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富油煤热解流体滞留特征及其机制
被引量:
15
1
作者
师庆民
米奕臣
+3 位作者
王双明
孙强
王生全
寇丙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9-1337,共9页
富油煤作为煤基油气资源在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量,对其规模化提取油气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内能源供给能力,同时有利于改善煤炭的高碳属性。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在提取煤中油气资源的过程中,具有绿色、低碳、地质结构损害小的优势,但...
富油煤作为煤基油气资源在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量,对其规模化提取油气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内能源供给能力,同时有利于改善煤炭的高碳属性。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在提取煤中油气资源的过程中,具有绿色、低碳、地质结构损害小的优势,但其油气产出可能面临流体迁移约束与滞留问题。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实验和热重分析实验充分证实了富油煤热解残样中存在油气滞留特征,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数据探讨了煤基质结构演化对热解流体迁移的束缚和滞留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场核磁共振T_(1)-T_(2)谱显示富油煤500℃热解后存在较强烈的油性小分子信号,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500℃热解后的半焦再次进行热解实验,发现其初始热解温度仅为461.5℃,低于前期500℃预处理温度。对比该热解样品与未热解的富油煤原始样品,在371~462℃热解温度段活化能前者却远低于后者。上述现象充分说明500℃富油煤热解阶段存在油的束缚情况。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中含氧官能团和脂肪结构不断减少,导致煤-油相互作用增强、煤-水相互作用减弱,这一方面使煤基质对热解焦油的迁移约束性增强,另一方面使煤中可动水含量逐渐增多。此外,煤的芳香结构不断增多,使得煤基质塑性减弱、表面张力增强,也不利于热解产物形成的气泡突破基质壳体,从而产生滞留。然而,700℃热解样品几乎没有束缚油特征,这主要是由于该温度段热解产物发生了强烈的二次热解反应,滞留物质多以气态小分子形式存在。上述研究有助于深化富油煤原位热解流体迁移与产出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热解
滞留油
热解流体
束缚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塘湖盆地侏罗系富油煤特征及沉积环境控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师庆民
赵奔
+8 位作者
王双明
李新
李春昊
韩波
米奕臣
何羽飞
蔡玥
张哲豪
冀瑞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7-803,共17页
新疆地区广泛分布通过低温热解提取油气的富油煤资源,但其在不同沉积位置的热解焦油产率存在较大差异,制约了富油煤精细勘查评价。以三塘湖盆地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煤样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认识以亚甲基、次甲基等形式存在的脂肪链结构是...
新疆地区广泛分布通过低温热解提取油气的富油煤资源,但其在不同沉积位置的热解焦油产率存在较大差异,制约了富油煤精细勘查评价。以三塘湖盆地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煤样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认识以亚甲基、次甲基等形式存在的脂肪链结构是富油煤关键微观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煤显微组分的微观分子结构特点及其对焦油产率的影响,揭示了泥炭沼泽环境对煤分子结构及其焦油产率的控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镜质组的长链脂肪结构更加丰富有利于提高煤焦油产率,覆水较深、还原性强、植物组织结构降解程度高的泥炭沼泽环境形成的富油煤包含更多的脂肪氢结构,尤其是亚甲基和次甲基结构等,从而产出更高的热解焦油。八道湾组煤具备上述关键物质特点及成煤环境特点,从而比西山窑组煤具有更高的焦油产率。同时,不同成煤期植物类型及其对古地温的热演化响应差异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微观分子结构
显微组分
成煤环境
三塘湖盆地
原文传递
题名
富油煤热解流体滞留特征及其机制
被引量:
15
1
作者
师庆民
米奕臣
王双明
孙强
王生全
寇丙洋
机构
陕西省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重点实验室
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绿色开采地质研究院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9-1337,共9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21JLM-12,2019JL-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02174)。
文摘
富油煤作为煤基油气资源在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量,对其规模化提取油气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内能源供给能力,同时有利于改善煤炭的高碳属性。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在提取煤中油气资源的过程中,具有绿色、低碳、地质结构损害小的优势,但其油气产出可能面临流体迁移约束与滞留问题。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实验和热重分析实验充分证实了富油煤热解残样中存在油气滞留特征,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数据探讨了煤基质结构演化对热解流体迁移的束缚和滞留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场核磁共振T_(1)-T_(2)谱显示富油煤500℃热解后存在较强烈的油性小分子信号,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500℃热解后的半焦再次进行热解实验,发现其初始热解温度仅为461.5℃,低于前期500℃预处理温度。对比该热解样品与未热解的富油煤原始样品,在371~462℃热解温度段活化能前者却远低于后者。上述现象充分说明500℃富油煤热解阶段存在油的束缚情况。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中含氧官能团和脂肪结构不断减少,导致煤-油相互作用增强、煤-水相互作用减弱,这一方面使煤基质对热解焦油的迁移约束性增强,另一方面使煤中可动水含量逐渐增多。此外,煤的芳香结构不断增多,使得煤基质塑性减弱、表面张力增强,也不利于热解产物形成的气泡突破基质壳体,从而产生滞留。然而,700℃热解样品几乎没有束缚油特征,这主要是由于该温度段热解产物发生了强烈的二次热解反应,滞留物质多以气态小分子形式存在。上述研究有助于深化富油煤原位热解流体迁移与产出认识。
关键词
富油煤
热解
滞留油
热解流体
束缚机制
Keywords
tar-rich coal
pyrolysis
trapped oil
pyrolysis volatile
trap mechanism
分类号
TQ5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塘湖盆地侏罗系富油煤特征及沉积环境控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师庆民
赵奔
王双明
李新
李春昊
韩波
米奕臣
何羽飞
蔡玥
张哲豪
冀瑞君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7-803,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27220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JLM-1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项目(2021DJ3805)资助。
文摘
新疆地区广泛分布通过低温热解提取油气的富油煤资源,但其在不同沉积位置的热解焦油产率存在较大差异,制约了富油煤精细勘查评价。以三塘湖盆地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煤样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认识以亚甲基、次甲基等形式存在的脂肪链结构是富油煤关键微观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煤显微组分的微观分子结构特点及其对焦油产率的影响,揭示了泥炭沼泽环境对煤分子结构及其焦油产率的控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镜质组的长链脂肪结构更加丰富有利于提高煤焦油产率,覆水较深、还原性强、植物组织结构降解程度高的泥炭沼泽环境形成的富油煤包含更多的脂肪氢结构,尤其是亚甲基和次甲基结构等,从而产出更高的热解焦油。八道湾组煤具备上述关键物质特点及成煤环境特点,从而比西山窑组煤具有更高的焦油产率。同时,不同成煤期植物类型及其对古地温的热演化响应差异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富油煤
微观分子结构
显微组分
成煤环境
三塘湖盆地
Keywords
tar-rich coal
molecular structure
maceral
coal-forming environment
Santanghu Basin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富油煤热解流体滞留特征及其机制
师庆民
米奕臣
王双明
孙强
王生全
寇丙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塘湖盆地侏罗系富油煤特征及沉积环境控制
师庆民
赵奔
王双明
李新
李春昊
韩波
米奕臣
何羽飞
蔡玥
张哲豪
冀瑞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