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索有寿 吴常明 辛颖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第12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共5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56例,采用自拟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方法治疗...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共5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56例,采用自拟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方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2.0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疼痛,并能显著改善周围受损组织的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 中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锁骨中1/3段骨折几种治疗方法在基层医院实用性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索有寿 辛颖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基层医院用内、外固定不同方法治疗锁骨中1/3段骨折的实用性。方法:对147例锁骨中1/3段骨折应用外固定和骨圆针、骨圆针加钢丝、骨圆针加粗丝线、重建钢板4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术后随访3~18个月,对其骨折解剖复位、畸形愈... 目的:分析比较基层医院用内、外固定不同方法治疗锁骨中1/3段骨折的实用性。方法:对147例锁骨中1/3段骨折应用外固定和骨圆针、骨圆针加钢丝、骨圆针加粗丝线、重建钢板4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术后随访3~18个月,对其骨折解剖复位、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感染、再手术、肩关节功能受限、取内固定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外固定法治愈31例中:优9例;良6例;差16例(包括15例因不愿耐受长期固定或对骨折复位不满意而中途手术治疗者)。手术组131例中优109例,良19例,差3例。结论:在基层医院我们倾向于手术方案中根据不同骨折类型等多种因素选择不同内固定方法,择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内固定术 外固定术
下载PDF
自拟射频热凝消融方法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观察
3
作者 索有寿 吴常明 辛颖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4期86-87,共2页
目的:应用自拟射频热凝消融手术方法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探讨分析临床使用方法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结合临床表现及MRI和CT片确定拟热凝消融靶点-椎间盘髓核突出位置、穿刺路径和热凝温度规律变化、... 目的:应用自拟射频热凝消融手术方法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探讨分析临床使用方法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结合临床表现及MRI和CT片确定拟热凝消融靶点-椎间盘髓核突出位置、穿刺路径和热凝温度规律变化、周期。在C型臂引导下穿刺至靶点,用拟定规律变化温度热凝突出髓核。结果:106例患者经3个月~2年随访,平均随访5.3个月,优64例(60.38%),良32例(30.19%),可10例(9.43%),差4例(3.77%),优良率90.57%,有效率96.22%。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根据患者不同症状、体征、病程、影像学表现采用不同穿刺路径、不同规律变化温度治疗则会达到并发症少、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拟射频热 凝消融方法 热凝温度规律变化 周期 微创手术
下载PDF
以髌骨转移为首发的食管癌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功汉 陈兴川 索有寿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5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转移 髌骨 误诊 骨软骨瘤
下载PDF
小创口L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永成 赵万东 +4 位作者 李成山 索有寿 刘敏强 苏秦 王宁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30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创口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应用小切口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体型较瘦患者55例。结果:55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8-12个月,平均10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用Harris评分标准进... 目的:探讨小创口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应用小切口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体型较瘦患者55例。结果:55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8-12个月,平均10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33例,良21例,可1例,无一例差。死亡1例(急性肺栓塞)。结论:小创口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防旋转、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创口 股骨转子间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自体脂肪移植与透明质酸钠注射用于颜面部凹陷患者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辛亮 索有寿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对比自体脂肪移植与透明质酸钠注射在颜面部凹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该诊所收治的颜面部凹陷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 目的对比自体脂肪移植与透明质酸钠注射在颜面部凹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该诊所收治的颜面部凹陷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应用自体脂肪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美容满意度,以及术后1、3个月的二次填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93.02%(40/43)]、美容满意度[88.37%(38/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2.09%(31/43)、60.47%(26/43)],术后3个月的二次充填发生率[51.16%(22/43)]明显低于对照组[79.07%(34/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脂肪移植可有效恢复颜面部凹陷患者的面部外形,保持两侧对称,且效果持久,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透明质酸钠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自体 脂肪组织/移植 透明质酸 面部/畸形
下载PDF
仲景四法疗咳喘
7
作者 辛颖 索有寿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20期355-356,共2页
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关辨治咳喘的条文分析归纳为四法,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是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精髓所在,并为临床应用经方治疗咳喘病提供了灵活的思路。
关键词 咳喘 张仲景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下载PDF
改良梅花针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20例体会
8
作者 曹永成 樊大海 +3 位作者 郭爱义 冯海元 赵万东 索有寿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梅花针 内固定 手术治疗 胫腓骨干骨折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骨肿瘤术后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成山 张晓刚 +4 位作者 骆文远 赵万东 曹永成 索有寿 刘敏强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47-48,共2页
股骨近端是原发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也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冯乃实等统计报告,在四肢骨肿瘤中,其发病率次于膝关节周围与肱骨上段。此处的病变,因其部位深,往往难以早期发现。患者出现疼痛、跛行而就诊,病变范围... 股骨近端是原发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也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冯乃实等统计报告,在四肢骨肿瘤中,其发病率次于膝关节周围与肱骨上段。此处的病变,因其部位深,往往难以早期发现。患者出现疼痛、跛行而就诊,病变范围多较广,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病灶清除后,往往形成巨大的骨质缺损,患肢不能承重,甚至不能活动,所以就需要坚强的、具有良好支撑性的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缺损 病灶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基于三柱四区分型理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8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成山 赵万东 +6 位作者 索有寿 曹永成 刘敏强 乔斌 汪斌 王宁 苏秦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三柱四区分型理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Ⅴ型18例、Ⅵ型10例患者,根据胫骨平台三柱四区分型理论,骨折均波及三柱,且有前外、前内、后内及后外侧关节面不同程度的劈裂及塌陷,... 目的:探讨应用三柱四区分型理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Ⅴ型18例、Ⅵ型10例患者,根据胫骨平台三柱四区分型理论,骨折均波及三柱,且有前外、前内、后内及后外侧关节面不同程度的劈裂及塌陷,术中采用内侧+前外侧或者内侧+前外+后外侧联合手术入路,结合三柱"T"型或"L"型解剖支撑钢板,恢复胫骨平台三柱解剖结构,重建胫骨平台的负重及膝关节的稳定性。结果:28例获得6~28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按照HSS评分标准评定:优20例,良6例,中2例,差0例,总体优良率92.8%.结论:三柱四区分型理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固定可靠,疗效确切,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复位质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允许早期负重及功能锻炼,是一种有效、实用、简捷的复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柱四区 胫骨平台 分型 粉碎骨折
原文传递
双管喉罩联合神经刺激器用于成人上肢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吴常明 索有寿 +3 位作者 李涛桂 孙有平 王海东 刘文秀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4年第5期429-430,共2页
我院于2010年将双管型喉罩与神经刺激器联合应用于成人上肢手术麻醉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上肢手术患者80例,年龄18~72岁,男55例,女25例,ASAI~Ⅱ级,排除有咽喉疾病,有潜在通气困难病例,排除饱胃及习惯性反流... 我院于2010年将双管型喉罩与神经刺激器联合应用于成人上肢手术麻醉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上肢手术患者80例,年龄18~72岁,男55例,女25例,ASAI~Ⅱ级,排除有咽喉疾病,有潜在通气困难病例,排除饱胃及习惯性反流呕吐患者,排除局麻药过敏、神经肌肉疾病及穿刺部位皮肤有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喉罩 神经刺激器 上肢手术麻醉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