索 被引量:7
1
作者 米卫文 张敏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97,共4页
叙事教学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指导,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实践。外语课堂教学语境下的叙事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的叙事化,还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叙事化。学习者需充分调动其认知和情感因素,积极参与到叙事活动中,通过对文... 叙事教学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指导,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实践。外语课堂教学语境下的叙事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的叙事化,还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叙事化。学习者需充分调动其认知和情感因素,积极参与到叙事活动中,通过对文本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叙事化,有效地实现其对知识的建构和内化并促进语言认知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叙事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认知 体验
下载PDF
认知科学与文学评论:对话与整合 被引量:2
2
作者 米卫文 张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2,共4页
认知科学与文学评论之间曾被描述为存在着"裂口";但近三十年来,两者之间经历了从对话到整合的发展趋势,并涌现出一些新的认知文学研究范式。
关键词 认知科学 文学评论 整合 认知诗学 文学认知主义 心理叙事学
下载PDF
从认知诗学视角看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主题 被引量:16
3
作者 米卫文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25,共4页
图形—背景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也可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本文依据图形—背景理论从意向突显和主题信息突显两方面入手,解读海明威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叙事方法和主题思想,以期更深刻地挖掘其内在的... 图形—背景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也可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本文依据图形—背景理论从意向突显和主题信息突显两方面入手,解读海明威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叙事方法和主题思想,以期更深刻地挖掘其内在的认知理据并阐述作者写作该小说的主题意义:一切皆虚无,生活、甚至人的生命都虚无缥缈、毫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 背景 突显 虚无
下载PDF
《老人与海》的叙事视角与叙事伦理 被引量:5
4
作者 米卫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7-218,共2页
海明威因精通现代叙事学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的叙事视角对小说主题意义的建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左右着读者的叙事伦理判断。海明威采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这一貌似客观的视角,但通过对文本的选择和对叙述进程的操纵,海明... 海明威因精通现代叙事学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的叙事视角对小说主题意义的建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左右着读者的叙事伦理判断。海明威采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这一貌似客观的视角,但通过对文本的选择和对叙述进程的操纵,海明威在邀请读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伦理判断的同时,也或明或暗地展现了自己的伦理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视角 聚焦 叙事伦理 生态伦理
下载PDF
论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事伦理 被引量:2
5
作者 米卫文 赵春林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4-77,共4页
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短篇小说的叙事伦理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方面,海明威精心选择其短篇小说的叙事主题和内容,在表现生活虚无与无奈的同时,也肯定生活的意义。另一方面,海明威选择非人格化叙事,让读者产生信... 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短篇小说的叙事伦理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方面,海明威精心选择其短篇小说的叙事主题和内容,在表现生活虚无与无奈的同时,也肯定生活的意义。另一方面,海明威选择非人格化叙事,让读者产生信任感,并邀请读者自己思考和判断。同时,他也会在叙述中进行某种程度的叙述干预,表明自己的价值观和伦理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叙事伦理 非人格化 虚无
下载PDF
叙事教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被引量:3
6
作者 米卫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9-151,共3页
叙事教学作为传统外语教学的补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和表达水平的提高。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叙事这一独特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摄取能力和语言加工能力,激发学生的... 叙事教学作为传统外语教学的补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和表达水平的提高。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叙事这一独特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摄取能力和语言加工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教学 写作 认知
下载PDF
论外语学习中制约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心理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米卫文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该文探讨了自主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从认知、情感、文化行为和系统因素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妨碍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心理因素以及形成机制,并深入探讨这些因素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影响,以期能帮助学习者克服心理... 该文探讨了自主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从认知、情感、文化行为和系统因素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妨碍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心理因素以及形成机制,并深入探讨这些因素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影响,以期能帮助学习者克服心理障碍,尽快达到自主学习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心理 认知 情感 文化行为 系统
下载PDF
虚无中的探索——论《太阳照常升起》的悲剧思想 被引量:3
8
作者 米卫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71-74,共4页
由于其自身经历和整个社会虚无状态的影响,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几乎都属于悲剧的范畴。《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首次尝试长篇小说的悲剧创作,本文以该小说为蓝本,具体分析了海明威悲剧思想的形成、表现、美学意义以及他在悲剧创作方面所... 由于其自身经历和整个社会虚无状态的影响,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几乎都属于悲剧的范畴。《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首次尝试长篇小说的悲剧创作,本文以该小说为蓝本,具体分析了海明威悲剧思想的形成、表现、美学意义以及他在悲剧创作方面所做的探索。虽然海明威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人总是摆脱不了悲剧的俗命,但同时他又在探索该怎样肯定人的生存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太阳照常升起》 悲剧思想 虚无 美学
下载PDF
从图形-背景理论看广告标题的主题功能突显 被引量:2
9
作者 米卫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图形-背景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已被广泛地用于对文本的分析中。运用图形-背景理论,通过凸显文本的某些概念、结构或感官认知,广告能充分凸显其主题功能和特色,具体表现为运用各种各样的语用和修辞格有效地将受众的目光聚焦在... 图形-背景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已被广泛地用于对文本的分析中。运用图形-背景理论,通过凸显文本的某些概念、结构或感官认知,广告能充分凸显其主题功能和特色,具体表现为运用各种各样的语用和修辞格有效地将受众的目光聚焦在作为广告的主题和功能上,通过图形化的表达达到攫住受众的注意力并宣传广告产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 背景 广告 突显 主题 功能
下载PDF
试论建构主义视角下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米卫文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3,共3页
教师的职业发展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文章拟从建构主义视角入手,通过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学校教学的影响,剖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实质,以期分析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认知理据,深入探讨英语教... 教师的职业发展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文章拟从建构主义视角入手,通过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学校教学的影响,剖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实质,以期分析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认知理据,深入探讨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以及实现其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职业发展 自主 研究 反思
下载PDF
语境视角下的英语语篇写作教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米卫文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46-148,共3页
英语语篇写作一直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语境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语篇的写作具有指导意义,其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文化与思维、语境迁移等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语境,培养学生的语境、语体、语篇与文化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篇写作能力。
关键词 语境 写作 认知 迁移
下载PDF
论自主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自主 被引量:4
12
作者 米卫文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01-203,共3页
学习者自主,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但学习者自主的发展却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教师的自主是实现学习者自主的前提。本文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行为两方面探讨教师在教学理念和目标、教学能力、自身专业知识... 学习者自主,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但学习者自主的发展却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教师的自主是实现学习者自主的前提。本文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行为两方面探讨教师在教学理念和目标、教学能力、自身专业知识发展等方面的自主发展并提出在自主性教学模式下实现教师自主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者自主 教师自主 职业发展 职业行为
下载PDF
语境视野下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原则与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米卫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49-151,共3页
现代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教学中。语境理论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该文从语境理论的视角入手,提出英语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同时着重分析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 现代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教学中。语境理论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该文从语境理论的视角入手,提出英语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同时着重分析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对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课件 语境 认知
下载PDF
略论模因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意义
14
作者 米卫文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50,共3页
模因论作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可被运用于语言实际和教学中。本文探讨了模因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从字、词、句、篇章、思维方式和文化模式入手,分析了提高学习者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并提出所谓的模因并... 模因论作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可被运用于语言实际和教学中。本文探讨了模因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从字、词、句、篇章、思维方式和文化模式入手,分析了提高学习者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并提出所谓的模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者应当创造性地使用模因表达自己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 写作 写作教学
下载PDF
思维模式与大学英语写作
15
作者 米卫文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3-67,共5页
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不同,中西思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跨文化写作的过程。该文拟从思维的角度探讨思维的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认为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思维差异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而且对语言的连贯性、... 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不同,中西思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跨文化写作的过程。该文拟从思维的角度探讨思维的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认为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思维差异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而且对语言的连贯性、逻辑性都有着一定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语言 写作
下载PDF
试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外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被引量:5
16
作者 米卫文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9年第5期75-79,共5页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为外语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的方向。在分析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外语教学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建立支持适应学习者自主...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为外语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的方向。在分析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外语教学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建立支持适应学习者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多层次、立体化、交互性的数字化资源模块,提升、促进学习者自主化、差异化学习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数字化资源 以学习者为中心
下载PDF
ESP为导向的财经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米卫文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43-46,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大学英语的教学面临着层层的危机和挑战。专门用途英语的出现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开辟了新的途径。该文着重探讨在财经类大学如何将通识英语与基于学生实际需求的专门...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大学英语的教学面临着层层的危机和挑战。专门用途英语的出现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开辟了新的途径。该文着重探讨在财经类大学如何将通识英语与基于学生实际需求的专门用途英语结合起来,形成反映本校特色、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置 需求 ESP教学
下载PDF
文化身份的再建构——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理解与翻译
18
作者 武敏 米卫文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7-81,共5页
从身份建构的角度探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理解和英汉翻译问题。在对学生our误译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讨了误译的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根源,指出语际翻译过程中需对原作者的文化身份进行再构建,第一人称代词复数不妨采用“代词+所指名词”... 从身份建构的角度探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理解和英汉翻译问题。在对学生our误译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讨了误译的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根源,指出语际翻译过程中需对原作者的文化身份进行再构建,第一人称代词复数不妨采用“代词+所指名词”结合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代词复数 误译 身份建构 认同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迷茫·回归·探索——从《太阳照常升起》看海明威的伦理道德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米卫文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2,共3页
《太阳照常升起》刻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迷失的一代"的迷茫和抗争。一方面传统的道德伦理正逐渐消失,恪守传统的道德也已为人们所漠视,另一方面人们并没有完全接受战后混乱的伦理观,他们努力在虚无的情境中回归传统,艰难... 《太阳照常升起》刻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迷失的一代"的迷茫和抗争。一方面传统的道德伦理正逐渐消失,恪守传统的道德也已为人们所漠视,另一方面人们并没有完全接受战后混乱的伦理观,他们努力在虚无的情境中回归传统,艰难地维持并发掘着在社会中生存下去的"准则"。实用主义的交换价值观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对付虚无、并在社会中生存、获得生存意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刻画主人公们的迷茫、挣扎和探索,海明威给读者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道德 实用主义 虚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