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6例原发性结外淋巴瘤临床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娄丽丽 岑溪南 +14 位作者 欧晋平 董玉君 粱赜隐 邱志祥 王文生 许蔚林 李渊 王茫桔 王莉红 尹玥 孙玉华 刘微 王倩 王颖 任汉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92,共8页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rimary extranodal lymphoma,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236例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表明:①236例PENL病例占同期淋...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rimary extranodal lymphoma,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236例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表明:①236例PENL病例占同期淋巴瘤的40.7%(236/580),中位年龄为55岁(16岁-91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8∶1(153/83)。②PENL的首发部位常见于胃肠道、鼻腔、扁桃体、纵隔、皮肤、脾、睾丸、骨及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其所占比例依次为30.1%(71/236)、10.6%(25/236)、8.9%(21/236)、5.9%(14/236)、5.1%(12/236)、4.7%(11/236)、4.2%(10/236)、4.2%(10/236)、3.0%(7/236)。③PENL的首发症状多无特异性;体征多为原发器官的肿大或局部肿块形成,在本研究中此体征占66.9%(158/236)。④按照2008年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胃肠道PENL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常见,鼻腔PENL病理类型以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常见,扁桃体、睾丸、中枢神经系统PENL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常见。结论:原发性结外淋巴瘤并不少见,出现原发器官的肿大或局部肿块形成时,应警惕原发性结外淋巴瘤,重视病理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下载PDF
101例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宋立娜 岑溪南 +14 位作者 欧晋平 粱赜隐 邱志祥 王文生 许蔚林 李渊 王茫桔 董玉君 尹玥 孙玉华 刘微 王倩 王莉红 王颖 任汉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7-39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non-Hodgkin's lymphoma,PGI-NH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因素。对本院15年来收治的101例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01例PGI-NHL...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non-Hodgkin's lymphoma,PGI-NH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因素。对本院15年来收治的101例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01例PGI-NHL病例占同期NHL的14.49%,其中男性64例,女性37例,男∶女=1.73∶1,中位发病年龄61(18-87)岁;发病部位:胃部59例(58.42%),肠道40例(39.60%),胃肠道多部位2例(1.98%);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67例(66.34%)、黏膜相关组织(MALT)淋巴瘤18例(17.82%)、套细胞淋巴瘤(MCL)4例(3.96%)、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EATL)8例(7.92%)、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例(1.98%)、滤泡细胞淋巴瘤(FLL)1例(0.99%)、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1例(0.99%)。在101例患者中可随访89例(存活49例,死亡40例),中位生存时间29(1-173)个月。89例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OS)为58.4%,5年为52.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04)、病变部位(P=0.002)、病变大小(P=0.011)、胃肠道淋巴瘤Lugano分期(P=0.003)、IPI评分(P=0.000)、病理细胞表型(P=0.000)、病理类型(P=0.006)等因素在不同亚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胃肠道淋巴瘤Lugano分期、IPI评分和病理类型。结论:胃肠道淋巴瘤Lugano分期、IPI评分和病理类型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胃肠道 预后分析
下载PDF
符合线路SPECT^18F-FDG显像在淋巴瘤患者诊断及监测复发中的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要慧 岑溪南 +9 位作者 欧晋平 粱赜隐 邱志祥 王文生 许蔚林 李渊 尹玥 王茫桔 董玉君 任汉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023-1026,共4页
本研究探讨符合线路SPECT18F-FDG显像检查对淋巴瘤患者诊断及治疗后监测复发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8年病理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淋巴瘤患者71例次的SPECT/PET检查结果。结果表明:28例患者初次治疗前行SPECT/PET检查的... 本研究探讨符合线路SPECT18F-FDG显像检查对淋巴瘤患者诊断及治疗后监测复发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8年病理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淋巴瘤患者71例次的SPECT/PET检查结果。结果表明:28例患者初次治疗前行SPECT/PET检查的准确率100%,而CT准确率为81.7%。SPECT/PET和CT对病灶的检出灵敏度分别为85.7%和53.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3)。SPECT/PET和CT对结外病灶的检出灵敏度分别为91.3%和56.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7)。32例淋巴瘤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随访阶段共进行了43例次SPECT/PET检查。SPECT/PET对复发的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2.9%。6例患者为SPECT/PET先于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发现疾病复发。结论:SPECT/PET检查结果对淋巴瘤患者诊断和监测复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合线路SPECT ^18F—FDG代谢显像 淋巴瘤 淋巴瘤诊断 淋巴瘤复发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