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1
作者 张颖 董薇 +7 位作者 焦建 牟甜甜 常智 李全 李珺奇 张烨虹 解小芬 米宏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9-1503,共5页
目的观察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相关半定量参数预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48例接受静息G-MPI(R-GMPI)(R-GMPI组,n=95)或负荷/静息G-MPI(S/R-GMPI)(S/R-GMPI组,n=53)检查的CKD患者,根据... 目的观察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相关半定量参数预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48例接受静息G-MPI(R-GMPI)(R-GMPI组,n=95)或负荷/静息G-MPI(S/R-GMPI)(S/R-GMPI组,n=53)检查的CKD患者,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亚组与无MACE亚组;比较亚组间临床资料及G-MPI参数,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获取CK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MACE的效能。针对仅接受R-GMPI者以ROC曲线分析获取各参数预测MACE的最佳截断值、进行MACE风险分层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以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95例仅接受R-GMPI中,相比无MACE亚组,MACE亚组体质量指数较小而既往心肌梗死及血液透析者占比较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LVEDV)、收缩末期容积(R-LVESV)及静息异常总积分(R-SRS)较高而射血分数(R-LVEF)较低(P均<0.05);R-SRS[HR=1.068,95%CI(1.027,1.110)]及R-LVESV[HR=1.011,95%CI(1.005,1.017)]为此类CKD患者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53例接受S/R-GMPI,其中,相比无MACE亚组,MACE亚组血肌酐较高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低,S-ESV、R-EDV、负荷异常总积分(SSS)、SRS及二者差值(SDS)均较高(P均<0.05);SDS[HR=1.454,95%CI(1.063,1.989)]为此类CKD患者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对95例仅接受R-GMPI者,单一以R-SRS或R-LVESV预测其发生MACE的AUC分别为0.659和0.694;R-SRS≥8分者、R-LVESV≥91 ml者MACE发生率较高(P均<0.05)。结论G-MPI可用于评估CKD患者心肌灌注及功能。对仅接受R-GMPI的CKD患者,R-SRS和R-LVESV为其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对能耐受S/R-GMPI的CKD患者,利用SDS可预测其MACE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心血管疾病 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预测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研究
2
作者 焦建 董薇 +4 位作者 常智 张颖 李全 李珺奇 米宏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23-628,共6页
目的:通过负荷+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ated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G-MPI)评价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HoFH)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 目的:通过负荷+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ated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G-MPI)评价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HoFH)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基因诊断确诊HoFH,在2010年6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行负荷+静息G-MPI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图像分析采用17节段5分法,获得左心室心肌血流灌注及功能参数。随访患者MACE,采用Cox回归分析与MACE有关的预测因子。通过ROC分析预测因子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HoFH患者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入选59例HoFH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4,9)年。随访期间20例(20/59,33.9%)患者出现MACE。G-MPI参数负荷灌注总积分(summed stress score,SSS)、静息灌注总积分(summed rest score,SRS)、总积分差值(summed difference score,SDS)、负荷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stress end-systolic volume,SESV)、负荷左心室射血分数(stress ejection fraction,SEF)、静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est end-systolic volume,RESV)、静息左心室射血分数(rest ejection fraction,REF)在MACE组与无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SSS(HR=1.18,95%CI:1.088~1.279,P<0.001)是与HoFH患者出现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ROC分析确定预测HoFH患者出现MACE的SSS最佳截断值为5.5(AUC=0.813,95%CI:0.682~0.945,P<0.001),SSS≥5.5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SSS<5.5组(69.2%vs.15.0%,χ^(2)=27.085,P<0.001)。结论:负荷+静息G-MPI是对HoFH患者进行MACE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参数SSS是预测患者出现MACE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门控 心肌灌注显像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心肌灌注显像对复合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研究
3
作者 焦建 王绿娅 +3 位作者 董薇 李珺奇 米宏志 秦彦文 《中国医药》 2024年第7期985-988,共4页
目的评估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复合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CHFH)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经基因检查确诊为CHFH,且在2010年6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行负荷+静息MPI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 目的评估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复合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CHFH)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经基因检查确诊为CHFH,且在2010年6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行负荷+静息MPI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图像分析采用17节段5分法获得左心室心肌血流灌注参数负荷灌注总积分(SSS)、静息灌注总积分(SRS)、灌注积分差值(SDS)。随访患者全因死亡事件,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与全因死亡风险有关的预测因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因子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CHFH患者全因死亡发生率的差异。结果45例CHFH患者入选,中位随访时间6(4,9)年。随访期间共11例(24.4%)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左心室心肌血流灌注参数SSS、SRS、SDS在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SRS(风险比=1.362,95%置信区间:1.029~1.802,P=0.031)是与CHFH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ROC分析确定预测患者死亡的最佳截断值为SRS≥2.5分,曲线下面积为0.749。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RS≥2.5分组患者全因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SRS<2.5分组患者(Log-rankχ^(2)=14.991,P<0.001)。结论MPI是对CHFH患者进行全因死亡风险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参数SRS是预测此类患者发生死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心肌灌注显像 全因死亡
下载PDF
对比肺通气/灌注显像和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发生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旭 韩凯 +3 位作者 马兴鸿 孙若西 汪蕾 米宏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目的:比较肺通气/灌注(ventilation/perfusion,V/Q)显像和CT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ngiography,PA)预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发... 目的:比较肺通气/灌注(ventilation/perfusion,V/Q)显像和CT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ngiography,PA)预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发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2年1月至2020年8月,确诊为APE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经至少3个月规范化抗凝后复查肺V/Q显像和CTPA。分别评估并计算肺V/Q显像和CTPA图像中的残余肺栓塞,并分别记录为肺灌注缺损百分比(percentage of pulmonary defect scores,PPDs%)和CT肺动脉阻塞指数(pulm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index,PAOI)。评价PPDs%和CTPAOI预测CTEPH发生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PDs%和CTPAOI对APE后CTEPH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224例APE患者,1年内随访,共有26例进展为CTEPH。Bland-Altman图示两检查评估APE治疗后残余肺栓塞的一致性较好。ROC分析示PPDs%的AUC>CTPAOI(0.958 vs.0.868,P=0.03);预测CTEPH发生的阈值分别为20.5%和15.0%,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88.9%和76.9%、8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P=0.13;特异性:P>0.999)。结论:肺V/Q显像预测APE后CTEPH发生率比CT PA更敏感,但特异性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急性肺栓塞 肺通气/灌注显像 CT肺动脉造影
下载PDF
肥胖患者碲锌镉心脏专用不同采集体位心肌衰减伪影与性别关系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杨子鹤 李全 +7 位作者 解小芬 张颖 韩旭 李珺奇 张烨虹 焦建 董薇 米宏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085-1091,共7页
目的:对比肥胖患者碲锌镉(cadmium-zinc-telluride,CZT)心脏专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不同采集体位心肌衰减伪影与性别的相互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了2024年1月至2024年3月肥胖患者(BMI≥28 kg/m^(2)),所有患者均于首都医科大学附... 目的:对比肥胖患者碲锌镉(cadmium-zinc-telluride,CZT)心脏专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不同采集体位心肌衰减伪影与性别的相互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了2024年1月至2024年3月肥胖患者(BMI≥28 kg/m^(2)),所有患者均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进行了仰卧位、半直立位和直立位三个体位的门控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采集。使用美国心脏协会AHA 17节段5分法模型分析。衰减伪影定义为心肌灌注受损节段仅存在于一个或两个采集体位或在任意采集体位心肌节段灌注受损程度有所变化。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比较三个体位心肌衰减伪影的节段数量和总严重程度评分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3例肥胖患者,男性44例,女性29例。男性肥胖患者中,受累的左心室心肌衰减伪影节段总数量为10个,其中以下壁基底段数量和总严重程度评分最多,且在三个体位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仰卧位、半直立和直立位采集时分别共有19、27和32例患者下壁基底段心肌无衰减伪影,准确率分别为43%(19/44)、61%(27/44)和73%(32/44)。女性肥胖患者中,受累的左心室心肌衰减伪影节段总数量为7个,其中下壁心尖段数量最多,且在三个体位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仰卧位、半直立和直立位采集时分别共有21、16和11例患者下壁心尖段心肌无衰减伪影,准确率分别为72%(21/29)、55%(16/29)和38%(11/29)。结论:行CZT心脏专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时,男性肥胖患者优选直立位采集,以减少左心室下壁基底段心肌衰减伪影,女性肥胖患者优选仰卧位采集,以减少左心室下壁心尖段心肌衰减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锌镉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 心肌灌注显像 衰减伪影 肥胖
下载PDF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对肺栓塞患者溶栓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米宏志 王金城 +4 位作者 杨浩 王蒨 丁健 朱明 陆遥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2-164,I001,共4页
目的 评价肺通气 /灌注显像监测肺栓塞患者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47例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 ,男 2 7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5 2 .8± 16 .1,19~ 81)岁。受累肺段共 5 6 4段 ,平均 (12 5±4 6 )段。分为 3组 ,第 1组为病程 ... 目的 评价肺通气 /灌注显像监测肺栓塞患者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47例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 ,男 2 7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5 2 .8± 16 .1,19~ 81)岁。受累肺段共 5 6 4段 ,平均 (12 5±4 6 )段。分为 3组 ,第 1组为病程 1周以内 ,共 17例 ;第 2组为病程在 1~ 2周及病程大于 1个月而近2周有发作或加重 ,共 16例 ;第 3组为病程 >1个月而无近期发作 ,共 12例。另有 2例病程大于 2周、小于 1个月。溶栓抗凝治疗 5~ 10d后复查 ,8例口服抗凝剂 6~ 18个月后再次复查。均于治疗前及溶栓后 5~ 10d、单纯抗凝 2~ 4周后行肺灌注显像 ,采集条件一致。结果 第 1组患者有 75 .5 %肺段血流灌注改善 ,第 2组有 74.3%肺段血流灌注改善 ,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第 3组仅见 5 .3%的肺段有改善 ,与前 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2例病程大于 2周、小于 1个月的患者亦有明显疗效。 8例长期口服抗凝剂的患者 ,有 87.5 %肺内血流灌注进一步改善。结论 肺通气 /灌注显像在肺栓塞患者疗效评价中有重要价值。以病程 2周为时间窗 ,溶栓疗效显著。病程在 2周以上甚至大于 1个月的肺栓塞患者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栓溶解疗法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肺通气 灌注显像
下载PDF
盐酸去甲乌药碱用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有效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米宏志 王蒨 +2 位作者 田锐 丁健 焦建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86-488,共3页
目的:对盐酸去甲乌药碱(HG)注射液,作为心脏负荷试验药物用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性,进行临床观察,并与腺苷注射液进行比较,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照,以验证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采取随机、开放、... 目的:对盐酸去甲乌药碱(HG)注射液,作为心脏负荷试验药物用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性,进行临床观察,并与腺苷注射液进行比较,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照,以验证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采取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腺苷注射液)、交叉设计(2×2)及临床研究方法。入选病例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6.1±13.8)岁,分别将HG注射液及腺苷注射液,作为心脏负荷试验药物用于MPI诊断冠心病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相比较,描述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以病例为基础的MPI诊断结果,去甲乌药碱和腺苷诊断冠心病敏感性分别为69.0%,65.5%;特异性76.9%,76.0%准确性75.0%,7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G作为心脏负荷试验药物,用于MPI诊断冠心病,与腺苷注射液诊断效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心肌灌注显像 盐酸去甲乌药碱 腺苷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肺灌注/通气显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米宏志 王蒨 +4 位作者 王金城 焦建 杨继敏 丁健 路遥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26-327,共2页
目的:评价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40例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与肺动脉造影(CPA)诊断PE的对照研究。结果:31例患者V/Q显像示不相匹配的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的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提示为... 目的:评价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40例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与肺动脉造影(CPA)诊断PE的对照研究。结果:31例患者V/Q显像示不相匹配的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的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提示为PE,其中肺动脉造影证实30例为PE,1例多发大动脉炎;9例患者的V/Q显像为相匹配的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的稀疏或缺损,提示不是PE,与肺动脉造影结果一致。核素V/Q显像诊断PE的灵敏度为100%(30/30例),特异性为90.0%(9/10例),准确性为97.5%(39/40例)。结论:多数PE患者通过核素肺V/Q显像可以作出明确诊断,少数肺V/Q显像与临床表现不符的患者需行肺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动脉 放射性核素显像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肺通气/灌注显像与磁共振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初步对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米宏志 王蒨 +3 位作者 王金城 焦健 丁健 陆遥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3-375,共3页
目的通过对肺栓塞(PE)患者肺通气/灌注(V/Q)显像与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的初步对比分析,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8例临床及心电图改变怀疑 PE 的患者,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50.1±14.4)岁,在3 d 内分别行肺 V/Q 显像及 MRPA。经... 目的通过对肺栓塞(PE)患者肺通气/灌注(V/Q)显像与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的初步对比分析,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8例临床及心电图改变怀疑 PE 的患者,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50.1±14.4)岁,在3 d 内分别行肺 V/Q 显像及 MRPA。经肺动脉造影、手术及溶栓治疗有效证实为 PE 者22例,分为肺叶、肺段、亚肺段受累3个组。另6例经临床综合分析及随访诊断证实为非 PE,其中1例经肺动脉造影证实。结果肺叶 PE 组共10个肺叶受累,V/Q 显像和 MRPA 检查结果一致。肺段 PE 组 V/Q 显像显示125段受累,MRPA 检测139支段支动脉受累,后者检出肺段数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亚肺段 PE 组,V/Q 显像显示84个亚肺段受累,MRPA 报告55个亚段动脉支受累,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叶和肺段 PE,MRPA 和 V/Q显像都是灵敏的;对于亚肺段 PE,V/Q 显像明显优于 MR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放射性核素显像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评价中年女性心肌供血异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米宏志 王蒨 +2 位作者 焦建 孟晶晶 丁健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55-457,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腺苷负荷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65岁以下的中年女性患者心肌供血异常的判断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临床怀疑冠心病的中年女性109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4.9±6.1)岁,所有患者均在1个月内施行常规2... 目的:评价国产腺苷负荷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65岁以下的中年女性患者心肌供血异常的判断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临床怀疑冠心病的中年女性109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4.9±6.1)岁,所有患者均在1个月内施行常规2d法腺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检查。MPI和CAG图像由2名以上核医学/放射科医师共同读片;MPI评价标准:供血区某一心肌节段负荷时,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静息时消失或改善,判定为心肌缺血;如静息时仍为放射性缺损,判定为心肌梗死。CAG评价标准:3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中至少有1支主要冠状动脉管径狭窄≥50%,判定为阳性。MPI与CAG对照,评价腺苷MPI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109例受检者中,MPI显示:阴性62例,阳性47例,心肌缺血42例,心肌梗死5例;累及59个室壁段,其中前降支供血区32段,回旋支供血区12段,右冠状动脉供血区15段。CAG显示:冠状动脉正常72例,冠状动脉异常37例,其中单支病变23例,双支病变7例,3支病变7例;冠状动脉异常37例中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阳性31例,阴性6例;冠状动脉正常72例中核素心肌灌注显像56例阴性,16例阳性。腺苷负荷MPI对65岁以下女性患者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3.8%(31/37例),特异性为77.8%(56/72例),准确性为79.8%(87/109例),阳性预测值为65.9%(31/47例),阴性预测值为90.3%(56/62例)。结论: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用于中年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中年女性早期诊断冠心病在运动心电图之外有效的、优先考虑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腺苷 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去甲乌药碱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冠心病心肌血供 被引量:2
11
作者 米宏志 王蒨 +4 位作者 田锐 焦建 丁健 张丽军 李必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评价盐酸去甲乌药碱(HG)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入选患者采用交叉试验法分别先后给予HG注射液(HG组)和安慰剂注射液(安慰剂组)的负荷试验,行负荷-静息99mTc-MIBI MPI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评价盐酸去甲乌药碱(HG)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入选患者采用交叉试验法分别先后给予HG注射液(HG组)和安慰剂注射液(安慰剂组)的负荷试验,行负荷-静息99mTc-MIBI MPI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计算HG负荷显像诊断CHD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HG注射液心脏负荷试验MPI诊断CHD的灵敏度为69.57%(16/23)、特异度为97.62%(41/42)、准确率为87.69%(57/65)、阳性预测值为94.12%(16/17)、阴性预测值为85.42%(41/48)。在HG负荷试验中,6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悸(57例)、胸闷(17例)、头晕(1例)、胸痛(10例)等,症状较轻微,停药后10min内自行缓解。结论 HG作为心脏负荷试验药物用于MPI诊断CHD,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其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行,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心脏负荷试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乌药碱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肺栓塞时肺灌注显像与肺动脉造影对比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米宏志 王金城 +3 位作者 房芳 温绍君 张维君 刘宇杨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通过肺栓塞 (PE)动物模型的建立 ,评价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随机编号 ,取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8头 ,平均体重 16 1± 1 4kg ;建立模型前均行肺灌注显像及选择性肺动脉造影 (CPA) ,取自体猪... 目的 :通过肺栓塞 (PE)动物模型的建立 ,评价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随机编号 ,取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8头 ,平均体重 16 1± 1 4kg ;建立模型前均行肺灌注显像及选择性肺动脉造影 (CPA) ,取自体猪血 2~ 5ml制血栓 ,通过右心导管将栓子加压注入肺动脉 ;建立PE模型。建立模型后及溶栓治疗后均行肺灌注显像及CPA ,前后采集条件一致。结果 :8头猪造模前CPA均正常 ,肺灌注显像 1例左肺放射性分布不均 ,肺灌注显像特异性 87 5 % (1 8)。 7例存活的模型猪 ,5例造模成功 ,2例不明显 ;以单侧肺观察 ,肺灌注显像与肺动脉造影对比 ,肺灌注显像诊断PE灵敏度 10 0 % ,准确率 90 %。 1例肺动脉造影正常 ,肺灌注显像为亚肺段栓塞 ,与尸检肉眼病理所见一致 ,溶栓后恢复正常血流灌注 ;如果以溶栓治疗有效为标准则准确率增至 10 0 %。溶栓疗效观察肺灌注显像与肺动脉造影二者结果一致。 1例CPA溶通 ,肺灌注显像部分改善 ,尸检证实为部分坏死、实变。结论 :肺灌注显像诊断PE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与肉眼病理所见完全吻合。可作为肺动脉造影前的筛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灌注显像 肺栓塞 溶栓治疗 实验研究
下载PDF
99mTc-MIBI心肌ECT断层显像在瓣膜手术中的价值
13
作者 米宏志 王金城 +1 位作者 丁健 杨浩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99-201,共3页
了解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在瓣膜手术中的价值。对57例术前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临床确诊为瓣膜病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其中男27例,女30例,平均年龄53.0±8.6岁... 了解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在瓣膜手术中的价值。对57例术前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临床确诊为瓣膜病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其中男27例,女30例,平均年龄53.0±8.6岁。57例中45例做潘生丁负荷试验,12例行单纯静息心肌断层显像;12例术前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54例行瓣膜外科手术。所有病人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2例心肌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符合率66.6%(8/12),将2例主动脉瓣病变病例单独进行分析,则符合率80%(8/10);与冠造动脉造影及术后临床恢复良好对比,阴性预测值97.9%。47例核素心肌显像阴性的病人中45例术后痊愈出院,仅2例死于术后其它并发症,而非冠状动脉病变;10例心肌显像阳性病人(50%),因冠状动脉病严重而不能手术或术后死亡。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在瓣膜手术及术前除外CAD诊断中,是一种有价值的无创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病 冠心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 腈类
下载PDF
国产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蒨 王金城 +6 位作者 米宏志 丁健 柏江 田文剑 陆遥 赵健冬 张烨虹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及腺苷试验的安全性。方法 102例临床疑冠心病患者行腺苷负荷/静息^(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其中70例显像1周内又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检查。... 目的评价国产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及腺苷试验的安全性。方法 102例临床疑冠心病患者行腺苷负荷/静息^(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其中70例显像1周内又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检查。腺苷按体重0.84 mg·kg^(-1)通过输液泵静脉双通路给药,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作定性分析。结果 70例行冠脉造影者中正常31例,有冠脉狭窄病变者39例(单支病变19例,双支病变10例,3支病变10例);共检出病变血管69支,累及左前降支32支,左回旋支16支,右冠脉20支,左主干1支。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正常33例,心肌缺血37例,其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灵敏度为82.05%(32/39例),特异性为83.87%(26/31例),准确性为82.86%(58/70例),阳性预测值为86.49%(32/37例),阴性预测值为78.79%(26/33例)。对各病变血管检出的灵敏度为:左前降支75.00%(24/32支),左回旋支62.50%(10/16支),右冠脉80.00%(16/20支)。对单支、双支、3支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8 42%、90.00%和100%。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病变冠脉诊断总灵敏度为73.53%(50/68支),特异性96.48%(137/142支),准确性89.05%(187/210支),阳性预测值90.91%(50/55支),阴性预测值88.39%(137/155支)。腺苷试验不良反应轻,时间短,发生率为85.29%(87/102例)。结论国产腺苷负荷试验介入^(99)Tc^m-MIBI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腺苷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MIBI
下载PDF
肺灌注/通气显像与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金城 米宏志 +5 位作者 王蒨 张维君 吕飚 杨浩 丁健 路遥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 评价核素肺通气 /灌注 (V/Q)显像在肺动脉栓塞 (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临床疑有PE患者 30例 ,男女各 15例 ,平均年龄 (38.2± 13.9)岁。均行胸部X线片检查、核素V/Q显像和肺动脉造影。 11例患者在行肺灌注显像时 ,选择双侧... 目的 评价核素肺通气 /灌注 (V/Q)显像在肺动脉栓塞 (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临床疑有PE患者 30例 ,男女各 15例 ,平均年龄 (38.2± 13.9)岁。均行胸部X线片检查、核素V/Q显像和肺动脉造影。 11例患者在行肺灌注显像时 ,选择双侧足背静脉注射肺灌注显像剂 ,同时完成双下肢静脉显像。结果  30例患者中 2 2例V/Q显像示不相匹配的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的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 ,提示为PE ;但肺动脉造影证实 2 2例中 2 0例为PE。 8例患者的V/Q显像为相匹配的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的稀疏或缺损 ,提示不是PE ,与肺动脉造影结果一致。核素V/Q显像诊断PE的灵敏度为 10 0 % (2 0 / 2 0例 ) ,特异性为 80 .0 % (8/ 10例 ) ,准确性为 93.3% (2 8/ 30例 )。X线胸片和核素下肢静脉显像有助于PE的正确诊断。结论 多数PE患者通过核素肺V/Q显像结合X线胸片可以作出明确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动脉 放射性核素显像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融合影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功能改变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蓓 杨继敏 +9 位作者 米宏志 焦建 郭芳 孟晶晶 丁健 柏江 张烨虹 田文剑 陆遥 李珺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机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成像融合影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功能改变,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同机负荷心肌灌注(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和冠状动... 目的:探讨同机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成像融合影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功能改变,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同机负荷心肌灌注(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和冠状动脉CT成像(coronary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负荷心肌灌注和CTCA按常规方法完成,利用融合软件整合冠状动脉解剖与心肌灌注功能影像,所有患者1个月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负荷心肌灌注、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别由2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和影像科、心内科和影像科医师判读;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示心肌"可逆性"缺损判为心肌缺血,显示心肌"不可逆性"缺损判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及CTCA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定义为有临床意义。结果:基于冠状动脉血管及相应心肌供血区的对应关系,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负荷心肌灌注作为标准对照,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9.29%(25/28),特异性88.71%(55/62),阳性预测值78.13%(25/32),阴性预测值94.83%(55/58),准确性88.89%(80/90)。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0.73%(29/41),特异性81.63%(40/49),阳性预测值76.32(29/38),阴性预测值76.92%(40/52),准确性76.67%(69/90)。MPI/CTCA融合显像诊断冠心病,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功能改变的敏感性96.43%(27/28),特异性90.32%(56/62),阳性预测值81.82%(27/33),阴性预测值98.25%(56/57),准确性92.22%(83/90)。结论:心肌灌注显像和CTCA融合影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功能改变,与单一影像技术比较,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功能异常的诊断效能,并同时提供冠状动脉解剖及心肌血供功能信息,对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冠心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像 融合技术
下载PDF
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不典型亚肺段肺栓塞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蒨 米宏志 +5 位作者 赵健冬 丁健 陆遥 柏江 田文剑 张烨虹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评价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对不典型亚肺段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患者141例,男58例,女83例,年龄(65.67±11.29)岁,其中下肢静脉病变史者14例,糖尿病、高脂血症史者45例,63例近期内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另19例均无上述病... 目的评价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对不典型亚肺段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患者141例,男58例,女83例,年龄(65.67±11.29)岁,其中下肢静脉病变史者14例,糖尿病、高脂血症史者45例,63例近期内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另19例均无上述病史或诊疗史。所有患者行常规^(99)Tc^m-MAA 和^(99)Tc^m 气体显像后进行1~24个月的抗凝治疗,于治疗后再行肺灌注显像。将抗凝治疗前后肺灌注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肺内放射性分布的变化判断治疗效果,再结合临床资料及其他影像检查综合判断不典型 PE 的诊断。结果 141例患者肺灌注显像均显示某个肺野内不呈肺段或亚肺段分布的片状或小斑片状放射性分布稀疏区。肺通气显像示肺野内放射性分布基本均匀,未见放射性分布稀疏区。治疗后118例肺灌注显像显示双肺内放射性分布不同程度的增多或均匀。按肺野内放射性分布改善情况标准评价:抗凝治疗后恢复正常35例,显效49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为83.69%(118/141)。另23例肺内放射性分布无明显变化,视为无效。结论 V/Q 显像是诊断不典型亚肺段 PE 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放射性核素显像 MAA
下载PDF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存活心肌与侧枝循环关系 被引量:22
18
作者 董薇 栗佳男 +5 位作者 米宏志 宋现涛 解小芬 焦建 李全 张烨虹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侧支循环与PE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检测存活心肌之间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80例CTO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周内行SPECT心...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侧支循环与PE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检测存活心肌之间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80例CTO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周内行SPECT心肌血流灌注及PET心肌代谢显像。采用Rentrop分级方法将侧支循环分为无或较差、中度及良好3个等级。心肌活性根据灌注/代谢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来判定。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侧枝循环等级与存活心肌的关系。结果 CTO支配心肌区域血流灌注受损及存活心肌程度均与侧枝循环等级无关。心肌活性常存在于运动功能轻到中度受损区域,运动严重受损、无运动及反向运动区域比率逐渐降低。CTO侧枝循环的存在判断存活心肌敏感性高(92%)而特异性差(20%)。结论 CTO侧支循环等级不能很好预测存活心肌存在及程度,进一步行PET心肌代谢显像探测存活心肌,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医师再血管化治疗并预测患者心功能改善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18-脱氧葡萄糖 冠脉闭塞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侧支循环 心肌活性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合冠状动脉CT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英 王蒨 +3 位作者 米宏志 焦建 孟晶晶 丁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应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结合冠状动脉CT成像(CTCA)评价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对心肌血供的影响,并与单一MPI或CTCA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纳入120例怀疑或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其病史分为糖尿病组(n=58)和非糖... 目的应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结合冠状动脉CT成像(CTCA)评价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对心肌血供的影响,并与单一MPI或CTCA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纳入120例怀疑或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其病史分为糖尿病组(n=58)和非糖尿病组(n=62),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腺苷负荷/静息MPI和CTCA,并均于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G)。以CAG、CAG联合MPI作为标准评价单一MPI、CTCA、MPI结合CTCA对"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糖尿病组MPI结合CTCA评价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肌血供关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8%、86.15%、90.80%、91.89%、88.89%。非糖尿病组MPI结合CTCA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肌血供关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0%、91.43%、92.47%、94.74%、88.89%,均高于单一MPI或CTCA的诊断效能。结论 MPI结合CTCA评价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对心肌血供的影响,其诊断"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效能明显高于单一影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开通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亚磊 贺毅 +2 位作者 米宏志 杨娅 宋现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391-1393,共3页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0)指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超过3个月、TIMI血流0级的病变,发生率约占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20%~30%[1],仅8%~15%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lhCTO发病率和接受PC...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0)指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超过3个月、TIMI血流0级的病变,发生率约占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20%~30%[1],仅8%~15%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lhCTO发病率和接受PCI的比例呈明显反差,一方面是CT0治疗难度大,成功率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研究报道在技术成熟的诊疗中心或丰富经验的介人专家,CT0患者PCI的成功率可达82.9%~8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并发症发生率 TIMI血流 冠状动脉造影 PCI 发病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