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库溴铵对异丙酚诱导期镇静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娅君 类维富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对异丙酚诱导期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反应熵(response entropy,RE)和状态熵(state entropy,SE)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进行诱导,当患者镇静警觉评分(OAA/...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对异丙酚诱导期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反应熵(response entropy,RE)和状态熵(state entropy,SE)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进行诱导,当患者镇静警觉评分(OAA/S评分)≤1时置入喉罩,机械通气。调节异丙酚靶控浓度,使效应室浓度维持在2.0μg/mL或3.0μg/mL,稳定5min。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4组,维库溴铵2.0组(V2、0)和维库溴铵3.0组(V3.0)在异丙酚效应室浓度为2.0μg/mL或3.0μg/mL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另外2组对照组(C2.0和C3.0)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即刻(清醒值)、肌松药或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前即刻(基础值)及静脉注射后5min时患者的BIS、RE、SE、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结果与基础值比较,V2.0组和C2.0组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或生理盐水后BIS、RE、SE降低(P〈0.05),但V3.0组和C3.0组BIS、RE、SE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对照组比较,V2.0组和V3.0组BIS、RE、SE在静脉注射肌松药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库溴铵对BIS、RE和SE的影响与镇静深度有关,仅在较浅的镇静状态下维库溴铵可引起BIS、RE、SE数值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库溴胺 脑电双频指数 脑电熵 异丙酚
下载PDF
2%亚甲蓝注入犬硬膜外腔后病理变化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1
2
作者 类维富 韩承河 +1 位作者 任杰 简卫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5-65,共1页
亚甲蓝是噻嗪类染料,为氰化物的解毒药,同时对局部有止痛作用。本组杂种犬13条在戊巴比妥静脉麻醉下硬膜外腔注入2%亚甲蓝2.5ml,注药时6条犬出现下肢及腹部颤动,持续30s,注射后40~48h 内不能站立行走,50h 后逐渐恢复正常。于2h、4h、... 亚甲蓝是噻嗪类染料,为氰化物的解毒药,同时对局部有止痛作用。本组杂种犬13条在戊巴比妥静脉麻醉下硬膜外腔注入2%亚甲蓝2.5ml,注药时6条犬出现下肢及腹部颤动,持续30s,注射后40~48h 内不能站立行走,50h 后逐渐恢复正常。于2h、4h、1周、3周后分别将犬放血致死,取出脊柱,沿椎弓前缘纵形锯开,肉眼观察:2~4h 椎管呈蓝色,药液分布3个神经节段;2d 后椎管内颜色明显减淡;1~3周后硬膜外腔无粘连及变形。病理切片:2~4h 出现应激性变化,2d~3周无粘连,硬脊膜及神经细胞无病理性改变。本实验提示,亚甲蓝作用原理与局麻药有相同之处,2%亚甲蓝作用时间长,可用于晚期肿瘤镇痛及顽固性疼痛治疗,但不能作为长效局麻药代替局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解毒药 止痛 麻醉作用
下载PDF
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及闭环反馈吸入麻醉(计算机辅助麻醉) 被引量:5
3
作者 类维富 吴奇 《黑龙江医学》 2003年第10期726-730,共5页
关键词 麻醉学 靶控输注 静脉麻醉 闭环反馈 吸入麻醉
下载PDF
靶控麻醉存在问题与风险 被引量:2
4
作者 类维富 吴奇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8年第5期302-305,共4页
全身麻醉分为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药用药方法多为分次用药或恒速注入,分次用药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另外由于药物时量相关半衰期随用药和时间不断变化,用药时机很难掌握;恒速注入短时间内血药浓度不能达到稳态,效应部位浓度... 全身麻醉分为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药用药方法多为分次用药或恒速注入,分次用药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另外由于药物时量相关半衰期随用药和时间不断变化,用药时机很难掌握;恒速注入短时间内血药浓度不能达到稳态,效应部位浓度上升更慢,药物起效慢,持续恒速滴注在后期血药浓度仍会不断上升。单次诱导与恒速滴注相结合的方法虽解决了诱导慢的问题,但血药浓度、效应部位浓度不稳定的缺点仍不能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麻醉 持续恒速滴注 血药浓度 静脉麻醉药 用药方法 风险 效应部位 吸入麻醉
下载PDF
小针刀环枕筋膜挛缩松解对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程度对比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类维富 赵燕 张东君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观察镇痛液患部阻滞及小针刀松解环枕筋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确诊为由环枕筋膜挛缩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40例,随机分为单纯神经阻滞组(B组)和神经阻滞加小针刀治疗组(BS组),每... 目的:观察镇痛液患部阻滞及小针刀松解环枕筋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确诊为由环枕筋膜挛缩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40例,随机分为单纯神经阻滞组(B组)和神经阻滞加小针刀治疗组(BS组),每组20例。B组于双侧枕小神经出口处各注射镇痛液5ml;BS组在此基础上用小针刀对挛缩的环枕筋膜加以剥离、松解。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对部分BS组病人于治疗过程中采用C-型臂X光机观察小针刀的确切到达部位,同时于治疗前后行椎-基底动脉造影。结果:①两组病人治疗前的PI、Vs、Vd和Vm值均较正常人为高。治疗后B组椎-基底动脉的Vm和V5值有明显降低(P<0.05);KS组有显着降低(P<0.01)。治疗后BS组的Vm值降低幅度较B组明显(P<005);Vs值降低幅度较B组显着(P<0.01);两组PI和Vd值降低幅度无明显差异。②BS组治疗有效率显着高于B组(85%:65%,P<0.05)。结论:神经阻滞加小针刀治疗能增加椎-基底动脉血管顺应性、降低血管阻力、恢复正常血流速度,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且较单纯神经阻滞增加明显。小针刀和神经阻滞治疗可有效改善环枕筋膜挛缩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环枕筋膜挛缩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对比观察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国产依托咪酯乳剂用于全身麻醉诱导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75
6
作者 杨宁 左明章 +4 位作者 王国林 邓小明 类维富 郭曲练 刘功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应用于健康成人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选择来自五个研究中心的健康成年患者共489例,随机分为丙泊酚(P)组(n=246)和依托咪酯(E)组(n=243),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均... 目的观察和比较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应用于健康成人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选择来自五个研究中心的健康成年患者共489例,随机分为丙泊酚(P)组(n=246)和依托咪酯(E)组(n=243),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在此基础上P组用丙泊酚2.0mg/kg,E组用依托咪酯乳剂0.3~0.4mg/kg完成诱导。记录患者在基础状态(T0)、插管前1min(T1)、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min(T。)、2、3、4、5min(T4)、10min(T5)、15min(T6)的SBP、DBP、MAP、Sp02和HR。术后回访观察肌颤、注射痛、恶心、呕吐和浅表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1、T2时SBP、DBP、MAP有明显的波动(P〈0.05或P〈0.01),但E组变化幅度显著低于P组(P〈0.05)。E组患者注射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P〈0.01)。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可安全地用于健康成人的麻醉诱导;与丙泊酚相比,依托咪酯乳剂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眯酯 乳剂 丙泊酚 血流动力学 麻醉诱导
下载PDF
不同麻醉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蕾 类维富 +1 位作者 费剑春 晁储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浆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1 5例)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浆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1 5例)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15例)。2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第4天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在术前、缝皮时、术后第1天采血,测定血浆S100β蛋白浓度。结果 A组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5例(33%),B组3例(20%)。与术前比较,A组和B组患者术后第4天MMSE评分明显降低,且A组术后第4天较B组降低更明显。A组和B组患者缝皮时和术后第1天血浆S100β蛋白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A组患者缝皮时和术后第1天血浆S100β蛋白浓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血浆S100β蛋白浓度变化幅度均低于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提示丙泊酚全凭静脉可能更适合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药物的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吸入 麻醉药 静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认知障碍 冠心病 SlOO蛋白质类
下载PDF
依托咪酯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8
作者 周金锋 王朋 类维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在麻醉诱导及维持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成年患者共559例,ASAⅠ或Ⅱ级。按一定顺序和时间间隔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o.05~0.075mg/kg、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0.9mg/kg、依托咪酯0.3mg/kg麻醉诱导。持续输注依...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在麻醉诱导及维持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成年患者共559例,ASAⅠ或Ⅱ级。按一定顺序和时间间隔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o.05~0.075mg/kg、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0.9mg/kg、依托咪酯0.3mg/kg麻醉诱导。持续输注依托咪酯10~15μg·kg^-1·min^-1,间断给予芬太尼1~2μg/kg、咪达唑仑0.03mg/kg、阿曲库铵0.3mg/kg维持麻醉。记录入室后诱导前(T0)、诱导后1min(T1)、2min(T2)和插管后3min(T3)、手术切皮时(T4)、麻醉后1h(T5)、拔管时(T6)的MAP、HR、BIS,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术中全麻药的用量。术中和术后回访记录肌颤、注射痛、恶心、呕吐、躁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2时MAP和HR均明显降低和减慢,T5时MAP明显升高(P〈0.05);MAP和HR的下降和增快的幅度均〈15%。T2时BIS值可迅速达到插管要求,持续输注依托咪酯10~15μg·kg^-1·min。可使大多数患者的BIS值维持在理想水平。停药后多数患者12min内BIS值恢复至90以上。肌肉震颤的发生率为12%。结论依托咪酯乳剂用于ASAI或Ⅱ级成年患者的麻醉诱导安全,血流动力学平稳,持续泵注依托咪酯乳剂10-15μg·kg^-1·min。可维持理想的麻醉深度,停药后苏醒迅速、完全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全身维持 脑电双频指数 血流动力学 肌肉震颤
下载PDF
犬气管插管全麻下吸入不同浓度氧时自由基及肺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袁莉 潘晓军 +3 位作者 赵勇 于文刚 类维富 王世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 观察犬气管插管全麻下吸入不同浓度氧时的自由基及肺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健康杂种犬 2 0只 ,随机分为纯氧组 (1组 ,FIO2 =1,n =10 )及 4 0 %氧气组 (2组 ,FIO2 =0 4 ,n =10 )。两组麻醉方法相同 ,均行气管内插管 ,接呼吸机机械... 目的 观察犬气管插管全麻下吸入不同浓度氧时的自由基及肺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健康杂种犬 2 0只 ,随机分为纯氧组 (1组 ,FIO2 =1,n =10 )及 4 0 %氧气组 (2组 ,FIO2 =0 4 ,n =10 )。两组麻醉方法相同 ,均行气管内插管 ,接呼吸机机械控制呼吸。监测SOD、MDA在气管插管后1、3、5、7h的变化 ,并在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1)与基础值比较 ,1组插管后 1、3、5、7hSOD活力明显下降、MDA值明显升高 (P <0 0 1) ;(2 )组间比较 ,1组SOD活力较 2组明显下降 (P <0 0 1)、MDA值明显上升 (P <0 0 1或P <0 0 5 ) ;(3)肺超微结构变化 ,1组观察到的肺损伤重于 2组。结论 纯氧通气氧自由基产生明显增多 ,纯氧通气 7h后观察到的肺超微结构损伤较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肺超微结构 氧自由基 肺损伤 氧中毒
下载PDF
氨茶碱全麻催醒对BIS值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焕亮 类维富 陈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氨茶碱 全麻 催醒 BIS值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影响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因素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素玲 刘婷婷 +3 位作者 靳茜茜 温菲 类维富 王焕亮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1期2176-2180,共5页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的恶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逐年增高。手术切除是许多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即使将恶性肿瘤完全切除,许多患者仍死于术后癌症的复发或转移。免疫...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的恶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逐年增高。手术切除是许多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即使将恶性肿瘤完全切除,许多患者仍死于术后癌症的复发或转移。免疫系统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以及转移密切相关,围术期许多因素可能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恶性肿瘤复发及转移的风险,因此研究影响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因素,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围术期免疫功能 手术 低体温 麻醉 输血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广利 于金贵 类维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637-639,共3页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循环及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 ,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 (对照组 )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研究组 )。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 ,全麻...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循环及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 ,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 (对照组 )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研究组 )。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 ,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 0 0 5mg/kg、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 1 5mg/kg、阿曲库铵 0 2mg/kg、琥珀胆碱 1 5mg/kg。研究组于诱导前取T9~ 10 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注入 2 %利多卡因 3~ 4ml,测定麻醉平面后给追加量 ,麻醉平面控制在T4平面以下。间断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和阿曲库铵并吸入 0 5 %~ 1%异氟醚维持麻醉。于麻醉前、切皮后 10分钟、切皮后 1小时、术毕时采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 Ⅱ (A Ⅱ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浓度 ;记录循环指标、全麻药用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清皮质醇、A Ⅱ浓度在手术 1小时、术毕时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间血清IL 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术毕时H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中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和P<0 0 1)。 30例病人术毕血清IL 6浓度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 (r =0 5 7,P <0 0 5 )。研究组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低于对照组 ,而术中知晓例数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 老年人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激素及NK细胞杀伤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素玲 刘婷婷 +3 位作者 靳茜茜 温菲 类维富 王焕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激素和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力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围术期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择期拟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35例,年龄35~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激素和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力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围术期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择期拟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35例,年龄35~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15min,L组患者静注利多卡因1.5mg/kg,随后利多卡因1.5mg·kg^(-1)·h^(-1)持续泵注至患者出室;C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24h、术毕即刻、术后48h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浆PGE2、EPI、NE浓度。免疫磁珠法分离NK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细胞杀伤力,Western blot法检测NK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A(p-PKA)和蛋白激酶A(PKA)表达。结果术前24h两组患者血浆PGE2、EP1和N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h,L组血浆PGE2浓度[(562.5±98.2)pg/ml vs(663.2±119.0)pg/ml]、EPI浓度[(24.9±4.8)pg/ml vs(29.7±3.5)pg/ml]、NE浓度[(408.3±47.2)pg/ml vs(499.6±45.6)pg/ml]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48h,L组NK细胞杀伤力明显高于C组[(44.1±5.0)%vs(37.1±5.5)%,P<0.05]。术毕即刻,L组p-PKA/PKA明显低于C组(0.060±0.008vs 0.099±0.011)(P<0.05)。结论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能降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血浆PGE2及儿茶酚胺水平;保护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AMP-PKA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宫颈癌根治术 应激激素 NK细胞
下载PDF
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焕亮 吴琦 +2 位作者 刘瑞芳 赵连英 类维富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75-1078,1082,共5页
目的:探讨安氟醚靶控麻醉系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建立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控制变量的吸入麻醉药靶控麻醉系统,对1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结肠部分切除患者行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T组),使用BIS执行误差中位数(MDPE)、执... 目的:探讨安氟醚靶控麻醉系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建立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控制变量的吸入麻醉药靶控麻醉系统,对1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结肠部分切除患者行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T组),使用BIS执行误差中位数(MDPE)、执行误差绝对值中位数(MDAPE)、摆动度、补偿值对系统控制性能进行临床评价;观察麻醉期间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苏醒期质量,并与传统人工控制麻醉组(H组,n=15)比较。结果:T组MDAP、MDAPE、摆动度和补偿值分别为(2.01±6.63)、(5.48±3.20)、(4.26±2.04)和(2.26±3.95);与H组比较,T组BIS值的摆动度较小(P=0.01),而MDPE、MDAPE、补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血压、心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系统能够将BIS控制在预定范围,患者麻醉深度和血液动力学稳定,该系统用于结肠部分切除患者的临床麻醉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 闭环控制 麻醉 吸入 麻醉药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儿童麻醉诱导期焦虑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宝柱 王焕亮 类维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61-862,共2页
儿童术前心理应激的强弱直接影响麻醉诱导及麻醉过程的平稳。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功率谱分析可监测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多种病理变化,并反映交感迷走神经活动的均衡性。本研究拟观察心理干预对儿童麻醉诱导期心率变... 儿童术前心理应激的强弱直接影响麻醉诱导及麻醉过程的平稳。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功率谱分析可监测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多种病理变化,并反映交感迷走神经活动的均衡性。本研究拟观察心理干预对儿童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及焦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心率变异性 儿童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术中应用糖酐注射液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小颖 吴新民 +11 位作者 叶铁虎 田玉科 王俊科 薛张刚 岳云 姚尚龙 熊利泽 邓小明 田鸣 类维富 艾澄斌 兰自侃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514-1519,共6页
目的:研究复方右旋糖酐注射液作为血容量补充剂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区组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入选18-65岁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复方右旋糖酐4... 目的:研究复方右旋糖酐注射液作为血容量补充剂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区组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入选18-65岁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与对照组(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或者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在麻醉诱导后2 h内,输注试验药或对照药1000 mL,观察麻醉诱导后2 h液体总出入量、心率和血压平均变化值、波动幅度,并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行凝血指标、血液生化、血液学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指标检查。记录试验期间不良事件。结果:给药期间两组患者心率和血压均无异常改变。两组液体总出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后两组血清K^+,Na^+,Cl^-,Ca^2+和血糖的正常率均相近(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接受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的对照组患者血清Na^+和血糖的正常率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凝血指标、血液学、肝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4例、对照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作为术中血容量补充剂,扩容效果确切,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对维持电解质的平衡更优于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和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对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手术中应用量应有所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右旋糖酐40 血容量 电解质 凝血
下载PDF
白细胞过滤器去除血液中肿瘤细胞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宁吉顺 王惠霞 +1 位作者 高成杰 类维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34-1035,共2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过滤器清除血液回收机漂洗后血液中残存肿瘤细胞的效果,并观察过滤后红细胞的形态学及其Na+-K+-ATP酶活性的改变。方法选取胃肿瘤SGC-170细胞以及肠肿瘤LOVO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待细胞消化后制成单一细胞悬液;采集非肿瘤患... 目的研究白细胞过滤器清除血液回收机漂洗后血液中残存肿瘤细胞的效果,并观察过滤后红细胞的形态学及其Na+-K+-ATP酶活性的改变。方法选取胃肿瘤SGC-170细胞以及肠肿瘤LOVO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待细胞消化后制成单一细胞悬液;采集非肿瘤患者术野血液,经过滤、离心、漂洗收集浓缩红细胞。将细胞悬液中的肿瘤细胞计数后混入浓缩的红细胞中,混匀,再用血液回收机过滤、离心、漂洗,将漂洗后得到的浓缩红细胞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观察过滤对血样中肿瘤细胞的影响并与未经过滤处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测定红细胞中的Na+-K+-ATP酶,观察过滤对红细胞的影响。结果过滤后的血样中未发现肿瘤细胞,而对照组血样中可见到肿瘤细胞。培养14天后观察,经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的血样未见肿瘤细胞生长,而对照组血样中有大量肿瘤细胞生长。过滤后的红细胞形态学未发生明显改变,Na+-K+-ATP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配合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去除血液中的肿瘤细胞,且对红细胞形态及其中Na+-K+-ATP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肿瘤 血液滤过 红细胞 Na^+-K^+交换ATP酶
下载PDF
长时间手术凝血功能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鑫 王志刚 +3 位作者 李海博 张东海 谢坤 类维富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长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随机将2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n=10)和肝素组(B组,n=10)。B组自肿瘤切除后持续静脉投入小剂量肝素,使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稳定在50~70s。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长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随机将2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n=10)和肝素组(B组,n=10)。B组自肿瘤切除后持续静脉投入小剂量肝素,使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稳定在50~70s。两组患者自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每2h采集1次静脉血检测血常规、PT、纤维蛋白原APTT、Fbg、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原片段(F1+2)、D-二聚体(D-D)。结果:与麻醉开始时比较,两组患者4~6h后PT缩短,Fbg增高,AT-Ⅲ降低,F1+2与D-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应用肝素后,F1+2与D-D开始降低,并明显低于同时点的A组(P<0.05)。结论:随着手术的进行,患者血液凝固、纤溶功能增强,6h后出现血栓前状态,小剂量肝素可改善血栓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血液凝固 血栓前状态 肝素
下载PDF
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全麻胃癌根治术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素玲 刘婷婷 +2 位作者 王焕亮 吴剑波 类维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年龄31~73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各15例。用红外耳温计从麻醉诱导前5 ... 目的:观察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年龄31~73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各15例。用红外耳温计从麻醉诱导前5 min至术毕每隔15 min监测患者的鼓膜温度。观察两组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寒战的发生率、拔管时间、患者术后3 d内发热的发生率。结果:麻醉诱导后1h内两组患者核心温度下降较快,GE组术毕时核心温度(35.93±0.36)℃。低于G组(36.35±0.49)℃(P〈0.05),GE组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80%)高于G组(20%,P〈0.01),GE组术中最低温度(35.79±0.32)℃,低于G组(36.17±0.36)℃(P〈0.01),且GE组低体温的持续时间长于G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比单纯全麻更易于发生围术期低体温,应重视围术期保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鼓膜温度 麻醉 全身 麻醉 硬膜外
下载PDF
异氟烷与七氟烷用于腹部手术闭环靶控吸入麻醉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翠萍 范立霞 类维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比较在腹部手术闭环靶控吸入麻醉中,七氟烷与异氟烷在脑电双频指数(BIS)波动、血液动力学稳定性、辅助药物应用、苏醒情况与术中知晓等方面的差异。方法:4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七氟烷组(25例)与异氟烷组(15例)。两组均采用经... 目的:比较在腹部手术闭环靶控吸入麻醉中,七氟烷与异氟烷在脑电双频指数(BIS)波动、血液动力学稳定性、辅助药物应用、苏醒情况与术中知晓等方面的差异。方法:4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七氟烷组(25例)与异氟烷组(15例)。两组均采用经静脉诱导、吸入麻醉药闭环靶控系统维持麻醉;采用BIS为反馈控制变量,并设定BIS值55为控制目标。记录并比较两组的BIS值、血压、心率、辅助药物剂量、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和术中知晓等数据。结果:两种药物对麻醉全程的BIS、HR、和脉压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中七氟烷组BIS波动与收缩压波动显著小于异氟烷组(P<0.05)。七氟烷组睁眼时间显著少于异氟烷组(P<0.01);两组躁动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亚宁定与麻黄碱用量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在腹部手术闭环靶控吸入麻醉中,七氟烷与异氟烷相比,可减少术中的BIS和收缩压的波动,缩短患者的睁眼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 双频指数 闭环控制 麻醉 吸入 异氟烷 七氟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