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5例腹腔镜下Parks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波 张少宏 +3 位作者 孙维华 严强 粟美栖 蔡泽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7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直肠癌根治术(Parks术)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5例,采用腹腔镜下Parks直肠癌根治术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直肠癌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直肠癌根治术(Parks术)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5例,采用腹腔镜下Parks直肠癌根治术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直肠癌的患者63例,采用腹腔镜下经肛结肠拖出直肠癌根治术(Bacon's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排便功能、局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FACT)。结果研究组术后患者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7.6%和76.9%;对照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和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6%和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FACT评分[(174.87±25.3)分]优于对照组[(101.82±2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Parks直肠癌根治术为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保留肛门功能手术的一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Parks 直肠癌
下载PDF
血清CA19-9、CEA、TGF-β1及VEGF检测在胃癌患者诊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粟美栖 全主见 +1 位作者 张少宏 戴北鸿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8期1403-140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EA、TGF-β1及VEGF检测在胃癌患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ABC法)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65例胃癌组织中CA19-9、CEA、TGF-β1及VEGF表达情况,另以10位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结果】65例...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EA、TGF-β1及VEGF检测在胃癌患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ABC法)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65例胃癌组织中CA19-9、CEA、TGF-β1及VEGF表达情况,另以10位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结果】65例患者中,CA19-9、CEA及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转移、肿瘤直径及浸润深度明显正相关,而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TGF-β1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及浸润深度明显正相关,与性别、年龄和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术后这些指标值较术前明显降低。4项检测中,除VEGF和TGF-β1的表达具有正相关(r=0.36)外,其余指标相互之间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而联合检测以其中一项异常为阳性,其阳性率可达84.6%。【结论】CA19-9、CEA、TGF-β1及VEGF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转移及浸润深度明显正相关,VEGF和TGF-β1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联合检测这4个项目可提高胃癌阳性检出率,检测这些指标不仅可以判断预后,而且可以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血液 癌胚抗原/血液 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舍物/血液 转化生长因子β/血液 内皮生长因子/血液
下载PDF
腹腔镜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孙维华 粟美栖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9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相关问题。方法:收集2005~2010年本院93例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术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45例和开放组48例进行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超声刀进行手术,扩肛拖出肛外手工吻合;开...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相关问题。方法:收集2005~2010年本院93例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术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45例和开放组48例进行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超声刀进行手术,扩肛拖出肛外手工吻合;开放组行一般开放式手术。结果:腹腔镜组出血量[(70±40)ml]、住院时间[(6±4)d]、尿管滞留时间(3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8±1.2)d],与开放组出血量[(120±60)ml]、住院时间[(12±5)d]、尿管滞留时间(7d)、肠道功能恢复[(4.0±1.5)d]等指标比较,P<0.05;另不完全性肠梗阻(6.7%)和切口感染(0)与开放组的14.6%和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手术中经腹腔镜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与开放式手术术后差异不大,但术后相关指标腹腔镜组具有优势,且经腹腔镜手术利于保肛、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直肠癌 手工吻合 安全度
下载PDF
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及病理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粟美栖 全主见 +2 位作者 周波 戴北鸿 丁达(编辑)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8期1537-1539,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及病理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300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根据癌变部位、肿瘤长度分组的患者之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及病理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300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根据癌变部位、肿瘤长度分组的患者之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症状持续时间、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病理分型、浸润程度、治疗方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分组的患者之间生存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水平、浸润程度、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前CEA水平、浸润程度、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病理学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维华 粟美栖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1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患有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患者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阳性体征、鉴别诊断、正确诊断、治疗方案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0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4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在4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中... 目的探讨患有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患者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阳性体征、鉴别诊断、正确诊断、治疗方案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0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4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在4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中,良性占11例,交界性占3例,恶性占31例,依据患者其发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以及是否有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等相关因素,对其中14例患者行局部切除术,对25例患者行乳腺单纯切除术,对6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1例患者获得随访,6例患者局部复发,3例患者经远处转移后死亡。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并且非常容易误诊与漏诊,因为其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所以在治疗上应该严格结合患者的病史、其肿瘤的大小以及其病理类型等相关因素,合理的选择术式与治疗方案,对患者加强术后的随访,从而提高患者手术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治疗 普外科
下载PDF
63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粟美栖 周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3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3例,全部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其中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3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9例,全胃根治术11例,手术中未出现中转开...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3例,全部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其中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3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9例,全胃根治术11例,手术中未出现中转开腹。结果本组63例胃癌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胃癌根治术,清扫D1淋巴结18例,D2淋巴结45例。手术时间为145~412 min,平均(268.2±10.7)min。本组病例腹腔镜下手术出血量为12~63 ml,平均(34.1±1.4)ml。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未出现患者脏器损伤现象,清扫淋巴结3~22枚,平均(11.4±1.7)枚。经术后2~4个月的随访,本组未出现术后死亡病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7 d,平均(3.8±1.1)d。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可以提升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而且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及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 根治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维华 粟美栖 蔡泽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其早期诊断及手术切除率。方法分析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87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外科处理。结果 87例中良性肿瘤29例,完全切除20例,合并脏器切除7例,大部切除2例;恶性肿瘤为58...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其早期诊断及手术切除率。方法分析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87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外科处理。结果 87例中良性肿瘤29例,完全切除20例,合并脏器切除7例,大部切除2例;恶性肿瘤为58例,完全切除40例,合并脏器切除18例,术后复发20例,再手术18例中15例肿瘤完全切除。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目前主要靠影像学检查,B超可作为首选检查手段,手术完整切除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对复发性肿瘤应争取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B超诊断 手术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癌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粟美栖 全主见 +1 位作者 周波 戴北鸿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5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8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54例,全组患者均经过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32例患者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12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糖尿病5例;54例患者行...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8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54例,全组患者均经过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32例患者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12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糖尿病5例;54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28例,姑息性手术16例,造瘘术1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其中,切口感染7例,腹腔感染5例,肺部感染3例,造瘘口坏死3例。结论老年结直肠癌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结直肠癌 诊疗 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脾脏肿瘤34例的外科治疗
9
作者 武清华 朱为尧 +2 位作者 杨秋凤 向桂桥 粟美栖 《肝胆外科杂志》 2003年第6期448-449,共2页
关键词 脾脏 肿瘤
下载PDF
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及外科处理
10
作者 武清华 朱为尧 +2 位作者 杨秋风 向桂桥 粟美栖 《怀化医专学报》 2003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1988年7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12例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胆广泛粘连而损伤十二指肠前壁;1例十二指肠被误认为胆... 目的:探讨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1988年7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12例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胆广泛粘连而损伤十二指肠前壁;1例十二指肠被误认为胆总管而切开;5例在金属探条探查胆道时致十二指肠损伤;1例EST术后损伤;3例因结肠癌根治术而切除部分十二指肠壁。处理方法分别采用损伤修补、十二指肠腔内外引流和胃空肠造瘘术。术中及时发现的9例均治愈;术后诊断3例,其中1例保守治愈,2例分别经多次手术(1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防范是主要的,而早期发现及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 原因 外科治疗 预防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胃癌穿孔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
11
作者 武清华 李峰 +3 位作者 向桂桥 粟美栖 谢伯福 朱为尧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4期422-423,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 1 989年 1 2月至 1 997年 1 2月收治的 31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1例无手术死亡 ,其中 2例因肿瘤广泛转移穿孔行修补加胃空肠吻合及Roux -Y空肠修补术者 ,分别于术...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 1 989年 1 2月至 1 997年 1 2月收治的 31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1例无手术死亡 ,其中 2例因肿瘤广泛转移穿孔行修补加胃空肠吻合及Roux -Y空肠修补术者 ,分别于术后 6个月、8个月内死亡 ,行单纯修补拒绝再次手术者 2例 ,分别于术后 1 5个月、1 8个月内死亡 ,行姑息性胃大部分切除者 1 3例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48%、2 7%、0 % ,根治性切除术者 1 4例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5 %、5 4 %、1 8%。结论 对胃癌急性穿孔的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穿孔 临床特征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及外科处理 被引量:11
12
作者 武清华 朱为尧 +2 位作者 杨秋凤 向桂桥 粟美栖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96-797,共2页
对 1 3年间收治的 1 2例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损伤原因 :2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胆广泛粘连而损伤十二指肠前壁 ;1例十二指肠被误认为胆总管而切开 ;5例在金属探条探查胆道时致十二指肠损伤 ;1例内镜乳头括... 对 1 3年间收治的 1 2例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损伤原因 :2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胆广泛粘连而损伤十二指肠前壁 ;1例十二指肠被误认为胆总管而切开 ;5例在金属探条探查胆道时致十二指肠损伤 ;1例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术后损伤 ;3例因结肠癌根治术致损伤。处理方法 :分别采用损伤修补、十二指肠腔内外引流和胃空肠造瘘术。术中及时发现 9例均治愈 ,术后发现 3例中 ,1例行非手术治疗而愈 ,2例分别经多次手术 ,其中 1例治愈 ,1例死亡。提示 :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防范是主要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疾病 十二指肠/损伤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23例 被引量:16
13
作者 戴北鸿 谢伯福 +2 位作者 杨鸿海 粟美栖 佘科霖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34-53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应用腹腔镜对23例消化性溃疡穿孔(十二指肠穿孔17例,胃窦部前壁穿孔5例,胃体部小弯侧穿孔1例)行穿孔修补﹑腹腔引流术. 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3个月后胃镜复查,13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应用腹腔镜对23例消化性溃疡穿孔(十二指肠穿孔17例,胃窦部前壁穿孔5例,胃体部小弯侧穿孔1例)行穿孔修补﹑腹腔引流术. 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3个月后胃镜复查,13例使用丝线者均有缝线外露,10例使用可吸收外科缝线者无缝线外露.随访6~27个月,平均18个月,3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者仍有轻度嗳气,返酸,余无明显症状,无再穿孔. 结论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安全可靠,术后继续正规内科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穿孔 腹腔镜术
下载PDF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粗隆下骨折2例
14
作者 徐志刚 粟美栖 《怀化医专学报》 2002年第1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加压滑动鹅头钉 粗隆下骨折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胆管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北鸿 张少宏 +4 位作者 谢伯福 粟美栖 杨鸿海 佘科霖 向明松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0期1430-143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400例腹腔镜胆管术后8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胆囊管钛夹脱落经开腹手术重新结扎胆囊管治愈,1例肝总管损伤致胆漏者经腹腔镜置引流管...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400例腹腔镜胆管术后8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胆囊管钛夹脱落经开腹手术重新结扎胆囊管治愈,1例肝总管损伤致胆漏者经腹腔镜置引流管后胆漏停止,3个月后因肝总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全部病例随访1 ̄5年,无胆管并发症发生。结论:肝外胆管或迷走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T管滑脱或T管窦道未形成是腹腔镜胆管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充分引流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关键在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探查术 胆漏
下载PDF
三孔打结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6例
16
作者 戴北鸿 谢伯福 +2 位作者 粟美栖 杨鸿海 佘科霖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4期405-406,共2页
目的 :探讨3孔打结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76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下采用3孔打结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脐部戳第一孔 (10mm)置腹腔镜 ,左、右下腹部各做5mm戳孔为操作孔 ,电凝切断阑尾系膜至根部以... 目的 :探讨3孔打结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76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下采用3孔打结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脐部戳第一孔 (10mm)置腹腔镜 ,左、右下腹部各做5mm戳孔为操作孔 ,电凝切断阑尾系膜至根部以丝线双重结扎并切断阑尾 ,阑尾装入标本袋自脐部穿刺孔取出 ,不须缝合皮肤切口。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 ,无中转开腹 ,手术时间30~70分钟 ,平均45分钟 ,术中出血0~1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天 ,无切口感染、盆腔脓肿、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3孔打结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减少了手术的创伤 ,康复快 ,术后切口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 三孔打结法 手术时间 维生素K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周波 张少宏 +3 位作者 孙维华 严强 粟美栖 蔡泽云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5例,分别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分析手术前后血清IL-6、CRP、CD3+、CD4+/CD8+的水平。...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5例,分别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分析手术前后血清IL-6、CRP、CD3+、CD4+/CD8+的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淋巴结清扫的数目与开腹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恢复期间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1d两组IL-6、CRP升高,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d、12d两组IL-6、CRP下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两组CD3+、CD4+/CD8+下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d、12d两组CD3+、CD4+/CD8+回升,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损伤小,患者恢复快,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 免疫活性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25例体会 被引量:5
18
作者 粟美栖 戴北鸿 +2 位作者 谢伯福 佘科霖 杨鸿海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辅助下对25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及腹腔引流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愈后佳。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较常规手术损伤小,并发症最少...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辅助下对25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及腹腔引流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愈后佳。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较常规手术损伤小,并发症最少,康复快,符合微创手术原则,直观操作简单,易于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穿孔 腹腔镜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