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rtex 60 SPECT双探头性能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米文平 张润武 赵晋华 《医疗设备信息》 2002年第7期44-45,共2页
Vertex60SPECT ,其双探头比单探头设备效率提高1倍。在应用中应特别重视双探头性能是否匹配 ,否则其图像反而不及单探头设备。用ADAC公司自带软件 ,对Vertex60SPECT仪的双探头进行性能测试和对比 ,结果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
关键词 VERTEX 60 SPECT 双探头性能 测试 对比 匹配
下载PDF
AutoQUANT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准确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晋华 张润武 +3 位作者 米文平 李眉 陈慧东 赵佩琴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AutoQUANT定量门控肌断层显像 测定 心肌梗死 左室射血分数 准确性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和心功能参数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晋华 张润武 米文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4期4988-4989,共2页
目的评价AutoQUANT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准确性,为康复措施的介入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3例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男性患者。先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1周内行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显像。将心血池显像测定的... 目的评价AutoQUANT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准确性,为康复措施的介入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3例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男性患者。先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1周内行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显像。将心血池显像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作为参考标准,将两种方法测得的射血分数进行相关分析。静息门控心肌显像每心动周期采集16帧图像,矩阵64×64×16,使用Vantage非线性衰减校正。采集结束后先用AutoSPECTplus进行断层重建,再用AutoQUANT进行定量心功能及灌注分析。结果①20例患者中,两种测定方法左室射血分数均大于50%7例,均小于50%者15例,1例为AutoQUANT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所测射血分数为65%,而平衡法心血池显像所测射血分数为45%,经相关分析,由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得的射血分数和由平衡法心血池显像所测得的射血分数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4。②在射血分数小于50%的15例中,有8例两种显像都可观察到室壁瘤。其中有2例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室壁瘤不如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明显。结论①心肌梗死患者的局部心肌放射性分布缺损区对AutoQUANT的定量计算准确性无明显影响。②AutoQUANT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显示左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边界清晰,局部心肌的瘤样膨出和矛盾运动的确定客观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灌注 心功能参数 左室射血分数 冠心病
下载PDF
听神经病神经损害的病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徐进 刘 +3 位作者 廉能静 王丽华 米文平 王阳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1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 :对听神经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应用放免法、EL ISA双抗体夹心法、荧光免疫法分别检测 2 8例听神经病患者血清中的髓鞘碱蛋白 (MBP)、细胞因子白介素 - 2 (IL- 2 )及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内耳抗体(AEA)... 目的 :对听神经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应用放免法、EL ISA双抗体夹心法、荧光免疫法分别检测 2 8例听神经病患者血清中的髓鞘碱蛋白 (MBP)、细胞因子白介素 - 2 (IL- 2 )及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内耳抗体(AEA)。结果 :1听神经病患者血清中的 MBP含量为 :1.76~ 3.5 7ng/ ml(2 .5 3± 0 .42 )在正常范围 (P >0 .0 5 ) ;2听神经病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 IL - 2及 TNF-α均未检出 (<10 pg/ ml) ;371.43%听神经病患者血清中 AEA(Ig M和 Ig G)阳性 ,以 Ig M为主 ,其次为 Ig G。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 :听神经病的病理改变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也无外周神经系统的炎症性脱髓鞘 ;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听神经病神经损害的病理过程。听神经病的病理损害究竟是否为外周神经脱髓鞘以及脱髓鞘的性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疾病 神经病学 脱髓鞘疾病 病理
下载PDF
乌丸国、乌丸水与乌丸山考 被引量:2
5
作者 米文平 《历史地理》 1999年第1期74-82,共9页
乌丸(乌桓)、鲜卑的起源,与乌丸山、鲜卑山所在方位有关。但乌丸山、鲜卑山在何处,历史文献缺乏明确记载,后世学者亦众说纷纭,只就鲜卑山而言,至少有十几种说法,甚至有的人竟认为“鲜卑山乃具神话之意味,未必能指出今为何地”①。1980年... 乌丸(乌桓)、鲜卑的起源,与乌丸山、鲜卑山所在方位有关。但乌丸山、鲜卑山在何处,历史文献缺乏明确记载,后世学者亦众说纷纭,只就鲜卑山而言,至少有十几种说法,甚至有的人竟认为“鲜卑山乃具神话之意味,未必能指出今为何地”①。1980年,在大兴安岭北部嘎仙洞发现了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卑山 乌丸 拓跋鲜卑 嘎仙洞 乌桓 历史文献 后世学者
下载PDF
原蒙古语地名与鲜卑历史地理研究
6
作者 米文平 《历史地理》 2000年第1期308-315,共8页
地名研究属于地名学,而对大兴安岭(即大鲜卑山)的原蒙古语地名研究,不但可为研究原始蒙古语发掘一批语言学资料,而且对研究鲜卑民族史更有重要的历史学价值,尤其是对解决这一带相关民族历史地理问题,颇具关键意义。
关键词 历史地理研究 蒙古语 民族史 地名研究 地名学 鲜卑 历史学价值 语言学
下载PDF
斡赤斤故城的发现与研究
7
作者 米文平 《历史地理》 1992年第1期169-177,共9页
铁木哥·斡赤斤是成吉思汗的幼弟,为蒙古汗国时代最显赫的宗王。研究蒙古史的学者,如屠寄、王国维、箭内亘等对其故城及封地均有考证,但从未得到确证,直至八十年代出版的论著和历史地图中仍多歧异。笔者最近对呼伦贝尔草原南部的辉... 铁木哥·斡赤斤是成吉思汗的幼弟,为蒙古汗国时代最显赫的宗王。研究蒙古史的学者,如屠寄、王国维、箭内亘等对其故城及封地均有考证,但从未得到确证,直至八十年代出版的论著和历史地图中仍多歧异。笔者最近对呼伦贝尔草原南部的辉河巴彦乌拉古城进行调查,根据此城地理位置、建筑布局、宫殿规模及出土文物,确认此城即蒙古汗国宗王斡赤斤的故城,从而证明其最初封地在呼伦贝尔草原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斡赤斤 呼伦贝尔草原 宗王 箭内亘 蒙古汗国 发现与研究 建筑布局 封地
下载PDF
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同源的考古学研究——兼论乌桓考古学文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永谦 米文平 《博物馆研究》 2004年第3期36-54,共19页
前此对鲜卑族的研究,由于材料不足,确有一些问题无法深入下去。现在由于考古发现积累日多,研究鲜卑自身的问题逐渐有了条件。我们在本文中对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同源的讨论,就是依据考古资料来进行的一个尝试;同时也将目前尚混淆于... 前此对鲜卑族的研究,由于材料不足,确有一些问题无法深入下去。现在由于考古发现积累日多,研究鲜卑自身的问题逐渐有了条件。我们在本文中对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同源的讨论,就是依据考古资料来进行的一个尝试;同时也将目前尚混淆于鲜卑文化中的乌桓(丸)文化提出来,作一个考古学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鲜卑 慕容鲜卑 同源 考古学文化 乌桓
下载PDF
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69
9
作者 米文平 《文物》 1981年第2期1-7,99,共8页
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很早见于我国古代文献。但石室位置究在何处,多少年来,中外学者屡有考证,诸说纷纭,迄无定论。近一年来,我们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对大兴安岭北部丛山密林中的嘎仙洞,经过多次调查,反复考证,终于在1980年7月30日,于洞... 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很早见于我国古代文献。但石室位置究在何处,多少年来,中外学者屡有考证,诸说纷纭,迄无定论。近一年来,我们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对大兴安岭北部丛山密林中的嘎仙洞,经过多次调查,反复考证,终于在1980年7月30日,于洞内石壁上找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石刻。内容为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这里致祭时所刻之祝文。经拓印,大部清晰可辨。可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仙洞 乌洛侯 拓跋鲜卑 大兴安岭北部 初步研究 鲜卑族 额尔古纳河 北魏 魏书 齐齐哈尔
原文传递
鲜卑石室所关诸地理问题 被引量:10
10
作者 米文平 《民族研究》 1982年第4期34-40,47,共8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境内之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北部顶巅之东麓,属嫩江西岸支流甘河之上源,地理座标为北纬50度38分,东经123度36分。洞内西侧石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世祖太武帝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境内之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北部顶巅之东麓,属嫩江西岸支流甘河之上源,地理座标为北纬50度38分,东经123度36分。洞内西侧石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世祖太武帝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这里致祭时所刻之祝文,确凿地证实该洞即为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 鲜卑石室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东胡系诸部族的地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地理座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鲜卑 《魏书》 地理 呼伦湖 北魏 祖先 乌洛侯 嫩江 室韦 太武帝
原文传递
鲜卑源流及其族名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米文平 《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第3期210-213,共4页
鲜卑族名称的来源,在古代文献中有个较为一致的说法:认为这个民族是因住地有鲜卑山而以山名族的。这种说法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注:“《魏书》曰:鲜卑亦东胡之余也,别保鲜卑山,因号焉。……鲜卑自为冒顿所... 鲜卑族名称的来源,在古代文献中有个较为一致的说法:认为这个民族是因住地有鲜卑山而以山名族的。这种说法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注:“《魏书》曰:鲜卑亦东胡之余也,别保鲜卑山,因号焉。……鲜卑自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不与余国争衡,未有名通于汉,而(由)自与乌丸相接。”《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等记载亦与此略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卑语 拓跋鲜卑 鲜卑族 大兴安岭北部 鹿类动物 族名 源流 东胡 四不象 魏书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鲜卑石室是怎样发现的? 被引量:3
12
作者 米文平 《北方文物》 1981年第1期84-88,共5页
一九八○年七月三十日,在大兴安岭北部丛山密林中的嘎仙洞内(见图一),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四四三年)的石刻祝文。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嘎仙就是《魏书》所记载的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嘎仙洞是一个天然山洞,多少年来一直... 一九八○年七月三十日,在大兴安岭北部丛山密林中的嘎仙洞内(见图一),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四四三年)的石刻祝文。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嘎仙就是《魏书》所记载的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嘎仙洞是一个天然山洞,多少年来一直存在。在鄂伦春人中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嘎仙洞神话传说。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恶魔,名叫满盖(满盖是鄂伦春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仙洞 大兴安岭北部 拓跋鲜卑 重大发现 神话传说 鲜卑人 呼伦贝尔 乌洛侯 魏书 山洞
原文传递
平洋墓葬为乌丸遗迹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米文平 《北方文物》 1999年第3期55-62,共8页
关键词 拓跋鲜卑 墓葬 嫩江流域 考古遗存 兴隆山 慕容鲜卑 西拉木伦河 文化特征 《魏书》 乌洛侯
原文传递
移米河之战
14
作者 米文平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1,112,共4页
金章宗承安三年(1198年),宗浩率大军从泰州出发,越过大兴安岭,在移米河一带对广吉剌、山只昆、合底忻、婆速火等蒙古部落进行征讨,取得大胜。
关键词 宗浩 移米河 忒里葛山 骨堡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